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些年211125391
-
2 # 滴逃逃
1、張飛生於165年。
張飛(165年—221年),字益德(《華陽國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勇武過人,與其兄關羽並稱為“萬人敵”。
關羽年長數歲,張飛兄事之。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張飛與關羽一起加入,隨劉備輾轉各地。
2、關羽出生已經不可考,只知道卒於220年。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被稱為“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藉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
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3、趙雲出生已經不可考,只知道卒於229年。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擴充套件資料:
藝術形象:
傳統戲曲當中,張飛是一張蝴蝶臉,很喜相,很可愛。他在許多戲裡都是喜劇角色,所以這一張臉譜很適合表現他的性格。但是,《兩將軍》寫的是張飛和馬超挑燈夜戰的故事,戲裡的張飛一點也不逗樂,只有威風和魯莽。
在傳統戲曲中,關羽屬於”生“角,臉譜也非常有特色,面生七痣,眉心中間三粒,鼻子左右各兩粒;
七粒硃砂痣,紅似點血,因此顯得格外威風。以關羽為主要角色的京劇故事有《斬熊虎》、《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屯土山》、《月下斬貂蟬》、《過五關》等等。
關羽,字雲長,原字長生,公元161年生,河東解良人. 三國演義裡描寫的關羽是身長九尺(210釐米左右),髯長二尺(將近50釐米),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 大家都知道關羽所用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82斤(現在的61斤)。 體重100Kg(保守的估計),一般的馬都受不了,血型大概是A型 趙雲(168年~公元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中國三國時期蜀漢的著名將領。 生平 趙雲曾於佔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手下辦事。公孫瓚被袁紹攻滅後,趙雲並沒有投靠袁紹。 趙雲後來追隨劉備,在其麾下歷任牙門將軍、偏將軍、翊軍將軍、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成就一代霸業。蜀後主劉禪繼位後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 又拜鎮東將軍。 227年,趙雲隨蜀漢丞相諸葛亮入漢中,次年出征曹魏,曾於箕谷設定疑兵,避免部隊被魏軍狙擊。北伐失利後,貶為鎮軍將軍,不久去世。 261年後主追諡趙雲為順平侯。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承繼爵位、次子趙廣。兩人都在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 人物特徵 趙雲是蜀漢軍事集團中少有的“智勇兼備”的將領之一,曾經多次為主帥的錯誤決定做出指正。 據《三國志》記載,有關趙雲的著名事蹟有“長坂亂軍之中救後主劉禪”,《雲別傳》中記載有“截江奪阿斗”、“漢水空營退曹軍”等。 羅貫中所著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自立漢中王后,趙雲位列“五虎上將”之一。小說中的趙雲武藝超群、膽大心細,而且德行高尚。 據《雲別傳》記載:“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劉備也稱譽他“一身是膽”。三國時陳壽,楊戲稱其“強摯壯猛”,“猛將之烈”,“以忠勇稱”。 趙雲的歷史資料 趙雲事蹟多出於《雲別傳》,在《三國志》中別傳沒有作為正文內容,而是以註解形式出現。《三國志》原書中並無註解,註解乃後世南朝宋人裴松之所新增。《雲別傳》內容亦為《資治通鑑》等史書引用。 但亦有史家認為《雲別傳》內容以史料而論並不嚴謹,所記載的多是與趙雲相關的軼事,真實性有待商榷。此說由清朝何義門首度提出,近年在網際網路一度盛行。何氏並認為,劉備於221年準備東征吳國時,由趙雲 (而非諸葛亮) 勸阻劉備不要東征是不合情理,應是子孫溢美。然而,何的說法被一些人指過分疑古。 趙雲故址 現代趙雲祠墓地址: 四川大邑--子龍廟,順平侯趙雲墓 河北正定--趙雲廟。 清朝記載祠廟則有: 河南南陽南三十里屯東趙雲祠墓 四川黎州大渡河守禦所安靖壩左趙雲祠 湖廣桂陽州城外芙蓉山下趙雲祠 湖北當陽(長坂)相傳有子龍閣,子龍路。常德在相傳有子龍庵。成都和平街原名為子龍塘街,和平街小學在相傳是順平侯洗馬池故址。寧強在相傳有子龍駐軍處,子龍山。赤壁在相傳有子龍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