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走的阿司匹林
-
2 # 老錢是條好狗子
一般來說的腎臟病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是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原發性腎臟綜合徵、腎盂腎炎、腎衰竭等等。
腎臟的系統結構
腎臟為實質性臟器,左右各一。腎實質可分為皮質和髓質兩部分。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
腎臟的生理功能
1.腎小球濾過作用:血液經過腎小球的時候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外, 幾乎所有的血漿成分均可透過腎小球濾過膜進入腎小囊而形成與血漿幾乎等滲的原尿。
2.腎小管的功能:包括重吸收功能、分泌和排洩功能、濃縮和稀釋功能。
3.腎臟的內分泌功能:包括分泌腎素、前列腺素、激肽釋放酶、促紅細胞生成素以及羥化酶等。
臨床症狀
1.水腫 指過多的液體積聚在人體的組織間隙時組織腫脹,是腎小球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類總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腎炎性水腫,另一類是腎病性水腫。前者表現為全身性,而以眼瞼、頭皮等組織疏鬆處為著。後者一般較嚴重,多從下肢開始。
2.排尿異常 出現尿路刺激症和遺尿,包括尿頻,尿急,尿痛。遺尿是指入睡後不自主排尿。
3.尿量異常 正常人每日24小時尿量約為1500ml,少於400ml或少於17ml每小時為少尿,少於100ml或12小時無尿液排出為無尿。
4.尿液異常 常見的尿中會出現蛋白質、血尿、管型尿、膿尿和菌尿。
4.腎性高血壓
飲食注意事項
1.低鹽 急性期嚴格限制鈉鹽攝入,每日低於3g,以減輕水腫和心臟負擔,病情好轉後,可以適當過渡到普通飲食。
2.蛋白質 腎功正常的時候,可以正常蛋白質飲食攝入,出現氮質血癥時,限制蛋白質攝入,每日0.5-0.8g,並且給予優質蛋白,如:牛奶,雞蛋,魚類,瘦肉等,不提倡植物蛋白,如:大豆、黃豆及黃豆製品。
3.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
另外腎衰患者,提倡足夠糖類和脂肪,嚴格限制水鈉攝入,必要時氨基酸應用。
以上內容只是概述,具體精準的相關知識,還需要對症應用,切記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檢查,按照醫囑進行合理飲食和治療。
回覆列表
慢性腎臟病是一個總稱,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病因主要有原發性腎小球腎炎、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糖尿病腎病、慢性腎盂腎炎、慢性尿酸性腎病、缺血性腎病、遺傳性腎病等等。
在慢性腎臟病的不同階段,其臨床表現也各不相同。早期可無不適症狀或僅有乏力、面板瘙癢、腰痠、夜尿增多等輕度不適;也可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浮腫、代謝性酸中毒及貧血等症狀;進入慢性腎臟病3期以後,上述症狀更趨明顯,進入腎衰竭期以後則進一步加重,有時可出現急性心衰、嚴重高鉀血癥、消化道出血、中樞神經系統障礙、內分泌紊亂等,甚至會危及生命。
慢性腎臟病在飲食上主張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飲食,低蛋白飲食可降低腎小球內高灌注、高血壓及高濾過,減少蛋白尿,從而減慢腎小球硬化及間質纖維化的進展,而且應該以優質動物蛋白為主,嚴格控制植物蛋白的攝入;另外主張補充必需氨基酸或酮酸氨基酸混合物。此外,應該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血脂異常的病人應進行飲食調整,必要時應予以降脂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