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武次位面
-
2 # 孔乙己亂彈
單從外觀不太好區分,仔細看就會看出端倪,一雷達罩是最明顯的區別之一,J11系列是墨綠色。蘇27是深灰色。機身塗裝J11也顏色深一些。J11系列複合材料用的更多一些,機身很多部位顏色不一致。海軍航空兵的蘇27有海軍軍旗。發動機尾噴部分也不一樣,蘇27顏色深。
-
3 # 一坑四彈
不好區分,殲11就是中國產化的蘇27,基本上是一個模子倒出來的,外形上沒有什麼差異。
當年引進蘇27談判就包括了技術轉讓和200架的授權生產協議,前幾批的蘇27是純進口的,由俄羅斯製造出廠。殲11A是由俄羅斯提供全套零部件,交給沈飛組裝,並在以後逐步採用中國產零件替換俄羅斯的零件。
俄羅斯對技術轉讓一點也沒興趣,只是想著多賣幾架飛機,為了讓中國知難而退,組裝蘇27時發過來的很多部件質量都不合格,以次充好,派來的技術專家也不解決問題,天天就是喝酒看熱鬧,說華人風涼話。所以在組裝過程中沈飛基本是自力更生掌握了蘇27的組裝生產技術。
組裝了105架後,該掌握的技術也掌握了,除了發動機都能實現中國產化了,乾脆就終止了合同,嫌蘇27太落後,把俄羅斯踢開自己單幹了。全部中國產化的蘇27叫殲11B,除了發動機之外都是中國產化,航電、雷達、平顯、火控都是自己設計的。跟原始的蘇27也就外形一樣了。渦扇10成熟以後連發動機也換了,跟俄羅斯就一點關係也沒有了。
分辨殲11和蘇27有點困難,離遠了看一模一樣,離近的話從機頭雷達罩和尾噴口可以分辨。蘇27為俄羅斯AL31F發動機,晚期生產的殲11B更換了中國產渦扇10發動機,渦扇10尾噴口調節片有兩層,特徵明顯。俄羅斯蘇27塗裝為天藍色,機頭雷達罩是光滑的,中國產殲11雷達罩為深藍色,雷達罩上有幾道明顯的防雷擊匯流條。
其他外部特徵不太明顯,內部裝置變化較大,可惜不能爬到飛機上去看。如果可以近距離觀察,座艙和蒙皮上如果是俄文肯定是蘇27,如果是中文就是殲11。
-
4 # 李曉偉
殲11是俄羅斯蘇27的中中國產型號
殲11和蘇27只不過是不同國家生產的同一型戰機,本質上殲11跟蘇27是沒有區別的。
一模一樣基本上看不出來,殲11B就好分多了。
只看外形分不出來。
-
5 # 德才本末
J11的風擋是金色的,據說是鍍了一層黃金薄膜,以減少飛機座艙內儀器的雷達反射波。而SU27系列是沒有這樣的鍍膜的,各種圖片中都對這個區別有明顯的區分痕跡。
另外,據說SU27的加工水平要比J11要好一些,不會出現J11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鉚釘痕跡。
回覆列表
殲-11就是中國產化並加以改進的蘇-27型飛機,1996年蘇-27中國產化成功後先後衍生出殲-11A、殲-11B、殲-11BS三個改進型,而殲-11B與殲-11BS又包含有殲-11BH與殲-11BSH兩個海軍亞型,總的來說,差不多用以下幾個特徵來加以分辨:
首先是殲-11/殲-11A,這是蘇-27SK型飛機進入中國空軍後由601所牽頭、112廠作為主機廠研發的蘇-27SK型飛機的國內組裝型,一共有4個批次總計105架,其中頭2個批次為俄羅斯來散件組裝,後2個批次逐步開始使用中國產部件對等替換原裝件。該型飛機的技術狀態相當於80年代後期的蘇-27S型戰鬥機(其中04批次換裝了部分中國產比較先進的裝置,十分接近01批次的殲-11B戰鬥機),在外形上同原裝的蘇-27SK型飛機也雌雄莫辯。但是,在進氣道兩側的生產序列號上還是有細微的差別的,中國產殲-11飛機使用了四位數序列號,而俄製蘇-27飛機則沿用了更多位數的生產序列號,且在進氣道還有俄語的警示標誌,這是兩種飛機的區別。
至於2008年左右開始大批次生產的殲-11B/BS戰鬥機,相對於殲-11A型飛機則主要多瞭如下幾個特徵:頭部雷達罩改為了純黑色,裡面換裝了先進的中國產脈衝多普勒雷達;座艙平視顯示器改為了中國產第二代衍射平顯,且加裝了座艙黃金鍍膜;翼尖的導彈掛架由“一”字形改裝為特製的“L”形掛架,用來掛帶中國產的PL-8空對空導彈;發動機則由黑色噴口的AL-31F發動機換裝為中國產的FWS-10A“太行”發動機。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細微的差別,諸如機身天線、航行燈、檢查口的區別,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至於殲-11B/BS的兩個亞型殲-11BH/BSH,則主要是使用了海軍的浪花白塗裝,裝備在海南島的三個海軍航空兵團。目前我空軍、海軍總共裝備了大約200架殲-11B型戰機,已經成為我空海軍絕對的制空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