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ingLo

    俞麗拿,小提琴家,她拉過許多的小提琴作品,但人們首先想起的,總是那曲《梁祝》協奏曲。她是這個曲子最早、可能也是最權威的演繹者。幾十年來,她演奏了無數次《梁祝》,不久前,她攜帶著這首曲子再次來到杭州,而我們的提問也是從《梁祝》開始的。

    俞麗拿:音樂學院組織學生到各地去採風,我是到浙江來的,算是浙江隊,從溫州到寧波,沿著海邊走了一遍。我們準備了許多題目,《梁祝》只是其中一個。1958年大躍進,全民大鍊鋼鐵,我們準備了不少這樣的題目。當時的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孟波,是他拍的板,做這個題材。

    俞麗拿:《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這整個音樂從素材到主題都是從越劇中來的,要想把它演奏好,必須對越劇進行深入地瞭解。其實,作曲之一的何佔豪本來是浙江越劇團的樂手,當時他正在音樂學院進修。

    俞麗拿:我沒有參加作曲部分。他們寫完一些,就讓我試著拉一些。

    俞麗拿:當然會有些不同了,但不一定是那個好,而是閱歷、經驗、技術都不一樣了,琴聲自然不同。

    俞麗拿:《梁祝》有特別中國的民族特色。實際上,世界上任何一個作曲家能寫出流芳百世的作品,都會帶有他那個民族的味道。像勃拉姆斯,莊重嚴謹,是德國民族的傳統。柴可夫斯基就不一樣,濃厚的俄羅斯民間氣息。一個作曲家只有體現了民族特性,才會得到世界的肯定。所以說,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

    俞麗拿:一個作品是否能流傳下去,是要經過歷史檢驗的,不是每首都能被承認。當年為了推動音樂創作,我們徵集了30多部作品,那麼多作品,流傳的只有一首。有的作曲家,一生作曲無數,但能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兩首。尤其像小提琴協奏曲,一定要有很美的旋律,這樣才能讓人記住,才能留下來。《梁祝》已經有44年的歷史了,但是還要接受歷史的檢驗。《梁祝》是一個美麗、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故事本身就家喻戶曉。愛情這個主題是永恆的。根據中國越劇素材,旋律好聽,是戲曲舞臺上的奇葩。它讓人一聽就是中國的。華人聽,外華人聽都很有味道。

    俞麗拿:他們都很喜歡。去年11月在紐約演出,全場爆滿,華人、外華人都有。樂隊、指揮都是外華人,他們花了許多功夫研究、理解作品。我們合作很愉快,演出很成功。

    俞麗拿:這很好啊。要想讓一部作品在世界上流傳,就需要有更多的人來演奏,尤其需要更多的外華人。不同的人演奏的風格肯定不一樣,哪怕是同樣的曲子。我有我的特色,她有她的特色,不能說誰好誰不好。就像我有很多的學生,他們各有各的特點。要做一個出色的演奏家,就必須有自己的特色。

    俞麗拿:這次經費不足,只能是小型的音樂會。對於協奏曲來說,沒有樂隊在效果上相差很多,在氣勢上會遜色不少。至於室內樂,我本人比較喜歡,室內樂的訓練對於演奏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要學,否則就無法成為一個好的樂隊成員,也無法成為一個好的獨奏家。中國的樂隊成員在這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的。

    俞麗拿:都不滿意。我錄製完後很少再聽它們。在我看來,錄製唱片是件很遺憾的工作,一旦錄成了就成了一個定式,不能改變。它不像現場演出,還可以逐步發現不足,逐步改進。演出還可以變換不同的風格。

    俞麗拿:獲獎其實是一個被別人認可的證明,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搞演奏的就想上臺。有觀眾來就是贊成。獲了獎。別人承認你了,劇院就歡迎你了,表演的機會就多了,經紀人也會主動找上門來,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不過,我在第一次拉《梁祝》的時候,沒有參加過任何比賽,得過任何獎,但大家都很喜歡,也就被承認了。最終還是要觀眾來認可。

    俞麗拿:可能小時候小女孩比較乖,比較文靜一點吧,爸爸媽媽說什麼就做什麼。男孩子相對比較調皮,愛玩,靜不下心來。不過這可不是絕對的,和性別沒有關係。

    俞麗拿:我們上海音樂

    學院都是一對一的教學,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特點,選取教材和作品。有的天生樂感好,有的就要去培養、啟發。我教的東西範圍很廣,決不僅僅是你們所瞭解的《梁祝》。很多國家的作品都要教,教學生怎樣理解它們。我要求我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這樣才能準確到位地表現出每一個作曲家的風格。沒有個性就沒有共性。

  • 2 # 手機使用者71912219492

    陳鋼 (1935-) 上海市人。從小跟父親陳歌辛學音樂,十歲起隨匈牙利鋼琴家伐勒學鋼琴。建國後入部隊文工團,十五歲開始音樂創作,曾經寫過一些無伴奏合唱和鋼琴間奏曲等作品。1955年進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從師於丁善德、桑桐和蘇聯專家,畢業後留校任教。大學四年級時,與何佔豪合作寫了蜚聲國內外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以後又編寫了《苗嶺的早晨》、《我愛祖國的臺灣》、《Sunny照耀著塔什庫爾幹》、《清水江戀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他器樂作品。

    1957年,何佔豪考進上海音樂學院管絃系主修小提琴。那時,他們經常下鄉演出,每次都拉外國曲目。何佔豪慢慢發現,聽他們拉琴的人越來越少。他開始思考,能不能用小提琴演奏出華人喜聞樂見的音樂呢?於是,何佔豪和丁芷諾、俞麗拿等6名同學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

    起初,何佔豪用越劇音調創作出了絃樂四重奏“小梁祝”,第一次嘗試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戲曲音樂。

    1959年春天,作曲系的陳鋼被派來與他合作。經過三個月的切磋琢磨,曲子終於完成了。有趣的是,當時曲子中並沒有“化蝶”這一段,因為他們執著地認為新中國的年輕人不應該迷信。音樂學院領導聽後哭笑不得,指出這是浪漫主義的一種創作手法。他們這才“放心”地把“化蝶”補出來,於是就有了今天長達26分鐘、被譽為“我們中國自己的交響樂”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聽力不好,需要大聲喊才能聽到,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