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和諧
-
2 # 機器狗思維
首先看下我的大資料量化模型:
資料模型在11月24就出現的美指空頭訊號。關於美元為何跌跌不休,宏觀經濟基本面上分析,美國加息縮表,經濟資料亮眼,美元應該上漲才對,但是趨勢卻是相反。基本面分析太複雜,參考的因素太多,很難全面有效的找到源頭,可謂大海撈針。我覺得對期貨、外匯、黃金、原油的分析首先要從價格入手,不管什麼因素影響它們都會反映在價格上,價格包含了一切的因素,只要對價格進行客觀的分析,看清價格的趨勢,再從價格追溯源頭,找宏觀層面的原因一定會更客觀。所以透過技術分析研究價格比宏觀研究更有效。
-
3 # 高階黃金分析師破冰
首先美聯儲加息已經進入加息週期,我們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為什麼美元仍然非常疲弱,其實這一點在投資的角度來看,美元已經進入下跌週期,而目前的加息並未能阻止美元的下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美元的下行趨勢,在具體的經濟上其實也是一樣的,美聯儲加息的政策來自於耶倫當美聯儲主席階段最大的成果,耶倫與其加息成果一致,最大的作用就是成功的挽回的經濟的快速下行趨勢,目前為止雖然未能挽回美國經濟的衰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確實也是提振了美國嚴峻的就業形勢,自從加息以來就業資料已經連續兩年多處於穩定的狀態,這也是近兩年來美國非農資料變得不再似以往般的容易暴走,這一點同時也是阻止美元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
而這一切都是主要原因,我個人認為當初美國次貸危機之後美國在耶倫的領導下采用相對平緩的過渡政策成功解決大部分的問題,透過逐步的加息促使美元的環流逐漸迴歸美國國內,對於美國國內缺錢的事實進行了一定的補充,但是還不夠,特朗普上臺後的政策正在加強這一過程,美元受到一定的支撐是肯定的,而為什麼美元還是在下跌?這一點其實在破冰看來美元並未是在走下跌趨勢,而是在不斷的迴歸其真實價值!幾十年以來美元本身從1985年以來一直處於下行走勢中,那是因為在美元成功的成為世界貨幣的時候產生的泡沫是足夠大的,但是隨著歐洲經濟後期的崛起與當今中國經濟的強勢抬頭,促使美元逐步的失去老大哥的位置,時至今日,美元雖然是第一大貨幣無疑,但是人民幣與歐元的強勢也恰恰是打壓美元的主要原因。所以美國經濟的整體不景氣才是美元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他經濟體的崛起更是致命的毒藥,所以美元正在褪去其華麗的外表逐步迴歸理性的價值,這個過程,絕對不是一時半會的貨幣政策能夠解決的!這一點是有依據的,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資料顯示,美元實際有效匯率目前高於五年和10年平均水平。這代表這美元指數現在仍然處於超買狀態。通常情況下,貨幣的長期估值將會迴歸均值,超買將被修復,美元指數將可能會繼續下跌。
而為什麼加息之前美元會漲,而加息之後美元會下跌,這一點就是證明了貨幣政策只能改變短時間內的走勢,而整個美元大趨勢的下滑無法阻擋,17年6月份耶倫在議息會議中也明確提出:我們的貨幣政策是具有前瞻性的。這句話在破冰看來就是定了美元的死刑,因為透露出來的資訊就是美聯儲目前仍然未能解決美元下行的問題,而是採取。利用加息的方式去試探,而15年12月以來的加息週期似乎已經解決就業問題,這個時候才開始採取縮表再次提振美元,而特朗普上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提振美元,而事與願違,與大勢做對,始終是無法取得成果的,無論如何的掙扎都最終跳不過美國經濟逐步下行,這也是特朗普為什麼能上臺的原因,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就不會存在一個強大的美國!沒有強大的美國作為支撐,美元註定將逐步被人民幣以及歐元打壓褪去神話的外衣。所以加息與縮表,稅改等等一切提振經濟的措施在耶倫一句話中已經看到,全都是被動的防守,基本的經濟未企穩信心不足才是美元真正下跌的原因!所有的政策都只是亡羊補牢,並不是錦上添花!
總體上很簡單,美元的下跌是因為美國經濟與世界地位的下行所致,而不是因為國內政策失誤所造成,所以不管美國如何的折騰都是敵不過外部的壓力,一切下跌的原因都來自於美國經濟的下行,在美國經濟未能重回霸主地位之前,美元將一直處於下行狀態,這一點不是美國政府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能夠解決的,外部中國的崛起,歐盟的抱團都是美元下行的壓力,大趨勢不是小趨勢能夠改變的,所以我們看到每次美聯儲的加息都是稍微提振一下美元,而加息後美元照跌無誤!而作為華人,我一直為這一點而自豪,我們國家的崛起是美國目前最大的痛!未來的中國經濟將愈發的強勢,在一帶一路的大方向下,未來美元承受的壓力將更大,而現在或許只是個開始!
-
4 # 大貓財經
鮑威爾接棒耶倫
鮑威爾2月5日宣誓就職,接棒耶倫成為新一任美聯儲主席。現年65歲的鮑威爾是美聯儲近40年來首個沒有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的主席。鮑威爾法律專業出身,先後在法院、律師任職。1984年,鮑威爾進軍銀行業。
如此別樣的專業和就業經歷,被視為鮑威爾獨特的優勢。此外,由於鮑威爾在美聯儲的歷次表決中很少投反對票,因此還被稱為“好好先生”。
美聯儲3月加息大機率上升
在鮑威爾就任後,美聯儲對通貨膨脹的宣告較為樂觀。其暗示在今年3月份的貨幣政策例會上,加息的機率大幅度上升。根據美國2017年12月公佈的經濟預測資料顯示,美聯儲今年加息可能達到3次。
上任主席耶倫從2014年開始執掌美聯儲,其加息與不加息的做法都遭到了外界的質疑和批評。加息過少時,市場擔心美國無法將通貨膨脹維持在合理的區間。加息多是,外界又質疑經濟是否能夠復甦企穩。
美元近期利空重重
在美聯儲關於利率的決議公佈後,美元指數的反應很大。曾一度日內上漲突破新高,隨後旋即迴歸疲弱的走勢。雖然美聯儲放出了積極的訊號,但是目前斷言美元將觸底反彈,還為時尚早。就目前而言,美元的壓力依然很大。在全球經濟增長的同時,美國由於稅改等各種原因,財政處於較為困難的時刻。各國央行都有意推出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所有的這些對於美元來說,無疑都是利空。
-
5 # 不執著財經
實際上,耶倫離開美聯儲主席崗位之後,其接任者鮑威爾在3月份加息的機率正在上升,但是自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卻是一跌再跌,跌破了90美元,跌向了88,美元指數狂跌正如特朗普所言,與美國經濟面不符,且毫無理由。
那麼,美元指數為啥會此疲弱呢? 我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種:第一,之前美元指數上漲,一直是伴隨著特朗普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市場對其執政對拉動美國經濟抱有美好希望。希望特朗普這個另類總統能夠給美國經濟帶來新氣象。
而後面美元指數卻一直處於下跌通道之中,這主要是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在參眾兩院中爭鬥不斷,相互掣肘,美國很多關於經濟方面的法案都無法在國會上透過,這讓市場擔心兩黨再繼續爭鬥下去是否會影響到美國經濟的復甦。
第二,美元指數走弱,是配合了特朗普減稅政策實施的。拿蘋果公司來說,該公司每年在國外的分公司能夠賺得更多的外國貨幣。而特朗普這次減稅,等於鼓勵了美國的企業在海外贏利之後,必須要將國外貨幣轉化成美元,如果美元指數持續貶值,就意味著,美國在國外的企業能夠用外幣換回更多的美元,這樣更能支援美企將資金迴流美國本土。
第三,美元指數中短期走弱,對於平衡中美貿易逆差是極有好處的,美元在經歷了一年多的下跌之後,從103跌至88附近,換來的是2018年1月份進出口差額同比縮窄近6成,是從2013年以來同期(1月份)貿易順差的最小值!
不過,美元指數若是長期處於貶值,那就會使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主地位出現動搖。所以,人民幣對美元單邊上漲態勢只能短期維繫,未來美元指數很可能確底反彈,重拾升勢。
-
6 # 老王論金
2018年美指會漲上去,首先要明確的是特朗普上臺的時候是提倡美指上漲的,美元一個週期德結束還有11天,就像黃金76天為一個週期。
如圖
-
7 # 槓桿遊戲
的確,美聯儲持續加息,美元卻越來越疲軟。相反,人民幣到時最近一段時間都氣勢如虹,讓人感覺操縱匯率的倒是美國。
1、美國貨幣政策邁向正常化,已經持續一段時間,美元指數上升此前已經有過。預期都是提前表現出來,匯率也是如此。美國過去2、3年和2018年,總的加息次數越多,未來加息頻率則會越低,因為它越來越接近正常化。
2、經過奧巴馬的8年努力,美國經濟確實迎來利好,川普撿了個便宜。那麼便宜就要繼續撿,壓低美元,讓美元處於中強偏弱,對美國出口和經濟利好。
3、全球資本都在押注歐元區貨幣政策和利率正常化,就像此前2年,全球都押注美元,尋求匯率和息差套利。那麼相對來說,此前美元兌人民也好、歐元也好的高估值,現在就要回調。
4、特朗普的稅改雖然力度很大,但是依然低於預期水平,這對於對稅改寄予厚望的部分企業家來說,可能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因而美國經濟的提升速度可能也沒有那麼快。
5、去年已經有幾家央行開始加息了,如加拿大、英國、南韓。大家都在加息,美聯儲的加息也沒那麼獨特了。因利差而上漲的美元可能會面臨著利差收窄的拖累。
假如美元不跌了,我們資產價格的壓力,主要就說房地產吧,承壓可能還是很大的。所以,投資樓市真的要謹慎。
回覆列表
首先大家應該搞清楚一個認識,美元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避險品種,不是黃金,它也是唯一的避險貨幣。
搞清楚這一關鍵問題之後,我們就應該清楚美元過去一年為什麼下跌了。
過去二年,隨著歐洲量比寬鬆政策的實施,歐洲經濟從2016年十一月開始有點恢復,於是股市,特別是歐元有所上漲,再加上中國從2016年開始降息和鼓勵居民貸款購房,中國經濟也開始上升,這二大經濟體上升,帶動了世界經濟有大幅度上漲。於是,歐元,英鎊,加元都開始上漲,美元自然只有下跌的份了。
雖然從2015年12月美國開始加息5次,包括去年十月開始的縮表,這都客觀上造成了美元在世界貨幣流通的數量,利好美元。但是由於在這段時間裡,經濟復甦還是主流。
但是在今天世界貨幣體系中,美元佔比64%,只要美國持續減少貨幣,其他國家只能被動收縮貨幣流動性。現在澳洲,英國,加拿大都已經加息了,歐元現在也在減少QE數量,今年九月很可能加息,中國也在放漫M2數量,名義利率也達到4.5%,也在收緊流動性。
這些政策必然會給自己的國家經濟帶來重創。因為今天世界經濟的復甦,完全是依靠貨幣刺激,而一但刺激減少,經濟90%機率下滑,於是必然造成英鎊、歐元大跌,美元必然大漲。世界經濟越差,歐元、日元、英鎊、人民幣就越下跌,大宗商品也大跌,黃金也大跌,只可能造成,也是唯一會上漲的品種,這就是美元。所以美元才是真正的、唯一的避險工具。它和世界上所有的商品“走勢相反”,如果在過去歷史上,有一致的時候,那隻能說明,在“某個特殊條件下”成立,在大的危機出現時,美元一定是和他們相反的。
從美元指數構成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美元指數是由歐元、加元、瑞士法郎、英鎊、日元組成,只要這些國家經濟越差,世界經濟也必然越差,那麼,他們的貨幣必然大跌,美元指數必然大漲。成立美元指數以來,西方這5個大國基本上沒有發生大的經濟危機,所以美元指數最高也只是到達160點,如果這次美國縮表,造成歐洲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崩盤,美元指數很可能達到500點,這決不是危言聳聽。過去沒有發生的事情,並不代表未來不會發生,“一切皆有可能”。
美元也和美國經濟無關,這一點也從美元指數構成中可以看到。嚴格來說,也和美國加息、縮表無關,這一點也同樣從美元指數構成中可以看見。但是,加息縮表這個貨幣政策,還是可以間接影響美元走勢,如何影響呢?
美元是世界貨幣的“火車頭”,它加息,自然會減少流通量,逼迫那些平時“加槓桿”大的國家去槓桿,也採取加息舉動,而他們一加息,泡沫非常可能破裂,於是某個地區產生了經濟危機。這個時候美元就可能會上漲。如果這個泡沫刺破的是歐洲、英國、日夲、加拿大這些發達國家包括美國自己,那就不得了啦。這些國家貨幣大跌,逼著美元指數大漲,於是就會出現,美國、歐洲股市大跌,大宗商品大跌,黃金大跌,美元指數大漲的“奇觀”。
前二天歐洲股市、美國股市大跌,而美元指數大漲了二天。
我個人判斷,2018年,美國加息縮表這些“利好”政策,將會從量變達到質變,從而使減少的美元數量,在歐洲和中國引起“質變”,使這兩個大的經濟體很難維持住“已經具有的大泡沫”,因為,維持泡沫不破,是要消耗資金的,也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新貨幣”,現在美國持續加息,今年縮表力度也在加大,非常可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這個拐點。所以今年所有做多房子、股市、實業的人,必須“見好就收”,甚至應該果斷割肉,保持美元現金,做好一切防範舉措。我們可以少賺錢,少虧錢,但不可以讓自己“傾家蕩產”。小心駛得萬年船,這肯定沒有錯。萬萬不可信其無。所有破產倒閉的人,都是“信其無”,以為自己是對的。
變,是世界永恆的,不變,只是暫時的。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了30年,我們應該學會“見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