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慕鄉關

    今年七月,時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博爾頓在訪日期間正式提出,將日本負擔的防務費從現在的每年20億美元增加到80億美元。比起南韓9億美元提升到50億美元,日本分攤費用的增長率不算最高,但80億美元的天價,還是讓日本朝野倒抽一口涼氣。

    在特朗普看來,目前日美安保條約並不公平。他表示,“若日本受到攻擊,美國必須為日本而戰。但美國受到攻擊時日本卻不投入戰鬥”,而目前美國財政赤字高企,作為保護國,日本有義務分攤更多駐軍費用。

    80億美元雖然不少,但客觀地說,這個價格不算貴,但也不便宜!

    根據日本官方公佈的數字,2018年國防預算為創紀錄的51900億日元,約合458億美元,為世界第五,約為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的1%。日本自衛隊現役總人數約25.5萬人,裝備有1000餘量坦克,7000多門火炮,140艘艦艇,各型飛機超過1000架。

    而截止2018年,駐日美軍總計約35688人,包括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第五航空軍,第三遠征軍等等,是美國海外駐軍中最大的一股力量。

    單一比較個人平均軍費,美國索價有些高,但要考慮到駐日美軍的歷史作用和現實意義,日本並不虧。

    二戰結束以後,日本為盟國所佔領,說是盟國,其實就是美國一家,其他國家要麼沒能力,要麼沒精力,只是掛個名。彼時美軍是佔領軍,日本是戰敗國,駐軍多少都不收錢,況且日本被原子彈炸得半死,命都快沒了,也榨不出錢來。

    49年新中國的成立,讓美國依靠常凱申統治亞洲的希望破滅,開始考慮把日本作為對抗**主義的前哨陣地。**戰爭讓美國這種認識變得更加急迫,兩國開始考慮苒和。

    同期的日本首相吉田茂也有類似想法,他認為隨著冷戰時代的到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完全依靠本國力量保衛自己,集體防禦已經成為全球共識,除此以外,日本經濟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無法提供充足的軍費,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必須尋求他國保護,而美國就是最好的帶頭大哥。

    1951年底,雙方達成苒和條約,並在次年生效以後,又簽訂了《日美安全保障條約》,這份條約奠定了駐日美軍的法律地位,雖然雙方此後又簽署了不少補充協議,但基礎沒有發生根本性變更。

    冷戰時期,日本是美國在遠東地區對抗蘇聯和中國的前哨,戰略地位不言而喻,駐日美軍一度超過20萬,其時劍拔弩張,儼然有世界大戰的態勢。

    而同期的日本,在美國的保護下,埋頭苦幹,短短几十年,就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一極。駐日美軍不僅保護了日本的安全,還透過採購,為日本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如果不是性犯罪事件頻發,日本還真找不出什麼毛病。

    上世紀70年代,隨著日本經濟情況的好轉,加上物價及匯率的變化,日本開始承擔駐日美軍地勤人員勞務費、福利費,1979 年又承擔了軍事設施建設維修費,到後來包括駐日美軍及其家屬的住宅建設費、 水電費、為減輕對駐地危害的美軍轉移訓練基地的轉場費等都由日本承擔,日本提供的地勤服務人員也逐年增加,截止2016年,駐日美軍基地僱傭了超過兩萬名日本工作人員,費用全部由日本政府負擔。

    其實日本負擔的費用還遠不止這些,例如美國基地因為靠近民宅,不可避免造成各種噪聲汙染,並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日本政府不得不發放特殊補貼,以緩解當地百姓的抗議情緒,除此以外,還有各種空調補貼,土地補貼等等,這些費用都不計入對美國駐軍的費用中。

    截止目前,美國在全球擁有30多個駐軍基地,各國都提供了相關費用,但日本提供的費用比率最高,達到74.5%。

    但貪婪的特朗普同學仍然認為這個價格不合理,想要一次加價到80億美元。

    在他看來,日本是駐日美軍多年保護的受益者,美軍不僅保護了日本的安全,還讓日本在經濟發展早期省去了很多負擔,作為日本經濟騰飛的“股東”,美國有權利要求日本對這些年的付出給予一定的補償,況且冷戰早已結束,日本作為前沿陣地的作用削弱,美國駐軍主要功能變為保護日本,收點保護費是應該的。

    日本政界也部分認同這種看法,不過他們更傾向於當年雙方是一種合作關係,美國需要日本,日本也需要美國,雙方各取所需,說不上誰欠誰的,現在日本自衛隊實力已經大幅增長,美國就是撤出一部分軍隊,日本也能接受。況且美國依然要面對中國的崛起和北韓問題,駐軍並非全部為了日本,而是美國全球戰略的一部分,歸根到底,還是為了美國自己,日本搭了個便車,給點費用正常,給多了,不划算。況且,日本民眾因為各種原因,對駐日美軍多有不滿,如果這麼容易就同意漲價,以後怎麼和選民解釋。

    如此一來,雙方在價格上的分歧就變得合情合理。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突然漲價,還漲這麼多呢?

    有兩點原因。

    第一,美國財政壓力很大

    截止2019年,美國負債總額已經高達22萬億美元,當年財政赤字更是超過1萬億美元,這些都創造了歷史新高,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美國政府急需廣開財路,緩解經濟壓力。

    第二,特朗普本性使然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總統,天生喜歡精打細算,凡事從政治入手,從經濟結束。在他看來,駐軍也好,同盟也罷,不過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手段,而金錢是利益獲取最直觀的標準,感情可以談,但先把錢算清楚,盟國也好,保護國也罷,都不如錢來得實在。

    如此一來,事情脈絡就清晰了。

    當然,這個價格漲幅確實有點大,況且這次漲了,難保過幾年不會再次加價,日本政府不會馬上妥協。

    正常套路應該是,雙方經過一番艱苦的談判,在某個金額達成一致,日本多花點錢,買個平安,美國也減少一部分支出,省一點是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板黑紅的女生適合穿什麼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