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537916900004

      在評價《水滸傳》中,對宋江這個人物看法並不一致。最早評價的要數金聖嘆,他說宋江是下等人,貶斥得很厲害。宋江自己也說:貌黑身矮,出身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眾,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寸箭之功(《水滸傳》六十八回)。說明宋江還有自知之明。說實話,我並不喜歡宋江,但我們評價宋江要從作品實際和理性出發,不以個人的好惡來斷是非。現我從宋江的家庭出身、文化教養、職業這三方面來分析他。   1、宋江的出身、職業對他思想、性格、生活道路的影響。   小說在宋江出場時介紹說,他和宋太公(宋江之父)在村中務農,守些田園過活,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   宋江自幼讀儒家書,受傳統教育,走入社會在縣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筆精通。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養成一種辦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喜歡玩權術。因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習慣。宋江到梁山泊以後,他處理問題比較周全,有人說他虛偽、玩權術,這是他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如俘獲霹靂火秦明,讓位盧俊義等。他犯罪後衙門給他戴上枷,別人把枷開啟時,他說不能,這是國家的法度。   2、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義英雄,義放晁蓋,當法與義發生矛盾時,宋江就不顧法度了。他對梁山的事業有一定的貢獻,他為了梁山好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   3、宋江上梁山後,成為義軍的首領。他自己說在文武方面並無過人之處,為什麼還能當梁山泊的首領呢?這是由於宋江有以下優勢:仗義疏財,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關懷兄弟,兄弟遇難設法相救;有一定的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如三打祝家莊戰役,他注意總結經驗,從調查虛實入手,又拆散祝家莊與其他二家聯盟等。   4、受招安以後,宋江成為了一個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為國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蓋死後,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對起義軍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大關鍵。受招安以後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他也由起義軍首領走到服從朝廷的順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熱愛國家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好漢的勸阻,去徵起義軍領袖方臘,打得十分慘烈。   5、悲劇的結局。宋江帶領眾人徵方臘以後,原本的108位好漢還剩下27個,其餘的不是犧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並不信任他,對他加害致死。宋江臨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讓李逵喝藥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義英雄,梁山首領,招安後成為朝廷忠臣,最後是悲慘的結局。   三、如何看待宋江接受“招安”的問題?   1、 宋江接受招安有歷史根據,並非是作者憑空創造。   在《水滸傳》第32回,說到招安起初是武松先提出的,宋江表示同意。歷史上關於招安的記載是有其事,但不過100字左右,而小說有相當的發揮,情節也寫得很具體。   2、 宋人話本和民間宋江故事,已有招安的描寫。   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就有招安的記載,在民間傳說故事中也有宋江等人招安的內容。   3、 對宋江接受招安的看法?   這與宋江矛盾的性格有關。一方面他是仗義英雄,義軍首領,一方面又想報效朝廷,忠君安民。但宋江想招安是一貫的,不像武松雖然開始由他提出的,但宋江提出要招安時,武松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而宋江執意招安以報效朝廷,死而後已。   關於《水滸傳》第39回,宋江題反詩: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湖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我認為這是他醉酒後信手而題,並不代表宋江的真實思想。   四、 關於“兩種《水滸》兩個宋江”之說。   這是湖北大學一位學者提出來的。   1、從版本學的角度看,這種說法不完全符合小說創作的實際   2、關鍵是應該如何看待金聖嘆對宋江形象的增、刪、改。   金聖嘆把《水滸傳》從一百二十回改為七十回,期間對原文作了大量的改動,包括對小說的增、刪、改,應該說他對《水滸傳》的傳播有功,也有過。   宋江是《水滸傳》裡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物。多少年來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我們痛恨宋江,批判宋江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宋江是《水滸傳》中最為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一個留有很大空間任後人評說的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吐吃的食物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