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隴耕

    (一)碑帖之分

    1.碑 帖

    碑,即刻石書法,包括碑碣、摩崖、墓誌、造像、界石、塔銘、刻經等,多以拓片形式存在。

    帖,原指縑紙上的墨跡書法,後也指這些墨跡的影印或翻刻本。

    碑與帖,書法風格面目不同,此因它們的本來功用不同。碑刻是嚴肅的事情,所以書法亦多樸厚莊重;而帖書多為信札隨筆,所以無多拘束,揮灑自然。

    從書法學習實踐而言,從碑入手還是從帖入手,的確會產生風格上的明顯差異,但是,這種差異,大多還只是停留在臨書範本的章法和結體等基礎階段,倘若具體而微到用筆,則無論是碑是帖,都會統一起來。至於南北之爭,只是一個面目和風格上的粗略的區分而已,假使針對不同書家的不同作品,就會因不同的欣賞者而產生出不同的感受來,所以宜乎辨證對待,具體分析。

    2.南北之爭

    自宋徂清,書法學上有一公案,即所謂“北碑南帖”或謂“南北書派”的問題。宋人趙孟堅及清人阮元都有論述,認為北派和南派各自衍成體系:北派以碑學為宗,以趙、燕、魏、齊、周、隋為序,代表書家有鍾繇、索靖、崔悅及歐陽詢、褚遂良等:南派以帖學為宗,以晉、宋、齊、梁、陳為序,代表書家有王羲之、王獻之、智永、虞世南等。由於對南北書風的認識角度不同,對碑帖派系特點的理解不同,後人對上述說法一直多有異議。

    清包世臣著《藝舟雙楫》,其後,康有為作《廣藝舟雙楫》;道鹹後,碑學中興,至鹹同間,碑體書法蔚為風氣,此與二人的尊碑鼓吹關係甚大。 在包、康二人之前,樸學大師阮元作有《南北書派論》和《北碑南帖論》,指出“古人書法未有不託金石以傳者”,“短箋長卷,意態揮灑,則帖擅其長;界格方嚴,法書深刻,則碑據其勝”,為晚清“尊碑論”奠定了基礎。

    康有為“尊碑”而“卑唐”,認為阮元關於碑體書法的認識完全正確,雲“此蓋通人達識,能審時宜,辨輕重也”。康氏在藝術觀念上講究“時宜”,與其在政治上主張改良相侔不乖。“碑學之興,乘帖學之壞,亦因金石之大盛也”,“乾、嘉之後,小學最盛,談者莫不藉金石以為考經證史之資”,“南北之碑,多嘉、道以後出土者”,“出碑既多,考證亦盛”,這些事實,都是康有為“尊碑”的客觀條件。“迄於鹹、同,碑學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寫魏體,蓋俗尚成矣”,時風雖已至此,康有為卻沒有忘卻“物極必反,天理固然”這一自然法則。

    在《廣藝舟雙楫》中,康氏梳理六朝碑版流變之跡,綜論其得失,使碑學獨立,與帖學對峙。他發現,流傳下來的法帖真品,已不多見,所以古人面目模糊,師之難工;而另一方面,清之法碑者,則知情善變,各能獨絕。因為無帖,所以“不得不”尊碑,這是客觀原因所決定。同時,康氏列舉出尊碑的五大理由:“尊之者,非以其古也;筆畫完好,精神流露,易於臨摹,一也;可以考隸楷之變,二也;可以考後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結構,宋尚意態,六朝碑各體畢備,四也;筆法舒長刻入,雄奇角出,應接不暇,實為唐宋之所無,五也。”前三條,是從書學研究的資料方面出發,而後兩條,則為書法實用角度著眼,言之有物。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記述:“褚季野語孫安國雲:‘北人學問淵綜廣博。’孫答曰:‘南人學問清通簡要。’支道林聞之,曰:‘聖賢故所忘言,自中人以還,北人看書如顯處視月,南人學問如牖中窺日。’”南人北人,其性格固有差別,倘能綜合之如“南人北相”或者“北人南相”,則是有福之人。南帖與北碑,其區分雖也容易,但若能跨越地域特徵而融合南北,是為“全其性”,其書法營養當然齊全,面目自然可觀了。

    碑與帖的區別

    碑的稱謂最早始於漢。據清代《說文》學家王筠的考證,最早的碑有3種用途,即宮中之碑,豎立於宮前以測日影;祠廟之碑,立於宗廟中以拴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諸侯和大夫下葬時用於牽引棺木入墓穴。由於這些實用的目的,最早的3種碑上都是沒有文字圖案的。

    帖最早指書寫在帛或紙上的墨跡原作。後來寫得優秀的墨跡難以流傳,於是把它們刻在木頭、石頭上,可以多次拓制,這樣就把刻於木石上的這些原來的墨跡作品及其拓本統稱為帖。

    認真概括起來,碑、帖有以下幾方面的區別:

    1.製作目的不同最初的碑沒有文字,後來為託頑金之堅以期永垂後世,在碑上增加了文字,並且從最初的隨意刻畫到莊重嚴整、一絲不苟,其主要目的是追述世系、記敘生平、歌功頌德,而不是傳揚書法,所以書者可以是名家,也可以不是名家。唐以前的碑多不署書者姓名,可以看出碑是重內容而輕書寫的。刻帖的目的是傳播書法,為書法研習者提供歷代名家法書的複製品,所以書法的優劣是它的選擇標準。只要是名家的書作精品,即便是隻言片語的一張便條,也照樣收入,很少顧及內容。

    2.書體不同碑的歷史悠久,所用書體在隋以前都是莊重肅穆的篆、隸、楷書。直至唐太宗御筆親灑,才開始有行書入碑。草書刻碑除昇天太子碑外,絕少有。而刻帖一事始自趙宋,多數是詩文簡札,所以行、草書及小楷居多。

    3.形制不同碑是豎立在地面上的石刻,多數是長方形,也有圓頂、尖頂的,雖然有一面字的,但也有兩面以至於四面刻字的。豐碑巨碣動輒丈餘高,氣勢宏偉。帖因為多取材於簡札、書信、手卷,故高度一般在一尺上下,長則一尺至三四尺,呈橫式,多為石板狀,只在正面刻字。另外,帖有木刻的,碑則絕少。

    4.製作方法不同南朝梁以前,碑一般是書丹上石,即由書寫者用硃筆直接把字寫在磨平的碑石上,再經鐫刻。刻碑者往往可以因循刀法的方便而使字的筆畫有風格上的變化,即與原書丹之字略有出入,還有的碑刻甚至未經書丹而直接奏刀。其字融入了刻工的藝術情趣,有極濃的金石味道,非毛筆書寫所能體現,實際上是書者與刻者的共同創造。而刻帖都是摹勒上石,就是先將墨跡上的字用透明的紙以墨摹下來,然後用硃色從背面依字勾勒;再拓印上石,最後刻,比碑多出兩道工序。雖然程式複雜,但刻帖要求忠於原作,盡力畢肖,每道工序均不得攙入己意,所以精品帖本可以達到亂真的水平。

    碑帖的傳拓方法

    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紋拓在紙上的技術。是儲存文物資料、提供臨寫楷模的重要方法。傳拓技術,在中國已有 1000 多年的歷史。許多已散失毀壞的碑刻,因有拓本傳世,才能見到原碑刻的內容及風采,如漢西嶽華山廟碑,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AD)地震時被毀,傳世拓本遂為珍品;唐柳公權書宋拓神策軍碑,因原碑已佚,僅有一冊拓本傳世,就成為孤本。傳拓可將石刻、古器物銘文和細微的花紋清晰地拓出來,以彌補照相技術的不足。碑帖傳拓方法主要有擦墨拓、撲墨拓兩大類,還有蠟墨拓、鑲拓、響拓等。

    擦墨拓法 主要工具是細毛氈捲成的擦子。擦子要卷緊縫密,手抓合適為宜,將氈卷下端切齊烙平,把溼紙鋪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並用力刷,使紙緊覆凹處,再用鬃制打刷有順序地砸一遍,如石刻堅固,紙上需墊毛氈,用木錘塗敲,使筆道細微處清晰,切不可用木錘重擊。待紙幹後,用筆在拓板上蘸墨,用擦子把墨汁揉勻,並往紙上擦墨,勿浸透紙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

    撲墨拓法 傳拓用的撲子用白布或綢緞包棉花和油紙做成,內襯布兩層,一頭綁紮成蒜頭型,按所拓碑刻、器物的需要,可捆紮成大、中、小三種撲子。把撲包噴水潮潤,用筆蘸墨汁刷在拓板上,用撲子揉勻,如用雙撲子,可先在下面撲子上蘸墨,然後兩撲子對拍把墨汁揉均,再往半乾紙上撲墨,第一遍墨必須均勻,撲三四遍墨見黑而有光即可。傳拓摩崖石刻等,因摩崖崖面粗糙,可用白布包穀糠、頭髮、砂粉、鋸末等做成撲子,將雙撲子蘸墨揉勻後再拓凸凹不平的摩崖刻字。陝西省西安碑林傳拓工作者,用馬尾鬃製成羅底,然後內襯氈子、舊毛料做成羅底撲子,只用單個羅底撲子和一塊拓板,拓出的碑刻拓片效果也很好。

    很多的人練習書法的時候,會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市場上的書法字帖,有的是用毛筆寫出來的,而有的是用刀刻出來的,黑底白字?

    明明都是字,有的卻是黑顏色的字,有的卻是白顏色的字。這個顏色非常重要嗎?

    很少有老師會在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給我們介紹為什麼是這樣。今天,我們就在這裡介紹一下碑與帖的關係。

    書法裡面所謂的碑,就是把字用刀刻在石頭上面儲存下來。西安的碑林其實是一種對書法的儲存的方法,因為古代的人沒有印刷技術,甚至於書寫的紙都比較緊張,洛陽紙貴的說法大家都不陌生。

    我們的印刷術和造紙術,雖然在當時已經產生了,但是並不發達。所以想要儲存大量的書法作品經典的作品,古人就只能刻在碑上流傳下去。

    然而碑是用刀刻的,不是用筆寫的。

    可以試著想一想,如果古人有了我們今天的技術,他們還會選擇用刀把字刻在石頭上面嗎?

    肯定不會。只要用印表機,用影印機,用掃描器就可以了。所以碑的產生其實是一種迫不得已,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

    書法愛好者們經常談論筆法。筆法甚至是有的學院派眼中的書法核心,南京藝術學院就有書法核心論,而這個核心就是指的筆法。

    寫字用筆的方法到底是什麼呢?說到底還是對筆畫的研究,對筆畫要有徹底的,精到的研究!

    對於每一個筆畫的長短,輕重緩急,大小,方向都要有著非常完美的掌握。如果連這樣的一個臨摹的基礎都沒有,那就談不上要去研究筆法了。

    換句話說,任何事情要是能夠把基礎打牢,把這些筆畫的特徵牢牢記在心裡。靈活的運用在手上,那麼自然也會經常會出現靈光一現的情況。

    創作出來的字也會越來越好看,越來越有神采。

    想要研究古人的用筆,必須從帖,也是就是墨本入手。

    墨本大都是用勾勒的方法把古人的字儲存到一絲一毫的程度。

    我們一定要感謝馮承素,他把王羲之的蘭亭序用雙鉤填墨的方法儲存下來,讓我們可以發現最大限度地瞻仰書聖的風采。

    所謂的墨本,能夠表現出所有筆畫,筆鋒及筆觸。筆觸相當於動物的觸角,那是最靈活靈敏的部分,所有的勾勾畫畫。遊絲牽引都需要我們在臨摹的時候注意到他們,只有把所有的細節都注意到了,我們在臨摹的時候才能夠適時地反映到筆墨當中,以後再創作的時候才能更加細緻入微,神形兼備。

    而碑只能儲存字形,不能像帖那樣展現筆畫的質感和細枝末節!

    筆法是用毛筆寫出來的,不是用刀刻出來的。西安的碑林雖然是天下聞名,但是其中的碑林沒有一點筆法,那麼筆法在哪兒?一定是我們在臨摹的時候要把它還原出來的。

    也可以這麼說,今天的筆法被說的這麼神秘,也是由於古代的科技的不發達所限制的。

    理解筆法也可以類比於畫畫當中的肌理,當我們畫一片非常厚實的土地和畫一方非常飄渺的天空的時候,畫筆所需要運用的顏料厚薄,輕重是不一樣的。

    這非常相似於我們寫漢字的時候用的筆法。有的書法風格也有激烈,平緩,歡快,天真,憤怒,需要我們臨摹的時候注意調整和轉換。

    總而言之,我們的祖先在那個年代能夠透過碑刻把字的形狀儲存下來,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這是值得我們懷著感激和崇敬的心態去學習的。

    至於書法發展到了今天,我們一定要思考碑派和帖派之間各自的特點,加以區分。

  • 2 # 趙福

    【書法碑與帖:它們都是書法很好之範本】

    書法之碑

    書法之碑:它是石刻拓本為主,當然還包括一些摩崖,墓誌等刻在石頭上的漢字之拓本。

    當然,這些字都比較挺撥、穩重,相比較而言,少些靈動之感覺。

    所以書法碑與帖其實都是書法比較好的範本,這其中還要歸功於當初的有心人士,但大都以晚清時期並流傳的當以帖為最多。

  • 3 # 南山瞭望

    碑學以石刻拓本為主,還包括一些摩崖、墓誌等刻在石頭上的漢字的拓本,這些字都比較挺拔、穩重,相比之下,少些靈動。

    帖學就是以手札、書信為主了,隨意性比較強,比較真實的反正了書作者的原本寫字風格。

    碑和帖作為兩種不同的體系,共同構築了中國書法數千年的璀璨,是書法兩種不同的表述方式,均有所長,但無所謂優劣,更不可偏頗。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已從讀的文字轉變為看的圖式,成為純視覺欣賞的造型藝術,書法的本體就是形式構成,注重形式構成顯然已經成為當今書法發展和創新的可能。所謂形式構成無非就是強化和追求點畫的粗細方圓、結體的正側大小、章法的疏密虛實、墨色的枯溼濃淡以及空間、節奏等各種對比關係。碑與帖幾乎涵蓋了所有形式構成中的各種對比元素,有了碑與帖的積累,就具備了形式構成的堅實基礎,強化各種對比關係,想必也不是什麼難事。

    1、什麼是碑?

    碑其實就是一塊兒石頭,最初在廟裡是扎放犧牲的石頭,在墓上是安卸棺材的石頭,都沒有文字。後來才有刻字的。最後凡是刻字的石頭都叫碑。也可以給活人立塊兒碑,例如給當地官員立碑,主要內容是為了歌頌一下他的政績;現在有些農村村口也會立一塊兒碑,記錄本村的歷史、名稱由來等。碑上的文字,就是碑文。立碑目的就是為了能讓更多人看到,能讓後人看到這些碑文。因此,碑上的字盡力要寫的讓大家都認得,都是當時主流寫法。

    2、碑文有哪些書體?

    前面提到了,碑文都是當時正規字型。比如現在的石碑,都是楷體,好像沒見過用草書寫碑的。在古代也是如此,早期的碑主要字型是隸書和楷書。漢碑代表作品《曹全碑》,唐楷名碑《九成宮醴泉銘》

    但是也有例外。唐代初期,唐太宗喜歡書法,學王羲之寫行書。他寫了兩個碑,《溫泉銘》和《晉祠銘》,就是用行書寫的。他的兒子李治也用行書字型給許多大臣寫碑。李世民草書碑《溫泉銘》,武則天為她的面首(情人)張昌宗立碑,說張昌宗是王子晉的靈魂脫生的,就在東山這地方把傳說是王子晉的墳給挖出來了,挖出來一瞧,也不能證明是王子晉,就在那兒立了個碑,叫《昇仙太子碑》。這塊碑是完全用草書寫的。武則天草書碑《昇仙太子碑》,當然,碑還是以楷書為主的。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廣大的受眾。

    3、什麼是帖?

    帖本來是指帛書,後來擴大範圍泛指一般筆札,包括書信等。帖的形式是比較隨意的,是朋友之間互相交流的工具。以前上學的時候,同學之間互相傳的小紙條,也可以看做是帖。就是給朋友看的,不是鄭重其事的,是很隨便的。六朝時,流傳下來很多王羲之的帖,三行兩行,甚至一行的都有。

    王羲之給四川一個地方官叫周甫的寫過一封信,信的開頭是“十七日...”,寫的是日期,後來就管它叫《十七帖》,王羲之《十七帖》,宋朝有《淳化閣帖》,就是把許多六朝人的字,漢朝人的字,還有倉頡的字編在一起。原來是淳化年間刻在閣(皇帝秘密藏書的書館)裡的,叫《淳化閣法帖》,後來簡稱為《閣帖》。

    碑和帖,是兩種不同用途的書法,沒有高低之分,更無所謂是否高尚正統。他們各有優點,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真正為我所用!

    要論碑帖之別,可簡要地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從型別上來說,“碑”在數千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需要,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形式型別,如碣石、摩崖、神道碑、墓誌、塔銘、造像、石經、經幢等等。

    將前人的法書名跡摹刻到石版或木板上,椎拓後以拓本的形式流傳,這就是“刻帖”(“刻帖”有時也稱為“法帖”,但為了與墨跡法帖相區別,本章使用“刻帖”一詞)。刻帖有效地解決了古代書法學習的範本問題,法書一經摹刻,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複製大量的拓本,為書法研習者提供豐富的範本。刻帖最晚在唐代就已經出現,當時流傳的主要有《十七帖》、《樂毅論》、《蘭亭序》等,大多是一些單刻帖。南唐以後,刻帖逐漸流行,出現了規模較大的叢帖,《保大帖》和《升元帖》就是傳說中的兩部南唐叢帖,可惜沒有流傳下來。宋代以後,《淳化閣帖》一出,宋代帖學迅速發展。

    刻帖的材質有石版和木板兩種,石版刻帖產生較早,唐代《十七帖》、《樂毅論》、《蘭亭序》以及南唐《升元帖》等官私刻帖,都是刻在石版上的。木板刻帖出現較晚,目前所知最早的木板刻帖就是北宋初年的《淳化閣帖》。

    木板刻帖與石版刻帖各有所長。木板刻帖製作簡便快捷,在原料的加工、運輸以及鐫刻等方面,比石版刻帖具有更大的優越性,但缺點是容易損壞變形,難以長久儲存。《淳化閣帖》刻成後不久,木板便出現斷裂,仁宗時已無法椎拓,北宋末年不得不重新翻刻。文徴明輯刻的《停雲館帖》和董其昌輯刻的《戲鴻堂帖》初刻也都是木板,但不久均毀於火,後來不得不重新模刻於石。有鑑於此,歷代大型刻帖中木刻本並不多見,除上文提到的幾種外,比較著名的木板刻帖還有北宋元祐年間(1086-1094)吳榮王趙顥刻的《二王府帖》、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高宗刻的《紹興國子監帖》以及鼎州郡守張斛所刻《鼎帖》等。石版刻帖雖然在製作上相對麻煩,但石質堅硬,可以長久儲存,所以大型刻帖還是以石材為多。

    刻帖的分類方法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根據收錄的法書數量分為單刻帖和叢刻帖兩大類。叢刻帖匯刻多件作品,簡稱叢帖,也稱套帖或匯帖,又可細分為歷代叢帖、斷代叢帖以及個人叢帖等。

    第二,從書跡本身的真實度來說,總體上碑刻比刻帖的失真性更高一些。當然也看具體情況,如果是精工巧匠所刻的碑或帖都能下真跡一等。所以尤其宋代以後,學帖者幾乎是主流,只有到明末清初以後碑學振起,從而學碑者佔據書壇主流。

    第三,從學習者的取法角度來說:欲求雄強之氣,必多法碑;欲求優雅之韻,非帖不可得也。

    碑帖之間的區別太多了,不一一列舉。建議看一些相關的入門書籍,如喻蘭《碑帖學基礎》、劉天琪《碑帖學導論》等。另外,若還有時間,可以瞭解一下金石學,金石碑帖在古人的學問中不分家,如朱劍心《金石學》、《金石學研究法》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丹田發聲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