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江閣一道人

    石達開之所以能成就戰神之名,離不開他手下羅大綱、林啟榮與曾天養等名將的大力支援,也離不開廣闊富庶的的安徽和江西的根據地。在1855年,曾國藩部在田家鎮大敗太平軍秦日綱部,兵鋒直指九江,石達開臨危受命,在這裡收容殘軍構築新的防線。

    在陸上,石達開施展誘敵深入之計,引湘軍深入,並趁虛奪佔其老巢;在長江之戰中,石達開把湘軍水師引至鄱陽湖,鄱陽湖多淤泥,太平軍又在此佈下重重天羅地網,湘軍戰船賴以快速航行的舢板也被淤泥等所困,而石達開進一步收緊了網,這讓湘軍元氣大傷。

    但是,1856年的天京之變讓太平天國內部內訌不斷,石達開痛罵韋昌輝等濫殺無辜,結果被其暗算,家小盡數遇難。雖然之後洪秀全為了安撫石達開殺死了韋等人,但其內部已是離心離德。終於,石達開難以忍受洪的猜忌,帶兵出走,名義為“遠征”,但實則想構築一堅固根據地。

    但石達開想錯了,離開江浙老巢後,他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隊伍卻越來越少,一方面,不少將士戀及故土,紛紛離隊;另一方面,部隊的持續傷亡也讓不少官兵看到“遠征”只能是死路一條,於是紛紛返回天京,石達開的隊伍也越來越少。

    在四川,石達開三心二意,一面試圖渡過大渡河向西進入苗地,一面又逗留於安順一帶拖延時間。但清軍可不會等那麼多,駱秉章和四川土著聯合打擊龜縮在大渡河口的太平軍部,眼看部隊有覆滅的危險,石達開天真的認為自己自首便可換得部下的生存,1863年,石達開帶的兩個兒子到清營投降,結果被凌遲處死,而他的2000多部下也因群龍無首被清軍全部殺死。

    石達開的悲劇既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太平天國整個造反集團的悲劇,政治體制設計的簡陋與片面讓洪秀全等上下其手,互相攻伐,自廢武功,石達開本人也成為了這一體制的受害者。吾惜翼王之才,吾更哀翼王之遇。

    參考文獻:羅爾綱《太平天國史綱》 嶽麓書社

    陶短房《這個天國不太平》 中華書局

  • 2 # 琅琊小少爺

    石達開離開天京後,由於後勤供給不足,士兵只能搶糧食,而搶來的糧食卻不足以吃飽飯,而且離開天京後,基本上都是在西南民族地區進行打仗,還基本上都是打敗仗,離開了太平天國的主戰場。

    1.石達開出走後,仍然打著洪秀全的旗號。

    石達開因為在天京市事變中,被召回輔佐洪秀全,然而卻因為功高蓋主,受到洪秀全的懷疑,無奈之下,石達開率兵離開天京,然而離開之後仍然打著洪秀全的旗號招兵買馬,沒有樹立自己絕對的權威,這樣的話使得大家在心理上認為效忠的是洪秀全而不是他石達開,影響力小。

    2.後勤供給不足導致士兵逃跑。

    因為屢次打敗仗,士兵們疲於奔命,而且士兵十分想念在天京的日子,離開之後覺得天京哪哪都好,於是軍心渙散,經常逃跑,加上吃不飽飯,心思都不在打仗上,所以他們的戰鬥力直線下降,最後導致石達開的手下朱衣點等人帶走了十萬精銳,導致他損失巨大,從此更加是雪上加霜。

    4.不懂得如何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和政權。

    石大開打仗基本都是打一座城池,搶一座城池狠狠地打擊當地的有錢人,收斂錢財,根本不知道如何發動群眾,也不知道去進行反清的思想宣傳。

    5.不懂得利用對自己有利的優勢。

    東南地區是農民起義軍的興起之地,石達開不知道利用,卻跑四川,孤軍奮戰,四川是軍事重地,又有湘軍策應,還喜歡攻打大城市,貪圖享樂,實在失策。

    6.過於謹慎的石達開,一次次貽誤戰機,最後在大渡河功敗垂成。

    原本石達開和當地土司溝通好度過大渡河,沒想到被清軍發現,在太平天國計程車兵渡河渡了一半,因為石達開害怕清軍偷襲,於是讓已經渡過河的2萬兵再回來,沒想到因為山洪暴發導致無法渡河,如此一來兵力分散,不知石達開為何做出了觀察兩天的決定,導致在大渡河被清軍各個擊破,功敗垂成。

  • 3 # 閒茶品歷史

    石達開能打是在很多特定條件下的,而且一個將領能不能打勝仗還與手下的部將密切相關,有再好的謀略沒有合適的人去執行就等於零。石達開是人才,但是換做他獨領一支軍隊後他就成了最高統帥,他不可能每件事都親力親為,手下無足夠的良將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

  • 4 # 中原一哥

    因為太年輕,十九歲領千軍萬馬,戰無不勝,二十歲獲封翼王。死時只有23歲。石達開離開後天京後屢屢受挫呢,也是必然?

    一、沒有自己的根據地。石達開離開洪秀全後,幾次攻打蜀地,想做為自己的後方,根據地,都沒打下來,加上清軍的在後追擊打,沒有後方補給的情況下作戰,受挫是必然,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穩固的後方的後方支援,何來打仗,打勝仗呢?二、清政府“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自從太平天國運動,湧現出大批愛國將領,軍事家,比如湘軍的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等,積極的消滅以洪秀全的太平天國,積極的收復被佔領的地方,得知洪秀全集團內訌,抓住機會逐個消滅各諸王,包括石達開。

    三、失民心者失天下。軍隊對百姓燒殺搶掠,搶糧食,禍害百姓,不得民心,受挫成為必然。四、軍心渙散,叛徒出賣。在南下廣西三期間,特別明顯,功城功不下,還一直功,不想其他辦法,軍心能不散,能不動搖;軍心渙散,讓原本十餘萬大軍損失慘重,部隊不一心,慘辦也為必然。

    綜上所述,在當時的形勢下,年輕的戰神石達開就算戰場經驗再豐富,必然太年輕,成熟穩重不屬於他,這就是屢屢受挫原因。

  • 5 # 雁小驢

    石達開為何出走天京後屢戰屢敗,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他根本就不是什麼太平天國的戰神。

    1廣西時代

    結果如下:

    冠軍

    韋正:25票

    亞軍

    洪秀全:20票

    季軍

    馮雲山:14票

    第四名

    胡以晃:7票

    第五名

    楊秀清:5票

    第六名並列

    蕭朝貴:1票

    羅大綱:1票

    補充:韋元玠2票,韋逆兩票未列入統計。

    韋昌輝,才是太平天國廣西時代當之無愧的明星,而石達開的大名根本沒有記錄在這些原始資料內。

    那麼,石達開的名字是什麼時候在奏報中第一次出現的呢?

    太平軍自永安突圍後,清軍俘獲了一名自稱洪大全的天地會人士,在他的供詞裡,第一次出現了石達開的名字,時間為咸豐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當然,石達開的大名出現在相關人員書信中的時間要早一些,我們能在江忠源咸豐元年十一月十四日的《致彭曉杭學博書》中看到他。然而,耐人尋味的是,石達開被排在其他首義王們之後也就罷了,連秦日綱的名字,都居於石達開之前。石達開,在江忠源的信中是排在最末的。

    2、進軍南京的石敢當時代

    石達開最出名的外號莫過於“石敢當”了!所謂:“自永安趨湖南,攻長沙,破嶽州、漢陽、武昌,經安省而下金陵,與清軍大小數百戰,獨達開所部未嘗挫,清軍稱之曰:‘石敢當’,所至爭避之。”

    我們看一看“石敢當”的出處來自哪裡呢?

    答:民國時期,即1923年出版的《太平天國野史》,作者為凌善清。

    《太平天國野史》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太平天國史學家羅爾綱先生對它曾經有過一段評價:“《太平天國野史》為近人凌善清所作,此人典章制度部分系抄《賊情彙纂》,列傳部分系向壁虛構。自《賊情彙纂》影印出書(約在1933)年後,史學家即論該書可以廢了。近年史學工作者又多引其書,殆未之考也。”

    說完石敢當的出處,我們看一看一份清方資料:

    田餘慶、金毓兩位學者主編的《太平天國史料》中,我發現了這樣一份探報,其中記載了太平天國軍興時期的重要人物們,其中,有關石達開的描述如下:

    石達開偽丞相右翼公面黑長頸微須,增城縣人。

    這封探報來自何時呢?查文中之意,當在太平軍定都天京之後不久。很顯然,有關石達開的容貌、職務、乃至籍貫,統統都錯了。試問,如果他真是光彩奪目的石敢當,敵人的情報怎麼會錯到這等程度?

    然後,我們再來看一看《李秀成自述》是怎麼說自武昌到南京這一段路程的:

    “此時東王掌令,李開芳、林鳳祥、羅大綱掌兵,攻打廿餘日而破武昌。後而未守,直到陽羅〈邏〉,破黃州,取池〈蘄〉水、池〈蘄〉州、九江,破安省,(即安慶)具<俱>是水旱並行。那時胡以晃、李開芳、林鳳祥帶陸路之兵,東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以及羅大綱、賴漢英等帶領水軍。”

    說好的石敢當呢?我們從李秀成的說辭中,只能看見石達開是武昌到金陵水路的負責人之一。而且,細細盤點水路頭頭們,楊秀清、韋昌輝的地位比石達開高,而羅大綱則是海盜出身,與大湟江張釗田芳及其坡山艇都打的火熱,有水戰的豐富經驗而更適合做先鋒。

    咸豐四年,北伐軍在連鎮被圍,有本“逆書”落在徐州鎮總兵百勝和徐州道王夢齡手中,內裡記述了太平天國官方蓋章認可的自廣西至金陵的兩位“敢當”,但遺憾的是,他們並不姓石,而分別姓林和李。

    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北伐軍為何不用石達開當統帥?很顯然,林鳳祥和李開芳都是勇猛無敵的前鋒大將,比低調的石達開更適合北伐這樣銳意進取的任務。

    也許有人會說了。沒有記錄,並不意味著影響力不大。出鏡率不高也許說明此人在後面謀劃。然而,考慮當時的環境,廣西時期太平軍的處境相當艱苦。《賊情彙纂》有云:“賊踞永安彈丸之地,重兵圍攻數月,窮蹙竄逃,驀越山險,奔走於榛莽陵谷之間,自攜軍火,裹糧以行,無舟車之載,安能覓轎馬?洪、楊諸首逆亦自敝衣草履,徒步相從。”

    在如此艱苦卓絕的環境下,即使是首義王們也不得不親身上陣殺敵。如韋昌輝,敵人除了在奏摺中頻頻曝光他的名姓之外,咸豐元年七月六日,當時負責剿匪的大學士,欽差大臣塞尚阿還尤其記錄下韋昌輝手持白扇,率領八九百人真身出現了清軍之前的畫面。蕭朝貴更是當仁不讓,太平軍佔據永安後,清方有記載:“從前蕭朝貴等每親身迎鬥,往來如飛……”

    雖然與此同時,在清方的奏摺中,楊秀清的曝光率也很低,但東王是正軍師,坐鎮後方,總籌全域性是職責所在,而石達開一個未滿二十的青年,如此低調,還真怨不得咸豐三年,謝介鶴《金陵癸甲紀事略》裡對他的評價:“翼賊……膽最怯。”對石達開的膽量,王韜在《甕牖餘談》裡描述得更具體:“翼賊膽最怯,在賊巢踞守為多,每遇衝鋒陷陣事,率以諉他賊。”

    謝介鶴的話,算是對石達開定都前軍事形象的一個總結了。

    3、定都南京後

    (1)湖口大捷

    首先,我們看一下時間:

    咸豐四年十月十九日,彭玉麟水師前鋒率先來到九江城下,把這個日期算作湖口大捷的開始時間好了。咸豐五年正月十二日,在大部分湘軍分兵湖北和江西后,曾國藩黯然自九江赴南昌,以這個日期算作結束時間。姑且不算羅大綱十月十九日之前在江西的活動和曾國藩去南昌後的尾聲,大戰都進行了一半時間,在十一月底、十二月初的時候主角石達開才不緊不慢地來到戰役的中心湖口。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空間:

    湖口大捷,雖然名為湖口,開局卻在九江。湘軍到達九江後,首先對九江開始了攻城。然而,九江在太平軍的守衛下,久攻不下。隨後,湘軍把進攻的重點放在了湖口的梅家洲。

    石達開到達湖口後,梅家洲是大戰的漩渦,被湘軍水陸兩軍合力圍攻。然而,石達開駐紮之地是湖口的石鐘山,在梅家洲第一線指揮的是羅大綱。

    太平軍分割湘軍水師,被定義為湖口大捷的靈魂之筆,而湖口大捷太平天國方最高領導石達開更是被習慣性預設為想出這絕妙一招的諸葛孔明。然而,這個計策是否是石達開的專利呢?

    讓我們來看一下分割水師的前前後後。

    咸豐四年十二月六日,木排被摧毀,太平軍連夜鑿沉大船攔截水面,卻在在西岸留下了一道隘口,用篾纜攔住。西岸是哪裡呢?自然是梅家洲一邊。我們已經知道,守湖口的是石達開,而梅家洲的守將則是經驗豐富的老將羅大綱。

    十二月十二日,湘軍水師精銳衝入鄱陽湖,便是從梅家洲,即羅大綱一邊的篾纜處進入的。而當湘軍船隊遠去後,有二十多隻小划子突出卡外,圍攻湘軍快蟹大船,也是從羅大綱承包的梅家洲缺口駛出。之後,則是封鎖湖口水面。

    而這一切,都需要迅速而及時的反映。羅大綱就好比一個眼明手快的廚師,用大火,急火爆炒出了一盤分割水師的好菜。兵貴神速,他根本來不及請示石鐘山上的石達開。

    說實話,如果你不看湖口大捷的科普文章,而去看湖口大捷的原始資料,羅大綱那是當之無愧的明星,他從湖口大捷的前傳中就在江西登場,從奪江西的炮船,到偷襲湘軍水師,到後來的反攻江西,簡直打了個滿場。

    (2)經略江西

    說到這裡,石達開終於作為當之無愧的主帥登場了,而且,經略江西是太平天國前期佔地盤最大的一次。那是怎麼吹都不為過的。

    首先,經略江西要分兩大部分,一是與曾國藩無關的,二是與曾國藩有關的。

    一、與曾國藩無關的。

    石達開在江西的攻城掠地,基本上都與曾國藩無關。

    江西以贛江中分,石達開在贛江以西佔四個州府:瑞州府、臨江府、袁州府、和吉安府;以西佔兩個州府:撫州府和建昌府。在這些州府駐守的部隊基本都是非湘系的江西地方部隊。

    其中,除了吉安府,其它州府均是太平軍沒有進攻,或進攻了一下,清軍就自己先跑路了。然而,吉安憑藉城牆堅守,太平軍和天地會軍隊合攻,便久攻不下。吉安共堅守65天。

    二、與曾國藩有關的。

    石達開與湘軍在江西只打了一大仗,就是樟樹鎮大捷。樟樹鎮大捷中,湘軍的水師主帥是來江西不久的彭玉麟,陸軍主帥則是周鳳山。

    周鳳山在湘軍將領中,幾乎是不入流的。

    曾國藩起家,仰仗兩員大將塔齊布和羅澤南,石達開經略江西時,塔齊布死去,羅澤南去了湖北。

    最後,我要說的是,石達開取得經略江西的巨大勝利,和兩大友軍的幫助分不開。一是湖北的韋俊,他拖住了羅澤南。二是廣東天地會,他們在此時大批大批的進入江西,給石達開帶來了有生力量。

    所以說,石達開不是什麼戰神,天京之變前,他的成功是太平天國給他的。一旦分裂遠走,他就像希臘神話中離開土地安泰俄斯,失敗是必然的。

  • 6 # 稗史候說

    石達開離開天京後,其十萬餘大軍為何屢戰屢敗,直至最後覆滅?

    天京事變之後,石達開率領隊伍出走。

    石達開離開天京後多次轉戰江西、湖南、安徽,準備尋找入蜀的通道。但屢次失敗,未曾得手。

    1859年7月,石達開再次率領隊伍回到太平天國起義的根據地廣西。石達開從離開天京一路走來,到底有多少人馬跟隨呢?

    石達開劇照

    據史料記載:石達開離開天京走到安徽六安時,手下“官員、兄弟約有六、七萬人”。石達開一路南下轉戰,在寶慶之戰失敗後,沿途招納士兵十餘萬人圍攻廣西首府桂林。

    石達開回到廣西故地,按理來說憑藉手下十餘萬之眾,在廣西立足開啟一個新局面是不成問題的。然而,石達開轉戰廣西,卻並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在廣西發生了三次致命的部隊離散事件,三次事件直接導致了石達開隊伍元氣大傷,為日後戰敗被殺埋下了禍根。

    第一次是1860年3月,石達開猛將石鎮吉部攻打百色失敗。

    石達開離開天京所帶的隊伍中,尤其以賴裕新、石鎮吉、陶金湯三人能征慣戰、驍勇非常。先鋒陶金湯在攻打修仁(荔浦)時,被當地農民起義軍張高友出賣殺害,其部下上萬人也被殺。先鋒軍慘敗,後隊的石鎮吉部只得下賓州圍攻百色。

    石鎮吉部三萬多人圍攻百色一個月未能攻克,軍心開始渙散。清軍開始施放反間計,使得石鎮吉部內部開始分裂、內訌,相互廝殺,各自逃散。

    太平天國運動

    石鎮吉率殘部輾轉到安定縣時,被當地土司埋伏截擊,殘部全部被殺,石鎮吉被押送思恩府處斬。石鎮吉部的失敗,損失了數萬人,石達開手下猛將損失了兩名。

    第二次是 1860年5月石達開放棄慶遠導致隊伍離散。

    在慶遠當地,石達開的手下大肆追殺當地的少數民族,拆毀百姓的房屋燒火做飯,見百姓剃髮者盡皆殺之。這一連串的舉措使得太平軍民心大失,得不到當地人們的支援和擁戴。加之“團練厚結圍堵,堅壁清野,隨在截殺”,石達開部“所擄糧米不足供應”,使得大軍入楚不敢,入黔不能。

    在這種被動的局面下,石達開決定放棄慶遠南下廣西。1860年6月8日,石達開部在平陽、河裡、裡蘭一代籌措糧餉失敗,被當地團練重創。石達開手下彭大順、朱依點等率數萬人投降清軍。到石達開進入賓州(賓陽)時,手下已經只有一萬多人。

    石達開塑像

    第三次是1861年初,曾廣依部由黔入桂之戰的失敗。

    石鎮吉部失敗後,有一支隊伍突圍而出,轉戰到了貴州。在貴州興義、貞豐一代轉戰數月,後又與當地的農民起義聯合放棄貴州獨山,轉入廣西三江。但是這一萬餘人到了融水後,又發生了餘成義、張順等的叛變,隊伍再次潰散,最後全部歸順清軍。

    由此是,石達開的十餘萬大軍損失慘重,各路戰鬥都幾乎以失敗而告終。石達開不得不重新整頓力量,率領剩下的幾萬人向貴州進發,借道貴州入四川。

    石達開進入貴州後,依然沒能集中力量依次擊破的方針,將隊伍分成三支從不同方向進軍。

    三支隊伍不能協同作戰,各自為陣,犯了流寇主義的錯誤。最終石達開部孤軍挺入四川,最終在大渡河畔全軍覆沒。而石達開部覆滅時,尚有一支太平軍還在貴州征戰。

    石達開被俘

    石達開為何後期屢戰屢敗,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離開天京後,石達開心緒一直低落,沒能立刻重振旗鼓,制定好戰略方針,以至於在湖南、江西吃了虧導致了部下離心。

    二是進入廣西之後,沒能利用好大成國的力量,反而損失了精銳大將,部隊三次失敗、三次渙散。

    三是太平軍後期軍紀已然渙散,流寇主義作風出現,民心大失,失去了群眾基礎。

    四是石達開戰略決策上的失誤,兵力過於分散和入蜀作戰的失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筷公勺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