-
1 # 威吶解析
-
2 # 軍備解碼
二戰時期的大多數潛艇既有艏部魚雷發射管,也有艇尾魚雷發射管。也有少數潛艇僅裝備艏部發射管。
武器系統的設計原則就是要更好的適應作戰環境,在瞬息萬變的戰場,能夠更迅速、更便捷、更精準的打擊對手。
早期的魚雷沒有聲自導、尾流自導、線導等花樣繁多的導引技術,大多是直接瞄準發射的直航式魚雷,發射扇面很小,而且定深、使用觸爆引信。因此,當時靠的是技術+經驗進行目視距離內的魚雷進攻。在殘酷的水下戰場,數秒鐘的時間差,就可能決定了全艇的存亡。因此,早期潛艇大多在艇首和尾部同時安裝魚雷發射管,確保潛艇更快速的佔據有利發射陣位,或者在潛艇完成攻擊並退出戰場時,可以對後方的敵方目標進行攻擊(防禦)。
這種艇尾發射的魚雷,也在二戰期間發揮了不小的作用。1944年,美軍海獅號潛艇攻擊日軍商船時,先用艇首6具533mm魚雷首輪齊射未中,最後用艇尾4具533mm魚雷齊射命中敵商船。
二戰時期典型潛艇的魚雷發射管佈置方式如下:
德國7型:艏4尾1
德國9型:艏4尾2
德國21型:艏6
美國小鯊魚級:艏6尾4
英國T級:艏6尾1 (另有艇外魚雷發射管)
英國S級:艏6
英國U級:艏4
義大利馬可尼級:艏4尾4
日本伊型:艏6 或 艏8
蘇聯C型:艏4尾2
蘇聯K型:艏6尾4
隨著軍事技術的突飛猛進,當前的現代化潛艇和魚雷具備了更加全方位的探測、鎖定、攻擊能力,原本艇尾常見的魚雷發射管只能如所日黃花般消失。一是由於制導技術的發展,魚雷廣泛採用多種形式的主、被動制導,魚雷的發射扇面大大拓展,艇首魚雷完全能夠打擊潛艇兩側方向的敵人,而無需依賴艇首、艇尾對準敵人發射,大大提高了進攻效率。
二是現代潛艇聲吶一般佈置在艇首和艇體兩側,尾部不適合安裝聲吶,因此在潛艇後部有一定範圍的盲區,難以搜尋鎖定後方的目標,這樣一來,後射魚雷也有沒有必要了。當然,拖曳線列聲吶可以解決全方位探測的問題,但藉助於大的發射扇面和潛艇機動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對後方敵人進行打擊防禦。
三是現代潛艇尾部多數採用了單軸螺旋槳推進,螺旋槳後方水流環境惡劣。如果發射線導魚雷,還有被螺旋槳纏繞導線的風險;而從潛艇尾部發射尾流自導魚雷,那跟自殺沒啥兩樣。
四是現代潛艇多采用水滴形或拉長水滴形艇身,在艇尾佈置魚雷發射管就要擠佔寶貴的動力倉空間;如果為此加大艇尾尺寸,則會進一步破壞潛艇線形,增加阻力和噪音,這對佈局極為緊湊的潛艇而言,都是無法接受的。
儘管現代潛艇尾部不再安裝魚雷發射管,但也有部分潛艇在尾部佈置了氣幕彈發射裝置或者魚雷誘餌。這種裝置可以將氣幕彈射出艇外,也可發射假目標。一般設定在耐壓船體水線稍下部位。氣幕彈是採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在海水中形成大量不溶或難溶於水的氣泡,形成氣泡“雲”或氣泡“幕”。這種氣泡能夠阻礙聲波傳遞,諧振頻率與反潛艦艇或反潛飛機的聲吶及聲波自導魚雷的工作頻率一致,因而能產生諧振,迷惑聲吶與魚雷,使其失去目標。從而達到隱蔽自己,擺脫被敵跟蹤的被動局面。
上圖為美國小口徑自航式誘餌
魚雷誘餌前半截是動力倉,後半截是模擬倉。動力倉透過纜繩牽引模擬倉。誘餌彈發射出去以後,立即按照設定的程式運動導來襲魚雷的執行軌跡前方最有利的位置附近。模擬倉內裝有塗覆金屬膜或小磁鋼的大號長條摺疊尼龍袋子,迅速膨脹展開後成為一個充滿海水的漲鼓鼓大水球。可以模擬潛艇的噪音、磁場等訊號,用以吸引魚雷攻擊,保護己方潛艇安全。
-
3 # 晟開的穆薩
首先從潛艇的結構來看:為了仿生學原理,造型以水滴型見長,此造型更符合動力學要求,就跟魚類一樣。這樣一來留給尾部的空間比前部就要少很多,而且後部主要佈置的是動力單元,動力和傳動系統佔據了滿滿的。也就是說無論後部發射如何有需要,空間首先就不允許了。再看潛艇的作用主要以戰略核威懾以及攻擊型為主,核威懾潛艇基本屬於打伏擊型別。攻擊型的潛艇主要攻擊部位在潛艇的側面,道理就是由於造型和潛艇的機動能力比較強有關了。
-
4 # 恰恰無心用
不是很少,早期的潛艇很多都有尾部魚雷發射管,比如二戰時期的潛艇,中國的033型也有兩個尾部魚雷發射管。不過,現代的潛艇基本上沒有在尾部裝魚雷發射管了,這是因為:早期的魚雷多是直航式,而且航程較短,裝在尾部確實可以攻擊後方敵人,但現在的魚雷制導技術非常先進,有多種制導方式,具備自主尋的、自主制導、失去目標後自主搜尋的能力,航程也有較大增加,沒有必要在尾部設定魚雷發射管了。況且在潛艇尾部設定魚雷發射管,佔用艇內有限空間,增加操控人員,不利於指揮協同。
-
5 # 時務觀察
這是潛艇構造決定的!
潛艇後面有螺旋漿和方向舵,如果魚雷從後面發現,很容易誤傷自己,特別是轉向時尾流容易形成漩渦,把魚雷吸入,自己就把自己幹掉了!
回覆列表
現代潛艇的魚雷發射管基本都是安裝在艇艏,視潛艇噸位及作戰定位的不同,一般情況下會在艇艏裝備4-8具魚雷發射管,也有更多的,如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在艇艏裝備了14具魚雷發射管。當然,早期也有潛艇在艇艉裝備魚雷發射管,但是數量較少,一般為2-4具。隨著潛艇設計、探測技術的進步以及潛艇作戰定位、方式的不同,目前世界上主流潛艇已取消後向魚雷發射管的設計,個人認為可能主要有以下2個原因: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艇艏裝備14具魚雷發射管(6具324mm,8具650mm)
1)作戰方式和魚雷技術:現代潛艇在艇艏及艇側都會裝備聲納,艇艉也會裝備拖曳式聲納,也就是說整個潛艇艇體就是一個大的聲納探測體,綜合潛艇各處的聲納系統,可以實現在全方向對敵艦艇探測,目前先進潛艇的聲納探測距離超過100公里。因此,現代潛艇作戰的範圍和方式與以往大不相同,雙方發生近距離“追逐”的可能性極小;而目前魚雷技術已高度發達,僅制導方式就包括聲自導、尾流自導、線導等多種方式,即使要攻擊後方艦艇,也不需要向後發射魚雷,依靠自身制導系統,向前發射的魚雷也可以自主轉向對後方艦艇進行攻擊!藉助先進制導方式,現代魚雷前射也可以自主轉向攻擊後方艦艇希臘海軍209級潛艇,艇艏裝備8具魚雷發射管
2)潛艇設計:現代潛艇的設計充分借鑑了流體力學和聲學隱身等方面的要求,艇體外形圓潤、光滑,為了降低噪音,一般都採用大傾側速度螺旋槳,而且現代潛艇也基本都搭載有拖曳式聲納,拖曳式聲納陣列短則數百米、長則上千米。如果在艇艉設計後射魚雷發射管,那麼勢必影響艇體的流線型,而且在釋放拖曳式聲納的情況下也會限制後向魚雷的發射。因此,從整體效果來講,增設艇艉魚雷發射管對現代水下作戰來講並沒有太大實戰價值!俄羅斯“奧斯卡級”攻擊核潛艇尾舵上裝有拖曳式聲納
對於武器裝備而言,任何設計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作戰需求的變化,武器裝備的設計也必須隨之改變,只有順應技術和作戰的發展要求,才能在真正的戰場上贏得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