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京京城面板高醫生

    引起藥疹的藥物:國內文獻報道已有數百種,就連普通的維生素K1也可引起藥疹。本組抗生素類42例,佔53.85%,與國內報道大致相同,而中藥或中成藥引起的藥疹,國內亦有不少報道,報道的中成藥佔第四位,這可能是由於中藥飲片的開發,中成藥越來越多,引起藥疹的機率有所增加所致,各科臨床醫生均要加以重視。

  • 2 # 使用者60930331272

    西藥看說明書,不良作用裡講的很清楚。但是不排除例外。中藥傳統劑型,辯證對了,基本沒有藥疹。外敷藥,有毒藥物,容易引起面板起水泡,破損,藥疹等。很多也是不對症,亂用藥。現在流行的膏藥裡放辣椒,就容易生出藥疹。

  • 3 # 藥事健康

    (1)藥物是一柄雙刃劍,其療效與不良反應並存,利弊相依。藥疹,又稱藥物性皮炎,指藥物透過注射、內服、外用等給藥途徑進入人體後出現面板黏膜炎症性反應。可以說,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可能會引起藥疹。

    (2)常見的易引起藥疹的藥物如下:

    1)磺胺類藥物:如聯磺甲氧苄啶、磺胺嘧啶等;皮疹多發生在7-9天,常伴有發熱症狀。皮疹型別有麻疹樣疹、蕁麻疹、猩紅熱樣疹等;

    2)非甾體抗炎藥:如貝諾酯、依託度酸、塞來昔布、乙哌立松、雙氯芬酸鈉、萘普生、氟比洛芬等服用後可出現蕁麻疹、皮疹等反應,大劑量可引起耳鳴、血管神經性水腫等不良反應;

    3)抗真菌藥:如氟康唑等,使用後常有瘙癢症、皮疹、皰疹等不良反應;

    4)抗菌藥物:幾乎所有的抗菌藥物都可以引起藥疹,較常出現的抗菌藥,如青黴素G、半合成青黴素、頭孢菌素類,如頭孢噻肟、鏈黴素、新黴素、甲氧苄啶、紅黴素等,在用藥過程中大多數能自行消失,但少數皮疹發展為剝脫性皮炎而危及生命,在用藥過程中一旦出現皮疹應該及時停藥並採取相應對抗措施;

    5)抗艾滋病藥:如齊多夫定可引起瘙癢症、皮疹、蕁麻疹等過敏反應;

    6)鎮靜催眠藥及抗癲癇藥: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奧卡西平等;

    7)血液製品及疫苗:破傷風抗毒素、狂犬疫苗等;

    8)中草藥及其注射劑:如乳香、沒藥等;魚腥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正清風痛寧片等等。

    (3)預防措施:

    1)牢記自身致敏藥物;2)就診時告知醫生自己的致敏藥物名單,避免使用已知過敏藥物或結構相似藥物;3)密切注意藥疹的早期症狀,一旦發現立即停藥並告知醫生;

    希望對您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俗話說“十男九腎虛”,有科學根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