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史館
-
2 # 國史館
文正是古之大臣諡號中最高的,歷代文臣都把這兩個字當成最高追求。
按《周書,諡法》,文正是諡法中的最高規格,佔盡了人間所有的溢美之詞,堪稱美譽之最。中國古代歷朝都以道德的名義治理國家,所以,給文臣諡文正實際上也是樹立最高的道德楷模。
事實上也是,歷朝歷代被諡為文正的人,幾乎都是人中之龍,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很少有人能超越。比如宋代的范仲淹、元代的耶律楚才、明代的方孝儒。也正因為如此,歷朝歷代諡文正的人很少。明朝享276年國祚,諡文正的大臣只有四個人。
但清朝就有點多了,296年國祚,有八個人獲此殊榮,是中國曆朝歷代中最多的。
文和正這兩個字,哪一個都不容易。
有清一代,大臣死後諡號,第一個字如果是文,則該大臣必須是兩榜進士出身,而且入仕的第一個臺階也必須是編修、修撰或庶吉士,在翰林院裡薰陶過。
清朝新科進士,入翰林院的比例不高,大約在每屆新科進士的25%左右。除了一甲直接授編修或修撰,二甲名次靠前者才有可能授庶吉士,二甲名次靠後的只能被授予六部九卿的京官,三甲則絕無進翰林院的可能,大部分都是外放縣令。
這就是說,該大臣必須是個讀書人,而且還讀得不錯。
浙江巡撫王有齡捐班出身,太平軍圍困杭州,城破時他在署衙大堂上投繯自盡,這本來是應該大力殅表的,但朝廷只是給王有齡諡壯愍,就是因為王有齡的科名只是舉人。左宗棠也是舉人出身,他死後被諡文襄,是因為慈禧太后特賜他“賜同進士出身”。
第二個字則更有講究。如果是正,則必須要出自皇帝,由皇帝親口交代下來,所謂恩出自上,臣下不得擅擬。
這是因為,文正以下的諡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品行,只要總結一下該大臣品行的特點,找一個最突出的就能對應。比如,危身奉上為忠,文忠就可以給那些幫助皇帝辦了大事的人。 文治武功曰襄,文襄就可以給武功卓著的人。
但文正不行,不能隨便給。文正的意思是這個人差不多就是個完人了,沒有什麼缺點。而這種評價臣子不能隨便做出,必須由皇帝親自授予。如果遇到皇帝沒意識到需要提醒時,軍機大臣也只能暗示一下,臣下直接提到這兩個字與禮不合,甚至是嚴重的僭越行為,御史知道了是可以參奏的。
清朝大臣死了以後,他的諡號是由軍機處事先擬好,然後交由皇帝定奪。皇帝如果不滿意,可以下去重擬,直到皇帝滿意為止。但文正兩個字大臣不能擅擬,必須是皇帝親口交代下去。
所以,清朝如果想授予某個大臣文正,肯定是皇帝最欽佩的人,當然皇帝都不是很隨便的人,不會隨便亂授文正,哪怕那個人他寵愛的不得了,但畢竟授文正是皇帝的特權。
有清一代的文正,有言過其實的,但沒有什麼遺漏。
因為漢族士子最在意身後評價,所以清朝把諡文正的榮耀專門留給漢大臣,以示籠絡。滿大臣死後最高諡法是文忠,沒有文正。
清朝死後被諡文正的大臣一共有八個,分別是康熙朝湯斌、乾隆朝劉統勳、嘉慶朝朱珪、道光朝曹振鏞、咸豐朝杜受田、同治朝曾國藩、光緒朝李鴻藻、宣統朝孫家鼐。
雍正朝無人諡文正,但出了一個配享太廟的張廷玉。這是比諡文正還要榮寵的規格,過得不能太過了。雍正皇帝雖然勤政第一,但在與臣下的相處上似乎有失分寸,他先是寵出了一個年羹堯,後來又許諾張廷玉入太廟,讓乾隆皇帝好生為難。
清朝入關之前沒有文正,文正諡法的規則是乾隆皇帝晚年建立起來的,所以康雍兩朝皇帝活著的時候沒有人被諡文正。湯斌生前已經有賢名,但康熙皇帝對他多有誤解,所以湯斌的文正是乾隆皇帝追授的。乾隆以後,朝堂上對文正的諡法和名額也沒有明文規定,但達成某種默契,即每個皇帝只授一個文正。與唐宋元明相比,清朝的文正有點濫,有幾分末世名器的意味。
公平地說,這八個人裡面,有四個人實至名歸,授文正當之無愧。他們是湯斌、劉統勳、朱珪、曾國藩。其他四個就受之有愧了。
曹振鏞是四個人中最不該授文正的人,因為曹振鏞人如其名,是個庸碌而無行的人。他長期擔任首席軍機大臣,為政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以庸碌無為為榮,道光朝的朝政其實是敗壞在他之手。
曹振鏞是曹操的後人,他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號稱清官第一,當官五十多年一兩銀子也沒貪過。甚至,一輩子為官一件錯事也沒辦過,一次處分也沒有。朝堂上有這樣的人當首輔,實際上還不如和珅。
他做官的訣竅是“多磕頭少說話”。他從來不穿新衣服,上朝時身上官服滿是補丁。他和道光皇帝二人是一對活寶,君臣一起勤儉節約。在他倆的倡導下,連宮裡昇平署演戲的服裝都是補丁摞補丁,每次宮裡唱戲,臺上一大群叫花子咿咿呀呀打架,弄得下面看戲的群臣都掙不開眼,實在不好意思看。
作為道光朝的首輔,曹振鏞帶壞了朝堂的風氣。道光一朝,重形式,重表面,吹毛求疵,浮誇風盛行。但道光皇帝很受用,曹振鏞死了他很傷心,認為是折損了肱骨之臣,毫不猶豫地給了曹振鏞一個文正。
杜受田也不應該被諡文正。
杜受田一生中只當得“清貴”二字,此外就沒什麼可說的了。《清史稿,杜受田傳》裡羅列了他的許多事蹟,什麼孝順父親,愛民如子,救災時不顧個人安危染了時疫什麼的,看的讓人無語。杜受田當官到一品大員,正國級幹部,身居廟堂,不以天下為己任,卻一味愛惜羽毛,私德以外乏善可陳,實在有些蠅營狗苟。他實際上沒有任何政績,他的那些所謂“事蹟”,與清朝任何一個督撫相比,都不值一提。
杜受田工於心計,與同朝為官的“肅門六子”之一的陳孚恩齊名,是那種能夠死棋肚裡出仙著的人。道光皇帝立儲時,在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之間舉棋不定,於是就打算在南苑狩獵,考察一下兩個兒子誰更優秀。
兩個人實際上是各有千秋的。奕詝好靜,善體察人心,成熟,且文采斐然。奕訢好動,文武雙全,尤其善騎射,但年輕氣盛。兩人都去請教自己的師傅,杜受田暗中囑咐一番。
奕訢的師傅是卓秉恬。卓秉恬是個開闊而豁達的人,堂堂正正,有君子之風。他是有清一代四川人在朝堂上最大的官,一品大員,歷任三朝,從朝堂幹到封疆,又從封疆幹到朝堂,是個全才。他死後被諡文端,可見他平時的為人。他給奕訢的建議是盡情發揮即可。
於是圍獵那一天奕訢滿載而歸,奕詝卻不發一箭。道光皇帝問奕詝,為什麼毫無收穫?奕詝回答,“時方春和,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道光皇帝擊節贊到,“此真帝者言!”道光皇帝昏庸,是個特別好糊弄的人。於是奕詝就成了下一任皇帝。
所以,杜受田死了以後,咸豐皇帝奕詝就給了他一個文正的諡號,咸豐皇帝這是公器私用,拿國家名器做個人酬庸,所以當時的大臣普遍不服,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咸豐還愛屋及烏,破格提拔他的兒子杜翰,讓他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併成為顧命八大臣之一。
晚清的李鴻藻和孫家鼐則是沾了清流的光。
李鴻藻是同治皇帝兒時的啟蒙老師,他為人很好,性格平和,教書時循循善誘,在翁同龢入值南書房之前是小皇帝最得力的老師。他人緣也很好,謙恭而正直,在當時的士子中有很高的威望,是晚清最早期的清流領袖。
那個時候,清流遠遠不成氣候。理學家雖以帝師倭仁馬首是瞻,但不報團,政壇上毫無反手之力,一擊即潰。最典型的是同文館之爭,年紀輕輕的恭親王奕訢把八旗耆老文華殿大學士倭仁逼得走投無路,只得自殘裝病告老還鄉。
是李鴻藻登高一呼,把張之洞、吳大澂、張佩倫、陳寶箴這些年輕的言官團結在一起。毫不誇張地說,李鴻藻是晚清清流的始作俑者。
尤為難得的是,李鴻藻為人沒有稜角,但行事又有原則,政治傾向絕不保守,是恭親王奕訢的支持者。
言官和清流有個毛病,就是誇誇其談,絲毫不體恤當政者的難處。遇到國家大事,一味逞口舌之厲,建言沒有建設性。
但李鴻藻的政治主張與奕訢很接近,他利用自己在清流中的影響力,幫助奕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設立同文館、修築鐵路和電報、支援湘淮武裝、興辦洋務方面都是奕訢的得力助手。
可以說,李鴻藻個人的仕途生涯就是晚清清流的歷史。
李鴻藻死時,恭親王奕訢已經失勢,第二次被慈禧罷黜,頂替恭奕訢位置的是醇親王奕譞。奕譞這個人志大才疏,他一直想能像他哥哥奕訢那樣總攬朝局,大權在握,但他沒有奕訢那樣的格局和才具,所以淪為慈禧的槍手而不自知。
那之前清流風頭鼎盛,有點飄飄然,朝中不論什麼大小事他們都要評頭品足,誇誇其談,且漸有尾大不掉之勢,讓當政者煩惱之餘生出警惕之心,於是慈禧決定打擊清流。
所以,醇親王奕譞上臺的一大目標是收拾清流。在軍機大臣孫寶琦的具體操刀下,張佩倫、盛煜、寶廷、鄧承修等清流乾將紛紛中槍倒下,有識之士很快意識到,清流已成強弩之末,不大可能有大作為了。這不是好事,清流噤若寒蟬,非國家之福。所以,朝堂上從微末小官到大佬,都對慈禧有微詞。
所以,慈禧諡李鴻藻文正,是為了安撫清流,平息朝堂上對她的不滿。
孫家鼐是咸豐九年乙未科狀元,比翁同龢翁狀元早一科。不過他和翁同龢不睦,兩人雖同為南書房師傅,但互相看不慣,雖同為清流中人,但兩人的為人和政治主張卻大相徑庭。
孫家鼐與翁同龢兩家是世仇。
翁同龢的哥哥翁同書在咸豐八年任安徽巡撫,駐地就是孫家鼐的故鄉壽州。當時太平軍陳玉成領兵來犯,守城的就是孫家鼐的弟弟孫家泰。
孫家泰是壽州團練的首領,當時他與另一個團練首領苗佩霖有隙,而苗佩霖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他利用翁同書不諳世事又清高的特點,把他玩弄於鼓掌之上。他藉故讓翁同龢殺了孫家泰,讓清軍自毀長城,然後他投靠陳玉成大破壽州城,事後又全身而退,叛逃至太平軍那裡。
這是咸豐年間有名的公案,當時前線將領從曾國藩以下,袁甲三、吳棠、李續宜等皆曰翁同書該殺,但由於他父親翁心存是咸豐皇帝的老師而只是流放了事。
由此孫翁兩家結仇。孫家在壽州也是大家巨族,但畢竟不如常熟翁家。翁家父子不光聖眷優隆,還是兩代帝師,叔侄狀元,孫家就是撕破臉也弄不過他們。只不過孫家鼐是個謙謙君子,雖與翁同龢同朝為官,但以天下為己任,私仇不足為道。
反倒是翁同龢小肚雞腸,處處找孫家鼐的麻煩,好在孫家鼐修養好,不和翁同龢一般見識。直到戊戌年慈禧重新訓政,翁同龢被恭親王奕訢臨死前的一句“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而攆回老家,孫家鼐才開始揚眉吐氣。
他與張之洞關係很好,是清流同道。張之洞從言官當到封疆,又從封疆回到廟堂,孫家鼐一直都是他的堅定後盾。張之洞是同治二年癸亥科探花,兩人同是鼎甲出身,惺惺相惜。
1909年8月21日,張之洞病重,攝政王載灃代表皇帝視疾,一句話沒說好,把張之洞給氣死了。
攝政王載灃平時就很看不上張之洞,他那個時候很反感同光中興時對漢人的重用,一心想把大權從漢人手裡奪回來,所以,對於張之洞他不覺得有什麼尊敬的必要。而且,在他看來,張之洞老邁而迂腐,除了書生意氣之外沒有什麼可取之處。
但重臣就是重臣。張之洞這個級別的人,在載灃的小朝廷裡堪稱國之柱石。
庚子亂後清廷的外重內輕之勢已達登峰造極,北方一個袁世凱,南方一個劉坤一,比皇帝也差不了多少,而張之洞是唯一一個能鎮得住他們的樞臣,居然被載灃所輕賤。一代名臣,三朝元老,一生受慈禧的敬重和寵愛,到老了竟然折辱在載灃這種不諳世事的黃口小兒手裡,張之洞的鬱悶和憤懣朝野盡知,幾乎所有的漢大臣都同情他。
偏偏臨終時還被載灃的一句話氣死了,所以朝野的唾沫星子差不多要淹死載灃了。
張之洞死時的諡號也是被朝野議論最多的。載灃不覺得要給張之洞一個高的諡,無奈朝野輿論壓力太大,就草草擬了一個文襄給張之洞。
坦率地說,文襄是個不錯的諡,在所有文臣諡號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文忠,左宗棠就是文襄。但給張之洞不合適,因為襄字最基本的解釋是“甲冑有勞”,張之洞一生中辦洋務、興實業、倡教育,尤其是學問過人,慈禧太后用人有方,她一直把張之洞當成智囊,當作清流的象徵,是媒體和秘書類人才,用張之洞去號召和約束天下讀書人。張之洞當總督,雖帶兵多年,世人稱之為“香帥”,卻沒打過仗,一天戰場也沒有去過,所以滿朝的漢大臣都在想,攝政王莫非在開張香濤的玩笑?載灃的這個做法雖然大節上沒有什麼不妥,但顯得朝廷漫不經心,給張之洞這樣的重臣辦理身後事,過於潦草了。
但給了就是給了,皇帝不能說了不算。
恰在朝野物議沸騰時,孫家鼐去世了,這是一個有分量的人。他是張之洞的密友,又是清流領袖,儘管那個時候清流早就蕩然無存了。載灃覺得應該抓住機會彌補一下因為張之洞而得罪的漢大臣,反正諡號只是一個虛名,惠而不費,就給了孫家鼐一個文正。
所以,孫家鼐這個文正有張之洞一半功勞。張之洞泉下有知,也該瞑目了。
回覆列表
文正是古之大臣諡號中最高的,歷代文臣都把這兩個字當成最高追求。
按《周書,諡法》,文正是諡法中的最高規格,佔盡了人間所有的溢美之詞,堪稱美譽之最。中國古代歷朝都以道德的名義治理國家,所以,給文臣諡文正實際上也是樹立最高的道德楷模。
事實上也是,歷朝歷代被諡為文正的人,幾乎都是人中之龍,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很少有人能超越。比如宋代的范仲淹、元代的耶律楚才、明代的方孝儒。也正因為如此,歷朝歷代諡文正的人很少。明朝享276年國祚,諡文正的大臣只有四個人。
但清朝就有點多了,296年國祚,有八個人獲此殊榮,是中國曆朝歷代中最多的。
文和正這兩個字,哪一個都不容易。
有清一代,大臣死後諡號,第一個字如果是文,則該大臣必須是兩榜進士出身,而且入仕的第一個臺階也必須是編修、修撰或庶吉士,在翰林院裡薰陶過。
清朝新科進士,入翰林院的比例不高,大約在每屆新科進士的25%左右。除了一甲直接授編修或修撰,二甲名次靠前者才有可能授庶吉士,二甲名次靠後的只能被授予六部九卿的京官,三甲則絕無進翰林院的可能,大部分都是外放縣令。
這就是說,該大臣必須是個讀書人,而且還讀得不錯。
浙江巡撫王有齡捐班出身,太平軍圍困杭州,城破時他在署衙大堂上投繯自盡,這本來是應該大力殅表的,但朝廷只是給王有齡諡壯愍,就是因為王有齡的科名只是舉人。左宗棠也是舉人出身,他死後被諡文襄,是因為慈禧太后特賜他“賜同進士出身”。
第二個字則更有講究。如果是正,則必須要出自皇帝,由皇帝親口交代下來,所謂恩出自上,臣下不得擅擬。
這是因為,文正以下的諡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品行,只要總結一下該大臣品行的特點,找一個最突出的就能對應。比如,危身奉上為忠,文忠就可以給那些幫助皇帝辦了大事的人。 文治武功曰襄,文襄就可以給武功卓著的人。
但文正不行,不能隨便給。文正的意思是這個人差不多就是個完人了,沒有什麼缺點。而這種評價臣子不能隨便做出,必須由皇帝親自授予。如果遇到皇帝沒意識到需要提醒時,軍機大臣也只能暗示一下,臣下直接提到這兩個字與禮不合,甚至是嚴重的僭越行為,御史知道了是可以參奏的。
清朝大臣死了以後,他的諡號是由軍機處事先擬好,然後交由皇帝定奪。皇帝如果不滿意,可以下去重擬,直到皇帝滿意為止。但文正兩個字大臣不能擅擬,必須是皇帝親口交代下去。
所以,清朝如果想授予某個大臣文正,肯定是皇帝最欽佩的人,當然皇帝都不是很隨便的人,不會隨便亂授文正,哪怕那個人他寵愛的不得了,但畢竟授文正是皇帝的特權。
有清一代的文正,有言過其實的,但沒有什麼遺漏。
因為漢族士子最在意身後評價,所以清朝把諡文正的榮耀專門留給漢大臣,以示籠絡。滿大臣死後最高諡法是文忠,沒有文正。
清朝死後被諡文正的大臣一共有八個,分別是康熙朝湯斌、乾隆朝劉統勳、嘉慶朝朱珪、道光朝曹振鏞、咸豐朝杜受田、同治朝曾國藩、光緒朝李鴻藻、宣統朝孫家鼐。
雍正朝無人諡文正,但出了一個配享太廟的張廷玉。這是比諡文正還要榮寵的規格,過得不能太過了。雍正皇帝雖然勤政第一,但在與臣下的相處上似乎有失分寸,他先是寵出了一個年羹堯,後來又許諾張廷玉入太廟,讓乾隆皇帝好生為難。
清朝入關之前沒有文正,文正諡法的規則是乾隆皇帝晚年建立起來的,所以康雍兩朝皇帝活著的時候沒有人被諡文正。湯斌生前已經有賢名,但康熙皇帝對他多有誤解,所以湯斌的文正是乾隆皇帝追授的。乾隆以後,朝堂上對文正的諡法和名額也沒有明文規定,但達成某種默契,即每個皇帝只授一個文正。與唐宋元明相比,清朝的文正有點濫,有幾分末世名器的意味。
公平地說,這八個人裡面,有四個人實至名歸,授文正當之無愧。他們是湯斌、劉統勳、朱珪、曾國藩。其他四個就受之有愧了。
曹振鏞是四個人中最不該授文正的人,因為曹振鏞人如其名,是個庸碌而無行的人。他長期擔任首席軍機大臣,為政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以庸碌無為為榮,道光朝的朝政其實是敗壞在他之手。
曹振鏞是曹操的後人,他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號稱清官第一,當官五十多年一兩銀子也沒貪過。甚至,一輩子為官一件錯事也沒辦過,一次處分也沒有。朝堂上有這樣的人當首輔,實際上還不如和珅。
他做官的訣竅是“多磕頭少說話”。他從來不穿新衣服,上朝時身上官服滿是補丁。他和道光皇帝二人是一對活寶,君臣一起勤儉節約。在他倆的倡導下,連宮裡昇平署演戲的服裝都是補丁摞補丁,每次宮裡唱戲,臺上一大群叫花子咿咿呀呀打架,弄得下面看戲的群臣都掙不開眼,實在不好意思看。
作為道光朝的首輔,曹振鏞帶壞了朝堂的風氣。道光一朝,重形式,重表面,吹毛求疵,浮誇風盛行。但道光皇帝很受用,曹振鏞死了他很傷心,認為是折損了肱骨之臣,毫不猶豫地給了曹振鏞一個文正。
杜受田也不應該被諡文正。
杜受田一生中只當得“清貴”二字,此外就沒什麼可說的了。《清史稿,杜受田傳》裡羅列了他的許多事蹟,什麼孝順父親,愛民如子,救災時不顧個人安危染了時疫什麼的,看的讓人無語。杜受田當官到一品大員,正國級幹部,身居廟堂,不以天下為己任,卻一味愛惜羽毛,私德以外乏善可陳,實在有些蠅營狗苟。他實際上沒有任何政績,他的那些所謂“事蹟”,與清朝任何一個督撫相比,都不值一提。
杜受田工於心計,與同朝為官的“肅門六子”之一的陳孚恩齊名,是那種能夠死棋肚裡出仙著的人。道光皇帝立儲時,在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之間舉棋不定,於是就打算在南苑狩獵,考察一下兩個兒子誰更優秀。
兩個人實際上是各有千秋的。奕詝好靜,善體察人心,成熟,且文采斐然。奕訢好動,文武雙全,尤其善騎射,但年輕氣盛。兩人都去請教自己的師傅,杜受田暗中囑咐一番。
奕訢的師傅是卓秉恬。卓秉恬是個開闊而豁達的人,堂堂正正,有君子之風。他是有清一代四川人在朝堂上最大的官,一品大員,歷任三朝,從朝堂幹到封疆,又從封疆幹到朝堂,是個全才。他死後被諡文端,可見他平時的為人。他給奕訢的建議是盡情發揮即可。
於是圍獵那一天奕訢滿載而歸,奕詝卻不發一箭。道光皇帝問奕詝,為什麼毫無收穫?奕詝回答,“時方春和,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道光皇帝擊節贊到,“此真帝者言!”道光皇帝昏庸,是個特別好糊弄的人。於是奕詝就成了下一任皇帝。
所以,杜受田死了以後,咸豐皇帝奕詝就給了他一個文正的諡號,咸豐皇帝這是公器私用,拿國家名器做個人酬庸,所以當時的大臣普遍不服,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咸豐還愛屋及烏,破格提拔他的兒子杜翰,讓他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併成為顧命八大臣之一。
晚清的李鴻藻和孫家鼐則是沾了清流的光。
李鴻藻是同治皇帝兒時的啟蒙老師,他為人很好,性格平和,教書時循循善誘,在翁同龢入值南書房之前是小皇帝最得力的老師。他人緣也很好,謙恭而正直,在當時的士子中有很高的威望,是晚清最早期的清流領袖。
那個時候,清流遠遠不成氣候。理學家雖以帝師倭仁馬首是瞻,但不報團,政壇上毫無反手之力,一擊即潰。最典型的是同文館之爭,年紀輕輕的恭親王奕訢把八旗耆老文華殿大學士倭仁逼得走投無路,只得自殘裝病告老還鄉。
是李鴻藻登高一呼,把張之洞、吳大澂、張佩倫、陳寶箴這些年輕的言官團結在一起。毫不誇張地說,李鴻藻是晚清清流的始作俑者。
尤為難得的是,李鴻藻為人沒有稜角,但行事又有原則,政治傾向絕不保守,是恭親王奕訢的支持者。
言官和清流有個毛病,就是誇誇其談,絲毫不體恤當政者的難處。遇到國家大事,一味逞口舌之厲,建言沒有建設性。
但李鴻藻的政治主張與奕訢很接近,他利用自己在清流中的影響力,幫助奕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設立同文館、修築鐵路和電報、支援湘淮武裝、興辦洋務方面都是奕訢的得力助手。
可以說,李鴻藻個人的仕途生涯就是晚清清流的歷史。
李鴻藻死時,恭親王奕訢已經失勢,第二次被慈禧罷黜,頂替恭奕訢位置的是醇親王奕譞。奕譞這個人志大才疏,他一直想能像他哥哥奕訢那樣總攬朝局,大權在握,但他沒有奕訢那樣的格局和才具,所以淪為慈禧的槍手而不自知。
那之前清流風頭鼎盛,有點飄飄然,朝中不論什麼大小事他們都要評頭品足,誇誇其談,且漸有尾大不掉之勢,讓當政者煩惱之餘生出警惕之心,於是慈禧決定打擊清流。
所以,醇親王奕譞上臺的一大目標是收拾清流。在軍機大臣孫寶琦的具體操刀下,張佩倫、盛煜、寶廷、鄧承修等清流乾將紛紛中槍倒下,有識之士很快意識到,清流已成強弩之末,不大可能有大作為了。這不是好事,清流噤若寒蟬,非國家之福。所以,朝堂上從微末小官到大佬,都對慈禧有微詞。
所以,慈禧諡李鴻藻文正,是為了安撫清流,平息朝堂上對她的不滿。
孫家鼐是咸豐九年乙未科狀元,比翁同龢翁狀元早一科。不過他和翁同龢不睦,兩人雖同為南書房師傅,但互相看不慣,雖同為清流中人,但兩人的為人和政治主張卻大相徑庭。
孫家鼐與翁同龢兩家是世仇。
翁同龢的哥哥翁同書在咸豐八年任安徽巡撫,駐地就是孫家鼐的故鄉壽州。當時太平軍陳玉成領兵來犯,守城的就是孫家鼐的弟弟孫家泰。
孫家泰是壽州團練的首領,當時他與另一個團練首領苗佩霖有隙,而苗佩霖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他利用翁同書不諳世事又清高的特點,把他玩弄於鼓掌之上。他藉故讓翁同龢殺了孫家泰,讓清軍自毀長城,然後他投靠陳玉成大破壽州城,事後又全身而退,叛逃至太平軍那裡。
這是咸豐年間有名的公案,當時前線將領從曾國藩以下,袁甲三、吳棠、李續宜等皆曰翁同書該殺,但由於他父親翁心存是咸豐皇帝的老師而只是流放了事。
由此孫翁兩家結仇。孫家在壽州也是大家巨族,但畢竟不如常熟翁家。翁家父子不光聖眷優隆,還是兩代帝師,叔侄狀元,孫家就是撕破臉也弄不過他們。只不過孫家鼐是個謙謙君子,雖與翁同龢同朝為官,但以天下為己任,私仇不足為道。
反倒是翁同龢小肚雞腸,處處找孫家鼐的麻煩,好在孫家鼐修養好,不和翁同龢一般見識。直到戊戌年慈禧重新訓政,翁同龢被恭親王奕訢臨死前的一句“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而攆回老家,孫家鼐才開始揚眉吐氣。
他與張之洞關係很好,是清流同道。張之洞從言官當到封疆,又從封疆回到廟堂,孫家鼐一直都是他的堅定後盾。張之洞是同治二年癸亥科探花,兩人同是鼎甲出身,惺惺相惜。
1909年8月21日,張之洞病重,攝政王載灃代表皇帝視疾,一句話沒說好,把張之洞給氣死了。
攝政王載灃平時就很看不上張之洞,他那個時候很反感同光中興時對漢人的重用,一心想把大權從漢人手裡奪回來,所以,對於張之洞他不覺得有什麼尊敬的必要。而且,在他看來,張之洞老邁而迂腐,除了書生意氣之外沒有什麼可取之處。
但重臣就是重臣。張之洞這個級別的人,在載灃的小朝廷裡堪稱國之柱石。
庚子亂後清廷的外重內輕之勢已達登峰造極,北方一個袁世凱,南方一個劉坤一,比皇帝也差不了多少,而張之洞是唯一一個能鎮得住他們的樞臣,居然被載灃所輕賤。一代名臣,三朝元老,一生受慈禧的敬重和寵愛,到老了竟然折辱在載灃這種不諳世事的黃口小兒手裡,張之洞的鬱悶和憤懣朝野盡知,幾乎所有的漢大臣都同情他。
偏偏臨終時還被載灃的一句話氣死了,所以朝野的唾沫星子差不多要淹死載灃了。
張之洞死時的諡號也是被朝野議論最多的。載灃不覺得要給張之洞一個高的諡,無奈朝野輿論壓力太大,就草草擬了一個文襄給張之洞。
坦率地說,文襄是個不錯的諡,在所有文臣諡號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文忠,左宗棠就是文襄。但給張之洞不合適,因為襄字最基本的解釋是“甲冑有勞”,張之洞一生中辦洋務、興實業、倡教育,尤其是學問過人,慈禧太后用人有方,她一直把張之洞當成智囊,當作清流的象徵,是媒體和秘書類人才,用張之洞去號召和約束天下讀書人。張之洞當總督,雖帶兵多年,世人稱之為“香帥”,卻沒打過仗,一天戰場也沒有去過,所以滿朝的漢大臣都在想,攝政王莫非在開張香濤的玩笑?載灃的這個做法雖然大節上沒有什麼不妥,但顯得朝廷漫不經心,給張之洞這樣的重臣辦理身後事,過於潦草了。
但給了就是給了,皇帝不能說了不算。
恰在朝野物議沸騰時,孫家鼐去世了,這是一個有分量的人。他是張之洞的密友,又是清流領袖,儘管那個時候清流早就蕩然無存了。載灃覺得應該抓住機會彌補一下因為張之洞而得罪的漢大臣,反正諡號只是一個虛名,惠而不費,就給了孫家鼐一個文正。
所以,孫家鼐這個文正有張之洞一半功勞。張之洞泉下有知,也該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