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錢志亮工作室
-
2 # 靜靜媽愛育兒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在一個冷暴力的家庭長大,在我小時候,我爸媽每次有矛盾,他們都不和對方說話,兩個人都有一肚子的氣,然後就會和我們說誰誰多不好。
當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及聽到爸媽私下和我們說的話,心裡特別的無力,特別的不開心,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
對父母的這種方式,是否有給我帶來影響呢?
在我的親密關係裡就體系出來了,當我和對方有矛盾時,我也是選擇了不表達,無論對方怎麼和我說,反正用冷暴力琢磨對方。其實這種方式對關係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可能在冷暴力人看來,這不是自己的問題,但是一個人沒有看到自己的問題,儘管這段關係結束了,下段關係也會重複這樣的模式,會影響一個人的幸福。加上自己不改變的話,也會給自己帶來影響。
我個人覺得冷暴力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的情感和孩子的家庭。孩子在遇到矛盾時,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自己的想法,其實最影響到還是自己的孩子,相信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幸福吧!
真的希望更多父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言語、行為、情緒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孩子。
-
3 # 李建學心理諮詢
摘要:這種冷暴力式的家庭相處模式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人格的發展都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很多人無法意識到,原生家庭中的冷暴力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由於教育方式、價值觀、性格等原因,當對孩子不滿意時,一些父母不自覺地會採取“冷暴力”的處理方式。當孩子沒能達到父母的要求,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冷漠;有些對孩子失望,還把孩子批評得一無是處······
這種冷暴力式的家庭相處模式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人格的發展都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案例:林宇是一家公司的專案經理,他工作認真、負責,深得領導重視和賞識。因為業績突出,正要被提拔,他卻在前一天辭職了。領導感覺很納悶,極力挽留,但是他卻堅決離開。他換了一個工作從底層開始,因為有能力,同樣也被領導任命提拔,沒想到又出現了上任前一天“辭職”的一幕。幾年過去,他還是處在一個小職位。
父母對他恨鐵不成鋼,女友也氣得幾天不和他說話。他們都不明白,明明大好前程,林宇卻總是放棄。即將要和他結婚的女友憂心忡忡,這樣下去,他們怎麼生活呢?如果這一次的提拔他還是放棄,那兩人就分手吧。林宇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就是想臨陣逃脫。不菲的收入、人人都爭著爬上去的位置,卻對他毫無吸引力。他深知,如果要結婚生子,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但應該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關?無奈之下,他所以到心理諮詢中心尋求幫助。
心理諮詢解析:
為何一個人不願意成功?一些人由於缺乏安全感、或者是因為自身條件、能力有限,害怕即將到來的成功。這種在成功面前的畏懼心理,心理學中稱為“約拿情結”。
當諮詢師問到,林宇是不是對即將到來的成功有怎樣的感覺時,林宇強調:我並不害怕成功,而是討厭成功。在諮詢師的引導下,林宇說出了其中的緣由。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從來只關心他學習成績的好壞,對孩子的心情好不好、與同學相處是否愉快,統統不管不問。如果他考試失利、或者沒能取得班裡的前幾名,父母就會責罵、甚至進行一通猛打。為了得到父母的笑臉,為了不再遭受父母的責罵和批評,林宇拼命學習,成績確實不錯。但是,在內心深處,他對父母充滿了怨恨:為何他們不能像其他同學的父母那樣關心他、愛他,而不是隻看中他的成績呢?
林宇的成績優異,本應該順利考上大學,沒想到在高考時他突然高燒不止,但是考試一過,他的燒自然就退了。可想而知,他名落孫山。但是,他卻死活不聽父母讓他復讀的意願,而是自己找了一份工作。
原來,父母對林宇的態度冷漠,卻對他的學習成績過度關心,這種‘冷暴力’式的家庭相處模式,嚴重影響了他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讓他潛意識中產生對父母的怨恨、憤怒與報復的情緒。因此,明明有望考取重點大學的他,用生病的方式讓自己考不;在每次提拔前辭職,就是對父母把他的成功當成“面子”的一種報復。
透過心理諮詢,林宇意識到了自己的成長環境存在問題,也有積極主動的改變意願。在不斷的學習、反思中,他漸漸理解了父母,也原諒父母對自己的傷害,心平氣和地對待自己的成長過程。
-
4 # 落葉De秋殤
長期生活在有冷暴力的家庭裡對孩子的影響肯定大了,多多少少會有心裡陰影,生怕自己做不好,引起對方生氣會很久不理自己,估計會得抑鬱症我覺得。在家庭裡須營造開心快樂的氣氛,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5 # 直爽Sunny好少年
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往往取決於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尤其是孩子,在他們內心最注重的是父母對自己的態度。而家庭的冷暴力,主要表現在父母不認可孩子甚至全盤否定孩子,經常威脅恐嚇、用刺激性的語言威脅孩子。這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而童年時期的心裡烙印又會影響人的一生,所以父母應該注重自己的言行和對孩子的態度。
回覆列表
最近和朋友的交流過程中,聊到了父母對子女的影響這個話題。
朋友說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打罵,可即便是這樣他都能接受,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父親的一次冷暴力。
朋友初中時一次考試失利,即便考砸了也還算優秀,可是一向對他要求嚴格的父親怎麼都接受不了,整個寒假沒對他說一句話。
要是撞見他出門玩,父親嘴上不說什麼,卻會輕蔑地看他一眼;碰上親戚問成績,父親每次都會甩出一句:“你問他有沒有臉說。”
朋友嘆著氣說:“我當時寧願他狠狠打我一頓,也不要以那樣的方式折磨我。”
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傷害,這就是冷暴力。
毫無疑問,朋友的父親正是對孩子採取了冷暴力方式,致使孩子多年後回想起當時的經歷仍然不寒而慄。
法國作家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在《冷暴力》一書中,將冷暴力稱為“隱而不現卻真實存在的暴力”,並且詳細闡述了其深遠危害。
1 . 冷暴力,是一場漫長的精神虐待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對父母不服從,他們就冷臉。
還有些人犯錯後惶恐不安地接受父母的批評教育,本來就已經沉浸在深深的沮喪和自責中,可是後面等待著自己的,還有漫長而煎熬的被冷落的精神懲罰。
比如跟父母說話他不理,買東西給他他不要,對他獻殷勤直接走掉,無視你的一切行為。
沒有哪個小孩子天生會處理這樣複雜的情況,再加上他們的弱小,無法反抗父母,只能選擇自己消化,默默承受。
知乎一位答友這樣描述:“怎麼說呢,被父母冷暴力,這種感覺就像是有一把很鈍的刀在你身上不停地劃,不停地劃,不會流血,但是痛感卻很真實。”
肉體上的創傷可以癒合,心靈上的創傷卻不容易癒合。
在教育孩子時,如果家長選擇冷暴力的方式,那就是選擇了一種逃避問題的態度。
因為冷暴力決定了雙方沒法把問題擺在桌面上坦誠溝通,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積累矛盾,造成隔閡與不信任,傷害最親的人。
不僅如此,冷暴力會影響孩子性格、心理和人格的形成。
常常遭受冷暴力對待的孩子,往往思想極端,愛鑽牛角尖,自卑、敏感、產生委屈感、被控制感,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處理人際關係,感情變得脆弱易激動,心理上常常處於孤獨狀態。
而且,由於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十分深遠,孩子會不知不覺從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身上學到一些他認為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後有樣學樣,並運用起來。
很多人的精神虐待其實是從原生家庭習得而來,然後一代代傳下去。
2. 溝通永遠是解決問題最好的途徑
中國的一些父母,和外國父母的最大區別就是不會分享感受。常常在處理與孩子之間的問題時,採取冷暴力。
比如,孩子不聽話,家長就不理他,也不和他說話,以前幫孩子洗衣服,現在也不洗了。
這樣,誤會和矛盾不但沒有解決,孩子的迷茫和不安全感反而更強了。
俗話說:語言是開啟心靈的鑰匙。面對矛盾必須正視它,迴避是沒有出路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傾訴物件,父母向孩子敞開心扉,孩子才有可能父母敞開心扉,說出心裡話。
家長對孩子有什麼不夠滿意的地方,或是想對孩子表達更高的期望,請與孩子坦誠交流,不要透過冷暴力的方式,希望孩子能自己領悟出來。
孩子犯了再大的錯,也不要對他置之不理,或是冷嘲熱諷。杜絕冷暴力最好的方法是良好的溝通,從這三步做起:
1. 接納孩子的情緒,耐心地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2. 創造溫馨的環境,與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
最後,父母對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教育孩子時不苛求、更耐心、更講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