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雨說歷史

    馬島即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與阿根廷為了馬島的主權爭端與1982年4月2日,開始進行了74天的激戰,就是英阿馬島戰爭。

    馬島又稱為馬爾維納斯群島,在位於,南大西洋,距阿根廷東海岸有450公里,總面積大概有1.2萬平方公里,馬島戰後統計居住著將近2000人 ,幾乎全都是英華人。17世紀末的時候,英華人最先發現了這個群島,取名叫福克蘭群島。到了18世紀中期,法華人在島上建立居民點,命名為馬爾維納斯,後來法國將它轉讓給西班牙。1816年的時候,阿根廷脫離了西班牙而獨立,繼承了那維納斯的主權,派軍隊駐守。1883年,英國以首先發現的群島為理由,派兵強行霸佔,馬爾維塔斯群島的歸屬問題,成為了一個長期未獲解決的爭端。

    英國這也是柿子撿軟的捏,西班牙,法國在馬島的時候他沒說話,阿根廷佔了馬島,他就有理由了。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動了海陸空軍隊達4000人,到了馬島趕跑了島上的英國軍隊,宣佈收復了馬島主權。20天后,英國派遣一支強大的艦隊到達馬島,與阿根廷展開激戰。此戰中,阿根廷投入1萬多人,80多艘軍艦,200多架飛機。英國則投入了將近英國海軍力量的2/3,包括兩艘航空母艦在內的一百多艘軍艦,140多架飛機,而將近3萬人的力量。戰爭中使用的電子制導導彈等先進武器,可以說是一場現代化的大海戰。

    經過,兩個月的激戰,英國對馬島的阿根廷軍隊發動了大規模攻勢,重新佔領了馬島。這場戰爭經過74天結束了,馬島的歸屬權卻依然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

  • 2 # 澹奕

    馬島戰爭又稱“南大西洋戰爭”,是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為了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而進行的一場現代化戰爭,也是冷戰時代規模最大的海陸空聯合作戰。馬島戰爭的爆發,主要還是阿根廷自己作孽。本來,阿根廷以為是家門口作戰會非常順利,沒想到最終慘敗,被遠道而來的英國打的家都不認識。

    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曾經號稱“世界肉庫糧倉”的阿根廷經濟一蹶不振,通脹率暴增到了700%,經濟嚴重衰退,當時的阿根廷國內民怨沸騰,對加爾鐵裡軍政產生了嚴重不滿。而為了穩定局勢並且把握權勢轉移視線,加爾鐵裡開始準備發動馬島戰爭。

    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有700多個島嶼組成,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18世紀英華人成為了島上的第一批移民,後來被西班牙驅逐,1816年脫離西班牙殖民的阿根廷宣佈繼承馬島主權,然而1833年又被英華人驅逐,最終確定了馬島為英國的海外領土,但是阿根廷一直沒有放棄。

    雙方一直對馬島有所爭議,然而爭端一直都以談判的形勢進行。英國怎麼都沒想到後來的阿根廷竟然會自不量力直接登島,挑起了戰爭。

    最終,英國獲勝阿根廷戰敗,原本想借“馬島戰爭”轉移民眾視線的加爾鐵裡反而弄巧成拙,軍政府迅速垮臺。而英國的愛國主義情緒橫掃,獲勝以後,撒切爾夫人為首的保守黨內閣地位更加穩定。

  • 3 # 清水空流

    在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與阿根廷就馬島歸屬發生的戰爭。馬島全稱是馬爾維納斯群島。所以簡稱為英阿馬島之戰。 應該說馬島之戰是80年代無論是從規模、戰況。都是最激烈的一次海陸空聯合作戰,當然這場戰爭也是大英帝國的最後絕唱。雖然英國最後取得了勝利。

    必須要指出的是,戰爭是阿根廷主動挑起的,由於當時阿根廷是軍政府統治,為國際社會所詬病,再加上國家經濟疲軟,通貨膨脹嚴重。當時的總統加爾鐵裡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希望透過一場戰爭提高士氣和轉移目標,而阿根廷和英國存在巨大的爭議馬島就成為加爾鐵裡的目標。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裡在沒有經過仔細籌劃,就擅自發動武力完全是倉促出兵。就在在1982年4月2日,加爾鐵裡總統下令出兵佔領馬島,馬島戰爭正式爆發。而英國對此沒有任何準備。但英國反應迅速,立即開始武力反擊。不愧是老牌帝國主義。

    而當時,英國也是國力疲敝,被成為歐洲的病夫,國際社會也希望和平解決,美國也有意調節,但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斷然拒絕了國際社會的調節,毅然決定武力解決,用撒切爾夫人的話來說,馬爾維納斯群島是大英帝國的領土,他不允許被任何人侵犯。英國隨即組成特混艦隊。開往千里之外的馬島,這場戰事歷時74天的戰爭以英軍的勝利而告終。但英國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國家經濟進一步衰退,大英帝國的榮耀已經不在了。

    在這場戰爭中,英軍死傷1033人。阿根廷傷亡1717人。直接軍費消耗60多億美金。而阿根廷希望以戰爭轉移矛盾的方式徹底破產。加爾鐵裡自己也被送上法院,在戰爭中,阿軍投入6萬餘人,各種軍艦30多艘,飛機300多架。英軍投入兵力3萬多人,100多艘軍艦。各類飛機200多架。阿根廷戰敗就是技不如人,無論是在經濟實力上,軍事戰略上,外交謀劃上,再加上國家整體實力、國防實力、軍隊素養方面都差的太多太多。更為關鍵的是,歐美髮達國家都戰在了英國一邊,使得阿根廷在政治上。外交上十分空前孤立,武器裝備進口的渠道被掐斷。尤其是,阿根廷根本就沒有想到英國會反擊,存在投機心裡,希望國際調停。英國萬里之外做戰,但軍需補給充分,而阿根廷近乎本土作戰,但卻後勤供給不足,在戰術也許阿根廷有所勝利,但在戰略上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英阿馬島之戰說明了領土之爭最終的解決方式只有武力解決, 但武力解決必須慎重,把任何希望寄託在他國身上都是不明智和愚蠢的。

  • 4 # 李三萬的三萬裡

    馬島,全稱馬爾維納斯群島,也叫福克蘭群島,馬島戰爭是指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 先介紹一下馬島主權爭端的由來,如果按照國際通用慣例:先發現先佔有原則,馬島主權應屬於英國,目前最早的文獻記載。英國船長約翰。

    斯特朗於1592年最早發現該島,並以當時皇家海軍司庫福克蘭子爵的名字命名,稱為“福克蘭群島”,但並未進行佔領,18世紀初,法華人也發現了該島,命名為“馬洛於內群島”,1764年時,福克蘭群島的東島由法華人佔領,西島由英華人佔領。1766年時,西班牙宣稱按照1493年劃分的西-葡勢力範圍的教皇子午線,該島屬於西班牙管轄範圍,同年,法華人將東島以24000英鎊的價格賣給西班牙,西班牙以“馬洛於內群島”的西班牙語命名,稱為“馬爾維納斯群島”,這也是阿根廷宣稱擁有馬島主權的依據(阿根廷獨立後,宣稱繼承西班牙在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因為福克蘭群島的優越地理位置,歷史上它長期作為皇家海軍重要的海外基地存在,一戰時消滅德國海軍斯佩伯爵指揮的德國遠東艦隊的福克蘭群島海戰就發生在這裡,因此長期以來對馬島進行有效佔領的國家是英國。

    二戰後的1958年,福克蘭群島主權問題被提交聯合國,英阿雙方就此展開談判,雙方都表示出一定誠意。為了解決島上居民醫療、教育等問題,英國已同意逐步將島上居民併入阿根廷民政管轄範圍,但是隨著20世紀70年代發現該島南部海域可能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後,雙方對馬島主權的態度都趨向強硬。 應該說馬島戰爭算是一場計劃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戰爭。

  • 5 # asiavikin雜談

    要不是20世紀70年代在其周邊海域發現了石油,英國才懶得管馬爾維納斯(福克蘭)群島。

    可是一看見石油了,老牌帝國主義就兩眼放光當寶貝了。那年頭英國的日子並不好過,70年代的凱恩斯經濟思想之下,西方世界的經濟高速發展也過去了,80年代迎接他們的是一個新詞“滯脹”。所有老牌新牌帝國主義都在發愁哪忽悠來錢,現在天上忽然掉這麼大一餡餅,約翰牛當然要摁得死死的才是。

    阿根廷當時是軍人政權,隔三差五地把反對派抓起來扔海里餵魚,經濟搞得更是雞飛狗跳。總統加爾鐵裡先生眼瞅著寶座不太平了,就開始打上這片群島的主意了。他滿以為阿根廷給美國當了那麼多年狗腿子,現在要塊小地盤還是不成問題的,老大會睜隻眼閉隻眼的。再說,英國本土離著這片鳥不拉屎的地方這麼遠,哪就至於大鬧一場,無非打打嘴仗咯。總之就是一句話,咱來把大的!

    於是乎1982年4月2日,4000阿根廷軍隊登陸馬島,俘虜了屈指可數的幾名英軍,升起阿根廷國旗。加爾鐵里人望飆升,儼然一位民族英雄。

    英國朝野震動,二等帝國主義哪受得了這種屈辱?嬸可忍叔不可忍。首相撒切爾夫人在國會慷慨陳詞一番,順利拿到開戰授權。英國艦隊浩浩蕩蕩就一路向南了。

    之後的事嘛,就是英國潛艇先幹沉了阿根廷巡洋艦。然後阿根廷人拿飛魚導彈幹沉了英國驅逐艦,驚得英華人目瞪口呆,順便替法華人做了大廣告。

    但是老牌帝國主義不是白叫的,來了一出瞞天過海的聖卡洛斯登陸。阿根廷空軍拼死攻擊,又炸沉了幾條英國軍艦。不過時間一長,阿根廷軍工技術落後,後勁不足的死穴越來越明顯。加之島上的阿軍指揮無方,士氣低落,龜縮在首府達爾文(斯坦利)港扛了1個半月之後於6月14日投降。總統大人加爾鐵裡隨後下臺,之後鋃鐺入獄,在班房裡嚼著黑麵包反思他的偉大計劃怎麼就輸了個底兒掉。

    馬島之戰的教訓就是戰爭不是兒戲,沒有做好最壞的準備就不要輕啟戰端。阿根廷上上下下都把戰爭當成了一場假日郊遊,最終冷酷的現實讓他們明白了誰把戰爭當兒戲,戰爭就會抽誰的臉。只是被抽臉的代價他們直到今天也沒支付完,將來還要再繼續支付下去。

  • 6 # 夷山人

    英阿兩國對馬島主權產生爭議,最初為英國實際控制,後阿根廷出兵暫時佔領,取得馬島控制權……。英國儘管遠在萬里之外,但不容領土丟失,英三軍將士奉命遠征。經過艱苦卓絕的日夜奮戰,英軍取得最後勝利,重新取得馬島控制權。但是,馬島主權至今仍是兩國各自主張。國際社會對此也爭議紛紛,有些國家支援,有的國家支援阿根廷。關於馬島的未來,是否還會爆發戰爭,尚存在多種可能。我們都主張保持世界和平現狀和人類社會的不斷正向進化,積極開發和繁榮地區經濟。各國共同在全球經濟發展和繁榮框架下,協商解決各類爭端,不惜擱置爭議(留給更高文明的人類用革命性的理念和模式去解決),堅決反對各種衝突和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酒喝多了,怎麼辦!有什麼藥解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