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舞法不凡
-
2 # 來帶上你的金箍咒兒
他們的離去應該算功成身退,為什麼這麼講呢?請看下面的分析。
先講魯智深這個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人也不花,心也不花,水滸傳裡的魯智深,為啥被稱作花和尚?
水滸傳中,魯智深路見不平一聲吼,義救金翠蓮,殺死了鎮關西;到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
雖然他不守佛門清規戒律,犯了出家人的一大戒忌,酷愛喝酒,屢屢犯錯,但這些錯,與女性沒有一點關係。在古人的風花雪月中,有一個較為正常的習俗:喝花酒,逛青樓!
酒往往也與"色"、"財"、"氣"聯絡在一起,被稱為"四貪"、"四禍":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 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
魯智深得名"花和尚",與他"喝花酒"的習慣似乎有關係。在古代,"花酒"是一種文雅的說法。主要是指在青樓或酒館擺下酒宴,同時不忘找些歌伎作陪,吟詩作對,在行酒中尋歡作樂。
但魯智深喝酒,只喜歡叫上幾斤牛肉做下酒菜,他對美色不太感冒。
那與"花心"是不是有關?
翻閱《水滸傳》,看看魯智深的一生主要作為,除了三拳打倒鎮關西,還有五臺山倒拔垂楊柳,救林沖大鬧野豬林,生擒方臘,活捉夏侯成,字裡行間沒有一件事,是犯了女色的。
既然人也不花,心也不花,魯智深為何被冠以"花和尚"之名呢?在《水滸傳》第17回"花和尚單打二龍山,青面獸雙奪寶珠寺"一章節中,魯智深曾告訴楊志:自三拳打死鎮關西后,在五臺山削髮為僧。人們見到灑家背上有花繡,都喊他為花和尚魯智深。
魯智深身上所紋的花繡是花中四君子--梅花。原來,魯智深的外號--"花和尚"之名中的"花",是因他身上繡的梅花。
魯智深是36天罡星之一,對應著天上的"天孤星",在梁山108單將好漢中,排名第13位。
由於他一生為人正直,性格豪爽,嫉惡如仇,見義勇為,胸襟坦蕩,大智大勇。性格沉著冷靜,思想理性。在梁山泊歷次戰役中,勇猛無比,屢建奇功。
“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最後,魯智深功成身退,不貪戀功名,坐化於杭州錢塘江河畔,終成一代高僧,被追祀為:義烈昭暨禪師!
公孫勝的告辭。
公孫勝綽號入雲龍,他與晁蓋、吳用等七人結義,一同劫取生辰綱,後上梁山入夥。是梁山最早的開創者之一。後來因為他很想念自己的老母,於是他返回家鄉薊州,自此一去不回。但宋江打高唐敗於妖術,實在沒有辦法只好請回公孫勝。朝廷招安之後,公孫勝跟隨宋江繼續征戰。
平定王慶後,宋江班師回朝,這時候公孫勝已經有了隱退的意思,但是他要想個很好的理由,讓宋江無法拒絕的理由,從而光明正大的離開。什麼理由呢?他突然想到以自己師傅的名義找個理由,於是對宋江說他師傅羅真人曾叫他“遇汴而還”,今天已經在東京城外陳橋驛了,是該離開的時候了。宋江見他話都說到了這個分上,於是就放他離開,畢竟以公孫勝的本事,如果真的要走,誰能攔的住他呢?
武松的告辭。
武松是水滸有名的打虎英雄,他曾經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後來為了替他的哥哥武大郎報仇,怒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流放孟州之後,他幫好友施恩奪回快活林,醉打蔣門神,之後更是大鬧飛雲浦,血洗鴛鴦樓。他與魯智深、楊志等人聚義青州二龍山,三山聚義時歸順梁山。
梁山全夥受招安後, 武松參與了平定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的全過程。武松在征討方臘的戰鬥時,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看到這麼多好漢死於徵方臘的途中,而一切只是為了功名利祿?武松說實在的這時候已經對宋江徹底的心寒了。他不想再跟著宋江回到朝廷之中,受那些官場的閒氣。於是直接強硬的拒絕回汴京。乾脆在六和寺出家,後來他被朝廷封為清忠祖師,賜錢十萬貫,以終天年。
特別的還要講講,燕青的告辭。
他走時要了一大堆金銀細軟,挑了兩擔。由此可見燕青是一個頭腦靈活,思維達觀之人。一代名妓李師師也和燕青一起走了,他們隱姓埋名浪跡天涯了,這是一個非常幸福的結局了。
燕青綽號浪子,是北京富戶盧俊義的心腹家僕。則會燕青善用弩箭,精通相撲,武藝高強,而且多才多藝,可以說是一個全才的人物。後來他隨著盧俊義一起上了梁山。上了梁山之後,燕青成了步兵的頭領,排第三十六位。燕青還是梁山得以招安的重要的功臣,梁山受招安後,燕青隨宋江南征北戰,隸屬盧俊義麾下。
燕青其實早已經看透了宋江的為人和這個腐朽的官場,所以在平定方臘之後,燕青就已經打算功成身退。但是他還放不下自己的主人盧俊義。於是勸他急流勇退,隱姓埋名以終天年。盧俊義不肯。燕青沒有辦法,他只得拜別盧俊義,並留書給宋江,當夜便離軍而去,從此下落不明。
-
3 # 上頭派掌門
“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語,說虛妄之文”,中國的小說由傳奇和話本演變而來,最初的受眾以市井俚民為主。因此,文人們在創作小說時有意加入“奇怪”和“虛妄”的成分,以吸引更多的讀者。《水滸傳》也是一樣,神魔色彩很濃:開頭是洪太尉誤走妖魔,中間有宋江遇九天玄女,得無字天書,公孫勝與高廉鬥法,降服項充等等,最後宋江李逵託夢,皇帝神遊梁山泊,通篇都是。
公孫勝堪稱《水滸傳》這部戲的“神魔擔當”:他的師父羅真人洞曉天機,自然而然,公孫勝知道自己上應天星,必須到凡塵俗世中走一遭。從七星聚義,到鬥高廉,降服項充等人,再到大戰賀重寶、喬道清、李助,公孫勝就像阿喀琉斯,宋江等人好比阿伽門農,他們打的是同一場戰爭,又不是同一場戰爭。公孫勝很像是為了晉升或評職稱而去基層掛職鍛鍊的公職人員,他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知道該怎麼做,也知道何時該去,何時該留。
公孫勝的功勞有目共睹,然而他不是功成身退,而是功德圓滿。魯智深也一樣,他的故事美得如童話一般。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魯智深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歸宿。武松無意中繼承了頭陀的衣缽,與道結緣,然而他並非真正的道人,從始至終都不是。他本來就反對招安,看到弟兄們死傷殆盡後,他心灰意冷,只求頤養天年,遠災避禍。若說功成身退,柴進和燕青做到了:他們看到了官場的黑暗和危險,相忘於江湖,亦如虎歸山林。
-
4 # 鄭非夢妙文
這三位都是智者,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為數不多保持清醒頭腦和理智的人。他們都已經認清了宋江俠義外表下隱藏的可怖面目。他們跟隨宋江接受招安南征北戰無非是盡最後的兄弟之情。但當征討方臘戰事結束,梁山好漢損失慘重,十去七八,最後生還的兄弟僅有三十六人。剩下得兄弟被朝廷封官,這個時候公孫勝、武松、魯智深不為所動堅辭不受,認為離開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三人先後離開宋江,各自選擇了人生歸宿。
公孫勝參與徵遼、平定田虎王慶的戰役,在徵方臘前急流勇退選擇了歸隱。公孫勝本是羅真人門下得道高人,斷不會在紅塵久留,況且他早已料定徵方臘必將損失慘重,而且再跟著宋江混下去後果必定悲慘。應該說公孫勝是屬於人生贏家,絕對的功成身退,既沒有辜負兄弟情,又沒有讓自己受到任何損失。
魯智深隨宋江南下征討方臘,大功告成後,魯智深不願接受朝廷封官,在杭州六和寺出家。在臨走前,他留下一句話:“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似已看透梁山最終結局。魯智深最終結局很有佛緣,他是在杭州錢塘江畔聽潮圓寂,沒有受任何痛苦折磨安詳離去,真是福報多多,功德圓滿。人之一生有幾人能像魯智深一樣來的豪爽走的安寧?
武松跟魯智深一樣都是拒絕了朝廷的封賞毅然離開宋江,他是在征討方臘痛失左臂後拒絕回汴京,到六和寺出家被封清忠祖師,壽享高達八十歲,像武松這種一生殺戮無數能善終者並不多見。他是真正的人生贏家,生前身後皆是傳奇。
回覆列表
公孫勝入雲龍,雲遊四海不問世俗,魯智深花和尚脫掉世俗凡塵,武松痛徹心扉、心灰意冷,決定在六合塔出家修行,一併照顧已經癱瘓了的林沖都是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