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中嘉和聊腫瘤

    這個問題確實不錯,相對於手術和藥物治療,對於放療的介紹確實較少。甚至在醫院內放療也有點“挫”的感覺。這個問題既然提到醫生和患者,那也就從兩方面分別介紹下:

    先介紹下放療前醫生要做哪些準備

    放療可以使用不同的裝置,加速器、伽馬刀、質子裝置等;從射線看包括光子(X線,電子線,伽馬射線)或者粒子(質子、重離子)等,還有方法包括三維適形,影象引導、調強等。醫生和物理師會根據醫院裝置,患者情況綜合考慮。

    放療前第一步是定位,技師和護士會安排患者在一張有刻度的檢查床做CT模擬定位,這次檢查生成的圖片就有了座標;第二步是物理師根據腫瘤位置做出不同的放療方案(計劃),用計算機模擬演示出不同放療方法的劑量投放範圍,還需要考慮如何更好的避開健康組織,這一步可以說是關鍵一步,好的物理師計劃是區域圍繞腫瘤部位,周圍的損傷較小。醫生則根據要達到的治療效果和副作用最小的情況選擇最好的一個方案。受到現有技術條件的限制,並不能將全部射線都打擊到腫瘤部位而不影響附近的健康細胞,如三維適形放療、調強放療等,使光子線打擊的更加精準;而質子重離子放療,則是利用粒子線的物理特性,將輻射劑量主要投射到腫瘤部位,現在國外有了調強質子放療裝置。

    第三步就考察技師的經驗以及對患者醫療服務(擺位)的責任心,有些醫院的技師也是經過國外醫療服務認證的,這些技師會非常細心的注意患者在治療床上的位置,做好調整,保持好的放射治療效果。除了少數的單次放療患者外,大部分患者一個療程大約20-30次照射,大約是25-35天的時間,有些患者的行動不便,每次在治療床上的位置都會有細微不同。這一環節需要技術付出大量的工作。

    說完醫生的準備再說下患者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患者的情況差異很大,大致包括幾點:第一是心理上的準備,畢竟需要對放療不瞭解,難免有些恐懼心理,其實大可不必。可以多和醫生、技師交流減少恐懼感,學習下呼吸控制等;第二是有些患者身體上會被畫線,這些要保護好,如果沒有覆膜發現褪色時可以請技師重新畫好;第三是做好物質上的準備,比如更換棉質寬鬆衣服,調整飲食,準備一些面板過敏的藥膏等;第四如果患者身體行動不便,可以安排好陪伴的家屬和家庭護工;最後對於放療後其它的副作用(疲乏、嘔吐、發燒)等有更多心理準備,避免出現的後感覺緊張,自我壓力變大等情況。

  • 2 # 腫瘤科小飛俠

    隨著醫學不斷髮展,癌症的治療方式越來越多:化療、放療、靶向、免疫治療等,可根據患者病情及一般狀態選擇治療方式,或單用或綜合,目的就是提高腫瘤治療療效,延長生存期,改善生活治療。放療已成為惡性腫瘤主要治療手段之一。約有70%的惡性腫瘤患者在病程不同時期都需要作放射治療,可見它的重要性。放療根據目的不同分很多種:根治性放療:放療與手術療效相當,如頭頸部腫瘤中的鼻咽癌、早期聲門型喉癌首選放療,避免手術。綜合治療:顧名思義聯合其他治療手段,如化療等,目前是降低區域性復發轉移風險,提高治癒率。姑息、減症治療:緩解臨床症狀為主,可能改善區域性不是,如肺癌骨轉移疼痛,可區域性放療減輕疼痛。那麼當患者需要放療時,醫生需要做哪些準備呢?告知患者需要放療的原因 凡是都有原因,尤其是臨床治療上,在新的治療開始之前,醫生有必要向患者交代加新治療的原因,患者也有對病情及治療的知情權。向患者交代是根治性放療還是綜合治療或姑息減症治療。向患者及家屬交代可能出現的副反應

    (1)骨髓抑制:骨髓是造血組織,造血系統對於放射性格外敏感,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尤其和化療聯合應用時。白細胞和血小板壽命短,遂易在早期引起下降。白細胞是人體的防護衛士,若低下易誘發感染。血小板下降嚴重可引起出血。血紅蛋白下降就會出血貧血。所以患者在放療期間建議1周複查1次血常規。如下降,必要時暫停放療,待血象恢復後擇情繼續放療。

    (2)放射區面板瘙癢、破潰等改變 這也是放療比較常見的副反應。放療前保持面板乾燥,一旦出現放療面板改變,可暫停放療,應用藥膏等促進癒合,預防感染。

    (3)放射臟器損傷 如乳腺、肺、食管等胸部腫瘤放療時,可能會引起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直腸癌放療還可能引起腸炎、腹瀉等。都會出現相應的症狀,如發熱、咳嗽咳痰、反酸噯氣、胸骨後疼痛等。可根據情況暫停放療,積極對症治療。

    (4)一般症狀 如周身乏力,惡性嘔吐、厭食等。可以對症止吐,加強營養的對症治療。

    3.簽署放療知情同意書

    患者在放療前應該做點什麼呢

    最重要的就是調整心態,瞭解放療可能出現的副反應,以便在放療期間出現副反應而警覺,及時找醫生處置。

    所以,放療是治療的惡性腫瘤的手段之一,有些可以規避的放療副反應儘量規避,一旦出現問題及時和患者溝通。按時複查血常規等。

  • 3 # 胡洋

    放療是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且惡性腫瘤患者約70%在其治療的不同階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療。因此放療應用廣泛,且使用於多期腫瘤患者,例如,對於部分早期腫瘤放療可達到手術同樣的療效而又保全了局部結構、功能的完整性,例如早期喉癌、早期乳腺癌;對於食管癌術後患者,放射治療既可以提高區域性控制率又可以延長其生存期;對於終末期腫瘤患者,例如腦轉移、骨轉移,可以有效控制顱腦高壓症狀及骨痛,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並有可能延長其生存期。因此放療對於惡性腫瘤患者是一個有效治療手段。但腫瘤病人對於放療這一技術的陌生以及聽說到的誇大其詞的放療副作用描述,增加了對這一有效治療手段的恐懼,錯失其治療機會。以下是對於放療前準備的簡單科普。

    放療醫生接診的病人,基本是就診過外科及腫瘤內科的患者,患者大部分對自身病情有一定了解且病理明確。放療科醫生接診後常會就患者病理、侵犯情況、患者體質、飲食等進行評估,並結合放療可能需要照射的部位及照射中、照射後引起的毒副反應向患者說明是否適合放療,適合哪種放療、是否需要配合化療或其他治療以及大概費用等。在患者同意接受放療後,再進行放療前準備。放療前醫師的準備常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糾正患者現有的貧血 、感染,聯絡相關科室參與調整、控制患者血糖、心臟病等不利於放療完成的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完成放療相關程式,例如依據患者病灶部位、體質狀態及擺位重複性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模具,例如頭頸部選擇面膜或頸肩膜,乳腺癌腫瘤選擇乳腺托架,部分骨轉移放療病人則可以不使用模具等;其次利用鐳射燈、CT機進行定位及勾畫體表標記線,最後是依據定位CT影象、病理報告、患者一般狀態等因素勾畫靶區,並與物理師共同完成計劃的制定及評估。當然因當前醫患關係的緊張,放療前醫生還需記得交代放療毒副反應及注意事項並簽署放療同意書。

    患者的準備:患者首先需瞭解放療的過程、時間等,做到心裡有數並消除對放療的恐懼。其次注意飲食宜清淡,並注意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因放療療程較長,注意營養的攝入再能很好配合放療,且放療會抑制食慾,再此期間患者自身的心理建設顯得十分重要。再有就是注意個人衛生及防護,例如注意口腔衛生,特別是頭頸部腫瘤放療者,放療期間口腔會破潰且唾液腺功能降低,會增加口腔感染及齲齒的風險,如有已有齲齒一定放療前拔出,以防再此期間誘發及加重感染。衣物的選擇也應選擇棉質及寬鬆衣物,避免摩擦及方便放療的穿脫。

    以上是對放療前醫患準備工作的簡單科普,當然因病患及病情的多樣化,還需特殊問題特殊對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kpl春季賽qg對久競第四局,qg在水晶爆前五秒暫停,玩家稱是想投降點錯了,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