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13507062770

    先說結論:

    做夢和睡眠質量沒有直接關係,早上醒來特別累最好要評估是否有其他睡眠問題

    ——————————————————————————————————————

    只要睡覺,就會做夢。說自己不做夢的人,只是忘了而已。

    剛才說到大多數夢就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如果這個階段醒來,人們一般會清晰地記得剛才的夢境。

    在睡眠淺深淺交替過程中,都會做一兩次夢。但大腦會對夢進行處理和記憶篩查,所以通常人們只能記起睡醒之前做的夢。就是說,如果清晨你是在最後一次快速眼動睡眠階段醒來,夢的記憶就留下。否則,人就會感覺自己“一夜無夢”或者記不起自己做的夢。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體會:半夜從噩夢中醒來之後再次入睡,第二天醒來時,會忘記夢的大部分內容。這就是大腦會對夢進行處理和記憶篩查的結果。

    正所謂存在即合理,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

    人在夢中以右大腦半球活動佔優勢,而醒來後則以左大腦半球佔優勢,在人體24小時晝夜活動過程中,醒與夢交替出現,才可以達到神經調節動態平衡。如果一個人真的完全不做夢,說明他的右腦可能出了問題。

    另外,夢是協調人體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人的注意力、情緒和認識活動有較明顯的調節作用。從精神分析心理學角度看,現實生活中未能或不能獲得滿足的慾望,卻可以在夢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調節心理平衡。

    所以做夢有利於身體健康,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夢本身對睡眠是有利而無害的。但很多人說:“做了一個晚上的夢,沒有睡好”。事實並非如此,人一個晚上最多做5次夢,與夢糾纏的時間不會超過2小時,所以安睡時間並不少。

    可以說不是做夢影響睡眠質量,而是身體上或精神上的原因影響了睡眠質量,讓人記得夢境,感覺自己經常、頻繁做夢。

    比如精神壓力過大,做一些噩夢、驚慌恐怖的夢,使人從睡眠中驚醒,醒後又很難再入睡,大腦得不到休息而疲勞。很多神經衰弱的人往往入睡困難,好不容易睡著了又被惡夢驚醒,導致白天昏昏沉沉、無精打采,甚至還會由夢產生疑病症和焦慮症,加重病情的發展。

    睡眠質量差,試試這5招

    1.規律作息,和懶覺、回籠覺說再見。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準點起床,週末也別打亂作息,剋制住賴床、睡回籠覺的念想。白天再困也不要躺下睡覺,以免晚上睡不著,打亂睡眠週期。

    2.培養“臥室+床=睡覺”的理念。床就是睡覺的地方,看書、玩手機等行為不要在床上進行。困的時候再上床躺下,如果睡不著,就去另一個房間轉轉,儘可能減少醒著躺在床上的時間。慢慢的,你進入臥室看到床只會想到——睡覺。

    3.睡前不要接收太多刺激資訊。下午3點之後,拒絕咖啡和濃茶,晚餐也不要吃太飽。睡覺前1小時,不要叫大腦太興奮,比如玩競技類遊戲,看搞笑綜藝等等。鍛鍊一下有助於睡眠,但注意最好選擇在早晨或晚飯後,不要在睡前運動。

    4.放輕鬆,但別求助於酒精睡前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洗(泡)一個熱水澡有助於身心的放鬆。不要試圖用酒精助眠,酒精雖然會縮短你的入眠時間,但會使睡眠變淺。淺睡眠時間若延長,半夜醒來的機率會很高,使睡眠變得斷斷續續。

    5.創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臥室的光線要暗,可以嘗試給窗簾加遮光布。臥室要安靜,如果睡覺比較輕可以試試降噪耳塞。臥室的溫度在18.~22℃是最舒適的睡眠溫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哪一部電影最能表現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