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浩哥哥呢
-
2 # 中山柴
首先我們要界定一下,這是個歷史問題,還是文化問題?
真實的宋朝朝廷征討方臘史,是以朝廷官兵為主體的,主要領導是張詔討,張叔夜。宋江的人馬參沒參予?可能參予了,但不是做為主力,只是屬於參戰部隊。探討歷史問題,是要有嚴謹的歷史資料的,不能簡單地說成是八個人和一百零八人的對抗衝突。如果真要將兩者放在歷史中比較,梁山好漢更沒面子,因為方臘還是那個方臘,而宋江方面,卻不是一幫人在戰鬥,與他們並肩的,還有訓練有素的大規模朝廷正規軍呢。
因此,我們只能從《水滸》小說的角度來分析,也就是說,我們要文化地分析。
宋江的人馬,也是很精壯的,他們既有同氣連枝的義,又有逢山開路的勇,還有謀略高深的智,於是,在北擊遼國的征程中無往不利,大獲全勝。
然而這支勝利之師調頭南下,剿伐江東時,卻吃了巨大的苦頭,以至於最後損兵折將,七死八傷。
為什麼?原因有二,第一個,宋江一夥,雖然招安,朝廷卻決不會把他們當親兒子的,同官兵一塊戰鬥,那些難啃的骨頭,往往會有意安排他們啃,這麼一來,勢必會對宋江一夥不利。
第二個原因,宋江一夥,皆是北方人士,那北方,千里展望,一馬平川,不僅適於大兵團作戰,亦適合江湖好漢使展手腳,而江南之地,山高水湍,林木茂密,巷叉暗布,瘴氣瀰漫,蟲蟻肆虐,蛇蠍縱橫,對北方人來說,簡直不啻地獄,從書中的情節交待看,許多好漢,不是遭遇暗算,就是身患疫病,甚而還有的直接被毒蟲攻擊,失掉了性命。
這是梁山好漢們吃大虧的主要原因。
-
3 # 迪姐姐剪輯
梁山上號稱有108位好漢,但是裡面將領水分太多,有些將領毫無戰鬥力。方臘的8位將領貨真價實,以一敵十。方臘的隊伍平時就受到嚴格訓練,所以精兵強將很重要。再者方臘起義時間長,隊伍人數多,相比梁山好漢,方臘的隊伍更有經驗豐富。
還要同方臘隊伍作戰,大大增加他們的難度,皇帝本身就希望方臘和梁山好漢鬥,不管哪方贏對皇上都有好處。再加上梁山對地形不熟,屬於攻防,作戰時候找不到方臘人,就連闖蕩的魯智深都迷了路吃虧。
宋江和方臘的區別:前者本質是文人,後者是一代梟雄。宋江更願意出力報效朝廷,宋江同意歸順朝廷,梁山好漢只能跟誰,鬥志昂揚了,更多的時候作戰態度低沉。
雖然方臘被捕後拒絕投降被殺,但這場戰爭使梁山好漢損失慘重,到最後就剩20幾人。
回覆列表
一、方臘隊伍規模大,多精兵強將。
上了戰場,誰的武功更高,誰的力量更勝人一籌誰便能留在戰場上。梁山上號稱有108位好漢,但是裡面將領的的水分太多,有些將領根本不值一提,毫無戰鬥力。但是方臘的八位將領的本領個個貨真價實,實力以一敵十。例如排在第七的霹靂火秦明30回合就被號稱“南國第一名將”方傑殺死;史進,歐鵬等人被方臘將領龐萬春所射殺,他的箭法不在小李廣花榮之下。雖然林沖,魯智深等人受過朝廷的軍事化管理,但在梁山好漢中畢竟是少數。方臘的隊伍平時就受到嚴格訓練,所以精兵強將很重要。再者方臘起義時間更長,隊伍人數更多。方臘曾帶領隊伍打下一百多個州縣,相比較梁山好漢,方臘的隊伍經驗更豐富。
二、梁山好漢水土不服加地形不熟
梁山的好漢們原本住在北方,經過舟車勞頓後本已疲憊,還要同方臘的精煉隊伍作戰,大大增加了他們的難度。而且皇帝本身就想讓梁山好漢和方臘爭鬥,無論哪一方贏了對他都有好處。所以乾脆將他們的隨軍名醫帶走了,有些將領受傷得不到及時的醫治,光病死的就有十幾位。再加上梁山好漢們對地形的不熟,屬於攻方,方臘屬於守方,作戰時有時候找不到方臘的人。就連常在江湖上闖蕩的魯智深追方臘時也曾迷了路而吃了虧。
三、好漢們作戰鬥志低下
自歸順朝廷之後,征討方臘已是梁山好漢們的第三次出征了,更何況梁山好漢中大多數人起初是不願意接受招安的。宋江和方臘的一個區別是:前者本質是文人,後者則是一代梟雄。宋江更願意出力報效國家,既然老大宋江同意歸順朝廷,於是其他梁山好漢們也只好跟著朝廷後面了。不同的是好漢們沒有了當初在梁山時的驍勇善戰,鬥志昂揚了,而更多的時候作戰態度低沉。
雖然方臘被捕後拒絕投降被殺,但這場戰爭中使梁山好漢們損傷慘重,到最後就只剩下20幾個人。所以想要在戰爭中以少勝多,如果沒有足夠驚奇的戰術,厲害的精兵強將,那是很難取勝的。梁山好漢們最後取得成功,是得益於他們的智囊團比方臘的要好。雖說兵不在多,而在精,做事情天時地利人和才可能取得勝利,但是經過方臘一戰,梁山也幾乎接近滅亡了,宋江達到了他想要的目的,但是代價卻是梁山好兄弟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