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乙探史

    發音上,祝=祝融=涿鹿=俊,即連雲港雲臺山。最早為炎帝祝融(帝俊)的都城,稱祝融之墟,後來成為軒轅黃帝的都城。所以周武王封黃帝后人於此。

  • 2 # 齊聲喚賢

    首先肯定祝國是黃帝后代。《左傳.襄麼二十三年》曰:“臧宣叔娶於鑄。"杜預注:“鑄國,今濟北蛇丘縣。"臧宣叔,為魯國大夫,娶祝女為妻。歷史上,鑄國與祝國是同一古國名。如:《呂氏春秋.慎大覽》曰:“(周)武王勝殷,未下輿,命封黃帝之後於鑄。"即今濟南北邊。《史記.周本紀》:“(武王褒封)黃帝之後封於祝。”

    祝國被齊國所滅,其裔民,後以國為姓,得姓地在祝國蛇丘縣。蛇丘縣,西漢置,置地在今寧陽西北鑄城。

    祝姓始祖是仲虺(HUi),他是商代重臣,曾在湯滅夏中立大功。祝姓源於任姓。《左傳.正義》稱:“謝、章、呂、畢……祝"等十姓,均源於任姓。

    這裡說明的是,堯帝是顓頊之後,顓頊是黃帝之孫,因封於今河南杞縣高陽鎮,故號高陽氏。都於今河南濮陽,葬於今河南內黃縣。

  • 3 # 堰風來襲

    理論上說堯帝后裔就是黃帝后裔,直系和傍系的關係。

    按照傳說,堯是帝嚳的後代,但帝嚳又是黃帝的玄孫,所以黃帝是堯帝的祖上。

    但我們也可以按照古籍的記載:《史記·周本紀》:“(武王褒封)黃帝之後於祝。”《呂氏春秋·慎大覽》:“武王勝殷,未下輿,命封黃帝之後於鑄(祝)。”根據這兩條,基本可以斷定祝國屬於黃帝之後。

    祝國是任姓古國,商代有之,傳說其始祖叫仲虺,因助商湯滅夏有功而得以分封。商代祝國是商王很重要的一支力量,據說曾協助武丁中興,可見祝國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後來隨著商代的沒落,祝國也開始衰落,但關鍵時刻,祖宗的蔭德挽救了祝國。為什麼?因為來頭大嘛。

    西周初,周武王剛剛定鼎天下,急需安撫各姓諸侯,於是做出了一個重大決策,那就是追封名人後裔為諸侯。也就是古書上說的武王追念先聖功德,覓其後人進行追封,當時追封的姓氏非常之多,其中光任姓就有十個。

    杜預在《左傳正義》中就提到十國,分別是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任姓諸國在西周時期的威望較高,連姬姓之國都不敢輕易較量。《左傳·隱公十一年》中記載,魯隱公曾說:“寡人若到薛國朝見,就不敢和任姓的國家並列。”這說明任姓諸國在當時的禮制中有一定優先權的。也說明祝國作為任姓之國在西周時期享有一定地位。這當然歸功於其祖先黃帝這個名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現在年味淡了,那年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