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
2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當前,地球人口數量進入快速增長期。10萬年前,地球上的人口數量還不到100萬,而目前全球人口已超過了72億。人口數量到達10億時用了20萬年的時間,然後近200年間,地球人口就增長了60億,目前全球平均人口增長率還在2%左右,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算下去,每隔35年左右地球的人口就會翻番。
雖然現在有的國家人口出生率在下降,甚至出現了負增長,但全球總體上看還是人口處於較快的增長期。隨著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對自然資源的耗費也在與日俱增,地球的承載能力將會遭到嚴重的威脅。
到底地球能夠養活多少人口?
這裡需要引入一個概念:即環境人口容量,指的是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大家都知道,我們生存所依賴的土地、水、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這種限制性決定了人口不能無限制的增長。說得具體一點,就是一個國家或者區域,利用這些自然資源及科技、智力等條件,在保障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下,而且能夠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人口規模,這個規模就是地球能夠養活多少人的衡量指標。其中,自然資源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指標。
據有的科學家測算,我們地球的環境人口數量應該在100億左右。但是,這個數量並不是地球上的人口需要達到的數量,而是一個警戒線,不能突破這個數值,在這個規模下,人類透過提高提高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提高文化水平、調整消費方式等,可以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總體相對協調。否則的話,人口如果過度增長,高於這個容量,就會超出地球的環境承載能力,引發一系列的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我們的生態環境和生存基礎就會受到不可恢復的破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將逐漸地趨向透支的混亂狀態,最終會以各種方式“報復”我們人類。
沒有一個物種像人類一樣改變了地球的自然景觀。人類的影響如此廣泛,地球正跨入一個由人類行為推動的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全球氣候變化、大規模滅絕和對資源的過度開發都是人類改變自然景觀的例子。人類不斷增長的人口,加上不斷增長的富裕程度和人均影響,正在推動地球向臨界點靠近。到2050年,人口預計將達到95億,許多人懷疑我們的自然資源能否滿足我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人口現已超過70億,不可能無限期地繼續增長。地球能夠為人類提供的維持生命的資源是有限的。換句話說,地球上有人類生命的承載能力。承載能力是一個環境可以無限期支援的物種的最大數量。每個物種都有承載能力,即使是人類。然而,生態學家很難計算人類的承載能力。人類是一個複雜的物種。我們沒有統一地複製、消耗資源和與我們的生活環境互動。承載能力估計涉及對人口、資源可用性、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未來趨勢進行預測。
應對與未來預測相關的挑戰的一種方法是觀察當前人類對地球的影響。生態足跡是人類對地球影響的量度。它透過將我們消耗自然資源和產生廢物的速度與地球補充這些資源和吸收廢物的能力進行比較,來跟蹤有多少生物能力和人們使用了多少生物能力。今天,我們的全球足跡超調。維持我們現在的人口需要1.5個地球。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050年我們將達到3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