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略論
-
2 # zhushuwu
曼施坦因大體的戰略計劃為:德軍先佯裝全線敗退,實現誘敵深入,然後以精銳的裝甲部隊沿亞速海沿岸突擊到蘇軍側後的羅斯托夫,切斷蘇軍後路,再前後夾擊,殲滅蘇軍。其實,說穿了,這個誘敵深入的戰術主要是為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如果一旦成功,德軍可以在損失極小的情況下消滅蘇軍主力部隊,從而扭轉戰局。
但事與願違,希特勒否定了這個計劃,不知為何原因,希特勒一向膽大、瘋狂,但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卻非常謹慎、冷靜,最終決定不冒險實施此次作戰計劃。至於為何?希特勒認為這個計劃太過冒險,不想將最後點家當拿來下賭。
歷史不能假設,如果實施了此次行動能否真正扭轉戰局還真不好說,但沒有實施這個計劃結局卻已經知道。那就是此時的德軍已經不具備和蘇聯打正面戰的能力了,正面硬拼已註定會失敗,沒有可行的以弱勝強戰術,希特勒的軍隊註定會節節敗退。
納粹德軍的閃電戰確實厲害,但能支撐閃電戰也需要有優秀計程車兵。二戰前期的納粹德軍士兵在戰爭素養方面,即便放眼全球也是數一數二的,橫掃波蘭、法國,佔領北歐,閃擊蘇聯,這支軍隊可以非常能打,因為優秀,所以能很輕鬆擔當起閃電戰的重任,要是讓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軍隊去打同樣的閃電戰,估計效果會大打折扣。
但是,再能打也僅限是前期的德軍士兵,因為這些最精銳的部隊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基本損失殆盡,所以說,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德軍戰鬥力的轉折點,後期動員計程車兵根本沒法和前期的那些精銳之師相比。
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在1943年初取得了哈爾科夫反擊戰的勝利並重新奪回了東線的戰略主動權後,基於德軍1943年的東線戰略計劃提出了一個“後發制人”的作戰設想。基本思想就是透過有計劃的戰略後撤來誘使蘇軍深入,待時機成熟後發起強大的反攻,圍殲大量蘇軍後,再向既定的戰略目標做深遠的挺進。這種誘敵深入的戰術最大的好處就是防止像1942年那樣蘇軍進行戰略撤退從而避開了德軍的合圍,可以有效的殲滅蘇軍的有生力量。
具體的計劃就是德軍南方集團軍群透過放棄頓涅茨地區這一極具價值的地域誘使蘇軍西進,在撤退到適當位置後轉入堅決的防守,與此同時德軍在北翼集結最為強大的兵力,準備粉碎蘇軍對該處可能實施的進攻,之後便向東或者東南對從頓涅茨地區向西推進的蘇軍側翼發起進攻,將其殲滅在亞速海海岸附近。這場大規模的合圍戰,右翼的亞速海可以代替一個用於合圍蘇軍的集團軍,從而使德軍能夠將所有進攻兵力集中於北翼,大大加強該方向的突擊兵力,這對於兵力不足的德軍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從軍事角度來看,這個計劃非常具有誘惑力,它既節省了德軍的進攻兵力,又大大增加了殲滅蘇軍的成功率,應該是1943年德軍最佳的選擇。但是這個計劃有兩個基本的前提,一個是在南方集團軍群的北翼集結足夠強大的突擊集團,幾乎所有可抽調的快速部隊和步兵部隊都要向這裡集結,這將不可避免的削弱其他戰線上德軍的兵力,德軍在其他戰場上將冒一定的危險,甚至是嚴重的危險;另一個就是保證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能夠以自身能力守住自己的防線,不至於出現不得不抽調南方集團軍群的進攻兵力去增援那兩個集團軍群,最終導致進攻計劃的流產。這樣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就要儘可能的縮短防線,放棄一些陣地以組建戰役預備隊,例如像中央集團軍群所據守的奧廖爾突出部等與防守不利的地區。
這兩個基本前提都深深的觸碰到了希特勒敏感點,那就是戰爭經濟和軍事冒險,他決不允許主動放棄頓涅茨地區,哪怕是暫時的。他認為失去這裡的礦產和工業這將對德國的戰爭經濟造成嚴重的打擊,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的堅守,其實僅這一點希特勒就已經對這個計劃宣判了“死刑”。另一方面就是軍事上的冒險,將大量的進攻兵力集結在南方集團軍群的地域內,而對北方和中央方向的防線進行削弱無疑要冒很大的風險,希特勒自己無法判斷出蘇軍可能的進攻方向,他也懷疑曼施坦因對於蘇軍主攻方向放在南翼的正確性,所以希特勒更加傾向實施全線被動的防禦或者主動發起進攻,希特勒更傾向於前者。對於曼施坦因的“後發制人”思想則完全被希特勒所擯棄,他絕不允許他的戰爭經濟思想屈居在德軍將領們的軍事思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