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重兵器
-
2 # 瘋狗的輕武
謝饅頭是國內遊戲圈的諢號,因為謝爾曼有個曼,而且造型像個圓滾滾的饅頭。
至於打火機的話,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盛傳朗森打火機這個梗的
不過話說回來,謝爾曼的著火率確實高。所以德華人把謝爾曼稱之為Tommy cooker
湯米炊具(一種固體酒精便攜灶臺),湯米是德軍對英軍的戲稱,而且估摸著謝爾曼著火和湯米炊具燒的時候挺像的...
不過德華人其實沒啥資格嘲笑謝爾曼容易著火。二戰時候有過統計,謝爾曼到諾曼底戰役結束之後,著火率是82%...很高對不?
然並卵的是德棍自己的四號坦克和虎式坦克著火率也有80%,而且這個鍋並不是汽油機背,而是彈藥佈局的關係
擺放在側面的彈藥很容易在擊穿後起火燃燒甚至殉爆。所以後來謝爾曼把彈藥艙丟在底部,加上了水套。再之後就不容易起火了。
-
3 # HE觀察
M4“謝爾曼”是二戰美軍主力坦克,不管是火力還是裝甲,都比不上德軍虎豹和蘇軍T-34等,但其機動性強(公路,窄履帶讓其在東線泥濘裡幾乎寸步難行),故障率低,駕駛舒適。至於被稱之為打火機,與其使用的汽油發動機有關,大部分“謝爾曼”都使用汽油發動機,只有部分提供給蘇聯的“謝爾曼”採用柴油發動機。
二戰大部分坦克都使用汽油發動機,只有蘇聯和日本坦克採用柴油發動機,相比汽油發動機,柴油發動機不容易起火,這也是蘇聯和日本分別在西班牙內戰和諾門罕戰爭中得出的結論。“謝爾曼”坦克一旦被擊中,很容易起火,對付燃燒瓶這類武器也是一樣,甚至加油的時候不小心也會起火燒燬整輛坦克,二戰德軍損失的部分虎豹,就是加油時候燒燬的,不光德軍,美軍坦克兵也把自己駕駛的“謝爾曼”成為打火機,還是朗森牌,源於這種打火機的廣告語:“一打就著,每打必著”。美國大兵很能開玩笑,美軍內部也允許這種調侃,跟嚴禁的德華人很不一樣。
“謝爾曼”在歐洲戰場上,不要說面對德國虎豹,就是裝備長身管炮的四號坦克和三號突擊炮等,也大多是用數量換勝利,更別說神出鬼沒的德軍反坦克步兵了,美軍也說,如果他們能有德華人的坦克,戰爭在45年前就會結束。在歐洲被德華人虐,可一到了太平洋戰場上,那就輪到“謝爾曼”虐人了,日軍當時裝備的所謂中型坦克,按照歐美表示其實不管是輕型坦克,火力、裝甲、機動性都差了一大截,對上“謝爾曼”幾乎毫無勝算,“謝爾曼”能好整以暇的將日本坦克挨個點名,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謝爾曼”車組。跟歐洲戰場上的德軍虎豹車組一個感覺。
-
4 # 戰情解碼
“謝爾曼”坦克是二戰著名的坦克的坦克之一,他們的足跡遍及了二戰的各個戰場,是美國在二戰中早期最重要的中型坦克。這款明星級坦克憑藉著良好的可靠效能以及出色的機動能力,為盟軍贏得戰爭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連不少專家學者都對“謝爾曼”讚譽有加。“謝爾曼”的優點很突出,但它的缺點更突出。
“謝爾曼”坦克最初裝備的是一門m3型75毫米加農炮,而這造成了“謝爾曼”的穿甲能力相當遜色,即便是後來的m4a3改進型“謝爾曼”在一千米距離上也只有89毫米的穿甲能力。“謝爾曼”的穿甲能力相當尷尬,它甚至連“虎”式、“豹”式坦克的側面裝甲都無法擊穿。據說,在歐洲戰場上,曾經有一輛“謝爾曼”在30米的距離,對著“虎”式坦克的側面炮塔連開三炮都未能擊穿“虎”式的裝甲,其穿甲能力可見一斑。
“謝爾曼”的正面裝甲僅相當於70毫米,而側面裝甲卻只有50毫米。“謝爾曼”的裝甲厚度在德軍坦克面前根本形同虛設,再加上它瘦高的身條兒,簡直成了戰場上的活靶子。德軍坦克甚至創造過一顆炮彈貫穿兩輛“謝爾曼”的戰績。“謝爾曼”坦克的汽油發動機更是存在著嚴重的缺陷,被擊中後極易起火爆炸,德軍於是親切地稱其為“朗森打火機”——一打就著,每打必著。
在太平洋戰場,日軍的坦克比“謝爾曼”還脆,美軍能橫掃日本人也就不足為奇,但到了歐洲戰場,“謝爾曼”的優勢立刻蕩然無存。在歐洲戰場,“謝爾曼”的戰損率相當高,美軍士兵對此更是滿腹牢騷,但即便如此美軍高層也沒有放棄“謝爾曼”。於是“打火機”、謝饅頭的綽號也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看更多軍事資訊,請關注歷史文齋!
-
5 # 搖搖晃晃的街拍
因為日本人自己的坦克裝甲就太薄,所以他們以為美華人的坦克也是如此。在歐洲戰場,謝菲爾坦克的戰損報告到了美國軍火商那裡一直被掩蓋的……
回覆列表
謝爾曼勉強能算坦克,僅此而已。 約75%的謝爾曼遇見虎式時,比59遇見M1A2都絕望,這顯然不符合對主戰裝備應有的要求。 畢竟59改好歹也能擊穿M1A2側面,而謝爾曼75炮連虎式側面都打不穿。
而日本的,根本都算不上坦克,基本上就是弱弱。裝甲非常薄。火力非常差。機動性極差。簡直就是沒人要的玩意兒。連英制0.55口徑的反坦克步槍幾乎都是日軍坦克無法抵禦的存在。
所以,武器間的代差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