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趣
-
2 # 軍武最前哨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屈指一算,安-22運輸機問世至今已逾半個多世紀了。作為截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渦槳遠端運輸機,很多人對於安-22短暫生產後由停產的命運頗感惋惜。不過,外界也一直有訊息稱安-22或將迎來重生。
實際上,安東諾夫設計局對安-22運輸機從一開始就沒有寄予長遠的希望,這一點我們其實從它短暫的生產週期(僅僅8年)和有限的產量(總共生產了85架)上就可窺一斑。
在當時來看,安-22確實能夠滿足蘇聯軍備運輸的基本要求:至少安-22是當時蘇聯空軍陣中唯一能夠運輸T-62主戰坦克的一款運輸機。但是,從安-22運輸效能的唯一性上也不難預見,蘇聯空軍的運輸需求絕對不止於此。
與安-22同一時期,美國服役了自己的C-5“銀河”運輸機。而C-5運輸機在貨艙尺寸、載重量、時速、最大起飛重量以及航程等資料上都要全面優於安-22;在美蘇冷戰的大時代背景下,可想而知C-5對於蘇聯人的觸動。
基於同美國博弈的迫切需求,安東諾夫設計局隨即根據莫斯科的具體要求設計研發了安-22的後繼型號:安-124。客觀而言,安-124的問世既是對美軍C-5的追趕,也是對安-22綜合性能不足的彌補。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安-22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已經落後於同類遠端運輸機了。所以說在主要大國更加強調洲際戰略運輸的當下,安-22並沒有太多翻盤的機會。不過,在一些有限的區域性衝突或後方排程任務中,安-22還是可以發光發熱的。
-
3 # 國平軍史
被北約取了綽號為“雄雞”的安-22,是當年唯一可以用來裝載蘇軍T-62主戰坦克的軍用運輸機,僅從最大起飛重量250噸,最大載重量80噸,最大航程1萬餘公里,這些技術引數來判斷,妥妥地稱得上是一架戰略運輸機。
截止當下,安-22也是全球絕無僅有的最大的螺旋槳運輸機,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的驕傲,隨著蘇聯的解體,安東諾夫設計局花落烏克蘭。
但對於一架55年前,就試飛成功且投入生產的軍用運輸機,不免讓軍迷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之疑問,對一架量產不高,僅生產了85架,1974年就已經停產的軍用運輸機,何以在45年以後,烏克蘭打算正式許可安-22軍用運輸機的對外出口。
看來陷於經濟困境的烏克蘭軍工,實在是拿不出什麼好的東西來了,就打算將一架1974年就停產的,彼時噴氣式軍用運輸機開始大行其道,明顯的噪音非常大的螺旋槳運輸機用來出口,可見烏克蘭軍工的宭迫狀。
如同當年排水量超過1萬噸的烏克蘭號巡洋艦,在買家都找好的背景下,反覆折騰就是不肯出手,儘管背後有美俄阻擾的影子,但關鍵還是烏克蘭政府的原因,等到這艘巡洋艦在黑海船廠的海水中泡了20餘年,任憑風吹日曬雨淋等,早就成了一堆廢銅爛鐵毫無軍用價值時,烏克蘭又開始打算出口了,實話實說,白送都沒有哪國海軍會要。
作為軍迷個人歷來並不看好安-22軍用運輸機,本身就是當年冷戰時期的產物,研發時除了有軍用價值以外,被額外地賦予了政治的使命,就是要”高大全”,風頭要蓋過老美的軍用運輸機,於是,就誕生了這個螺旋槳軍用運輸機中的全球第一。
同樣的螺旋槳軍運輸機,看看人家老美的C-130大力神,設計時就追求實用,最大載重量僅35噸,可在前線簡易機場跑道上起降,有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反潛巡邏機等,各種改型就高達40餘種,生命力非常旺盛。
C-130量產了2300架,為全球產量最高的螺旋槳軍用運輸機,全球有數十個國家的軍隊採購了C-130軍用運輸機,目前依然是許多國家空軍的主力運輸機,可謂軍用運輸機中的常青樹。
安-22,僅從效能來看,是軍用螺旋槳運輸機中的另類,儘管機體大噸位大,但其知名度卻遠遜於C-130大力神軍用運輸機,當年交付蘇聯空軍和民航局的安-22,大都已經交付給了飛機墳場。
當年,我空軍也認真考察過安-22,但最終評估以後,還是選擇了噴氣式的伊爾-76軍用運輸機,果斷捨棄了安-22螺旋槳運輸機,說明安-22肯定有自身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隻適合過載運輸,在快速人員空投,以及機動效能上,遠不如伊爾-76,儘管當時俄羅斯的伊爾-76只有20架,但都被我空軍盡收囊中。
烏克蘭寄希望於出口老舊的安-22螺旋槳軍用運輸機,來換取國內急需的美元,但在螺旋槳軍用運輸機市場C-130大力神一統天下的局面下,且許多國家空軍更看重噴氣式軍用運輸機,笨重的安-22運輸機的軍用前景,可以用“黯但”兩字來形容。
看看其駕駛艙令人眼花繚亂的儀器儀表就知道了,對依賴大螢幕液晶彩顯示器的飛行員來說,誰願意駕駛如此落後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哪國空軍會捨棄噴氣式軍用運輸機而採購如此笨重的螺旋槳軍用運輸機。
-
4 # 小喇豬
對這些沒有研究過也不懂,不過我覺得這種能夠運輸主戰坦克的戰略運輸機不管價值如何,它至少能夠證明中國的軍士能力,不管實用價值如何至少能對別國起一定的警示中國正在不斷強大是不容他它欺壓的
回覆列表
前蘇聯的戰略運輸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柏林空運的刺激。也正是因為美軍對柏林源源不斷的空運,讓蘇聯看到了戰略空軍的強大之處。
在1962年,安22專案正式啟動。本著東方壓倒西方的傳統,安22自然也要創下個第一,這不,也就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渦槳運輸機的誕生。安22在1965年正式首飛,在第二年,也就是1966年便開始投入批次生產,1967年就正式交付使用。
這個研發速度,也算是很快了。從1966年批次生產到1974年停產,安22一共生產了85架,其中交付蘇軍50架,民航35架。在1967年還創造了14項有效的載重-高度飛行記錄。
安22採用上單翼和雙垂尾的佈局,這樣的佈局使得安22看上去更加的扁平和粗壯,再加上毛式運輸機特有的Navigator艙以及多片式的駕駛艙擋風玻璃,一種特有的暴力美學也躍然紙上。隨後,這種啟動佈局也被更大的安225所借鑑,用於運載暴風雪太空梭。
其機長57.92米,翼展64.4米,最大起飛重量250噸。搭載四臺HK-12MA渦槳發動機,綜合輸出功率1.5萬馬力。最大平飛速度740公里每小時。最大載油航程1.1萬公里,最大載重80噸。
在安22服役之初,是蘇軍唯一可以運載T62坦克的飛機。在安22的服役期裡,作為蘇軍的主力戰略運輸機,安22先後參加了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入侵阿富汗、平定布拉格之春的軍事行動。
巨大的運載能力使得安22在這幾次軍事行動中表現頗為出色。所以在隨後當伊爾76作為其繼任者出現在蘇軍的和裝備序列中時,安22依舊承擔著主力戰略運輸機的任務。不過,作為上一個時代的產品,安22也有著自身的短板也很明顯,經濟性一般,還有渦槳發動機噪音過大的問題。
所以,相比之下,在現在的這個階段,安124顯然會是一個更有價值的產品。不過不管怎麼樣,我依舊覺得這飛機很美,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