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骨科木匠劉醫生

    血壓的測量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坐著和躺著兩個都是量血壓的體位,但是我們一般常用的體位是坐位,並且我們血壓標準值也是依據坐位血壓值來制定的。

    臥位測量血壓與坐位血壓還是有些差別的,坐位比臥位血壓可能高3-5mmHg,至於對於具體的人來說是坐位量還是臥位量,還需要和一直以來的採取的量血壓的姿勢來比較,比如一直是坐位量血壓,則應該用坐位血壓來觀察血壓控制情況,而不該用臥位。這是減少血壓操作所帶來的誤差。

    量血壓必須遵循的要求

    1、患者準備:半小時禁止飲茶、咖啡、吸菸,排空膀胱,在安靜下坐位休息至少5分鐘。

    2、取坐位:如果不能坐等特殊情況下可以採取仰臥位或者站立位測量,一般取坐位,另外如果前期一直是臥位,而要精確觀察血壓變化,則需臥位測量。縱向對比的標準需要統一。

    3、血壓測量至少應該測量兩次,間隔1-兩分鐘,取平均值為測量結果

    4、氣袖寬度:氣袖大小應該適合上臂臂圍,至少要包裹80%的上臂,手臂太粗則會導致血壓測量值偏高,反之則會偏低。

    血壓水平的分度

    血壓測量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情緒激動、緊張、運動等;

    若在安靜、清醒和未使用降壓藥的條件下采取上述標準測量方法,至少測量3次,不能在同一日測量3次,如果結果達到或者超過收縮壓140mmHg,或者舒張壓達到或者超過90mmHg,就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也是心衰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是需要認真認識和對待的一個疾病。

  • 2 # 醫患家

    血壓坐著量和躺著量都可以,但根據高血壓診斷標準的血壓原理,坐著量血壓數值更準確。

    首先,我們高血壓診斷標準選擇的是與心臟同一水平面的肱動脈壓力數值,指南要求測量血壓也是取坐位,測量時使袖帶中心與心臟(乳頭水平)處於同一水平面上,且坐位時應有靠背,測量血壓的手臂要自然放到桌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當然坐著量血壓的數值最準確,是標準的測量姿勢。而且醫院門診就診時患者基本均以坐姿量血壓,在家自我監測血壓時保持和醫院同樣的坐姿測量血壓才有更好的對比性。

    如果是躺著量血壓,手臂會低於心臟水平,測量的收縮壓要比坐姿時的數值高3~10mmHg,舒張壓高1~5mmHg。所以如果對於一些年老體弱不方便取坐姿量血壓的患者,躺在床上測量血壓時手臂下需要適當墊高,和心臟保持同一水平面。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為了血壓測量的更準確且有對比性測量血壓前需要排尿,且30分鐘內勿運動、喝咖啡和吸菸,測血壓時不能說話,不要翹二郎腿,雙腳要平放於地面,第一次測量時要左、右手都測,以後均取測量數值高的那側肢體測量血壓。最後測量血壓要做到4定:,1、定時間 2、定體位 3、定部位 4、定血壓計,才有更好的可比性。

  • 3 # 張之瀛大夫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血壓,血壓計也越來越普及,甚至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家中常備一臺血壓計已經很普遍。隨之而來的就是,如何正確的測量血壓,畢竟血壓測量的影響因素確實是比較多的。就像題目中問的:“血壓到底應該躺著量?還是應該坐著量?到底哪個準確呢?”

    我想這可能是因為,大家發現在門診上或者護理站,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坐著測量。但是當患者躺在床上不能坐位時,也會看到躺著量的情況。所以大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首先,張大夫想說的是,如果患者具備坐位測量血壓的條件,還是應該坐位測量。因為目前無論是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還是高血壓的分級標準,使用的血壓值都是坐位測量的血壓值。這也和咱們平時見到的情況相符合。但即使是坐位測量血壓,我們也要求患者坐在椅子上,充分放鬆,兩腿不能交叉,上臂的水平與心臟基本保持同高,以保證測量血壓的準確性。

    但是如果患者不具備坐位的條件,躺著測量血壓也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躺位的血壓可能稍低於坐位的血壓值,另外我們也要求患者平躺,上臂的水平與心臟基本保持同高,在放鬆狀態下測量血壓。

    對於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一般只涉及到上述兩種體位測量血壓,一般不會涉及到站位測量血壓,請您認識到。

  • 4 # 掙脫枷鎖的囚徒
    測量血壓是坐著量好還是躺著量正確?

    很多因素都可以影響血壓的讀數,包括測量時患者的姿勢和體位。

    不同體位測量地血壓讀數反應這種體位血壓的狀況,因此,無所謂採取哪一種體位來量血壓更正確問題。

    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分別測量不同體位的血壓數。

    比如,2018年修訂的歐洲高血壓指南就建議:

    “在第一次測量血壓時,所有患者都應該在標準坐姿測量血壓後1分鐘和3分鐘測量站立時的血壓讀數,已排除直立性低血壓。

    即使在隨後的血壓測量(非第一次)時,對於患有糖尿病和其他可能經常發生直立性低血壓情況的老年人,也應考慮增加躺位和站立位血壓測量。”

    但是,由於目前的血壓標準都是建立在標準坐姿資料基礎上的,因而,日常測量血壓還是儘可能採取坐姿。

    2017年修訂的美國高血壓指南血壓測量患者準備部分的建議是:

    “1. 患者放鬆,舒適地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腳平踏在地板上,背部靠在椅背上)休息 5分鐘以上;

    ……

    6.患者坐在或躺在檢查臺上進行的測量都不符合標準。”

    體位對血壓有什麼影響?

    人們早就注意到了不同體位下測量血壓會得出不同的讀數,有時候這種差異還很大。

    手臂位置的影響

    無論採取什麼樣的體位,人們發現,手臂的位置對於血壓讀數都有明顯影響。因此,無論體位,血壓測量時手臂(袖帶)的位置都應該置於心臟的水平,更具體的是右心房的水平。

    如果手臂高於心臟水平,血壓讀數可能會低於實際值;如果手臂低於心臟水平,讀數則可能高於實際值。

    此外,手臂平放在有支撐的平面上,保持肌肉放鬆, 以獲得準確的讀數。

    坐姿和可能的影響因素

    如上所述,目前的血壓資料主要是建立在坐姿測量基礎上的,因此,日常測量血壓只要可能,首先應該採取坐姿,除非像重症臥床患者,不能支撐坐姿測量。

    測量時,患者應該舒適地坐在有靠背的座椅上,背部靠在靠背上;綁袖帶的上臂應該置於有支撐的平面上,處在心臟水平;雙腳平放在地板上。

    如果不遵循這些指南,獲得的血壓讀數可能會受到影響。

    比如,有研究發現,如果不靠在靠背上,測得的舒張壓讀數比實際高6mm Hg。

    如果雙腿交叉,收縮壓有可能高2~8mm Hg。

    平臥位

    在某些狀況下,患者不能支撐坐姿,只能採取平臥位測量血壓。

    關於平臥位與坐位血壓的差異,已經進行過大量研究,雖然結果不是那麼完全一致,總體上認為,與坐姿相比,平臥位測得的收縮壓讀數通常要高一些,一個被普遍接受說法,平均約高出8mm Hg;相反,平臥位舒張壓可能會低一些,一般平均低5mm Hg。

    儘管有時候,坐姿和平臥測得的血壓讀數差別很大,比如一項研究中,有30%受試者平臥位收縮壓高於坐姿時10mm Hg。

    但是,相關臨床實踐指南中只是提醒醫生注意考慮體位對血壓存在著影響,不同體位下血壓數值可能具有不同臨床意義就可以了。

    站立位

    站立位測量血壓主要用於像正在服用降壓藥物的70歲以上的老年人,或當懷疑患有直立性或體位性低血壓的患者。這些人在站立、坐位和躺下時血壓讀數存在明顯差異;同時可以表現出,特別是從臥位突然站立時包括頭暈,眼前發黑,甚至和昏厥的症狀。

    對於這些患者就需要分別測量不同體位下的血壓。

    半臥位

    對於住院病人,測量血壓最常採取的姿勢是半臥位,這種體位特別有利於存在呼吸問題的病人。

    一般,半臥位測量的血壓讀數介於平臥位和坐位之間;跟臥位血壓一樣,醫生只需要關注到是不同體位下的測量值就可以了。

  • 5 # 郝瑞朝大夫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高血壓患者是個龐大的人群,除了每天需要口服降壓藥,還要定期測量血壓,準確的測量血壓,對評估我們用藥情況,非常的重要!許多患者,都是在家自測,但有時又懷疑自己的測量結果,對於測血壓也有諸多疑問,諸如:什麼時候測準?坐著測還是躺著測?測左邊還是右邊等問題,下面我們就聊聊測血壓的影響因素,讓您也能準確的測量血壓。

    體位與血壓的關係

    坐位的舒張壓(高壓)比臥位高約5mmHg;當上臂位置與右房水平時,立位的收縮壓(高壓)比臥位要低8Hmmg。

    為什麼臥位血壓會高呢?

    臥位時迴心血量增加,心臟的排出量亦隨之增加,血壓也就隨之升高。

    臥位時手放在檢查床上,低於心臟水平,是臥位血壓增高。聽診器的位置

    將聽診器胸件塞於袖帶下臂肱動脈搏動處,測得的血壓值偏低。一般來說塞於袖帶下所測得血壓值比標準測量值分別低:高壓低約5mmHg,低壓低約3mmHg。

    放氣過快

    測量過程中,放氣過快,會導致第1音波沒被聽到,使得測量值偏低。一般放氣速度控制在每博心跳水銀柱下降2-4mmHg左右。

    姿勢的影響

    測血壓靠背坐時舒張壓要比無靠背時低約6mmHg;蹺二郎腿時要比雙腳落地高約2-8mmHg。

    進食影響

    進食後2h內測量的血壓值會偏低,與進食後血流量重新分配有關,所以要避免飯後2h內測血壓。

    測左邊、右邊還是雙側

    一般首診測血壓時測雙臂血壓,因為解剖不一樣,右側血壓會略高於左側;當高血壓確診後,以後每次只測右臂血壓即可。

    袖帶過緊

    纏好的袖帶以能伸進1-2指為宜,袖帶過鬆或過緊都會影響測量的血壓值;袖帶過緊時,所測血壓值偏低。

  • 6 # 大有賦能

    坐著、躺著還是趴著,測量血壓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1、究竟要用左手還是右手測量?

    關於量血壓用哪隻手,有人說用左手,有人說用右手,還有人說男左女右……究竟要用那隻手才對?事實上,在臨床中,現在普遍以右手血壓為主!

    但也有人說了,左右手的血壓肯定會有差異,只用一隻手測量準確嗎?兩隻手交替測量不是更準確?其實,正常人左右上臂的血壓只有 5~10 mmHg 的差異,差異並不大,因此不必擔心。

    2、究竟要坐著還是躺著測量?

    左右手測量會有差異,那麼測量的姿勢肯定會導致一定的差異,很多人就會有疑問了,究竟是要坐著測量還是躺著趟,或是趴著???

    一般來說,坐著量和躺著量在理論上會有一定差值。國內測量血壓,要求“三點一線”,即心臟、肱動脈和血壓計 0 點在同一水平,但是臥位時,為了保證“三點一線”,會使血壓計側彎,導致讀數有誤差。為了方便,臨床中大部分採取坐位。建議患者在量血壓時,也儘量以坐位的血壓為準。

    3、究竟是傳統血壓計好還是電子血壓計好?

    在電子血壓計沒出現之前,水銀血壓計一直是測血壓的唯一工具,但是水銀血壓計入門相對較難,很多人怎麼學都學不會看測量結果,所以電子血壓計幫了大忙。

    電子血壓計可以自動提供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心率和測量時間,操作簡單,有助於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測量誤差。而且,現在智慧電子血壓計能夠儲存資料,方便以後分析使用。而在準確度方面,電子血壓計並不輸給傳統血壓計!

  • 7 # 華絡健康

    測血壓最常採用的是坐姿或仰臥姿勢。通常測血壓建議取坐姿,就像坐課桌上,腳放鬆,全身放鬆,不要蹺二郎腳,袖帶與心臟應處在同一水平面上,上臂自然下垂,肘和前臂自然搭在桌子上,手心向上;老年人及糖尿病或某些疾病患者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需要時可測量站立位血壓,站立位血壓應在臥位改為站立,剛才3分鐘後進行。

    測血壓注意事項;

    1、擼袖子測血壓是錯誤姿勢,這是因為袖子擼起來後,會將上臂裹得太緊,壓迫近心端血管,從而使測得的血壓比實際要低。

    2、測血壓是否要脫衣服?只要衣服厚度不超過0.5公分,不會對測量結果造成明顯影響。如果是在寒冷季測血壓,可以將穿在外邊較厚的外套脫掉半邊,隔著一層襯衣或打底衣來測血壓。

    3、測血壓前最好先在測量環境中安靜休息10-15分鐘為佳。

    4、測前排空大、小便,避免在測量時因為擔心而使身體緊張,影響血壓值。

    5、測量前不宜劇烈運動,不宜不宜喝咖啡、濃茶。

    5、袖帶要綁好,橡皮管對準上臂前正中間,袖帶的鬆緊度以能塞進二個手指為宜,袖帶的下緣位於手臂離彎曲部位上二指的位置,測量的全程中上臂要放鬆。

    6、測量血壓後,應及時做好記錄,以便就診時將自己的詳細血壓情況告知醫生。對於血壓未達標的高血壓患者,還應該記錄服藥的具體情況(包括藥名、劑量及服藥時間等)和其它可能影響血壓的情況。

  • 8 # 生命自然之道

    無論取坐位還是取臥位,袖帶捆綁的位置要和心臟在在同一條水平線上。若放置的位置比心臟高,測量的血壓偏低;相反則偏高。

    選用大小合適的袖帶,放平血壓計,排盡袖帶內的氣體,纏於上臂中部,鬆緊以放入一指為宜。袖帶下緣距肘窩2-3cm。

    醫護人員在標準條件下按統一的規範進行測量。具體的要求如下:

    (1)被測量者至少安靜休息5分鐘,在測量前30分鐘內禁止吸菸和飲咖啡,排空膀胱。

    (2)被測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於與心臟同一水平。若疑有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診時應測雙臂血壓。特殊情況下測量血壓時可以取臥位或站立位。老人、糖尿病人及常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測立位血壓。立位血壓測量應在臥位改為站立位2分鐘後。不論被測者體位如何,血壓計應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

    (3)使用大小合適的袖帶,袖帶內氣囊至少應包裹80%上臂,肥胖者或臂圍大者應使用大規格袖帶,兒童用較小袖帶。

    (4)將袖帶貼縛在被測者上臂,鬆緊以能插入1手指為宜。袖帶下緣應在肘彎上3釐米。將聽診器的探頭置於肘窩肱動脈搏動處(肘橫紋內側),而不要塞在袖帶下面。

    (5)最好選擇符合計量標準的水銀柱式血壓計進行測量。若使用機械式血壓表或符合國際標準的電子血壓計,需與水銀柱式血壓計同時測值校正。

    (6)測量時快速充氣,氣囊內壓力應達到橈動脈搏動消失並再升高30毫米汞柱(4.0千帕),然後以恆定速率(水銀柱每秒下降2~3毫米汞柱緩慢放氣。心率較慢時放氣速率也較慢。獲取舒張壓讀數後快速放氣至零。

    (7)在放氣過程中仔細聽取柯氏音(由1905年俄華人尼古拉·科洛特科夫改進),聽到第一聲時觀察水銀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此為收縮壓讀數;舒張壓讀數取柯氏音消失音(最後一聲)處水銀柱凸面的高度。

    (8)血壓單位用毫米汞柱(mmHg)。有的正式出版物中會註明毫米汞柱與千帕(kPa)的換算關係,1mmHg=0.133 kPa;1 kPa=7.5mmHg。

    (9)應相隔2分鐘重複測量,取兩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如果兩次測量的收縮壓或舒張壓讀數相差>5毫米汞柱,則相隔2分鐘後再次測量,然後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

  • 9 # 晨陽209177268

    測量血壓當然坐著最好。但又不能一概而論,假如人已是臥床不起,那就只有躺著量,更嚴重點的在醫院裡,24小時要用監護儀。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量,都不會出現太大誤差。坐著測量血壓,我們在體檢時,大夫就讓我們把胳膊放在桌子上,這樣心臟、肘腕、血壓計處於大致平衡狀態,測出來的指標會相對準一些。若自己在家測血壓,也要儘量保持上述姿態。

    有了高血壓病,有條件的買個血壓計,自己在家測更方便,更有規律,還可以留下每次測量資料。不管坐著量躺著量,醫生量自己量,每次測的指標都不會完全一樣,但上下一般不超10個數值。如果血壓相對平穩,你也不必測的太勤了,淨給自己造成精神壓力。謝邀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睡著了,卻又突然哆嗦一下就醒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