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希時間
-
2 # 鍾情三農
這麼說吧,中國產大豆價格遲遲不見上漲,只有一個根本原因,那就是現在的市場上並不缺少中國產大豆。
自從2014年中國實施大豆收儲制度改革以後,中國產大豆價格就完全由市場供需關係來決定,不再是由中國產製定的收儲價格來決定。
2018年,中國產大豆依舊供大於求。即便是2018年產大豆總量不及去年,近期農民惜售心理加劇也無濟於事。在中國產大豆每年的消費量本身就不高,再加上往年的大豆庫存在不久前投放到市場之後,目前的國內大豆消費市場中,中國產大豆的供應量非常的充足。
中國產大豆價格上漲之路漫長而遙遠。
現在,可以毫不留情的說,在未來,中國的大豆市場消費中還將會以進口大豆為主,中國產大豆早已沒有了和其硬碰硬的實力和潛力,只能偏安於一隅,守住自己最後的一片市場。
2018年,進口大豆依舊獨領風騷。
2018年,中國產大豆還是頹勢難改。
真的想改變這種狀況,其實每一個消費者都可以為之努力,比如說選擇購買以中國產大豆為生產原料的食品或者其他製品,從根源上改善中國產大豆製品消費低迷的狀況,從本質上轉變中國產大豆市場供需關係,由供大於求變為供不應求,這樣一來,中國產大豆價格又怎能不上漲?
-
3 # 周夢岐
咱們種黃豆一產低是一方面,二是價格也不行合不上咱說包地肆佰圓一畝,畝產肆佰斤壹圓陸角壹斤這樣就得賠錢所以就種不了再說有進口高油豆的因素,對咱們本大豆也有擠壓,幾方面的因素,和在一起咱們本國大豆,沒有補,根本就合上,有進口的高油轉積因大豆他壹多點就能進來,咱們本大豆到認和時候價格也上來,說白了就受進口的影響,好了就談到裡
-
4 # zhang
大豆產量下降,供給減少,但價格仍然沒有上漲,這問題的確讓人疑惑著……。
近年來,我們喜歡吃的豆腐是不是悄然無聲地改變著味道?名義上的大豆豆腐其實早已徒有虛名,聰明的生意人用米漿、馬鈴薯粉、澱粉以及少量的大豆粉按比例製出豆腐並不是什麼商業秘密。也許大豆油的使用才是大豆的剛需吧,可由於人們根本無法分清進口大豆和中國產大豆的油脂,小心謹慎的消費者只好更多的選擇了花生油或其它油脂。人們無意間的行為或許使大豆的需求在降低,而動物飼料中豆粕的使用應該是銷量的大戶吧,但據確鑿的資料顯示,由於進口大豆的減少,豆粕的作用也找到了替代品,就是用玉米粉湊合著也勉強能夠滿足養殖業的要求。以上種種跡象都顯示著大豆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深刻的影響著大豆價格的需求端並沒有顯得那麼迫切。這就是即使產量減少,種植戶惜售,供給不多但價格仍然不溫不火的現實原因。大資料我們難以分折清楚,供需盈缺也無法表現市道的蹤跡,從一件件小事集中在一起或許可以窺視到大豆目前的窘境。總之,需求疲軟,供給即使再少又能對價格有什麼影響呢?
回覆列表
產量下降、種植戶惜售,為何大豆價格難上漲?其價格受那些因素影響?
大豆每年的需求量在1.2億噸左右,而自給自足的量才一、二千萬噸,佔比20%左右,所以說近些年大豆的供給量基本靠進口。今年的新大豆價位每斤在1.6--1.95元之間(根據大豆的質量程度定價)。
今年的貿易問題使得大豆的進口不利,本地出臺的鼓勵引種大豆的辦法,提高了大豆的補貼金額大多數超過200元,部分地區補貼在400元每畝。在這種情況下北方地區的農戶種植大豆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原來打算種植40畝地的改種50畝。
但由於今年7、8月份時,持續乾旱和突發暴雨洪澇等自然災害使得大豆的產量大幅度降低,而且大豆的整體質量不佳,導致大豆的收購裝車價並不理想偏低,這就是大豆價位普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原來大豆畝產量在400多斤,部分農戶的收成情況畝產才300多斤,產量減少了20%以上,即使種植面積增加,但跟往年的總量差不多。
農戶對大豆的惜售,習慣儲存在倉庫裡不對外出售,等待後期漲價了再出售也是一個原因。還有大豆的質量品位、畝產量減少、多渠道進口大豆、大豆的原庫存量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