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69084084532

    首先上一張圖。

    如果不知道它的名字,我覺得用刺藍莓來形容也是蠻貼切的。跟藍莓很像,這種小野果含有大量的天然花青素,吃完後舌頭都是藍紫色的。

    這種野果分佈在長江以南各省份,湖南、江西、兩廣都有,當初留意到它是因為它開的花。

    雖然匍匐而生,但是花卻挺大,而且很好看,讓木郎我喜歡上了這種低矮卻不低調的鄉土植物

    這種植物有人稱地眼子,有人叫紫茄子,還有人叫地稔(ren)。最後一個名字用的人很多,甚至有不少文獻也這麼稱呼它。

    其實它在《中國植物誌》的本名叫地菍(nie),野牡丹科野牡丹屬植物。同科的巴西野牡丹就是一種很有名的園林植物,華南處處可見。

    地菍的花,就彷彿是巴西野牡丹的小型版。

    注:巴西野牡丹

    地菍雖然很低調,但仔細研究起來還是蠻多優點的。比如花果期很長,幾乎全年可以開花結果

    關鍵是,花好看的同時,果是可以食用的,酸酸甜甜,有醇香,還有一定的藥效。

    不過一直沒讓木郎我想通的是,大小、顏色差不多的藍莓,為何能被捧上天,而地菍,卻一直沒有進入公眾視野。

    難道真的是“外來的和尚好唸經”?

    關於地菍的果實開發,其實早些年我就跟一家做植物工廠、無土栽培的公司提起過。那公司想找一些矮生的水果資源,除了草莓以外,矮生的水果資源不算多

    其實從結實能力、開花條件、高度、栽培難易、口感和營養價值各方面來衡量,地菍都是一種特別適合在植物工廠上開發的野生水果資源

    更別提它還具備藥用價值,全株、根葉都可以入藥。而且花也好看,比藍莓花好看多了

    如果顧慮到它不為人知,就起個大家熟悉的商品名就好了,比如刺藍莓,沾沾藍莓的名字,順便引起大眾的好奇。

    不過一個野生植物資源要運作成為成熟的果品,也沒那麼簡單。

    資源的採集,品種的篩選(比如篩選果型大、刺少、花多、株型緊湊、澀味少的品種),種植技術和繁殖技術的最佳化,再到後期的營銷推廣,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但好在中國本土野生資源夠多,足夠做品種篩選繁育,而且地菍的花果期長,只要肯花心思,一定可篩選出個頭大、適合果用的地菍。

    如果結合無土栽培和植物工廠技術,全年生產、室內生產也不是難事

    END

    城內百花繁,市中綠滿柵,農耕高樓上,人稱花木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喜歡上了上汽大通D60,這臺車如何?還有哪些適合女性的SUV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