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文了
-
2 # 嫁接技術
法律法規保障農業政策長期穩定執行,階段性扶持小農戶發展。
強化農民地位,提升政策效率。成立農民合作組織。
農業規模化,提升競爭力。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完善金融體系,降低融資成本。
加大對小農戶的支援力度,採用普惠制度,增加資源透明程度,讓符合標準農戶得到政策支援。
-
3 # 農事小記
本人沒去過日本,但是,從大量的新聞和介紹中,知道日本農業和農民的一些情況,覺得日本的農業發展得很不錯,農民種植很有一些長處,現綜合起來向大家做個簡單介紹。
日本是個島國,可用耕地不多,全國從事農業的農民只有200萬人。所以,每戶農民種植土地並不少,一般都有60畝左右。
日本農民植種莊稼,基本上實現了全過程機械化,從耕田整田的施耕機、碎土整地地、土地起壠機,到田間管理的噴藥施肥機,再到收穫莊稼的收割機、穀物烘乾機、產品清洗包裝機。雖然大都為小型裝置,但一應俱全,而且,一般農戶家都有農產品整理、加工車間。
農田的灌溉都是由地下輔設到每個農田的管道進行的,根據作物需要,設有噴灌和滴灌設施。
日本農業分工非常明確,專業化程度很高,一個地方就種植一種或幾種農作物。
日本農民種植的作風,就是非常講究精細,非常注重品質。他們對產量沒有過分的追求,而是把重點放到細緻管理、產品品質、綠色生態上。很多報道介紹,日本農民種植莊稼,特別是種植果蔬、花卉類,非常細緻,如同繡花。每年,在莊稼生長的季節,不同種植區,如同組成了一幅幅漂亮的風景圖畫,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去參觀遊覽。
日本農民的年收入大體在50萬人民幣左右,與日本公務員收入相當。
日本農民為什麼有這麼高的收入呢?一方面與他們精耕細作、科學種植、機械比程度高有關;另一方面,是與政府對農民的大力扶持和保護分不開的。
對於日本農民來說,農民協會是個非常重要的組織。農民協會不僅負責農民的生產、農產品的銷售,替代農民購買生產和生活物資、領取政府發放給農民的各種補助金,並負責向政府反映農民的各種關切。關鍵是,日本農民協會有對農產品的定價權。
為了切實保護和提高農民利益,日本農民協會把農產品的價格都定得很高,如:一棵白菜,最高時賣60元,一個桃子賣9元,一根玉米賣15元,大蔥三、四根賣14元。
日本農業已發展得相當不錯,但日本農民,還在不斷改進一些落後的生產方式。努力走有機、綠色、生態、迴圈的農業之路,積極向智慧機械化、良種品質化、種植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管理精細化的現代農業方向發展。
拋開政治因素,日本農業一些先進的技術和農民精心的管理方式,以及政府對農民的大力扶持和保護,很值得中國農民和政府學習、借鑑。
回覆列表
2017-11-16
1、提升自主創新和成果應用水平,強化建設現代農業的科技2、強化對農業保護和投入力度,完善建設現代農業的政策.3、調整結構和創新經營方式,夯實建設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