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記載老子言論的一本書,不代表作者就是老子。同樣,《論語》是記載孔子言行的一本書,不代表作者就是孔子。事實上,就今天所掌握的歷史材料來看,孔子不可能是《論語》的作者。《論語》明顯有孔子後學編撰的痕跡,這個是學界共識。而《老子》一書,行文連貫,思路一致,基本可以肯定是出自一個人的手筆(至於是不是老子,還有疑問)。所以,比較《道德經》的作者與孔子哪個更早,不一定合適,不妨比較《道德經》與《論語》哪一個成書更早,或者老子與孔子哪一個生活的時代更早。先說後者。沒有看過易中天和范文瀾的原話,如果真如你所說,他們認為“孔子早於老子”,那麼這個判斷是有問題的。孔子問學於老子的故事,載於《史記?孔子世家》,又散見於各種先秦典籍,如《禮記?曾子問》、《莊子?知北遊》等篇目。這些史實至少說明老子生活的年代不晚於孔子。而且,按照常理推斷,老子當時是周朝王室圖書館管理員,孔子問學於他,他至少應該是孔子的同輩或者長輩。無論如何,一口咬定孔子早於老子,是不能成立的。我們只要知道他們是同一時代的就可以了(我的推斷是老子年長於孔子),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錢穆寫的《先秦諸子系年》。至於在具體年份上糾纏誰大誰小大多少小多少,我認為意義不大,不妨看看哪個成書更早。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郭店楚墓竹簡中的摘抄本,時間大約是戰國前中期。《論語》成書時間一般認為也在這一時期,但也還有爭議。這方面單靠考古學也幫不上太多的忙。一來,出土文獻的年代推算不可能那麼精確;二來,今天你挖出來比《老子》更早的《論語》殘篇,明天說不定又挖出來更早的《老子》版本打自己的臉。辨析學術源流,還是從文獻上可靠一點。從文獻上看,《老子》沒有引證《論語》,《論語》有一些引證《老子》的痕跡。如《憲問》有“或曰以德報怨”,《衛靈公》有“無為而治”。以德報怨,《老子》作報怨以德。“或曰”二字,表明《論語》引用了某人的話,而這個人很可能就是老子。“無為”是《老子》一書很重要的概念,“無為而治”的思想也見於《老子》,更是包括《老子》在內的道家治國的理念。《論語》中談到無為而治僅此一處,而且是孔子把舜這樣一個上古帝王作為“無為而治”的特例舉了出來。從孔子及其後學的主張來看,顯然“君子有所為”、“知其不可而為之”等銳意進取的思想才是主流。有理由認為,“無為而治”這個說法是孔子後學從《老子》那裡借用的,放入了《論語》當中。也可能是孔子自己從老子那裡得來的。總之,《老子》一書也不會晚於《論語》(我的推斷是《老子》略早於《論語》)。不管是考證老、孔年代還是成書先後,都是有明顯侷限的,誰也不能拍著胸膛說這就是蓋棺定論。最近出土的海昏侯墓中,據說有失傳的《齊論語》,從中也許能發現更多的線索。這些線索也許能證實上面的一些推斷,也許會打臉。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好事。考證年代,不是為了證明誰先誰就牛逼,而是為了儘可能地復原古代思想的“地圖”。
《老子》是記載老子言論的一本書,不代表作者就是老子。同樣,《論語》是記載孔子言行的一本書,不代表作者就是孔子。事實上,就今天所掌握的歷史材料來看,孔子不可能是《論語》的作者。《論語》明顯有孔子後學編撰的痕跡,這個是學界共識。而《老子》一書,行文連貫,思路一致,基本可以肯定是出自一個人的手筆(至於是不是老子,還有疑問)。所以,比較《道德經》的作者與孔子哪個更早,不一定合適,不妨比較《道德經》與《論語》哪一個成書更早,或者老子與孔子哪一個生活的時代更早。先說後者。沒有看過易中天和范文瀾的原話,如果真如你所說,他們認為“孔子早於老子”,那麼這個判斷是有問題的。孔子問學於老子的故事,載於《史記?孔子世家》,又散見於各種先秦典籍,如《禮記?曾子問》、《莊子?知北遊》等篇目。這些史實至少說明老子生活的年代不晚於孔子。而且,按照常理推斷,老子當時是周朝王室圖書館管理員,孔子問學於他,他至少應該是孔子的同輩或者長輩。無論如何,一口咬定孔子早於老子,是不能成立的。我們只要知道他們是同一時代的就可以了(我的推斷是老子年長於孔子),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錢穆寫的《先秦諸子系年》。至於在具體年份上糾纏誰大誰小大多少小多少,我認為意義不大,不妨看看哪個成書更早。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郭店楚墓竹簡中的摘抄本,時間大約是戰國前中期。《論語》成書時間一般認為也在這一時期,但也還有爭議。這方面單靠考古學也幫不上太多的忙。一來,出土文獻的年代推算不可能那麼精確;二來,今天你挖出來比《老子》更早的《論語》殘篇,明天說不定又挖出來更早的《老子》版本打自己的臉。辨析學術源流,還是從文獻上可靠一點。從文獻上看,《老子》沒有引證《論語》,《論語》有一些引證《老子》的痕跡。如《憲問》有“或曰以德報怨”,《衛靈公》有“無為而治”。以德報怨,《老子》作報怨以德。“或曰”二字,表明《論語》引用了某人的話,而這個人很可能就是老子。“無為”是《老子》一書很重要的概念,“無為而治”的思想也見於《老子》,更是包括《老子》在內的道家治國的理念。《論語》中談到無為而治僅此一處,而且是孔子把舜這樣一個上古帝王作為“無為而治”的特例舉了出來。從孔子及其後學的主張來看,顯然“君子有所為”、“知其不可而為之”等銳意進取的思想才是主流。有理由認為,“無為而治”這個說法是孔子後學從《老子》那裡借用的,放入了《論語》當中。也可能是孔子自己從老子那裡得來的。總之,《老子》一書也不會晚於《論語》(我的推斷是《老子》略早於《論語》)。不管是考證老、孔年代還是成書先後,都是有明顯侷限的,誰也不能拍著胸膛說這就是蓋棺定論。最近出土的海昏侯墓中,據說有失傳的《齊論語》,從中也許能發現更多的線索。這些線索也許能證實上面的一些推斷,也許會打臉。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好事。考證年代,不是為了證明誰先誰就牛逼,而是為了儘可能地復原古代思想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