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047354312

    三種棋類遊戲我都玩,小學時鐘愛中國象棋,參加過學校的象棋比賽;初中接觸了國際象棋,不過玩了一段時間後偶然間看了《棋魂》,自此進入熱愛圍棋的行列,並一發不可收拾,且至今仍然苦逼的在弈城爬段;至於業餘比賽?呵呵,我是不敢參加的,太菜,上場估計能被人打出屎來。

    不過由此大致能理解三種棋類的難度。國象和中國象棋難度相似,瞭解瞭解規則,就能上手下了;但是圍棋不同,瞭解完規則,下是能下,不過在會玩人的眼中,你就跟往棋盤上扔石子一樣;必須經過大量的死活、官子、定式、佈局訓練之後,才能下出像模像樣的棋(我就剛剛處於這個階段);並且相比較國象和中象,圍棋更需要一個老師帶著你,不然你一個人看圍棋書自學,最開始真的是感覺“滿紙荒唐言”,從而“一把辛酸淚”(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至於網上看課程,說實話適合年齡大一點的學棋者;小孩子還是扔進教室吧。有個業餘三段的老師就能很好給你打基礎了。

    下面來講一講三種棋類的具體區別。

    一、國際象棋

    對國象來講,整個棋盤上最重要的地方有兩個:

    一個是棋盤的正中央四個格子,任何棋子,站在中央都能發揮其最大威力,因為其到達棋盤上任意一處的距離都較其他位置短;

    一個是f7小兵(王側方主教前兵),理論上講,在整個兵線中,這個小兵只有王一個棋子在參與防禦,因此成為整個兵線上最薄弱的點,很容易被對面集火進攻:古老的開局——義大利開局,就是以白格象直指f7兵,並透過c3、d4佔領中心,棄兵棄子營造殺局;雖然現在很少有人用了,不過作為一個經典的開局例式,能夠講明白我說的以上兩點就足夠了。

    總體來說,國象更傾向於兌子;由於棋盤小棋子多,必須透過兌子來使得棋盤擴大,營造運子空間;對於一場中盤的棋局,只需要將場上的棋子價值相加,基本就能判斷局勢,而不需要更復雜的計算(具體的數值國象入門書上都有,我就不贅述了。)

    國象兌子的特點其實更適合小規模的戰鬥;或者說打群架的時候不會有什麼兩翼包抄騎兵迂迴啥的高深戰術,直接中央突破帶著人往前衝就行了;個大的挑個個大的對手,個小的找個個小的對手,胖子找個肥的,瘦子找個瘦的;其餘的在旁邊策應,偷摸摸的把誰一板磚撂倒,這就取得了子力優勢;並且老大一死,鳥作獸散。

    當然這樣說有點過於簡單,並且不尊重這個我曾經很喜歡的棋類遊戲;國象比較看重兵的作用,兵線的佈置足夠完成對戰場區域性的封鎖,從而為其他子力的發揮提供便利。這個是中國象棋沒有的。而且由於棋盤王的位並不在中間,分出了王翼和後翼,天然造成了一側子力強一子力弱的特點;由此就會出現激烈的攻對守、攻對攻的大戰;這其中必然會有頻繁的兌子以開啟局面。

    國象跟其他棋類不同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兵的升變;這個也很好理解,參見羅馬長槍兵陣就行了——極其極其極其難轉彎;三四米長的大槍平舉,在方陣中想要轉向需要先把槍立起來,然後人換朝向,再把槍放下去、有這會功夫人家騎兵就已經衝過來砍一會了。所以衝過敵陣的方陣兵,變向以後進攻的,可都是不易轉向的敵陣的背面啊!這豈不是一戳一個準!所以威力大啊!一個兵已經不能代表他的戰鬥力了!必須要升變!!!

    另外說幾句題外話,不要說西方不注重陣法,就僅僅是如何有效有力的使用長槍兵,已經足夠延伸出夠多的陣法了,只不過沒有中國起了那麼多的神奇的名字罷了;不信的話你去看看一本叫做《圖解世界戰爭戰法》的書,古代篇的希臘戰術,對槍兵側翼的保護就有四種不同的方式;各種兵線的運作更是奇妙無比——不能藐視任何古人的智慧啊!

    不過話說回來國際象棋更像是純粹的軍事活動,一場戰鬥的程序;裡面有不少閃著光芒的戰術思想,特別是加入了單翼進攻開局以後,更像是一場戰鬥的小型模擬了。簡單點來說,國象就是把一場戰鬥縮小在棋盤上了。

    二、中國象棋

    作為一個華人,我有必要好好稱讚一些我們的象棋——保持政治正確嘛!

    依舊先介紹下象棋棋盤上的兩個要點:

    一個是肋線,就是雙方士佔的那兩條線。

    一個是河道,就是楚河漢界的兩邊。

    進攻肋線能夠威脅到地方將帥的安全,而且九宮內一開始只有士參與防守,因此雙車砍士的打法配合中炮,足夠造成悶殺。選擇這種打法的都要集中最大的攻擊力在中路,完成中央突破,因此選擇的大多是類似於中炮開局。

    河道是雙方兵馬必須要經過的地方,佔據河道就能很好的限制對方進攻我陣的兵馬。開局出車佔據河道,用“巡河車”使對方出馬有所顧忌;並且由於河道的開闊,可以隨時轉到肋線或者進入敵兵線殺兵逼炮壓馬。

    不過由於我棋力淺薄,也就只能從我的小學象棋經驗中提煉出這麼兩點。

    中國象棋的特點是運子,前面有一篇回答很好,講中國象棋在“勢”。確實如此,棋子在場上的位置好壞一定程度上上影響整個棋盤的局勢。子多但是所在位置不好依舊不能發揮其作用;子多的不一定在進攻,子少的也不一定在防守;透過對棋子的運作,完全可以完成場上局勢的轉換。

    因此中國象棋更像是在指揮一場戰役,透過運作不同的兵種使之出現在戰場上不同位置,完成戰役走向的變化。開局不同的陣勢一定程度上能反應出該方選擇的戰役目的,不同的陣勢又能相互剋制,完全詮釋了“兵無常勢”這句話。

    中國象棋兵的作用被大幅度削弱了,雖然有“小卒過河猛似車”的說法,但是原因是其價值太小,無論跟哪個子換都是賺的,所謂“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翻”,又能很好的對前左右的棋子造成威脅,在跟其他子的配合中能夠衝開對方陣勢。

    另外,我覺得中國象棋開局中最有意思的一個是“仙人指路”,就是起手走三路兵;這個開局可以根據對方的佈置,轉換成飛象、中炮、屏風馬等或攻或守的陣型,簡直666。

    三、圍棋

    圍棋又被稱為“木野狐”,意思是像狐狸一樣古靈精怪讓人著迷。確實如此,自從我初中開始接觸圍棋到現在大學畢業,雖然其中有過感嘆這遊戲真難,但從來沒有放棄過,只要看見有圍棋相關的內容,依舊興致勃勃的湊過去。

    圍棋的要點…哈哈哈哈哈哈算了我不說了,沒摸清沒摸清。

    有人說是金角銀邊草肚皮,的確這是佈局要素;有人說是高者在腹,是的這說出了中盤腹地戰鬥的困難;還有各種各樣的棋諺、口訣,但都不能完全說明圍棋的要點;更多的是對局中對局勢的判斷,所謂“千古無同局”,取決於對局雙方對場上價值的不同理解和判斷——經常會出這樣一幕:

    某方棋子動出,對方:呦呵!你這個地方死棋還敢跑!看我不吃了你!某方:你吃你吃!我看你怎麼吃!

    於是場上出現大龍逃殺局面;有些狠人說:這條大龍我不要了!在其他地方落子,依舊取得勝利。(參見第十屆三星杯崔哲瀚和羅洗河的對局;羅洗河棋遊九天,棄掉數十子的大龍,最終5目半大勝)。

    相比較國象模擬一場戰鬥,中象模擬一場戰役,圍棋更像是國家層面的競爭:有交換、有紛爭,有兇險的搏殺,也有輕靈的騰挪…誰也不能完全把對方從棋盤上趕下去,誰也不能完全吃盡對方的子;最後僅僅取得幾目的優勢獲勝。

    圍棋中的“半目勝”大都講的是運氣,有“半目是運氣,一目是實力”的說法。但就是這半目的差距,卻是頂尖棋手跟一流棋手的差別。在石佛李昌鎬統治棋壇的年代,半目勝就代表著一座跨不過的大山,當時的中國棋手壓力山大(日本棋手就不說了,那個時候已經是中韓爭鋒的年代了)。

    “昭和棋聖”吳清源講,圍棋的本質是死活和官子;這一點被南韓發揚光大,石佛的官子勝,李世石的殭屍流都在說明這一點。

    學習圍棋從死活開始,然後依次是官子、定式、佈局、中盤戰鬥理論;這並不代表難易順序,只是學會了死活能夠更好的理解定式的原理,學會了官子就能幫助理解佈局的用意;等這些都學會了,你的計算力就上去了,進行中盤戰鬥就能很好的把握要點。

    圍棋我講不清,因為我本身很菜,在弈城上被十幾歲的小孩吊打 ,簡直不好意思跟人說我會圍棋;有興趣學圍棋的同學還是找個老師吧,像我這樣野蠻生長的只能是浪費時間 。

    說到這裡,就順便說一下將棋。這個我玩過一段時間,起因是看《火影忍者》阿斯瑪犧牲後鹿丸一個人在屋裡下棋的那一章,覺得逼格滿滿 ,於是興致勃勃的去圖書館找了將棋書看。

    有關於將棋的打入規則我就不多說了,這個規則一定程度上使得將棋進攻方有利;我記得看過一個笑話,說下將棋你只要一直保持進攻就贏了!

    當然我玩的不多,而且國內下將棋的人真的好難找,網上也沒個對戰軟體,只能自娛自樂;所以也就馬馬虎虎會下,再深入的理解也沒有,就只能講一個笑話來博諸君一笑。

    okokok到此為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愛拿別人東西愛撒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