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arinaYue
-
2 # 好課堂網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應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詞語識記。對不認識的單詞去識記並會寫。而且關鍵是在識記過程中弄懂詞語的意思。最好是把詞語解釋背下來,然後讓孩子用該詞造句!即解詞+造句!這樣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
二、可以前期帶領孩子閱讀。閱讀後問問孩子:“這篇文章作者寫了一件什麼事呀?讓孩子去描述,在描述事,不對的地方先不要馬上糾正,可以引導式糾正。慢慢讓孩子能不能再用簡單一兩句概括一下?這樣鍛鍊孩子語言組織能力!
孩子回答完講得什麼事了,可以接著問:“這篇文章作者為什麼這樣寫?他寫的目的是什麼呢?”如果孩子能夠回答上這兩點,基本上孩子對這篇文章就大概理解了。家長們可以用這種提問方式,引導孩子。記住:前期一定在孩子閱讀時多鼓勵,讓孩子對閱讀感興趣,嚐到閱讀的甜頭和樂趣!供參考!
-
3 # 小語分分
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優劣,取決於他讀過的文章,刷過的題有多少。量變才能引起質變,所以這是一個與“輸入量”和“輸出量“有關的問題。
消化的優質文章數量,決定了輸入量。“輸入量”主要來自於接觸文章的數量以及消化吸收的質量,可以細分兩個方面。
第一,課內、外讀物的閱讀量有多少?
第二,字、詞、句的儲量有多少?
要想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孩子的閱讀量、字詞量都需要不斷積累。
1.閱讀量是孩子的“見識”。
設想一下,孩子閱讀的作品比較少,那他見過的作品型別一定也很有限,沒有見識過各層次作者的寫作思路、表現手法、描繪方法,考試時,碰到的選段有很大機率是從沒見過的型別。
在這種情況下,他也許都不懂作者為什麼寫著寫著,突然引用一句沒見過的詩,一會兒又來一句看不懂的名言。這時候孩子只好在內心感嘆:哇,這個閱讀題的好難啊,我都讀不懂。
都讀不懂了,還能妄想高分嗎?
胡亂寫上幾句,也算是做過努力了。
2.字、詞的積累是下筆的保證。
由於輸入量不夠,積累量少的問題也會體現在字、詞方面。
平時,我在學生們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就留意過:有時候,孩子在做較難的閱讀題時,會發現文段中有些詞語他根本就沒見過,就算聯絡上下文也無法明白意思。這樣的詞有一兩個,他會開始慌張;有三、四個,他也還能勉強讀完;要是超過了五、六個詞他都不懂的話,那這篇文章,連讀完都很困難。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加大閱讀量。僅僅如此還不夠,平時遇到不懂的字詞,真的要藉助字典詞典(不要用手機),爭取弄明白。
“輸出量”,主要就是刷題。除了平時上課回答針對性的問題以外,我們必須要做一些有關閱讀題的“刻意練習”。刷題,就是在做刻意練習。
可能有人認為,只要輸入量足夠,那孩子考試作答就應該不成問題了。但事實是,孩子依然不能將答案很好的體現在試卷上,令人不禁感嘆:那麼多課外書白讀了。讓我們琢磨一下這種情況也許就能想明白:如果把閱讀題拿去考原作者,他都未必能得滿分。每一道閱讀理解題背後都至少有兩個人,不能只考慮寫作者的意圖,還要考慮到出題者的心思。對考試來說,首要任務是揣測出題者的心思,判斷考察方向。其次才是依託作品,考慮作者的意圖。
為了要弄懂這兩個人的心思,我們就應該多練習、多思考。只有在大量練習中,不斷輸出自己的想法,與標準答案相比對,透過長時間的刻意練習,才能逐漸領會出題者的用意,學會依託作品展現自己的語文素養。
關注優育說,關注兒童學習力,探討學習方法。
回覆列表
孩子理解能力差可能要從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努力。老師和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思維的邏輯性、條理性,幫助孩子養成系統處理知識的習慣和能力
我女兒上小學時,學校每天會讓孩子帶一本書回家閱讀。第二天老師會就書裡的關鍵資訊提問孩子,以此來確定孩子的閱讀水平。孩子感到比較吃力,因為她還沒有養成系統條理地從書裡提取資訊的能力。
我花了一個學期的時間,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然後就關鍵資訊對她進行提問,如人物、地點、事件等。並教她有層級地處理資訊。慢慢地,孩子學會了閱讀要讀什麼,應該如何提取關鍵資訊。
知識獲取的層級應該是這樣的:首先要了解閱讀資訊的大意建立知識脈絡,正如一棵樹的樹幹,而細節就是枝葉,要先把樹幹建立起來,再去關注細節,豐滿枝葉。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孩子處理資訊的能力會有顯著增強,而閱讀水平自然也相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