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耆角木
-
2 # 詩書君
司馬遷的史記五十三萬字,記載了自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多年時間的歷史。如果我們單就數字而言,感覺這是非常龐大的一部書,可是我們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們距離司馬遷的時代還沒有司馬遷距離黃帝的時代久遠,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史記的記載內容顯得又是那麼單薄。
由此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史記在決定為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寫傳的時候,必須有所取捨,誰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字,都必須有一套準則。實際的這套準則就是儒家裡面的古文經學派。
司馬遷曾經受業於董仲舒,而且在他十歲的時候,“則好古文”,於今文經學不同的是,古文經學更加註重對於學問的鑽研。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面司馬遷博覽群書,沒有寫史記之前就已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史記分為五種體裁:本紀、表、書、世家、列傳。在這裡,不免要囉嗦一下,各個體裁的記錄內容。
本紀,記載的是帝王或者宰制天下者;
表,類似於年鑑學派的長時間記錄人物
書,各種制度;
世家,擁有封地的諸侯、功臣或者在重要歷史事件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割據勢力;
列傳,具有重要意義或者值得後人學習的人物。
除去書和表這種籠統的體裁,我們可以橫向對比一下本紀、世家和列傳。
本紀的第一篇五帝本紀,世家的第一篇吳太伯世家,列傳的第一篇伯夷叔齊列傳。
每一部分的開頭都是相互照應,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儒家推崇的一種態度:謙讓。
五帝本紀裡面的堯舜禹都是明主,而且透過禪讓來取得統治地位;吳太伯之所以離開了周,來到了當時的蠻荒之地——吳地,也是讓位與自己的弟弟;同樣的伯夷叔齊作為孤竹國君的兒子,知道父親喜歡二兒子,才原理故國來到了周,最後的首陽山采薇而死。
這是司馬遷撰寫史記所秉承的一種精神,他一直在尋找這種在他看來美好的品德。
吳太伯列為世家第一,也是為了告訴後人,那種謙讓的精神雖然不復存在了,但是它當年存在過,作為歷史學家有責任把他們記載下來,用史家的筆法來匡正世俗對於他們評價的不公正。
後來班固寫漢書削掉了世家,不僅是體例的變化,更是制度的變化。
兩本史書體例的不同更是說明中國古代制度由封建制度——郡國並行——郡縣制的變遷。
-
3 # 林屋公子
《吳太伯世家》放在第一篇,至少有兩方面的意義:
第一,吳國建國始祖吳太伯是周文王伯父,所以吳國在諸侯裡地位不一般,一般來說周天子都稱同姓諸侯為“叔父”,但唯獨稱吳王夫差為“伯父”,追根溯源當然是吳太伯和周文王的關係。而其他同姓國大部分都是周王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周康王的兒子建立,所以排在後面也是自然而然了。異姓諸侯排在第一的則是《齊太公世家》,因為呂尚是周武王岳父,但還是要放在《吳太伯世家》之後。
第二,吳國建國的直接原因,是吳太伯、仲雍兩兄弟為了讓位給弟弟季歷,而南奔荊蠻斷髮紋身。這種帶有儒家色彩的禮讓精神是太史公非常尊崇的,所以在《本紀》第一的《五帝本紀》裡,有堯舜禹禪讓;在《列傳》第一的《伯夷列傳》裡,也有伯夷叔齊兄弟的互相推讓,而在《吳太伯世家》裡,太史公也花費了大量筆墨來描寫同樣讓國的公子季札。
當然,歷史事實或許沒有這麼簡單,比如歷史學家徐中舒先生就認為,太伯、仲雍不能即位,和一些少數民族的幼子繼承製類似,都是早期政權的發展舉措,太伯、仲雍很可能是周太王派去經營南方的勢力。
回覆列表
《吳太伯世家》是《史記》世家部分的第一篇。這跟吳太伯這個人的地位以及儒家所推崇的價值觀有關。
我們知道,《史記》記載了從三皇五帝到西漢前期的歷史。本紀記錄的是歷代帝皇,世家記錄的是各路諸侯,列傳記錄其他文臣武將及有特殊經歷的平民等。別的不論,我們單講世家。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史料缺失,周以前的夏商乃至更早時期的所謂“諸侯”記錄幾乎遺失殆盡,就算有也是屬於未開化的“蠻夷”,至多隻在相關本紀中提到幾句。所以,世家真正的開始是從西周分封的諸侯寫起。
(吳太伯)
而周代分封的諸侯,將吳太伯列為第一也是理所應當,因為吳太伯的地位甚至高過周文王姬昌、武王姬發。西周的發展要追溯到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周太王公亶父。公亶父是上古周部落的領袖,所生三子,分別是太伯、仲雍、季歷。季歷生下兒子姬昌,公亶父認為姬昌賢德,必能發揚光大周部落。太伯和仲雍明白了父親的心意,但恐因為自己的緣故阻礙了周部落獲得更好的首領,於是自願逃奔到荊蠻之地,斷髮文身,以示不願與弟弟季歷爭繼承人之位,如此才能保證姬昌順利繼承周部落首領之位。
所以說,有太伯和仲雍的避讓才有了季歷即位,才有之後的文王姬昌、武王姬發。也就是說,周王室的地位是太伯兄弟讓出來的,因此地位超然。
(季札)
更有一點,吳太伯世家中記載的故事,更是體現了儒家所極力推崇的“孝悌”觀念。除了太伯、仲雍奔吳的故事外,還有延陵季子,季札。季札是吳王壽夢第四子。吳王壽夢四個兒子,長子諸樊、次子餘祭、三子餘眛,四子季札。壽夢屬意季札即位,季札卻言有兄長在,堅辭不受。最後三位兄長為了父親的心願,依次兄終弟及相傳,意圖讓季札即位,但季札依舊不肯,多次出逃,寧死不受。諸樊三人守孝,遵父遺願;季札重悌,禮敬兄長。這都是儒家所極力推崇的品格。
(戲曲《刺王僚》講的就是公子光派專諸魚腹藏劍刺殺吳王僚的故事)
當然,《吳太伯世家》也不是一味在宣傳傳統美德,也有警示。雖然諸樊兄弟四人孝悌雙全,但由於餘眛死後季札依舊不肯即位,由余眛之子公子僚搶登王位,而諸樊之子公子光不滿,靠伍子胥的計謀,讓刺客專諸魚腹藏劍刺殺王僚,最後公子光即位成為後來著名的吳王闔閭,更是在即位後派要離刺殺了吳王僚之子慶忌。轉眼相殘,令人唏噓。
所以說,將《吳太伯世家》列在世家第一篇,不僅是因為吳太伯的地位,更是要弘揚儒家倫理道德。同樣的還有列傳第一篇的《伯夷列傳》也是弘揚伯夷叔齊兄弟互讓王位出逃,最後更是因為堅守道義,拒食周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