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鯉行者
-
2 # 錦繡中源
這主要是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的。眾所周知,廣東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2018年廣東GDP高達9.73萬億元,已經連續30年位居全國第一,今年廣東GDP將有望突破10萬億大關。
廣東經濟發展不平衡也是眾所周知的,它的經濟產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2018年珠三角GDP高達81048.5億元,佔全省的比重超過80%;粵東地區GDP為6652.12億元,佔全省比重為6.8%;粵西地區GDP為7450.88億元,佔全省比重為7.6%;粵北GDP為5874.45億元,佔全省的比重只有6%。
除了區域發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區各市之間的差距也很大,廣州和深圳兩個一線城市的GDP都超過2萬億,遙遙領先其它城市,佔珠三角的比重近60%;而佛山、東莞兩個城市GDP都在8000億元之上,也大幅領先其它城市。廣深佛莞被稱為廣東的“四大金剛”,它們的GDP總量高達6.53萬億,高於中國第四經濟大省浙江。廣深佛莞之後,其它城市GDP落差比較大,排名第五的惠州GDP只有4100來億,不到東莞的1/2。
當然,除了經濟發展不平衡之外,廣東省轄市過多也是原因之一。廣東共下轄有21個省轄市,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其中面積僅5.6萬平方公里的珠三角就劃分有9個省轄市,深圳、東莞、珠海、中山四個城市的面積都不到2500平方公里。
因此,綜上所述,廣東雖然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但只有4個城市進入全國50強。
-
3 # 趙冰峰財經
從省份分佈來看,第二經濟大省江蘇最多,有9個城市入圍50強,分別是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常州、徐州、鹽城、揚州和泰州。
第三經濟大省山東入圍50強的城市也達到8個之多,第四經濟大省浙江入圍城市達到6個。
連續30年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一的廣東,入圍城市僅4個,分別是深圳、廣州、佛山和東莞。
為什麼連續30年經濟第一的廣東僅有4個城市入圍?
這與廣東省內區域經濟差距大,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發展失衡有關。
如果不是比50強數量,而是比一線城市數量的話,那廣東就要第一了,因為有深圳和廣州兩個,其他都是一個。
這就非常能說明問題了。改革開放30年,深圳是最早受益的,所以成為一線城市也情有可原。而廣州作為省會,再加上作為開放的第一站,入選一線也可以理解。
這就是發展模式造成的。廣東大力發展深圳和廣州,導致其他城市受限,但是也有好處啊。你要是說起來城市知名度,廣州深圳那全國有名,但是江蘇入圍9個,你除了南京蘇州,幾個知名度能拿得出的?
而且,在吸引世界500強方面,廣州深圳也比江蘇這些50強要強得多。
山東就更不用說了,50強入選8個,但是名字響噹噹的有幾個?一個都沒有。
越往內走就更不行了,河南2個,鄭州和洛陽,但是經濟知名度幾乎沒有。
我倒是覺得廣東的模式挺好,超大城市,聚集效應更強,而且都是高階產業,比江蘇山東以工廠為主的經濟更有魅力。
-
4 # 財經知識局
我想這4個城市應該指的是深圳、廣州、佛山和東莞吧。又說回來前50強能夠有4個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廣東是全國第一經濟大省,4個還是太少了。
面積只有4萬平方公里的珠三角,把全省80%的GDP都拿走了,其他城市還玩什麼呢?全省GDP2000億元以下的城市還有一大堆,1000億以下的還有兩三個。在其他經濟大省是沒有的。
廣東省21個城市中,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了全省平均水平的有:深圳、珠海、廣州、佛山、中山、東莞6個城市,其餘15個地市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有14個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以上6個城市和惠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總結一點,是廣東省內經濟發展分佈極度不均衡,但是廣東省在經濟發展中只有龍頭,沒有形成骨幹。因此廣東省沒有形成一批骨幹城市,而浙江、江蘇都有。這個是最重要原因,還有一點原因。
廣東省地市劃分過多,面積太小。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多個原因,廣東省的地市一分再分,數量較以前增加了很多。1+1效應是>2還是<2的問題,這裡暫且不討論。但他有一個結果確實很明顯的,就是形成不了拳頭。對於發達地區來說還好,城市人口不多,但人均水平高,所以總量還是能夠達到一定水平的。但是對於經濟不發達地方來說,這就要命。本來本地人口、資源就不多,總量很難做大,還有一部分要被珠三角吸走。
來廣東一再劃分地級市的目標是“多生孩子,多好打架”。但是生下來的孩子營養不夠,體格不夠強壯。這就使得廣東的城市出現了斷檔。GDP1萬億到2萬億的城市沒有,4000億到8000億的城市也極其少。有龍頭沒有骨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5 # 財經宋建文
我們先來看看上半年全國的GDP情況,全國GDP為45.09萬億,同比增長6.3%。其中廣東GDP為5.05萬億,同比增長6.5%,江蘇GDP為4.85萬億,同比增長6.5%,山東GDP為4.18萬億,同比增長5.4%。廣東當之無愧的成為經濟第一大省,領跑全國。
但再細分城市來看看GDP前50的城市:
全國GDP前50強的城市,僅有深圳、廣州、佛山、東莞四個城市上榜,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廣東的區域差距非常大。
上半年廣東全省GDP達到50447億,首超5萬億,成為全國GDP第一,主要是廣州市和深圳市兩個城市的GDP體量巨大並且增速優異,深圳上半年GDP名義增速達到10.21%,廣州上半年GDP名義增速達到10.35%,雙雙超過10%,而上半年全國的GDP增速6.3%,廣州和深圳兩個城市的GDP增速比全國高出58%以上。
但是我們看一下上面的資料就發現,深圳市和廣州市加在一起,上半年GDP為23889萬美元,在全省佔比47.3%。而這兩市的GDP名義增長率很高,再加上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政策支援,未來10年對全省經濟總量的拉動是明顯的,如無意外,全省GDP依然會領跑全國。
從省內來看,最高的深圳,半年GDP12133億元,而最低的雲浮市,半年GDP僅為425.5億元,差距非常大,並且廣東省有十個城市半年GDP低於1000億。在著明顯的不均衡,貧富差距較大,這是未來廣東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一花香不如百花香,全省都發展起來了,全是老百姓之福。
-
6 # 波士財經
這個問題有點歧義,看這個語氣,看不懂全國前50強城市廣東佔4個是多還是少。
如果是嫌少,那麼應該是問“為何只佔了4個城市?”
如果是嫌多,那麼應該是問“為何就佔了4個城市?”
不過看題主這個問法,大概還是存疑,為什麼全國50強城市,為何經濟第一的廣東省只佔4個。
這個並不難理解,因為廣東的資源,全部被廣州深圳這兩個超級城市給帶走了。
整個中國只有四個一線城市,廣東就佔了兩個,由此可見廣東的實力。而事實上,廣東已經保持中國各省市GDP第一的位置超過30年了,廣東也是第一個GDP總量超過9萬億的省份,今年廣東GDP總量將首次突破十萬億,也是全國首個GDO超過10萬億的省份,佔全國GDP總量的10%以上。廣東又如此成績,主要也是廣州與深圳這兩個超級城市帶動起來的。因為這兩個城市,差不多就佔廣東省GDP總量的45%左右。
資料顯示,2018年深圳GDP總量達到24222億元,僅次於上海與北京;廣州GDO總量達到22859億元,全國第四。
而進入全國50強的另外兩個廣東城市是佛山與東莞,他們也都是“萬億俱樂部”的後備軍,距離只有一步之遙。
但這些城市,都是廣東沿海發達地區,而且都是廣州、深圳以及香港組成的“粵港澳大灣區”成員,是深圳、廣州與香港輻射帶動發展起來的。
廣東經濟受到深圳與廣州的帶動,持續幾十年高速發展的同時,經濟發展很不均衡的。因為兩大超級城市,又極大的虹吸效應,把廣東其他地區優質資源,都吸引而來,成為廣深經濟發展的養料,這樣,在粵西北等廣東其他地區,發展動能就受到巨大侷限,很多城市經濟其實非常一般。
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或者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推動的,包括政策、區位、資本、人才、環境等等。而一個大的區域,其資源總是有限的,當大量優質資源,集中在廣深兩個超級城市的時候,其他城市促進城市經濟發展要素,就必然會不足。這種力不從心,讓廣東頭大腰小尾巴細。
資料顯示,廣東21個地級市,其中GDP排名第十的是江門市,2018年江門GDP總量只有2900億元,只有不到深圳的八分之一。
而排名最後的城市是雲浮市,其2018年GDP 總量只有849億元,不到江門的三分之一、不到深圳的1/28。
廣東排名第四的東莞,2018年GDP總量是8278億元,是排名第五的惠州4103億元的一倍。
因為區域之間的嚴重不均衡,所以經濟第一的廣東省,在全國前50強城市中只佔4席。
-
7 # 城市發展報告
因為珠三角和非珠差距很大,前四GDP總量就高達65295.8億,佔了全省經濟總量的67.1%,是其他17地市總和的兩倍還多。因此非珠城市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出眾,四強遙遙領先也就不足為奇。
從經濟規模來看,第五名惠州相較第四名東莞就已經腰斬,何況還有珠海這樣的袖珍強市。
廣東作為下轄市最多、經濟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百強市數量並不是最多的。但因為有廣州和深圳兩個一線城市的存在,高度提升了廣東的整體影響力和經濟實力。如果單獨對幾個經濟大省四強以後的城市,廣東並不比江蘇、山東、浙江有優勢。
-
8 # 互金圈
廣東GDP從1998年開始,一直是全國第1,總體經濟實力強,但是全國50強城市,只佔據了四個,分別是深圳、廣州、佛山、東莞;低於江蘇的9個城市,江蘇9個前50強城市分別是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常州、徐州、鹽城、揚州、泰州。從發展均衡看,廣東遠不如江蘇省,廣東經濟發展的極不均衡,導致雖然廣東GDP第一,但是頭部城市很少。
廣東省發展極不均衡2018年珠三角9市的GDP總量為8.10萬億元,佔據廣東省總GDP的9.72萬億的83.3%,剩下的12個地級市只佔廣東省GDP的16.7%。再看廣東頭部和尾部GDP的對比情況,廣東省GDP最高的深圳GDP為24221.98億元,廣東省最低的雲浮GDP僅為849億元,廣東省GDP最高的城市和GDP最低的城市兩者相差28倍;再看GDP排名第2的江蘇省,江蘇省GDP最高的蘇州GDP為18597.00億元,最低的宿遷GDP為2750.72億元,江蘇省GDP最高的城市和GDP最低的城市兩者相差6.7倍;最好看看GDP排名第3的山東,山東GDP最高青島GDP為12001.52億元,最低的日照2202.17億元,山東省GDP最高的城市和GDP最低的城市兩者相差5.4倍。
再看使用標準差衡量經濟發展的均衡性,江蘇省13個地級市GDP的標準差為4417.52,廣東省21個地級市GDP的標準差為6484.07;山東省13個地級市GDP的標準差為2590.33,整體看,山東的各個城市發展的均衡性更好,江蘇省次之,廣東省最差。
綜上所述:廣東因為有深圳和廣州這樣特大型城市的存在,相關的資源向特大型城市傾斜,離廣州、深圳近的城市能夠得到輻射,相反離廣州、深圳遠的城市無法得到覆蓋,缺乏產業基礎,無法得到很好的發展,經濟發展極不均衡。
回覆列表
中國的GDP城市50強
雖然目前倡導一地的發展不能只能GDP,但不得不說的是GDP仍然是衡量一個城市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根據各地釋出的2018年GDP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GDP總量第一的為上海,達到了32670億元,排在第50的為東營市GDP為4152.5元,前50強城市GDP之和達到496065億元,佔全國的55%左右,撐起來了半壁江山。50個城市中,GDP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已經達到42個,超過萬億元的城市達到16個。
大家都知道中國第一經濟強省為廣東省,已經連續21年坐擁中國GDP總量的頭把交椅了,理論上而言,前五十的城市裡廣州也應該是第一,但是我們細看卻發現前50名裡,廣東僅有4席,分別為:深圳、廣州、佛山、東莞;遠遠比不上GDP總量第二的江蘇(共有9席)、第三的山東(共有8席)以及第四的浙江(共有6席位),這點上確實有點尷尬,要知道廣東的地級市有21個,而江蘇只有13個,山東只有16個,浙江只有11個,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廣東的經濟發展極其不均衡。
廣東省廣東省目前共有21個地級市,2018年的GDP總量為97277.77億元,其中深圳+廣州兩市的GDP總量為47081.4億元,佔比48.4%,兩個市的GDP接近全省的一半,直接硬抗其餘19個地級市,可以說是舉全省之力發展兩市,如果算上珠江三角洲的六市(廣州、深圳、東莞、珠海、中山、佛山)2018年六市的GDP總量合計為71846.34億元,佔全省的74%,其餘15個市佔比僅為四分之一左右,發展之不平衡,由此可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前年我去廣東省的梅州市,發現竟然沒有動車可以達到,只能坐班車,要知道隔壁的福建都已經做到市市通動車了。
2018年廣東省GDP最高的深圳與GDP最低的雲浮相差了28.53倍,倍數相差之大遠超同為沿海的經濟發達省份福建(相差4.72倍)、山東(相差5.4倍)、江蘇(相差6.7倍)、浙江(相差10.25倍),因此廣東省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多多關注東部、北部以及南部地區的發展,只強幾個市不算強,真正做到全省都強才是真的強,儘早成為一個均衡化發展的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