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法安天下丶

    明天就是元宵節了,想想還挺激動的,不過作為遊子,挺懷念兒時和家人過元宵節的美好時光的。

    作為90後,我想我們這一批人肯定有過提著燈籠過元宵節的經歷。我也不例外,那是一段存在於腦海中美好的記憶。

    我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們那裡每到正月十五,都會家家戶戶捏面燈,家裡的大人早早的就會準備好白麵,然後我們小孩子就會圍在大人身邊,看著媽媽把面捏成小狗,小雞,龍等動物的形狀,然後蒸熟,見面倒上油,插上燈芯,就做成了面燈,小狗放在大門兩旁,象徵著看家護院,雞放在院中,象徵著勤勞勤奮,龍放在糧倉預示著來年豐收。

    除了捏面燈之外,我們最喜歡的就是幾個孩子挑著燈籠,一起在衚衕裡嬉鬧了,比一比誰的燈籠最漂亮,有的燈籠是買來的,造型各異,還有帶著絢麗的彩燈的,或者有著音樂的,誰要是有這樣的燈籠,就會成為孩子中最受歡迎的。這也是令我小時候最羨慕的。有的時候,我們也會選擇自己做燈籠,用家裡不用的白酒包裝盒,透過裁剪,我們都能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燈籠。這也是我時常懷念的場景。

    現在想想,小時候確實有很多樂趣,這些有趣的故事也都深深的存在於我的腦海裡成為了美好的童年回憶。

    不知道大家又有哪些關於元宵節的地方特色習俗呢?來一起分享給大家吧!

  • 2 # 小號219610397

    首先,我得說,明天不是15,後天才是,小時候的元宵節,跟著爸媽白天去看踩高蹺,扭秧歌,一個個節目妙趣橫生,晚上看花燈,逛夜市,買一串冰糖葫蘆,邊吃邊看,似乎有無盡的樂趣。但是一過元宵,就開始悲哀了,因為那意味著假期結束了,美好生活即將結束,又該回去學校。就這樣,一年一年,都已經有了孩子,還是懷念小時候的元宵節。

  • 3 # 秋韻4912

    正月十五鬧元宵,迎接一年的好運,小時候過元宵,沒有那麼多的花燈,娛樂專案也沒有這麼多,提著自己用盒子製作地燈籠,裡面放上蠟燭,走家串戶,連綿不斷的鞭炮聲,都帶給了我們好多樂趣

  • 4 # 小雅禪心

    對。記憶猶新。老爸手巧,一到正月十五,會給我糊燈籠,兔子燈,西瓜燈,蓮花燈。。。通常都用竹涼蓆上的那種竹子條,支起骨架,蒙上白紙,畫一些有趣的畫,上色。聽起來挺容易,做起來可費功夫了。剛過晚飯點四鄰的小夥伴急不可耐,提著燈籠就上街了。我的燈籠最亮,最別緻,那種得意勁兒,沒法形容。東街串西街,南巷逛北巷,烏烏泱泱四五十號小毛孩,"我的蠟滅了,快,幫忙給我點著"。"別走風大的方向"。"甜甜,你慢點,別碰著我燈籠"。嘰嘰喳喳,快樂的像只只小鳥。最後,不知咋回事,好多人擁在一堆,燈籠碰燈籠,蠟燭倒了,全都化成了小火球。我忐忑又難受到家,大跌眼鏡的是,一向火爆的老媽,反而安慰我"燒了好,紅紅火火,一年順順利利"!

  • 5 # 華4402

    我是提過燈籠過元宵節的。那是60年代未的一個元宵節,剛上小學。是母親親手為我做的兔兒燈燈籠。是用竹子做的框架,用白色紙敷的面子,形狀像兔子一樣有兩個大大的耳朵,裡面放一個桔子殼燈,還有四個用竹子做的兔腳。晚上點亮燈映岀紅紅的一隻兔子,可愛極了。可以提著走,也可用繩子拖著走,在小夥伴面前顯得好氣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非花,霧非霧”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