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未鳴讀史
-
2 # 一貳一橙
黃蓋在赤壁可不是小功,要輪功勞他和周瑜不相上下,周瑜有策劃總攬之功,黃蓋有身先士卒之勞。缺一個都不能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怎麼能說黃蓋只是“一點小功”呢?
受領導重任,黃蓋一直都在處理集團內部的蠻夷叛亂,赤壁之戰是他唯一一次抵禦外敵的軍事行動。
身為三朝元老,沒有黃蓋的話,曹操不能中計,周瑜不能服眾自從孫權接任江東之後,黃蓋的重點一直都在江南的山越部落,這是江東的內部強敵,孫權派兵平過數次都不行。直到黃蓋管理時期,山越各部落才算暫時安穩了下來。“凡守九縣,所在平定。遷丹楊都尉,抑強扶弱,山越懷附”。
到了赤壁之戰的時候,為什麼在江東將領如此之多的情況下卻偏偏要把黃蓋從江北的丹楊重地調黃蓋回來協助周瑜呢?就是因為黃蓋的身份地位和軍事才能。“孫堅舉義兵,蓋從之。孫薨,蓋隨策及權,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蓋姿貌嚴毅,善於養眾,每所征討,士卒皆爭為先”。
黃蓋是江東集團的“三朝元老”,又是淮泗的“老大哥”,更是江東子弟兵的“中堅人物”。像這樣的人輔佐周瑜則“眾人服從”,投降曹操則“深信不疑”。
赤壁立功後,黃蓋致力於清理荊州方面的“敵對力量”劉備入蜀後和江東開始翻臉,後面以劉備割長沙,桂陽,江夏三郡給孫權而息兵作罷,但剛得三郡,卻響起了很多不和諧的聲音。
“武陵蠻夷反,攻守城邑,乃以蓋領太守。自春訖夏,寇亂乃平”;“後長沙益陽縣為山賊所攻,蓋又討平”。這表面看起來不過只是一些山賊蠻夷的叛亂,但從後面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武陵五溪蠻夷遣使請兵”如此主動的做法來看,有理由相信這些“蠻夷山賊”是劉備集團中人主使的,目的就在於使荊州三郡處於動盪不安的態勢之中,自己好從中取利。
可惜這“有心”或“無心”的做法都被黃蓋所壓制住了,所得三郡穩定了下來,“奉禮請見,郡境遂清”。
黃蓋在後世未必比周瑜,陸遜,呂蒙等人出名,但他為江東集團所做出的貢獻卻絕不容忽視。黃蓋不爭功,不爭名,信奉“我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做事理念,真正贏得江東父老的尊敬。
黃蓋死後,“華人思之”,這才是對他功勞的肯定。
-
3 # 棍哥觀史
黃公覆,是早期隨孫堅起兵討伐黃巾的元老級人物,因征討董卓,被提拔為別部司馬,又因平叛山越等少數民族有功,任尋陽令,治理有方,提升為丹陽都尉,長期的平叛與治理,最終收復山越民族,穩定了東吳後方。在我們的印象中,對黃蓋的認知,大多數是赤壁之戰中的苦肉計,其實真實的歷史中並沒有苦肉計的記載。
在正史中記載,建安中期,周瑜在赤壁與曹操隔江對峙,也就是赤壁之戰,由於曹操的水軍是荊州降兵與北方帶來計程車兵混編而成,多數北方士兵不習慣水上作戰,於是曹操將大船用鐵索連在一起,士兵於船上如履平地,也正是這一舉動,讓黃蓋看出破綻,建議周瑜火攻,也是黃蓋率領著衝鋒舟,滿載易燃物,藉著東南風,衝向曹營,決定了赤壁之戰的勝利,但也正是此戰中,三國志詳細記載了黃蓋中流失落水,因水冷刺骨,差點斃命於長江,幸好被吳軍士兵救起,但由於場面混亂,無人認識被救的人是誰,幸得韓當認出,派人將黃蓋送回軍營治療得以保住性命,黃蓋也因此被拜為武鋒中郎將。
由於赤壁重傷落下重疾,東吳以後的大中型戰役裡就很難見到這位老將軍了。吳主也是派黃蓋參與州郡治理,平叛山賊及少數民族叛亂,曾在武陵以五百軍士平叛萬餘蠻夷叛亂,並斬殺蠻夷主帥,因功封武陵太守。後加封偏將軍,一年後病死。
-
4 # 優己
錯!黃蓋並沒有銷聲匿跡,公元219年建安24年,在呂蒙擊敗關羽之後,呂蒙軍隊佔領了江陵城,成功切斷了南荊州跟蜀漢大本營的聯絡,這時候黃蓋奉命帶兵進駐武陵城,但是當時武陵山地的少數民族不服孫權統治,紛紛反叛並進攻武陵城。黃蓋這時候才稱得上所謂的老當益壯,黃蓋下令大開城門,把賊兵賊將放進來然後關門打狗,黃蓋親自帶領500名將士衝殺,把這批匪徒全部消滅乾淨。黃蓋因功被升為偏將軍,這時候已經距離赤壁之戰11年。所以說他銷聲匿跡肯定是不正確的。
其次,赤壁之戰黃蓋立的功勞是大功!受限於技術問題,當時的戰船隻能順風順水行船,黃蓋奉周瑜之命帶兵火攻曹操,這實際上是一支敢死隊,因為船隻要扯上風帆開足馬力的時候是沒有掉頭並且擋不住的。不僅是曹操擋不住,黃蓋也是制止不住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場不成功便成仁的軍事行動,不管部隊打輸打贏黃蓋連同他手下將士都得隨著戰船在北岸登陸。因此,整個赤壁之戰下來,孫吳將領裡除了做謀略的周瑜之外,那麼立功最大的就屬黃蓋了。黃蓋是孫氏三代老臣,為孫氏建立吳國政權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勞,正是這麼多功勞才使得孫權登基稱帝后為了紀念他,給他封了關內候的爵位並由他的兒子繼承。
-
5 # 北門猿
這話不對,兩方面都不對。
首先,黃蓋在赤壁之戰中獻詐降火攻之計,並且是實際執行者,這不僅不是小功,簡直可以說是頭功。
赤壁之戰後,黃蓋升職為武鋒中郎將,可見在這次大戰中,他立的肯定不是小功。
其次,赤壁之戰過後,黃蓋也不是銷聲匿跡。
按《三國志》本傳記載,後來武陵蠻夷叛亂,黃蓋被任命為太守,受命前去平亂。黃蓋手下雖然只有五百人,但巧妙使用計策,居然打得當地少數民族各部落無不歸附。長沙益陽縣被山賊攻打,黃蓋又去平亂,升職為偏將軍,在任上因病去世。
長沙是劉備打下來的。後來建安二十年,孫劉兩家重新劃定荊州地盤,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劉備。黃蓋能去長沙平亂,時間至少在此之後。而赤壁之戰是建安十三年的事。所以說赤壁之戰七年後,黃蓋仍然活躍在工作第一線,說不上銷聲匿跡。
但黃蓋沒能活到孫權登基的時候。孫權稱帝時,追敘功績,封他的兒子黃柄為關內侯,畫黃蓋的影象,四時祭祀。
沒聽說黃柄有什麼功業,那麼他之所以獲得關內侯的爵位,應該是為了酬報他父親立下的功勞。從這也可以看出黃蓋生前立功肯定不小。
-
6 # 禁街虎1
是,小功,周瑜打誰都能打出這個效果嗎?不說老頭兒捱了多少板子,那麼大年紀,苦肉計,要命啊!赤壁之戰能取得勝利,是不是可以說有一部分是黃蓋拿命換回來的?那可是真打呀!
黃蓋在三國演義裡一直都是以配角的角色出現,著墨不多,所以被認為是銷聲匿跡也情有可原。和他差不多的名將有很多,許褚、樂進、馬岱等等都是突然消失。可能是書中人物太多,作者實在無法一一照顧到吧。
回覆列表
黃蓋輔佐了江東孫堅孫策孫權三任領導,是東吳名正言順的老將軍。
黃蓋自幼家貧,但他人窮志堅,在上山砍柴,下地勞作的間隙努力學習兵法,同時練就了一身武功。
早年跟隨孫堅時,山越人不服孫氏管理,九個縣一起叛亂,孫堅就派黃蓋去平叛,黃蓋到了地方,先用雷霆手段整頓吏治,再嚴格訓練士卒,文武兩手兼顧,使山越人心悅誠服歸附。
黃蓋人生最精彩的片段是在赤壁之戰,戰前,他向周瑜獻計詐降曹操,得到曹操信任。戰鬥中,他全身重傷掉進江中,被士兵救起,但是士兵卻不認識他,只把他當普通人扔進船上的廁所裡。還好他大聲喊叫驚動了將軍韓當,才撿回一命。後來孫權論功行賞,封他中郎將。
過了幾年,武陵的蠻夷又叛亂了,孫權還是派黃蓋去剿滅。由於敵眾我寡,黃蓋設計了伏兵,開啟城門讓叛軍進來,等到叛軍進到一半的時候,伏兵突然殺出,叛軍大敗。黃蓋用智用勇不到三個月時間,就徹底肅清了叛亂。
後來孫權登基,黃蓋已經不在了,他感念黃蓋的功績,封他的兒子黃柄為關內侯。
黃蓋一生南征北戰,鞠躬盡瘁,為吳國大後方的安全與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