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源野釀酒

    首先你要弄明白,什麼叫酒文化?

    這是一個很寬泛的問題。

    白酒的起源,美麗的傳說,漫長的發展史,白酒技術傳統與創新,與酒有關的故事人物,未來發展方向等等,這一切,匯成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白酒文化。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中國的白酒文化基本上還是客觀可信的。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到了最近十年來,所有方方面面的白酒文化似乎都變味了,被人為的扭曲了,多姿多彩的白酒文化彷彿一夜之間都變成了編故事忽悠人的文化了,簡直是一種很嚴重的亂象。這是中國白酒文化的悲哀。關於這些不愉快的東西,在此我就不想多言了。

    我想從另一個側面,跟大家聊聊另外一種境界的白酒文化。

    我們的企業是否可以透過一個全新的途徑來打造自己與眾不同的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呢?這個全新的途徑就是企業站在全新的高度,利用中國禮儀之邦的文化歷史,巧妙的詮釋白酒文化,以此來提升一下企業文化,從而提升企業形象與競爭力。

    中國引進實施企業文化戰略已走過了30多個春秋,很多企業為了突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曾經不惜花重金請高人挖空心思卻收效甚微。何故?過去說30年河東,30年河西,現在是10年河東,10年河西了。甚至可以說是三年河東,三年河西了。你不變,落伍了。

    如果你的企業在全國率先擁有一個屬於企業內部的精緻的純糧小酒坊,這將是未來企業文化的一張新王牌。企業用自己內部酒坊釀造出來的純糧白酒,招待客戶,或者獎勵客戶,無疑是一個全新靚麗的風景。因為,用別的品牌酒招待或者獎勵客戶,不管你用什麼品牌,什麼價位,別人或多或少總會有個疑問?這酒是真的假的?

    同樣,擁有一個家庭私家酒坊或會所酒坊,也將是個人人格魅力的新風景。

    時代的大潮瞬時萬變。未來,擁有很多的名酒不一定是實力象徵,至少不一定是文化的象徵。而擁有一個企業內部酒坊或者私家酒坊,那才是實力,文化, 魅力的新王牌,新風景。企業如斯,個人如此。

    未來世界白酒文化的潮流方向是:原生態,零甲醇,不含任何食品新增劑!

  • 2 # 使用者思緒87

    中國的酒文化,從商周青銅器出土開始,已經略知一二。從長沙出土的清酒(23度),追朔到青銅器時代,那些盛酒器,說明瞭中國酒文化淵遠流長。

  • 3 # 釀酒人小鄭

      世界各地的多種文化在其興起之日起,就各具其特色,人們所食用的物產也因其所處地域的差異而不盡相同,但是酒卻是世界絕大多數地區不同民族所共同擁有的。一般而言,酒是農耕時代的產物,因為酒是用農作物尤其是糧食製作的。“凡酒,稻為上,黍次之,粟次之。” “五齊三酒,俱用秫、稻、麴櫱、鬯酒用黑黍。” 傳說中國在神農黃帝時便有了酒,文字有《太平御覽》:“神農耕而作陶”,而陶是用來盛酒的;《抱朴子》載,黃帝造酒泉法,以曲米和成丹藥;《素問》載:“黃帝命作湯液酒醴以為備。”實物則有如龍山遺址中尊、斝、盉等陶製酒器;大汶口遺址中的灰陶尊、白陶豆、黑陶杯等酒器;以及甲骨文、金文中便有“酒”字等等。可見,酒在中國的出現肯定相當久遠。

      就象古代許多偉大的發明與發現一樣,第一個造酒或發現酒的人已經湮不可考。東晉時江統在《酒誥》中論述道:“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認為酒是吃剩的飯久放之下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不需要什麼神妙奇方。這一觀點可以說是較為客觀地反映了酒的源起,因為酒總要在糧食略有節餘的情況下才有出現的可能,而且在初民那裡酒因剩餘糧食發酵而偶然出現的可能性,當遠遠大於有人刻意去造酒的可能性。

      心理人類學家維特•巴諾透過對美洲印地安人社群的調查研究,認為酒是一些民族焦慮程度的指標 ,這一結論幾乎可以說適用於所有的飲酒民族。因為自從人類出現,人就生活在一種他無法控制的緊張與矛盾狀態中,其中既有人與他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以及為克服協調這些矛盾而帶來的緊張,也有整個人類為協調自身所共存的文明傾向和動物本性而帶來的某種緊張,這些緊張、焦慮持續到一定程度時,人就必定需要一種釋放,以求得一種平衡。現代人發洩的渠道相對說來要多一些,但在文明初始和許多原始民族那裡,酒則是一種比較普遍也比較容易讓人採用的一條釋放渠道。因而酒可以說成了許多民族焦慮程度的指標。但這一結論在古代中國卻有些許不一樣。

      酒在中國最早出現時,並不是用作為社會大多數成員的普通飲料的。《戰國策•魏策》載:“儀狄作酒,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而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從中可知,至少在禹夏時酒飲尚未普遍通行。這一時期的酒飲是和“禮”關聯在一起的。而對於中國歷史社會文化和人文心態有著重大影響的“禮”,最早是從初民的祭祖祭神儀式發展而來並與之密切相關。《禮運》稱“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古人飲食必祭,《周禮•膳夫》鄭注云:“禮,飲食必祭,示有所先。”釋曰:“凡祭,皆祭所造食者。”《禮記•曲禮》鄭注曰:“祭,祭先也,君子有事不忘本也。”太古時的飲酒習俗是“汙尊而抔飲,……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 飲酒是祭祀典禮之一。到了周王朝時還設有專門的酒官:酒正、酒人、漿人等執掌與酒相關的典禮。在宗教意識不甚發達的古代中國,祭祀等原始宗教儀式並未象其他一些民族那樣發展成為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轉化為禮儀、制度形式來約束世道人心,共有一百多卷的《儀禮》和《禮記》便是兩部詳詳細細的禮儀制度章程,不厭其煩地告訴人們在何種場合下應該穿何種衣服、站或坐在哪個方向或位置、第一第二第三……每一步該如何如何去做等等。其中大多數禮儀都與酒有關或都需要用酒,除去祭祀用酒外,普通人生活的許多場面儀式都要用酒,形成了種種的酒禮。誠如後人所言,酒在中國古代的作用實在是大極了。如魏晉時的王粲在其《酒賦》中稱酒能“章文德於廟堂,協武義於三軍,致子弟之存養,糾骨肉之睦親,成朋友之歡好,贊交往之主賓。”劉惔在《酒箴》中讚揚“作酒於社,獻之朋闢。仰郊昊天,辨定賓主。啐酒成禮,則彝倫攸敘”等酒的功用。都是說酒有頤神定人等維持天道和社會倫理秩序的巨大作用。這樣在古代中國,酒從一開始就有高居廟堂朝會之所的高貴身份地位,與禮儀、儀禮密切關聯,成為社會秩序的象徵。

      但是,由於酒自身的特殊成分,它又能夠興奮乃至麻醉人的精神,達到迷醉人的心神的效果,使人在緊張焦慮的生活中得到一點暫時的平衡,正如曹植所說;“於斯時也,質者或文,剛者或仁,卑者忘賤,窶者忘貧。” 因而古人們很快就在禮儀秩序之外,開始追求酒給人帶來的生理上的快感和使人暫時從焦慮情緒中解脫出來的神奇功效。這一追求造成了兩個直接結果,一是人們開始不只是在祭祀等禮儀之時才飲酒。夏王朝時便有帝王諸侯飲酒失職失德的事例,如《尚書-胤徵》載:“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胤往徵之。”《通鑑前編》載:桀作瑤臺,罷民力,殫民財。為酒池糟堤,縱靡靡之樂,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晏子春秋》中晏子勸諫齊景公縱酒的篇章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新序》中趙襄子飲酒五日五夜不病,他感到很得意,臣下優莫說他還是不及殷紂王,因為紂曾飲酒七日七夜,趙襄子聽了很惶恐,擔心自己是否也將象紂那樣要亡國了,優莫說不用擔心,桀紂只有遇到湯武時才會亡國,現在“天下盡桀也”,所以即使象紂王一樣腐敗也不會亡國。可見當時帝王恣意飲酒縱樂是相當普遍的。此外平民也在追求感官快樂的行列,從《酒誥》中我們可以看到,普通百姓在辛勤勞作之餘,也會“自洗腆致用酒”。祭祀等禮儀之外的普遍飲酒帶來第二個結果,便是酒味日趨於厚。關於這一點,呂思勉先生早有研究:

      《周官•酒正》有五齊、三酒、四飲。五齊者,泛齊、醴齊、盎齊、緹齊、沈齊。注云:“自醴以上尤濁,盎以下差清。”三酒者:一曰事酒。注云:“即今醳酒。”疏雲:“冬釀春成。”二曰昔酒。注云:“今之酋久白酒,所謂舊醳。”疏雲:“久釀乃熟,故以昔酒為名。對事酒為清,對清酒為白。三曰清酒。注:“今中山冬釀,接夏而成。”疏雲:“此酒更久於昔,故以清為號。……四飲者:一曰清,即《漿人》醴清。二曰醫,即《內則》所謂或以酏為醴。三曰漿。四曰酏。鄭曰:五齊之中,醴恬“與酒味異。其餘四齋味皆似酒。”蓋四飲最薄,五齊次之,三酒最厚。四飲去水最近,五齊醴以上近水,盎以下近酒,而古人以五齊祭三酒飲。其陳之也,則玄酒為上,醴酒次之,三酒在下。可見酒味之日趨於厚矣。

      能夠在儀禮之外的日常生活中隨意飲酒,而且是酒味日趨於厚的酒飲,其給人們帶來的生理和精神上的快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帝王與官吏縱酒的危害太大,商王朝雖然制定了懲治官吏縱酒及臣下不勸諫帝王飲酒的法條:“敢有……酣歌於室,……臣下不匡,其刑墨。” 但殷紂王還是因為沉湎於酒而亡國。取而代商的周武王很明白地看到了這一點,“庶群自酒,腥聞在上,故天降喪於殷”,因而在《酒誥》中他諄諄教誨臣下“越庶國,飲惟祀,德將無醉”,警告大家要戒酒“汝典聽朕毖,勿辨乃司民湎於酒”。前文所引大禹疏儀狄絕旨酒也是因為他預見到了酒對社會秩序的危害性。但是儘管如此,酒仍然未被逐出“禮”的高貴殿堂。因而正如漢代鄒陽在其《酒賦》中所說的那樣:“清者為酒,濁者為醴。庶民以為歡,君子以為禮”,在中國古代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方面是酒作為禮等社會秩序的象徵,在殿堂廟宇中洋洋作態,一方面又是酒已經成了上自帝王百官下至平民乞丐的飲料,因縱酒無度等而引發的災禍不絕於書。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酒在中國文化中作為秩序與禮儀載體的同時,又蘊含了它們的負面效應,即非理性的、否定秩序的成分,是一個具有雙重意義的文化符號。

  • 4 # 老頑童374236889

    中國酒文化一說發端於杜康,杜康是陝西白水人,而儀狄造酒說更早於杜康,再比儀狄早的,據說在大禹時代中國就有酒了,以此推之,則中國酒文化當發軔於夏朝。

  • 5 # 詩人劉志強LZQ

    酒文化最早出現在市場經濟開放後,由於市場經濟的開放,打破常規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上生產出來的產品不是廠家直銷。而是有專賣公司直接收購。

    市場經濟條件下,專賣局不在收生產出來嗎產品。就靠產品的廠家自己出來找賣家,為了說明自己的產品有多麼好,就出現了由企業文化的部門自己撰寫關於酒文化的內容,目的就是開啟酒的財路。使酒更好的銷售出去。

    我本人就是北京昌平的酒廠釀造工。

    過去叫【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靠的就是質量,質量好,就不愁市場。所以,酒文化就是企業文化管理人員自己靠的知識打造出來的文化。

  • 6 # 早點當家

    中國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國,是酒的故鄉。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長河中,酒的故鄉。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長河中,酒和酒類文化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酒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是屬於物質的,但又同時融於人們的精神生活中。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在幾千年的文化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首先介紹了中國酒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並研究了其深刻內涵,最後探討了中國酒文化的現實意義,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對中國酒文化研究的熱情,繼承和發揚中國酒文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釀酒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酒系的發源地之一。中國的飲酒已經擺脫了單純的食用價值,凝結了人類物質生產與精神創作,上升為一種飲食文化。中國酒文化以其悠久的歷史、博大精深的蘊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獨領風騷,中國酒文化蘊涵豐富、自成體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價值。中國酒文化是一種社會文化,也是一種政治文化,更是一種藝術文化。酒文化對社會生活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深刻的意義,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

    1中國酒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中華酒文化起源於酒的釀造,而民間對酒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例如儀狄釀酒,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明了釀酒,《戰國策》中有這樣的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杜康釀酒,《說文解字·巾部》中也有記載"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這個說法在民間廣為流行;釀酒始於黃帝時期,《黃帝內經·素問》中記載黃帝與岐伯討論釀酒,《神農本草》載有酒的性味;釀酒與天地同時,帶有神話色彩的說法,"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與天地並矣"。然而無論那種說法都能說明中國的釀酒歷史距今起碼在四千年以上當今的許多考古發現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現代觀點認為酒是穀物自然發酵的產物,晉代江統《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或雲杜康。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飲料酒,舊石器時代人們以採集狩獵為生。水果中含有較多糖分,易自然發酵生成果酒;動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質和乳糖,也易發酵成酒。商代出現了利用穀物糖化再酒化的釀酒技術;先秦時期,出現了活性微生物或其酶類的直接釀酒法;漢代發展了制曲技術並從西域引進了葡萄酒的生產;唐宋開始釀造果酒和藥酒;元代出現了蒸餾法釀製的燒酒技術;明清時期,伴隨著造酒業的進一步發展,酒度較高的蒸餾白酒迅速普及。經過幾千年的積累形成了具有中華特色的酒文化。中國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結晶。

    2 中國酒文化的深刻內涵

    中國酒文化與禮儀

    酒禮,是酒行為的禮節,用以體現酒行為中的貴賤、尊卑、長幼乃至各種不同場合的禮儀規範。有時這種禮節還非常繁瑣。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下不遵守,

    就有犯上作亂的嫌疑。又因為飲酒過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亂,制定飲酒禮節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飲酒時不遵守酒禮,深感長輩有責任,於是從古代的書籍中採集了大量的資料,專門寫了一篇《觴政》。這雖然是為飲酒行令者寫的,但對於一般的飲酒者也有一定的意義。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嚐嚐酒味,並加以讚揚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個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一般不飲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飲酒的。飲酒的習俗各民族都有獨特的風格,如壯族敬客人酒的風俗是飲交杯酒;雲南佤族有以泡酒待客的習俗;藏族待客的青稞酒;布依族人饒有風趣的"迎客酒"等,無不體現出中國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酒文化特點。

    中國酒文化與詩文

    中華古國是酒的故鄉,也是詩的國度。詩從開始產生,就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酒成為文人經常吟詠的題材,借酒勸世、傲世、消愁、韜 晦、放浪名教、表現名士風流成為永恆的主題。數千年來,詩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古代帝王祭祀山川、祖宗和舉行朝廷大典,都奉獻酒誦頌詩;唐朝在鄉試飲酒禮中要誦《鹿鳴》之詩,稱之為"鹿鳴宴"。從宮廷到民間,酒與詩不僅是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也成為人們一種精神生活的需要。酒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學藝術發展的酵酶。中國最早的一部詩集《詩經》305 篇中有40 多篇與酒相關,酒與詩仙李白流傳下來約1000 首詩,說到其中飲酒的就有170首,詩聖杜甫現存詩1400 首,與酒有關的約佔300 首之多,翻開中國的文學史,從《離騷》到《女神》的歷代詩詞中,有關酒的描寫比比皆是。古往今來,在中國詩酒文化形成的過程中,湧現出許多傳誦至今的佳話。多少文人騷客都與酒脫不了干係,因酒而興致勃發,才思橫溢,酒酣墨暢。魏晉時代,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成為廣為傳誦的名句。東晉詩人陶淵明的詩有一半談到酒,如"試酌百情遠,垂觴忽忘天"。唐代,詩歌大盛,詩人們嗜酒成風。代表人物首推詩仙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的名句相信大家也都熟知。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是在他飲酒微醉中寫成的。無獨有偶,北宋時的詩人蘇東坡,在山東密州,中秋節飲酒,喝到微醉時,詩興大發,寫下豪邁悲涼的千古絕唱《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酒能使人脫離世俗的困擾,寫出真情的詩篇。中國詩酒文化,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文化體系。縱觀詩酒文化發展史,酒醉詩情,詩美酒醉;詩借酒神采飛揚,酒借詩醇香飄溢。詩與酒,相映生輝,形成絢爛的文明景觀。

    3 中國酒文化的現實意義

    古往今來,酒文化不論在政治上、經濟上還是社會生活中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酒在發揮其強大效應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危害包括酒後滋事、酒後駕車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社會問題以及酒依賴、酒精肝、胰腺炎、胎兒酒精綜合症等醫學問題, 而所有這些危害當中以酒依賴最為嚴重。因此,我們對待酒文化的態度應該是客觀的,酒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國乃至世界傳承這麼久,足以證明它已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但是當我們面對它時,也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它可以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好助手,但是如果你不能適度地控制,它的作用也可能會適得其反。凡事要有度,這是我們在接受酒文化並將其傳承所應有的態度。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它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而是一種文化象徵,即酒神精神的象徵。在中國,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莊周主張,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齊一生死。莊周高唱絕對自由之歌,倡導"乘物而遊"、"遊乎四海之外"、"無何有之鄉"。莊子寧願做自由的在爛泥塘裡搖頭擺尾的烏龜,而不做受人束縛的昂頭闊步的千里馬。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酒文化"一詞,是由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于光遠教授提出來的。酒文化是以酒為特質載體,以酒行為為中心的獨特文化形態。中華酒文化在不斷髮展。物質文明的進步,心態觀念的變遷,社會制度的更迭,成為它變化執行的內在動因;而現代文化的衝擊和外來文化的切入,成為它變化執行的外部環境。在這種內應力和外應力的共同作用下,中華酒的物質內涵、精神觀念、載體結構、功能價值不斷調整變化。

  • 7 # 金立999

    酒,中國,這是兩個幾乎劃上等號的標籤,中國的釀酒史,具體開始時間沒有定論,一種觀點是新石器農耕時代就有了,一種觀點是黃帝造酒,還有一種比較出名的說法說杜康造酒。

    在曹操的詩詞中寫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說的就是杜康酒。但杜康造酒的觀點被很多學者駁斥過,根據史實資料研究顯示,杜康大概是某個時代釀酒大師,被很多人奉為釀酒師祖。

    也就是說,在杜康之前,釀酒就已經存在並發展出了較為成熟的體系,歷史紅塵記錄下來的,杜康是代表人而已。

    不過還有人認為酒是穀物自然發酵的產物,晉代江統《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或雲杜康。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果酒和乳酒是第一代飲料酒,舊石器時代人們以採集狩獵為生。水果中含有較多糖分,易自然發酵生成果酒;動物乳汁中含有蛋白質和乳糖,也易發酵成酒。商代出現了利用穀物糖化再酒化的釀酒技術;先秦時期,出現了活性微生物或其酶類的直接釀酒法;漢代發展了制曲技術並從西域引進了葡萄酒的生產;唐宋開始釀造果酒和藥酒;元代出現了蒸餾法釀製的燒酒技術;明清時期,伴隨著造酒業的進一步發展,酒度較高的蒸餾白酒迅速普及。經過幾千年的積累形成了具有中華特色的酒文化。中國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結晶。

  • 8 # 紅酒師老S

    酒的起源要從世界範圍探討。最早的葡萄栽培大約是在7000年前,始於高加索地區,後來隨著戰爭和移民逐步傳到其它地區。先到埃及後到希臘。

    但是,有真正可考證的還是從埃及古墓中發現的大量遺蹟、遺物。在尼羅河谷發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學家發現一種盛液體的土罐陪葬品,經考證這是古埃及人用來裝葡萄酒的土陶罐。特別是在古埃及浮雕中,清楚地描繪了葡萄栽培、採摘、釀酒和飲酒的情景,這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此外,古埃及時代所出品的酒壺上,也刻有伊爾普(即葡萄酒)一詞。西方學者認為,這才是人類葡萄酒文化的開始。

    葡萄酒從埃及流傳到希臘的克里特島,再到希臘及周邊島嶼,再到義大利的西西里島、法國的普羅旺斯、和西班牙沿海地區。我們今天說的葡萄酒舊世界: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新世界更不用說),都起源於埃及,或者說可追溯到高加索地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在乎別人的議論或看法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