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倫多星報
-
2 # 陸燕青
民營銀行存款同樣具有保本效能,屬於剛需兌付,而且還有五十萬銀行保險的額度,儲戶們儘可以放心。
雖然民營銀行存款的利率高於國有銀行,但是其貸款利率水漲船高,起碼是實際執行的貸款利率高於國有銀行。
民營銀行面對中小企業,相關手續簡單執行成本較低,所以有底氣高息攬儲。雖然中小企業的貸款壞賬率高於國有企業,但是毛利率高於國有企業,所以能夠承受較高的銀行存款利率。
民營銀行具有比國有銀行更強的規避風險經驗,它們往往選擇低風險高收益的貸款客戶,其安全性不亞於國有銀行。
本問答中插圖是民營股份制的匯豐銀行銀行,其口碑全球皆知。國內很多民營銀行亦已經上市,成為股份制銀行,大大降低了其存貸款風險。
-
3 # 商務新觀察
民營銀行的虧損已經並非個案,除了像微眾銀行這樣的佼佼者盈利外,就連馬雲旗下的網商銀行也同樣是虧損的,還不要說那些背後金主實力不強的。不過,由於民營銀行在國內起步較晚,還處於成長階段,虧損是暫時的。
目前來看,國內正在運營的17家民營銀行中,真正能夠實現盈利的實屬鳳毛麟角。當然啦,這主要還是與它們成立時間不夠長,品牌認知度太低有關。其中規模最大的微眾銀行,註冊資本42億,網際網路巨頭騰訊作為其第一大股東。大多數都是註冊資本在30億以下的。
最重要的是民營銀行的網點及營業部太少,大都是純網際網路型別的,甚至壓根就沒有實體櫃檯。這確實為此類民營銀行的吸收存款帶來了巨大壓力,為了攬儲需要各自給出超高的存款利率,明顯增加了民營銀行的成本。
就拿民營銀行力推的智慧存款產品來說,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其實也有啊,但由於成本太高,它們基本上都是半推半就,尤其是在資金越來越寬鬆的情況下,根本不用擺上檯面。但對於民營銀行來說,你不上浮存款利率搞出創新的產品來,就沒有人主動來存款,也就無法資金,拿什麼賺錢?
因此,民營銀行冒著成本加大的風險,主動進行產品創新,推出現金管理類的智慧存款新產品,利率普遍高達4.0%以上,使用者只需要投資一年期以上即可獲得4.8%的存款利息,而央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才1.5%。
很多人也都在京東金融APP上的銀行精選裡購買此類智慧存款,像億聯銀行、藍海銀行和振興銀行、富民銀行等都有相關的產品。其中微眾銀行的智慧存款+已經下架。說白了,存款利率明顯高於其他銀行,甚至秒殺餘額寶等貨幣基金市場收益率,正是民營銀行的一種無奈創新力。即使如此的情況下,攬儲壓力依舊不小啊!
因此,出現民營銀行的虧損很正常,不過它們一般都是小額貸款,而這種放貸的利率明顯高於其他第三方,哪怕是億聯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達到了5.45%,但其貸款利率會更高的。只要是在吸金上能夠全面完成任務,長遠來看不會虧損。
-
4 # 三人聚眾
民營銀行存款利率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一般基於存款基準利率上浮20%-50%,如果是大額存單,一般可上浮55%左右。而因自2014年以後央行不再提供五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在央行視窗指導和行業規範之下,五年定期最高也就5.5%左右。
其他商業銀行與民營銀行在利率方面並沒有多大差異,畢竟存在央行視窗指導和行業規範。而貸款利率遠高於存款利率,特別是小型城商銀行或民營銀行,其貸款客戶一般為中小企業,貸款利率較高,存貸之間存在可觀的利差。
如果看到存款利率遠高於基準利率上浮50%以上,那麼該產品一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存款,而是偽存款,比如透過某某金融銷售的智慧存款,或銀行提供的結構性存款等,其性質更偏向於理財產品,或者可以說根本就是保本或部分保本理財產品。
所謂智慧存款即是創新現金管理類產品,主要採用收益權轉讓的方式運營,類同於銀行債券交易。比如網商銀行的定活寶,使用者存入一筆錢就是存入一筆三年定期存款,而非活期利率能達到這麼高。而使用者進行支取即是將該存款收益權轉讓給他人或與銀行合作的其他金融機構,類同債券交易的“淨價交易,全價交收”,銀行已經將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轉移給其他金融機構。
即智慧存款原理上還屬於存款,但它卻失去真正存款的性質,流動性已遠不如真正意義上的存款,風險也已不是存款的風險。而銀行方面所支付的利率仍是一般的存款利率,並沒有因此提高。
在結構性存款方面也一樣,銀行所支付的利息依舊是普通存款的利息,並沒有因此提高存款利率。而其高收益率主要來自於與之相掛鉤的金融衍生工具,也因此風險遠在銀行存款之上。
-
5 # 熊貓投資
不是會不會,而是已經有虧損了。
民營銀行的經營情況截止2019年年末,中國共有17家民營銀行開業經營,但由於民營銀行非上市企業,報表無需對外公佈,因此截止至今,僅有12家民營銀行對外公佈了相關的經營資料,,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山東的藍海銀行2017年的淨利潤為-0.98億元,虧損近1億元,而蘇寧銀行盈利還不到19萬元,基本相當於無盈利,其餘5家未公佈的銀行的,或許經營資料更差,所以說民營銀行早已出現虧損的案例了。
出現虧損了?那還安全不?2014年7月,銀監會首先批准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和天津金城銀行3家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隨後又在9月批准成立浙江網商銀行、上海華瑞銀行。2016年成為民營銀行獲批籌建的爆發之年,一共有12家民營銀行獲批。第一批民營銀行2015年正式開業,第二批則分別於2017年及2018年開業。
銀行開業之初,由於要招聘人員、搭建伺服器、租賃辦公場所、購置辦公裝置及辦公用品等等,所以初期的支出較大,而早期攬儲後到開拓業務放貸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中間導致了開業初期營業利潤為負數,並不足為奇,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經營正常,最終都會轉負為正。
民營銀行的利率高這點是沒錯的,目前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遠遠高於國有銀行,一年期的最高可達近5%,那這個利率會讓民營銀行虧損嗎?不會的,銀行的利潤來源為息差,那民營銀行貸款利率是多少呢?以微眾銀行為例,其微粒貸的利率範圍為萬分之二到萬分之五,即年利率為7.3%—18.25%,顯然其貸款利率遠高於存款利率,因此只要運營得體,不良率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那麼銀行銀行只會賺不會虧,以微眾銀行為例,2015年正式開業,到2017年時,盈利已經達到14.48億元。
-
6 # 財經者思
虧損只是暫時的,長期來看,盈利是遲早的事!目前即便是虧損,也是極個別的情況,大多數的民營銀行已經開始盈利了!再者說,有《存款保險條例》在,即使銀行經營出現困難,也不會影響到我們存款的!
目前國內民營銀行的盈利情況截止到2018年底,國內一共有17家民營銀行,由於部分銀行並未對外公佈經營資料,目前透過公開資訊能查詢到的12家民營銀行中,10家實現盈利,2家處於虧損狀態。具體情況見下圖!
從圖中12家民營銀行2017年的經營情況可以看出。首批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微眾、網商、金城、民商、華瑞)淨利潤皆突破了1億元大關,其中微眾銀行依靠騰訊的巨大流量支援,2017年淨利潤高達14.48億元,遠高於其他銀行!
而威海藍海銀行、新網銀行,都是2017年才剛開業,前期招聘人員、租賃場地、業務推廣都需要大量的資金,營業頭一年出現虧損可是可以理解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存款規模的擴大,形成盈利也是遲早的事情!
銀行盈利模式,決定了銀行虧損的可能性比較低我們都知道的是,銀行主要的營收來自於,存貸息差,只要貸款利率客觀上高於存款利率,銀行就很難產生持續性的虧損!雖說,部分民營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高達5%以上,但其面對的都是小微企業及個人信用貸款,金額較小且貸款利率高達7%~15%,相比於5%的存款利率而言,依舊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更況且,民營銀行對於風險更加的敏感、防範意識也更強,截止到2016年底,民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只有0.57%,遠低於商業銀行1.86%平均水平!
-
7 # 金榮智匯
從市場層面統計來看,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確實要高於國有大行和其他股份制銀行,但這個不是導致虧損的必然因素,直接的相對應的,民營銀行的貸款利率也更高一些,高出的幅度可是要大大超出存款利率高出的幅度,所以單就存款利率高就可能導致虧損過於偏面。
誠如前面有些夥伴分析到的,民營銀行確實有虧損的,但其因素有多方面的。其業務除了負債業務(存款),還有資產業務(貸款、投資等)、理財以及其他代理業務、中間業務,同一類業務中,個別產品可能會因為成本高出現虧損,但有其他產品和其他業務收益可以彌補。之所以還出現虧損,更大的原因在於業務初期的各項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但業務規模還不足以覆蓋。另一個原因就是壞賬損失的影響,因為資產質量的變化增加了現實的損失和潛在的損失可能,壞賬準備金增加吞噬了其他收益。
回覆列表
由於淨一期貨貿易戰爭匯率下降,匯率下降,外幣匯率升高,因此貸款利率大,銀行會將貸款不斷的往外發放將不斷貸款給中小企業融資融券公司和基金公司。
為防止企業不能還債的情況,銀行的在貸款時專門設立了按日期還貸款的一個舉措。每個月企業答應給銀行歸還多少利率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