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媽咪寶貝傳媒
-
2 # 豆包媽jj
你好,以下內容是我以前瞭解過得,有網上學習的,也有在醫院醫生跟我說的。
一般來說三十二週之前胎動還沒形成自己的節律,所以在此之前只要確定胎兒每天都有動就可以了,在三十二週之後就要堅持數胎動了,以下我將說一下我平時數的胎動注意事項
第①:每天三次,可以在三餐後休息半小時,在安靜的狀態下開始數
第②:每次數胎動時間定成一小時
第④:如果發現胎動明顯減少,比如平時胎動30次,今天只有15次,這種就是明顯減少,建議遇到這種情況去醫院諮詢醫生,在指導下做彩超觀察胎兒發育情況。
懷胎十月,雖然現在的醫院孕期檢查非常嚴謹,檢查頻率也很高,但是腹中的胎寶貝可能會隨時發生各種變化,特別到了懷孕晚期。由於這些變化很多時候是在家中發生,最好還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學習一些簡單的家庭監測方法,一旦發生異常就會及時發現。
另外,一些孕媽咪也有記錄“胎寶貝日誌”的習慣,掌握一些自測方法,可以使記錄更為完整,是一項有意義而且趣味性很強的工作。
監測1:體重孕婦的體重包括自身體重、胎兒、胎盤和羊水的重量。一般情況下——
孕1-12周:體重增加2-3千克
孕13-28周:體重增加4-5千克
孕29-40周:體重增加5-5.5千克
整個孕期孕婦平均體重增加10-15千克,孕中、28周後,每週體重增加500克左右。如果連續數週不增,表明胎寶貝生長髮育緩慢,可能是孕媽咪的不良飲食習慣所造成;如果體重增長過快,可能是孕媽咪合併了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或羊水急性增多等疾病。
監測2:腹圍孕16周開始,每週一次用皮尺圍繞臍部水平一圈進行測量。孕20-24周時,腹圍增長最快;孕34周以後,腹圍增長速度減慢。
若腹圍增長過快,應警惕羊水過多、雙胎等。但是,腹圍的大小,受孕媽咪懷孕前腹圍的大小和體形的影響,應綜合分析。
監測3:子宮底高度子宮底高度是判斷胎寶貝月份大小的重要依據,即便是在產科醫生那裡,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隨著孕月逐漸增加,子宮底的高度也在逐漸升高,子宮底高度資料的正常與否關係到腹中的寶寶是否健康。
子宮底高度是指——
陰毛上端(即恥骨聯合上緣)到子宮底部的距離。在懷孕第8周,子宮底在恥骨上方便可以摸到。正常情況下,在懷孕20-26周內子宮底高度每週上升1釐米,到了36周後胎頭下降或入骨盆,子宮底高度開始上升緩慢甚至下降。
正確測量子宮底高度——
在每次測查時,孕媽咪要先去排尿,以免影響子宮底高度測量的準確性。排尿後,仰臥在床上雙腿蜷蛐,由準爸爸幫助測量陰毛上端(即恥骨聯合上緣)到子宮底的距離。
子宮底高度參考資料——
孕5個月末:子宮底高度在臍下1橫指
孕6個月末:子宮底高度在臍上1橫指
孕7個月末:子宮底高度在臍上3橫指
孕8個月末:子宮底高度在臍與劍突(胸骨下端)之間
孕9個月末:子宮底高度在劍突下2橫指
孕10個月末:子宮底高度在臍與劍突之間
貼心叮嚀:
如果連續2周子宮底高度沒有變化,應立即去醫院。
相關連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如果子宮底高度達不到孕周應有的高度,那麼胎兒的身長體重的資料也達不到正常標準,這是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訊號。目前,很多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原因不明,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胎盤與血管因素、母親營養及母體妊娠合併症或妊娠併發症有關。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必須要由有經驗的醫師根據宮底高度測量和B超檢查的結果來綜合判斷並確診。如確診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應遵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合理的治療。孕28-36周是胎兒體重增長最快期,每週增長150-200克,也是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最佳治療期。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身為人母的人一定都還記得,第一次捕捉到胎兒在動的時候,那種從心底流露出的驚喜!那種孕育生命的真實感!漸漸地胎動成為了你和胎寶貝特殊的、親密的溝通方式,好像是在做遊戲。媽咪在遊戲中觀察著寶寶,照看著寶寶。
正常情況下,懷孕18-20周時,胎寶貝開始在子宮裡呼吸、張嘴、打嗝、伸胳膊、蹬腿、翻滾等等,這些主動性的運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胎動”。胎動次數就像一隻直接反映胎寶貝在子宮裡安危的“晴雨表”,開始的時候胎動次數比較少,隨著孕期增加,胎動次數逐漸增多,到了懷孕29-38周時達到高峰,38周後又開始逐漸減少。這是因為,到了孕晚期,胎寶貝已經形成“生物鐘”的表現,有自己的醒睡規律,通常是上午胎動均勻,下午胎動減少,晚上胎動最多。
胎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其實,每一位孕媽咪的感受都不一樣,曾聽到有的孕婦形容胎動就像小球在肚子裡面滾動;有的感覺像是腸子在蠕動;更有些奇妙的說法,好像氣泡的運動;還有更生動的形容,像蝴蝶在肚裡閃過……
正確數胎動
方法1:計算固定時間內的胎動次數
在每天早、午、晚固定的時間,孕媽咪在安靜和精神集中的狀態下,仰臥或左側臥在床上,兩手掌放在腹壁上,各數1次,每次數1小時,然後把3個小時的胎動次數乘以4,這就是12小時的胎動次數。
貼心叮嚀:
* 這種計數方法既簡便又有實用價值,孕媽咪最好充分重視,認真數好胎動次數。
* 如果條件所限,無法保證每天做3次測定,也可選擇晚上臨睡前固定的時間測定1小時。
* 如果胎動次數12小時30次左右,表明胎寶貝在子宮裡情況良好;如果胎動次數過頻,表明胎寶貝在子宮裡明顯缺氧,常常與臍帶受壓有關;如果胎動次數12小時少於20次即為異常,少於10次表示胎盤功能不良;如果胎動消失,表示胎寶貝在宮內急性嚴重缺氧,可能發生了胎盤早剝、臍帶受壓等異常,需要立即去醫院進行挽救。
方法2:每天找出空閒時間測量胎動次數
孕媽咪可以自懷孕的第28周起,每天找出空閒時間,比如晚飯後,胎動較為頻繁,易測。測時採取左側臥或靜坐姿勢,記錄10次胎動所需的時間。
貼心叮嚀:
測得的10次胎動的時間如果小於120分鐘,表示胎動次數沒有異常;但如果沒有感覺到胎動,或10次胎動的所需時間大於120分鐘,應該儘快地找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知識連結:影響胎動的主要因素
胎動可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妊娠月份、羊水多少、孕婦的姿勢等都能使胎動有所改變,這些變化是屬於正常範圍的。但當胎盤功能發生障礙、臍帶繞頸,或者孕媽咪高燒、用藥不當,遇外界不良刺激過大時,則可能引起不正常的胎動。比如,腹部遭外力撞擊,或在劇烈的運動後,胎動突然靜止,應快速就醫,以確保寶寶的安全。
有一些時候,比如飯後,由於孕媽咪血糖升高,胎兒的心跳速率加快,是胎動最頻繁的時候。如果以每小時測胎動就會高些。
胎動也有個體差異,有的胎寶貝活動力旺盛,把媽咪的肚子當運動場;有的胎寶貝文雅一些,偶爾才動一下,不留神還真感覺不到。雖然胎動是反映胎兒活力的訊號,但也不要太過在意,不要緊張到只要一個小時感覺不到胎動,就開始擔心害怕,這樣只會加重心理壓力。
監測5:胎心一般到了懷孕第6個月,就可以在孕媽咪的腹壁上聽到胎寶貝的心跳聲音了。胎寶貝的心跳聲音好像鐘錶在“嘀嗒、嘀嗒”地走動,速度很快,每分鐘大約為120-160次。往往在胎動時心跳次數加快,但在胎動後又馬上恢復正常。如果胎寶貝的心跳次數每分鐘超於160次或少於120次,或跳動不規則,都屬於異常,表明他們在子宮裡缺氧,應該及時就醫。
實測中,有時會把子宮動脈的跳動聲與胎心跳動混聽。前者與孕媽咪的脈搏次數一致,聽時要注意區分。
貼心叮嚀:
孕媽咪去做產前檢查時,可以讓醫生幫助確定好胎心的位置,然後在腹部做一個標記。回到家後,每次測聽時孕媽咪仰臥在床上,雙腿平伸直,讓準爸爸把一個木質聽筒直接放在腹壁的標記上,每天聽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