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odBlessChina

    意識形態的對抗唄,最簡單的,我們自己國內喊歪果仁有幾個好聽的?小日本,鬼子,阿三,美國佬,哈哈哈,這很正常

  • 2 # 夜探曹營

    很高興回答這個有趣的話題。大概每一個蘇制軍機北約都會起個綽號。也許是北約內部情報部分管理的需要,也許就是為了方便行事。按照北約的憒例,戰鬥機為F,轟炸機為B,然後根據詞條找出對應的單詞,比如F系列的魚窩,鞭撻者,裝配匠,擊劍手等等。再如B系列的熊,獾等等。當然不排除有惡作劇的成份在裡面。但如果上升為冷戰模式和意識形態層面則未免有些誇大其詞。有一點北約必須承認,就是前蘇聯的每一款軍機幾乎都是北約集團的惡夢,而且更加令北約情報部門頭疼的是冷戰時期的蘇聯,鐵幕重重,保密極好,根據無法搞清軍機的型號及效能指標,只能憑藉一個特殊的代號來標著一下,以後再透過渠道弄清楚該型號的效能引數,所以北約所起的綽號,只是隨機的命名方式,並無任何政治目的和歧視的態度。當然有時也會區別對待。北約對中國早期軍機的命名,卻有網開一面的溫和態度。比如殲7空中哨兵,殲八空中美男子,殲八2長鬚鯨,強五番攤等等。也許是根本不屑一顧,也許就是有些好感,反正都是中性的風格,比之前蘇聯的那些狐蝠,捕狐犬要好聽的多。世界上差不多每件武器都會有一個綽號,起的好聽與否,取決於每個國家的文化內涵和個人好惡,完全是民間的傳統,而非官方的規定,但綽號這個東西,一經推出,便很少有人去糾正,久而久之,便成自然。不僅前蘇聯認可,就連我們自己也沿用至今。畢竟它是毫無殺傷力的,但北約給自己的軍機命名卻極為用心,如空中堡壘,大力神,雷鳥,攻擊鷹,大黃蜂等等,當然也有入侵者,掠食者這類不大光彩的綽號。近年來中國新型軍機陸續入列,梟龍,鯤鵬,都起的比較有名氣,而且符合該機的戰術風格。看來軍機以北約來命名的老黃曆應該改改了。應該承認,作為軍迷,世界上成千上萬的武器一一記下比較困難,如果用綽號來形容一來好記,二來也或多或少反映出該武器的特點,實為一舉兩得之便。比如美國的幾款間諜衛星,如果單純記型號kB一10,K-11非常晦澀難懂,不方便記憶。但若是換成鎖眼,曲棍球,則好記多了,照此類推,長支曲棍球就是遠端偵察衛星。不要說資深軍迷,就是一般初學者,也很容易朗朗上口。其實北約也有好處的地方。就是為我們的051取了偉大的名字叫旅大級,這個綽號一叫就是四十多年,直到前不久旅大級全部退役,應該說旅大級就是海軍一個時代的代名詞,也將永遠載入海軍史冊。至於後來的江湖級,江衛級,則毫無名氣,與大名鼎鼎的旅大級相比,有些小巫見大巫之嫌。再說說潛艇,北約用歷史朝代命名,除了33型Golf級外,明級,漢級,宋級,元級,晉級,一代強於一代,代代美名遠揚。其實我海軍內部嚴格規定,核潛艇用長征,常規艇用長城命名。用新時代的長征精神,來捍衛我們的萬里長城,這其中的內涵和寓意豈是北約那些所謂的假中國通們所能理解的。每件武器都有綽號,也有非常深刻的紀念意義。比如中國產名槍56半,81槓,那是軍人的半條命,責任重大,意義重大。81式是軍人的標配,也是中國軍人的圖騰。在軍人心中,沒有什麼比八一這個稱號更重要的了。還有59式,就是坦克兵一輩子的鐘愛和情節。嘮嘮叨叨這麼多,也該收尾了。有軍迷朋友問,一些小事為什麼要講這麼多,長篇累牘的,但愚者總以為,除了軍迷,還有些圈外的讀者,凡事總要詳盡一些,入微入細才好。同時也覺得與軍迷們的話總也嘮不完,與每個人都是相見恨晚的感覺,不知道軍迷們是否也有同感,如若至此,那將是我最欣慰的事了,僅此而已。

  • 3 # 軍武資料庫

    簡單的理解一下就是——北約給其他國家的武器起綽號實際上是一種“高階黑”就行了。

    如果詳細的挑明瞭說就得理解一下“北約代號體系(NATO reporting name)”了。

    在冷戰期間,蘇聯的各種武器裝備在一定程度上較為頻繁的和北約軍隊接觸。這時候如果來了一架戰鬥機那麼北約的軍事觀察人員不能向上面報告來的是一架戰鬥機(Fighter),只說“Fighter”這樣的說法就太過於籠統了。參謀部還是要知道這架戰機的具體型號的。舉個例子說吧如果來了一架 МиГ-27,那麼觀察員怎麼念呢?“МиГ”是俄文,大部分觀察員都是中士、下士或者大頭兵,根本不會俄語發音。要翻譯成英語呢?那麼就是Mikoyan-Gurevich 27或者Mig-27。

    咱們寫在紙上僅僅需要六個字母就可以寫完“Mig-27”,但是如果在無線電通報中士兵可是要說一長串的寫成音標大家體會一下——“mɪg ˈtwɛnti-ˈsɛvn”,長到了得念兩秒。在這樣的情況下,通報一架飛機的型號往往就在分秒必爭的無線電通話中顯得過於繁瑣,於是就用上了代號。

    米格-27的代號叫做“鞭撻者D”,是米格-23的一個改型,也就繼續沿用了米格23的綽號。

    “鞭撻者”的引文英文是“Flogger”念做“ˈflɒgə”,半秒鐘就可以將這個詞讀出來。這樣在無線電通話的過程中效率會提高很多。

    但為啥——米格-23和米格-27都叫鞭撻者呢?看下面的圖片:

    這兩架飛機外形幾乎是完全一樣,在戰場上遠遠的去看幾乎看不出什麼區別,米格-23出現的更早,那麼後來出現的米格-27外觀上和米格-23相同,因此也就用了同樣的名字。直到有一天軍事觀察員發現了這架戰機的機頭是削去了一個角度於是就叫做Flogger-D了,也就是我們說的鞭撻者D。

    對於Su-27這一家族的飛機來說,就是各種“側衛”了。

    回頭看北約代號體系(NATO reporting name),reporting 是報告的意思,也就是說這種名字是用在各種報告中的,要就就是簡單扼要。

    在北約代號體系中實際上還是沿用了北約自己的武器編號體系的。只不過將之進一步口語化而已。在這個代號體系中選詞彙是有那麼一點點學問的,單詞的首字母切合美軍的武器編碼,一般在口語發音簡短的並且為大眾所熟悉的詞彙中選擇。像是“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火山矽肺病)”這樣的長單詞根本就不會選擇進去。

    所以就往往用Atoll、Kent、Songster、Sunburn、Blinder、Fishbed等詞彙來指代一些蘇聯武器來。剛才的這六個詞彙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嗎?

    Atoll——環礁——AA-2空對空導彈——Р-13

    Kent——肯特——Kh-55巡航導彈——Х-55

    Songster——歌手——AT-8反坦克導彈——9К112 ——俄羅斯的綽號Кобра(眼鏡蛇)

    Sunburn——日炙——SS-N-22反艦導彈——9K714

    Blinder——眼罩——Tu-22轟炸機——Ту-22М

    Fishbed——魚窩——Mig-21——МиГ-21

    這就分別是 北約代號--中文綽號——美國國防部代號和俄語的型號。在真正用的時候還應該有拉丁文轉寫什麼的一大堆的發音轉換 例如AK-47 應該怎麼念?“阿卡四十七”。

    到了最後弄來弄去最終大家發現還是北約代號比較好記憶於是北約代號就流傳出來了。

    至於好不好聽這是另外的說法了,叫的難聽點好不嚇到自己計程車兵。

    試想,如果Тu-95這樣的轟炸機在當年可謂強大,如果將這架飛機的綽號叫做“絕命大殺神”,或者將Su-27叫做“要你命3000”。那麼自己計程車兵得承受多大的心理負擔才敢接近啊?是不是揚別人威風滅自己銳氣呢?

    於是圖-95就叫做“熊”、蘇-27就叫做“側衛”了,這沒毛病!

    蘇-57叫做“重刑犯(Felon)”這也沒毛病!

  • 4 # 九品侍衛

    北約組織給俄國戰機命名代號的時候,一定要貼切和簡單。這次之所以將蘇57命名為重罪犯,可見北約組織對於蘇57的忌憚。何為重罪犯?那就是殺人放火無惡不作,而重罪犯對於無辜百姓的心理震撼也同樣是巨大的,對於一款用於敲門磚的隱身戰機而言,代號被命名為重罪犯無異於是貼切的。

    就好比圖160的代號海盜旗來講,這要追溯與歐洲的大航海時代。當一艘商船在茫茫大海中孤獨航行時,在望遠鏡中突然出現一面海盜旗的圖案,對於這艘商船無異於是絕望和恐懼的,相當貼切。

    再有就是英文讀起來簡單不繞口,如果起了一個非常有要的代號,讀起來需要很多個字母所組成的單詞。當一名飛行員看到敵方飛機飛過來,而敵方飛機的代號卻非常繞口的時候,處於非常緊張的飛行員不念錯了才怪,所以敵方戰機的代號一定要讀起來簡單易懂,而且辨認度還得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栽養石榴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