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89703360709

    宋詞中關於梅花: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詠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頤)以蓮花自喻一樣,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陸游曾經稱讚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於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緊臨著破敗不堪的“斷橋”,自然是人跡絕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從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園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長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應有得護理,也無人來欣賞,隨著四季代謝,它默默地開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誰肯一顧呢,它是無主的梅呵。“寂寞開無主”這一句,詩人將自己的感情傾注在客觀景物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

    日落黃昏,暮色朦朧,這孓然一身、無人過問的梅花,何以承受這淒涼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獨自愁”,這幾個字與上句的“寂寞”相互呼應。而且,偏偏在這個時候,又颳起了風,下起了雨。“更著”這兩個字力重千均,寫出了梅花的艱困處境,然而儘管環境是如此冷峻,它還是“開”了!它,“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楊維楨)。總之,從上面四句看,這對梅花的壓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無所不至,但是這一切終究被它衝破了,因為它還是開了!誰是勝利者?應該說,是梅花!

    上闋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它也的確還有“愁”。從藝術手法說,寫愁時,作者沒有用詩人、詞人們那套慣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寫得象這象那,而是用環境、時光和自然現象來烘托。況周頤說:“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蕙風詞話〉)就是說,詞人描寫這麼多“景物”,是為了獲得梅花的“神致”;“深於言情者,正在善於寫景”(田同之《西圃詞說》)。上片四句可說是“情景雙繪”。

    下闋,託梅寄志。

    梅花,它開得最早。“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齊己);“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張謂)。是它迎來了春天。但它卻“無意苦爭春”。春天,百花怒放,爭麗鬥妍,而梅花卻不去“苦爭春”,凌寒先發,只是一點迎春報春的赤誠。“苦”者,抵死、拼命、盡力也。從側面諷刺了群芳。梅花並非有意爭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們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們去妒忌吧。這裡把寫物與寫人,完全交織在一起了。花木無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象,說“爭春”,是暗喻。“妒”,則非草木能所有。這兩句表現出陸游標格獨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承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傲骨。

    最後幾句。把梅花的“獨標高格”,再推進一層:“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無主、黃昏日落、風雨交侵等悽慘境遇。這句七個字四次頓挫:“零落”,不堪雨驟風狂的摧殘,梅花紛紛凋落了,這是一層。落花委地,與泥水混雜,不辨何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這是第三層。結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看,梅花的命運有多麼悲慘,簡直令人不忍卒讀。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腿上最高峰。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請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的香味,卻永遠如故,一絲一毫也改變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處境,風雨侵凌,凋殘零落,成泥作塵的淒涼、衰颯、悲慼,一股腦兒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見盡節”(卓人月〈詞統〉)。而這“盡節”的得以“想見”,正是由於此詞運用比興手法,十分成功,託物言志,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為一首詠梅的傑作。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

    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黃金樽。

    梅花詩

    高啟

    瓊枝只合在瑤臺,

    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

    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

    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

    東風愁絕幾回開。

    《紅樓夢》訪妙玉乞紅梅

    曹雪芹

    酒未開樽句未裁,

    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

    為乞嫦娥檻外梅。

    入世冷桃紅雪去,

    離塵香割紫雲來。

    槎椏誰惜詩肩瘦,

    衣上猶沾佛院苔。

    《紅樓夢》詠紅梅花(紅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紅,

    衝寒先已笑東風。

    魂飛庾嶺春難辨,

    霞隔羅浮夢未通。

    綠萼添妝融寶炬,

    縞仙扶醉跨殘虹。

    看來豈是尋常色,

    濃淡由他冰雪中。

    《紅樓夢》詠紅梅花(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懶賦賦紅梅,

    逞豔先迎醉眼開。

    凍臉有痕皆是血,

    酸心無恨亦成灰。

    誤吞丹藥移真骨,

    偷下瑤池脫舊胎。

    江北江南春燦爛,

    寄言蜂蝶漫疑猜。

    《紅樓夢》詠紅梅花(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條豔是花,

    春妝兒女竟奢華。

    閒廳曲檻無餘雪,

    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夢冷隨紅袖笛,

    遊仙香泛絳河槎。

    前身定是瑤臺種,

    無復相疑色相差。

    贈范曄

    陸凱

    折梅逢驛使,

    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

    聊贈一枝春。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落花

    李商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稀。

    芳心①向春盡,所得是沾衣②。

    [註解]

    ①芳心:花心,亦指看花人之心,有雙關意。②沾衣:雙關。既指花零落飄飛沾人衣,又指惜花人觀落花傷感而淚落沾衣。

    [鑑賞]

    這首詩寫於會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閒居永業。當時,李商隱陷入牛李黨爭之中,境況不佳,心情鬱悶,故本詩流露出幽恨怨憤之情。

    首聯直接寫落花。上句敘事,下句寫景。落花雖早有,客在卻渾然不覺,待到人去樓空,客散園寂,詩人孤寂惆悵之情頓上心頭,詩人這才注意到滿園繽紛的落花,而且心生同病相憐的情思,用語巧妙。

    頷聯從不同角度寫落花的具體情狀。上句從空間著眼,寫落花飄拂紛飛,連線曲陌;下句從時間著筆,寫落花連綿不斷,無盡無休。對“斜暉”的點染,透露出詩人內心的不平靜。整個畫面籠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調中,顯示出詩人的傷感和悲哀。

    頸聯直接抒情。春去花落,“腸斷未忍掃”,表達的不只是一般的憐花惜花之情,而是斷腸人又逢落花的傷感之情。“眼穿仍欲稀”,寫出了詩人面對落花的痴情和執著。

    尾聯語意雙關。花朵用生命裝點了春天,落得個凋殘、沾衣的結局;而詩人素懷壯志,卻屢遭挫折,也落得個悲苦失望、淚落沾衣、低迴淒涼、感慨無限的人生際遇。

    全詩詠物傷己,以物喻己,感傷無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結束後,美國為何要把格陵蘭還給丹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