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股票有道

    阿里巴巴和騰訊2019年Q2財報相繼報出,阿里巴巴營收1149億,增長42%,扣非淨利潤309億,增長54%,按照美國會計準則,阿里巴巴2020財年Q1淨利潤212億,增長144.7%,期末現金及等價物餘額2105億。各項指標都很理想,天貓GMV增速、盒馬鮮生為首的新零售增速、菜鳥物流的增速、口碑餓了麼本地生活服務增速都很喜人,只有阿里雲增速比預期差一些。

    騰訊2019年Q2營收888.2億,增長21%,淨利潤241億,這還是在其他收入40億,再減去營銷開支20億得到的資料,真是難為騰訊了,營收增長大不如預期,尤其是廣告收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餘額1228億,所有資料都不如人意。

    2019年上半年,阿里巴巴營收2084億,美國會計準則下淨利潤472億,扣非淨利潤560億。騰訊營收1742億,淨利潤513億,含150億其他收入和20億營銷開支減少。

    在二季報公佈後,阿里巴巴股價連續大漲,股價達到174.6美元,市值4545億美元;騰訊股價連續下跌,市值僅有3977億美元不到。兩者的各項資料正在不斷拉大,差距越來越明顯。

  • 2 # 狐狸andVincent

    阿里巴巴2020年第一財季營收1149億,增長42%,扣非淨利潤309億,增長54%,按照美國會計準則,阿里巴巴2020財年Q1淨利潤212億,增長144.7%,期末現金及等價物餘額2105億。核心電商業務同比增長百分之44,阿里雲同比增長百分之66。只是文娛業務增長比較緩慢。

    騰訊2019年Q2營收888.2億,增長21%,淨利潤241億,這還是在其他收入40億,再減去營銷開支20億得到的資料,營收增長大不如預期,尤其是廣告收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餘額1228億。

    2019年上半年,阿里巴巴營收2084億,美國會計準則下淨利潤472億,扣非淨利潤560億。

    2019年上半年,騰訊營收1742億,淨利潤513億,含150億其他收入和20億營銷開支減少。

  • 3 # 琅琊榜首張大仙

    在2019年的財富500強企業裡,阿里巴巴和騰訊分別佔據了24位和27位的好成績,領銜網際網路服務行業收入總和佔到所有500家公司的2%,行業市值卻接近11萬億,佔中國500強總市值的23.7%。

    可以說,不是騰訊發展慢了,是阿里巴巴太強了,當然了,這也可能只是一個週期現象!!!而這個問題的原因,我不想從騰訊的角度去分析,因為騰訊毫無質疑是目前最強的企業之一。我先從阿里巴巴的資料去入手,和騰訊做一個比較!!

    相比阿里巴巴,騰訊目前的靠前收入渠道還是太過於單一!

    騰訊最賺錢的兩樣東西就是社交和遊戲,而目前騰訊所面臨的重大難題就是:

    1、社交、遊戲迎來成長天花板;

    2、社交、遊戲的變現渠道太少,增速太慢,如何才能利潤最大化。

    但是阿里巴巴卻不同!

    我們可以發現阿里巴巴目前的生態已經非常強大,在馬雲創辦阿里巴巴以後,陸續孵化出螞蟻金服、阿里雲、菜鳥,成達摩院 等重量級的獨角獸企業。

    並且,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去年釋出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一共有164家創業公司進入獨角獸榜單,而榜單前10裡阿里系就佔得三個席位,分別是螞蟻金服,阿里雲和菜鳥網路,排名依次為1位、4位和6位。如此看來,不愧是馬雲,高瞻遠矚!

    另一方面,在阿里巴巴入股螞蟻金服以後,2019年我們更事看到了阿里巴巴的集團其他淨收入為21.01億元人民幣,其中,收取螞蟻金服的特許權使用費和軟體技術服務費為人民幣16.27億元人民幣,佔其他淨收入的77.44%,同比2019財年一季度的9.1億人民幣增長78.79%。

    所以說,從收入渠道和未來的發展空間來說,阿里巴巴所佈局的神態會比騰訊更強一些。

    第二、騰訊和阿里巴巴的使用者資料對比!

    我們從阿里的財報中可以發現,阿里在使用者吸引和維護方面做的是真的不錯。

    從2019財年1月1日至今,阿里半年已經累積增長5600萬。

    而2020第一季度財報資料顯示,包括淘寶、天貓在內的中國零售平臺移動月活躍使用者達7.55億,較上一季度增長3400萬,活躍使用者達到6.74億,佔比達到89.3%。

    這個高比例的使用者增速,以及活躍使用者的佔比,其實恰恰能夠反應出阿里巴巴之所以強大的原因。畢竟流量為王,誰佔據的使用者越多,活躍度越高,誰就能賺得盤門缽滿!

    而騰訊呢?其實也不差,相比阿里可能還稍強一些!

    但是未來如何讓這些使用者提高利潤和產出,這是騰訊需要面臨的重大難題。畢竟好的產品才是好的支出的關鍵,騰訊靠著王者榮耀等遊戲已經火了“半個世紀”,除非有新的、更好的遊戲出現,否則激發新客戶的消費激情可沒那麼容易啊!

    而阿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購物慾的滿足,在目前消費升級的中國,這可是一大紅利。騰訊在這個方面,確實比阿里有一定的劣勢。

    最後我的總結

    目前三家BAT公司,百度已經被遠遠甩開,而騰訊和阿里在互相撕咬!我們可以看到,從2016年以來,騰訊和阿里的市值就出現前前後後多次的交替。說明,兩者依然是行業的頭部企業,並且競爭十分激勵,短期內來來回回的超越,是一個正常合理的跡象。並不能說誰強誰弱。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2019年的騰訊,那麼就是一個“穩”字,而用一個字來形容阿里巴巴的話,那就是一個“強”字。所以相比之下,不是騰訊弱了,而是阿里巴巴強了!

    如果騰訊的參照目標不是阿里巴巴,其實它的資料依然是驚人的,甚至碾壓行業內的其他知名企業,這就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但是對於這種短期的超越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有周期和一些特殊因素的影響。目前來看,騰訊和阿里短期內是很難分出真正的勝負,也沒有直接的差距,最終還是要看兩者的後期表現。

    畢竟他們兩的競爭更像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

  • 4 # 電商運營Ming

    在2019年的財富500強企業裡,阿里巴巴和騰訊分別佔據了24位和27位的好成績,領銜網際網路服務行業收入總和佔到所有500家公司的2%,行業市值卻接近11萬億,佔中國500強總市值的23.7%。

    可以說,不是騰訊發展慢了,是阿里巴巴太強了,當然了,這也可能只是一個週期現象!!!而這個問題的原因,我不想從騰訊的角度去分析,因為騰訊毫無質疑是目前最強的企業之一。我先從阿里巴巴的資料去入手,和騰訊做一個比較!!

    相比阿里巴巴,騰訊目前的靠前收入渠道還是太過於單一!

    騰訊最賺錢的兩樣東西就是社交和遊戲,而目前騰訊所面臨的重大難題就是:

    1、社交、遊戲迎來成長天花板;

    2、社交、遊戲的變現渠道太少,增速太慢,如何才能利潤最大化。

    但是阿里巴巴卻不同!

    我們可以發現阿里巴巴目前的生態已經非常強大,在馬雲創辦阿里巴巴以後,陸續孵化出螞蟻金服、阿里雲、菜鳥,成達摩院 等重量級的獨角獸企業。

    並且,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去年釋出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一共有164家創業公司進入獨角獸榜單,而榜單前10裡阿里系就佔得三個席位,分別是螞蟻金服,阿里雲和菜鳥網路,排名依次為1位、4位和6位。如此看來,不愧是馬雲,高瞻遠矚!

    另一方面,在阿里巴巴入股螞蟻金服以後,2019年我們更事看到了阿里巴巴的集團其他淨收入為21.01億元人民幣,其中,收取螞蟻金服的特許權使用費和軟體技術服務費為人民幣16.27億元人民幣,佔其他淨收入的77.44%,同比2019財年一季度的9.1億人民幣增長78.79%。

    所以說,從收入渠道和未來的發展空間來說,阿里巴巴所佈局的神態會比騰訊更強一些。

    第二、騰訊和阿里巴巴的使用者資料對比!

    我們從阿里的財報中可以發現,阿里在使用者吸引和維護方面做的是真的不錯。

    從2019財年1月1日至今,阿里半年已經累積增長5600萬。

    而2020第一季度財報資料顯示,包括淘寶、天貓在內的中國零售平臺移動月活躍使用者達7.55億,較上一季度增長3400萬,活躍使用者達到6.74億,佔比達到89.3%。

    這個高比例的使用者增速,以及活躍使用者的佔比,其實恰恰能夠反應出阿里巴巴之所以強大的原因。畢竟流量為王,誰佔據的使用者越多,活躍度越高,誰就能賺得盤門缽滿!

    而騰訊呢?其實也不差,相比阿里可能還稍強一些!

    但是未來如何讓這些使用者提高利潤和產出,這是騰訊需要面臨的重大難題。畢竟好的產品才是好的支出的關鍵,騰訊靠著王者榮耀等遊戲已經火了“半個世紀”,除非有新的、更好的遊戲出現,否則激發新客戶的消費激情可沒那麼容易啊!

    而阿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購物慾的滿足,在目前消費升級的中國,這可是一大紅利。騰訊在這個方面,確實比阿里有一定的劣勢。

    最後我的總結

    目前三家BAT公司,百度已經被遠遠甩開,而騰訊和阿里在互相撕咬!我們可以看到,從2016年以來,騰訊和阿里的市值就出現前前後後多次的交替。說明,兩者依然是行業的頭部企業,並且競爭十分激勵,短期內來來回回的超越,是一個正常合理的跡象。並不能說誰強誰弱。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2019年的騰訊,那麼就是一個“穩”字,而用一個字來形容阿里巴巴的話,那就是一個“強”字。所以相比之下,不是騰訊弱了,而是阿里巴巴強了!

    如果騰訊的參照目標不是阿里巴巴,其實它的資料依然是驚人的,甚至碾壓行業內的其他知名企業,這就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但是對於這種短期的超越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有周期和一些特殊因素的影響。目前來看,騰訊和阿里短期內是很難分出真正的勝負,也沒有直接的差距,最終還是要看兩者的後期表現。

    畢竟他們兩的競爭更像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

  • 5 # MrColer

    阿里掙得是平臺費,商家願意花錢,使用者情願買單!沒有阿里,網際網路與現實就很遙遠!

    差距一目瞭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咪不吃東西,有些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