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初夏1114

    一、 借事生議,層層深入先秦諸子的述理散文大多采取橫向結構,以論點為核心,抱定主旨,四面鋪展,反覆盤旋,而《孟子》則迥然有別。它往往採取縱向結構,借事生議,步步為營,層層逼近,最後揭示文章指歸。

    當齊宣王問以齊桓晉文稱雄圖霸之事,孟子卻以“臣未聞也”一句,把問題輕輕棄置一邊,反客為主,相對地提出了“保民而王”的論題,由此引出一番長篇宏論。在論述過程中,巧妙地借齊王以羊易牛釁鐘的事實為發端,步步深入,痛快淋漓地闡明瞭自己的政治主張。

    他首先指出:宣王這種不忍見牛觳觫驚怕,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換牛的不忍之心,實際上就是行不忍之政的充分條件:“是心足以王矣”。既然如此,宣王為什麼不能推行王道呢?

    孟子用形象貼切的比喻,無可辯駁地指出了宣王不實行王道,非不能,而是不為。為何不為,因為有大欲也。緊接著他抓住齊王的大欲,連連反問,最終揭示其“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的圖霸夙願,並一針見血地指出:“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甚於緣木求魚;又以鄒人與楚人戰為例,詳細剖析,曉以利害,指出只有放棄霸圖,反本而行王道,才能一統天下,除此無他路可走。

    這樣,齊王圖霸的大欲便無所立足,不得不重視對方“保民而王”的觀點。結穴便順理成章,提出舍末反本王天下的理論和措施,揭示題旨。

    二、 巧設機關,欲擒故縱孟子先聳人聽聞地提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觀點,並巧妙地用一獨詞句“可”回答宣王的詢問,投其所好,使對方對“保民而王”的觀點產生興趣,無意中墜入自己巧設的機關中。

    繼而欲擒故縱,抓住以羊易牛釁鐘之事,故意輕輕一揚,稱讚宣王這種做法:“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並指出:“是心足以王矣。”以假作真,肯定宣王具備了保民而王的條件。

    這不僅為下一步論述立下根基,同時,以此為餌,引齊王上鉤。果然,寥寥幾句溢美之辭,一下子使宣王忘乎所以,飄飄然起來,引孟子為同調,“夫子之言,於我心有慼慼焉。”一頭鑽進了對方精心設計的圈套之中。

    這時,孟子驟然一抑,尖銳地指出宣王“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正如力能舉百鈞而不能舉一羽,目能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並嚴肅地警告他:“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請他鄭重地考慮一下後果。這不啻給宣王以當頭棒喝。到這裡,我們才恍然大悟,孟子肯定宣王對禽獸的不忍之心,正是為了否定其慈於禽獸而忍於百姓的本末倒置的霸道政策。

    接下來,孟子故設疑辭,窮追猛逼,逼出齊王不行王道的根源:心懷稱霸海內的大欲。以此為目的,孟子短兵相接,不但指出其不可能實現,而且“盡力而為之,後必有災”。大跌大落,弄得宣王瞠目結舌,茫然無措,一心稱霸的大欲化為烏有。

    這時,孟子又乘勝追擊,指出宣王唯一的出路是迅速反本,保民而王,並提出了自己的設想,使宣王在山窮水盡之時,看到了柳暗花明的希望,終於心悅誠服地改變了自己的觀點,接受了孟子的主張。這種巧設機關,抑揚有術的論證方法,不僅使文章波瀾跌宕,姿態橫生,更重要的是論敵容易被矇蔽而進入“迷陣”之中,最後乖乖地當俘虜。從中我們可見孟子論證手法的高超。

    三、 取譬設喻,言之成理孟子是運用比喻的聖手,擅長引譬設喻來陳說事理,使論點鑿鑿有據,合情入理。作者寓莊於諧,涉筆成趣,先後用了四個形象貼切的比喻.

    針對宣王愛憐禽獸而不保百姓的做法,用“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為喻,點明其不肯推恩於百姓的實質:“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繼而更進一步以“挾太山以超北海”和“為長者折枝”作比,指出“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很容易辦到。這樣層層遞進,道理愈來愈明,將王逼進死角,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如果說,這兩個比喻剝下了宣王沽名釣譽、假仁假義的外衣,還其本來的面目,那麼,後兩個比喻就如匕首投槍,直擊其要害了。

    孟子又以鄒人與楚人戰為喻,更進一步指出其爭霸惡果:“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齊如果想以小敵大,以寡敵眾,以弱敵強來求得霸主的地位,恰如鄒與楚戰,必敗無疑。這一比喻,合情合理,一掌擊醒了宣王稱霸海內的迷夢,使他不得不向孟子求教。總之,這篇文章氣勢宏大,辭鋒逼人,析理辯微之間,英氣勃勃,語言藝術是很高超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蜂蜜買什麼的牌子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