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復旦大學徐靜波
-
2 # 吃飯睡覺長胖減肥再吃
回答不了,我是90後,就算我出生在那個年代,我也說不出什麼,要說不同,每天每時每刻都在不同,我覺得人與時代的關係,就好像是這個時代催生了我們這樣的產物,而現在的我們將會創造未來的一個不同的時代,這個問題你把過年兩個字去掉,我想答案也差不多
-
3 # 颱風眼532
從物質生活來說70年代過年也就是吃幾頓餃子以及有點肉炒的菜。從精神和氛圍以及人情關係來說比現在要好的太多。
-
4 # 三農問題探討者
70年代過年,物資匱乏的年代,計劃經濟的時代,一切憑票供應的時代。一個不靠買,全靠自養自吃的年代。一個全民奮鬥的年代。一個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的年代。一個勞動光榮的年代。
那時候的過年,生活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了。有自家養的豬,鵝,雞鴨,還有生產隊按人口分的魚。等等,疏菜都是自種的綠色純天然的。人情味特濃。親情友情高於一切。
現在過年雖然豐富了,但吃得再也沒有那時吃的香了!過得再也沒有那麼愉快了!人情味,親情友情都看得淡了。等等。反正一切都不如以前了。
-
5 # 鑫淼XINMIAO
七十年代的時候我還小,盼望著過年能吃上頓白饃饃,穿上件新衣裳,年初一再去給長輩叩頭掙幾個小火燒,爆米花,還有黑軟棗順便再撿幾個沒響的鞭,年初二再跟大人開始出門(走親戚)吃上幾嘴,真是天大的好事。現在過年嗎?一個是年齡大了,再一個現在平常都吃白饃,跟過年也沒啥兩樣,該幹活幹活,該吃飯吃飯,該睡覺就睡覺,一天下來就是吃飯,幹活,睡覺,成年累月又沒個節假日,也沒覺著過年跟平常有什麼不一樣,反而覺著以前還有個年味。
就我自己的經歷和經驗來說,好像差別太大了,當然也有很多沒有改變的。
最大的差別就是,物資的富裕程度簡直是天壤之別。1970年代,哪怕是在中國最安定富裕的上海,所有重要的食品都是配給的,蔬菜除外(蔬菜也必須排隊搶購的,去得晚了,菜場裡就門可羅雀了)。肉有若干(具體不記得了),但絕不豐裕,勉強夠吃,魚分花色魚票和一般魚票兩種,數量根據戶籍人口分成大戶小戶兩種,花色的可以購買海魚或蝦,一般的只能購買河魚(死的)。每戶配給糯米若干,糖若干,豆製品若干,過年的炒貨(瓜子花生等)若干,數量都相當少,因此很多食物都是用來招待來客的,自己家幾乎吃不上。我們家裡的年夜飯,都是一些雞頭雞腳的邊角料。
其次,那時的商業遠沒有現在發達(流通業也不發達),現成有賣的非常少,且也需要票證。因此那時過年的菜餚,全都是自己做。我用水磨磨過糯米的水磨粉,在我外婆家裡,各家各戶把自己家配給的糯米拿到我外婆家,輪番當勞力,磨好的水磨粉存放在我外婆家瀝乾,幾天後再自己去拿。湯圓的餡兒是自己做的,將配給買來的黑芝麻用石臼碾碎(真的是很原始的方法),豬油配製好,加上白糖,自己一個個做黑芝麻餡兒(上海人叫“黑洋沙”),湯圓都是自己包裹的,我至今仍會包。蛋餃是自己做的,用一個湯勺,放在煤球爐上一個個做,當然,肉圓、燻魚等等都是自己做的,我全都會做(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時候,家裡都要買一兩顆大的白菜(上海人稱之為“黃芽菜”)晾在走廊上,做蔬菜的儲藏。酒釀以前都是我外婆自己做的,將糯米飯蒸熟後,放入一個瓷器的缽內,放入酒藥,趁熱用被子裹起來,放入被褥櫃內加一個湯婆子保溫,讓它自然發酵,若干天后就變成酒釀了。總之,那時幾乎所有的食物都是DIY。能從寧波鄉下帶來一條鰻魚鯗,那就是所有的左鄰右舍目光集中的物件了。
那時鞭炮也是管制物,很難買到,或設法買了一些,讓小孩玩玩。煙花之類自然是沒有的,沒有那麼豪華。有壓歲錢,一毛兩毛的,我曾經積攢到將近兩元左右,對小孩而言,那是鉅款了,節後我用這筆錢偷偷買零食吃,讓我母親發現後痛打一頓,這大概是我這一輩子唯有的一次受皮肉之痛。走親訪友 比現在頻繁,我記得從初一到初四(那時好像也就休息四天),天天在走親戚或是接待親戚。那時住房都很小,人無法待在屋內,天氣好的時候,都在外面,不巧逢雨,那差不多要人貼人了。當然沒有春晚,90%左右的家庭沒有電視機。
你說我有多懷念那個時代,好像也沒有,畢竟是一個物資嚴重匱乏的年代,雖然年味比較重,但也都是伴著辛勞,愜意舒適的感覺,幾乎一點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