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幸福地帶2
-
2 # 相忘江湖71941665
路透社1月30日報道,歐洲議會以621票贊成,49票反對,13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英國與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於2019年10月達成的協議。在投票結束後,議員們在會場內唱起《友誼地久天》歌曲,用以表達對英國離開歐盟的惋惜,並祝福英國與歐盟之間開始新的友好關係,不少議員無法控制情緒,邊啍歌曲,邊流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動情的說:“我們會永遠愛你們,我們永遠不會遠去。"歐洲議會議長薩索利則說,你們離開了歐盟,但你們仍是歐洲的一部分。"而73名即將離開歐洲議會的英國議員在投票後前往參加一場送別會!
所以說,在這種"相聚容易,分別難"的傷感情緒氛圍中,當馬克龍說出英國“脫歐"的日子是“令人悲傷的一天"這句話時,的確是真情流露,有感而發!而馬克龍之所以如此慨嘆,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談錢時!"
英國脫歐後,歐盟政界之所以有人動容,動情。有人慨嘆,甚至有些人甚至為此傷心落淚,不排除有"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就是英國可是歐盟“數一數二"的"大財神爺"!
要知道,在歐盟中英國是僅次於德國的第二大資金貢獻者,向歐盟繳納的費用遠超反得到的返還,這也成為英國脫歐的原因之一。而英國脫歐後,歐盟每年將增100億歐元的資金短缺,如果歐盟要想補齊這個缺口,只有三種辦法,一是增加各成員國的繳費額,二是削減預算,三是二者同時執行。但無論實行其中的哪種辦法,歐盟各成員國的利益都將受損!
二:嚴重削弱歐盟的實力,主要體現為經濟,防務安全,金融三個方面!
歐盟19年前三季度的GDP為13.64萬億美元,而其中英國佔比為2.1萬億美元,因此隨著歐盟市場規模和經濟總量的萎縮,歐盟在與他國進行談判時的話語權和資本也隨之被削弱!
雖然現在英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遠離輝煌時期“日不落帝國",其軍事實力無法同世界幾個主要大國比擬,但同第二梯隊的世界軍事強國相比較,畢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也能算得上是佼佼者,況且還是擁核國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所以說英國脫歐後,不僅削弱了歐盟防務安全,更是削弱了歐盟的國際地位!
英國向來在歐盟內發揮著國際和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隨著英國的"離去",歐盟的金融機構不得不開始重新選址,但是英國能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絕非是"一日之功",而是長期“打磨"的結果,所以歐盟必然要應對英國脫歐後金融領域帶來的各種挑戰和困難!
三:歐盟未來面臨的危機和挑戰!
馬克龍不只是今天在慨嘆,在29日馬克龍講話時就說,"英國脫歐,對大家來說意味著失敗和教訓”。所以對於馬克龍來說,他也不是一味的總在慨嘆,也是懷揣"滿腹心事!
雖然在2016年英國脫歐時,有分析人士說,英國脫歐會導致歐盟解體的"預言"沒有發生,但是對英國來說,這並意味著此後的歐盟會"高枕無憂"。一旦英國脫歐後的日子過得不錯或者是"幸福美滿",可是隻要歐盟發展的不好,說不好歐盟的"反歐"勢力會再度興起,會使歐盟遇刺更多的麻煩。所以說馬克龍的這句號,不僅僅是慨嘆,也包括了馬克龍的近慮和遠憂!
-
3 # 洋楊大觀
1月29日,歐洲議會以“簡單多數”機制對協議進行表決,最終以621票贊成、49票反對、13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透過“脫歐”協議。這意味著,英國將正式脫離歐盟。
離別的場面很溫馨,“脫歐”協議通過後,在場議員手拉手齊唱《友誼地久天長》送別英國。但其實暗藏玄機。就在同一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英國“脫歐”的日子是“令人悲傷的一天”。
很多人認為,馬克龍這句話,是在感慨英國脫歐以後,歐盟實力下降,收入減少,因此,這是歐盟悲傷的一天。如果這麼理解,實在是大錯特錯了。至於原因,我們在這裡簡單分析一下:
1、馬克龍這番話是對誰說的?是與到訪的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舉行會晤後發表上述言論的。希臘是另一個潛在的“脫歐”候選國,馬克龍如果真對希臘總理說,英國脫歐是歐盟悲傷的一天,那他想表達什麼意思,難道說是你希臘也麻溜趕緊地快“脫”?顯然不是,因此,馬克龍這句話的中心意思只有一個:英國脫歐,將是英國悲傷的一天。
2、英國脫歐,可以不受歐盟控制,減少難民湧入,還可以減少向歐盟交會費履行扶貧義務,怎麼會是英國悲傷的一天呢?馬克龍的潛臺詞就是,接下來,休怪我歐盟無情。第一,你要繼續在歐洲共同市場混,搭夥費少不了,不會比你的會費便宜;第二,你的那一大堆金融中心,我們可要明搶了;第三,歐盟不是大車店,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要脫歐,在接下來的談判中,英國就準備脫層皮吧。
3、英國脫歐,還會有一個很大的後遺症,那就是面臨國家分裂的問題,而蘇格蘭脫英,不僅有群眾基礎,還有歐盟的“暗助”,有意思的是,歐洲議員們合唱的《友誼地久天》,就是蘇格蘭名曲,這已經不是“暗示”,簡直就是“明示”了。
法國從戴高樂將軍開始,一直就是反對英國加入歐盟的,所以,與戴高樂將軍一樣有雄心壯志的馬克龍,也不想和英國這個“攪屎棍”多摻和,他這句話,所表達的不是悲傷,某種程度上,就是正式向英國叫板了。
-
4 # 超然視野
英國脫歐已經完成了兩方議會的審批透過,這也就是說按照英國與歐盟達成的脫歐期限,英國將如期實現脫歐,對擔負著歐洲崛起希望的歐盟而言,歐洲第二大經濟體的退出,意味著歐盟發展過程中遭受重大打擊,法國總統馬克龍稱這一天為“令人悲傷的一天”也是無奈的感慨。
歐洲從文藝復興後,經濟、文化和科技等方面逐步走到了世界之巔,但歐洲中小國家非常多,長期處於相互博弈和戰爭的狀態,經過兩次世界發展的洗禮,歐洲不得不讓出世界中心的位置,成為東西陣營和超級大國的附庸,歐洲也逐步的誕生了和解和團結的意願,這也是歐盟成立的初衷和基礎。在歐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德法是促進歐盟的核心。
歐盟的成立目的和發展成績,讓其從誕生的那一刻就成了域外大國美國的提防扼制的物件,美國不願意看到歐盟成為一個和美國實力相當的競爭者,更不甘心失去對歐洲的控制和影響,這兩條就成了美國必然會對歐盟設定多層畔子的原因,這造成歐盟在成立初期,雖然歐元得以發行,但成立歐盟框架下的歐洲快反部隊卻被束之高閣,同時歐盟還追隨北約進行東擴,讓諾大的一個歐盟,在本質上成了北約東擴後新成員的經濟補償附庸。
英國脫歐對歐盟而言,有可能會起到不良的連鎖反應,在歐盟中存在感較低,經濟方面又沒有太多好處的國家,例如:西班牙和義大利,他們作為西歐經濟發達國家,還要承擔著對中東歐新歐盟國家經濟援助的負擔,而自身又深陷財政危機中,這些國家會不會效仿英國呢?
或許英國脫歐未果時,這些國家還處於觀望狀態,主要是觀望脫歐後歐盟會對英國進行如何報復和懲罰?不過從英國最新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歐盟實際上在不斷的向英國妥協,甚至本次英國脫歐協議,對英國的懲罰措施並不明顯,這就決定了其它國家也有可能以低成本脫歐。
對歐盟而言,英國脫歐或許並不是最糟糕壞訊息,歐盟的核心國家德法近些年也出現了一些明顯的裂痕,法國雖然同時歐盟的核心,但法國在歐盟中的決策權不如德國,歐盟的實際核心國家是德國,而法國的工業經濟體系又獨立於歐盟之外。
不過這些問題並不是因為英國脫歐而出現的,而且歐洲自身固有問題,英國脫歐只是將這些問題呈現出來而已,所以,英國脫歐對歐盟而言並不全是壞事,或許還有極低意義,讓歐盟核心國家必須重視這些問題,並下決心對歐盟進行改革,或許歐盟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
5 # 新文化街男孩
法國總統會對英國脫歐感到悲傷,完全是鱷魚的眼淚,逢場作戲而已。
雖然歷史上,英法之間曾有“百年戰爭”,但無論是英華人,還是法華人,都對英國擁有歐洲身份感到很奇怪。現在好了,英華人又可以有獨立人格了,又可以保持與歐洲大陸國家和而不同的關係,又可以透過脫歐,讓英國保持經濟自由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我們看到,在將近兩年的英國脫歐程序裡,法國一直在旁邊冷眼觀察。但法國對英國的留戀,要遠遜於德國。所以就傷害而言,對法國的要少很多。
-
6 # 諶人
馬克龍貓哭耗子,假慈悲!
英國脫歐了,法國成為歐盟唯一的一個聯合國“五常”國家,響噹噹的歐盟頭號領導人。
對於意氣風發、一心要重振歐洲雄風的“高盧雄雞”馬克龍,他沒有理由要沮喪!
第一,美國是歐盟最大的敵人,而英國無能如何都是美國的擁躉甚至是幫兇。英國走了,法國聯手德國更有信心領導歐洲。
不要忘了!由英國盎格魯-撒克遜人系組成的“五眼聯盟”,就把法國?德國納入秘密監聽監視的物件。英國就猶如美國在歐盟打入的釘子,有英國在歐盟任性作梗,歐盟根本不能真正擺脫美國的控制實現獨立自主。
第二,英國對歐洲統一併不認可!有利益時,英國與歐洲可同舟共濟;有問題時英國則會撒手不管!這就是英國對歐洲大陸“利益均衡”和”光榮孤立”的慣用投機政策。現在英國在歐盟的風頭被法德奪走,經濟利益分配又呈現赤字。按英國傳統固執的秉性,它要選擇回到“光榮的孤立”,在歐洲大陸國家的預料之中。
從1月29日歐洲議會以贊成票621、反對票僅49(還有13票棄權)批准英國脫歐看,贊成率居然高達91%,說明了歐洲國家並不留戀英國的退出。
第三,英國脫歐對歐盟的損失並非想象中那麼大!
法德要構建歐洲的安全體系,要改善與俄羅斯的經濟關係,英國就是歐盟圈裡最大的障礙;英國對歐盟並不貼心,它拒絕加入歐元區,維持自己的英鎊貨幣體系就是證明!英國幫助美國製造了中東“難民潮”,但歐盟接收難民時英國閃身,讓德法意西等國去忙活,德國成為了“冤大頭”。
英國脫歐對歐盟的純收入有一定影響,但並非會留下大坑。法德還有歐盟後發國家(例如波蘭)可適當彌補。
英國脫歐,並非是“令人悲傷的一天”,或許是“歐洲翻來嶄新一頁的一天”。等著看一直雄心勃勃的馬克龍怎樣去把握!
-
7 # 閒看秋風999
2020年1月29日晚,歐洲議會全會經過了幾個現小時以最後出現了一個結果: 621票贊成、49票否定、13票棄權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
至此,英國脫歐油取得了一個實質性的進展;換言之,橫亙在脫歐之路前面所有的法律障礙已經消除——這一次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
投票結果出來以後,終於得到了一個確定結果,那就是英國真的要脫離歐盟了。歐洲議會的議員在議會大廳中高聲唱起了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現場氣氛著實令人動容......
英國給予了法國巨大的支援,接納了數以百萬計的法華人和軍隊;為法國保持了日後戰勝德國法西斯的實力,這樣的幫助足以讓任何法華人難以忘懷!
英國與法國隔海相望,在歷史上分分合合;法國文化、法國語言對英國的影響上刻骨銘心的;毫不誇張的說,如果去掉英語裡的法國元素,英語即變得粗俗不堪,英國紳士風度也將蕩然無存。
因此,作為法國總統對英國離開歐盟,離開歐洲感到傷感是有道理的——誰能說這兩個國家不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呢?
另外,英國認為留在歐盟對其經濟發展是不堪重負,這樣才下定決心離開;英國走了,未來馬克龍領導想的法國會如何呢?是不是有點兒兔死狐悲的感覺呢?
強扭的瓜不甜——沒有了英國的歐盟,其影響力將大打折扣,這也是馬克龍一聲嘆息的第三個原因。
-
8 # 張139558534
馬克龍這句話“令人悲傷的一天”,的確是兩種含義都有了。當歐洲議會以絕大多數的票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在通過後大家含著淚水高唱“友誼地久天長”,人們的心情是如馬克龍說的一樣,悲傷的。畢竟,他們曾經在一起,生活、奮鬥過!如今勞燕分飛、各自天涯,是有種不捨的感覺。
但只是情感而已,現實則是決定一切。英國本身去意已決,歐洲大陸對他們失去誘惑力。加上折騰了幾年的脫歐歷程。因此大家內心在一層薄薄悲傷掩蓋下,卻都是發自內心的竊喜。英華人還是高興的,終於脫離苦海,去過自己單身狗的生活了。因為在歐盟,他們付出很多,整個歐盟,只有德國和英國是淨流出國,支出大於收益,所以他們一直不滿意歐盟的生活。來歐盟是幹什麼?當然不是做貢獻的,如今成了人家的錢袋子,自己得不到多少,離家出走就成了共識。無非英華人那是紳士,幹什麼都要面子,說是因為利益跑路當然不好聽,所以折騰這麼些年。實際,還能為什麼?
馬克龍內心是挺高興,畢竟英國也是“大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過去在歐盟,經常英國會根據自己和美國意見(美英一直勾結嘛!),和法國德國意見相佐,搞的法國很不痛快。如今終於滾蛋了,歐盟、歐洲大陸,老大地位捨我其誰也!馬克龍可以傲視群雄,坐鎮歐洲大陸了。高興!雖然德國也是掣肘,但雙方觀點、理念相同,而且德國自己有案底,有自知之明,一般不和法國爭風吃醋。所以現在馬克龍可以攜老妻一遊塞納河邊,唱一段“高興,今天咱們真高興!”
-
9 # 清水空流
由此可以看出戴高樂的遠見,在戴高樂擔任法國總統十年期間一直反對英國加入歐共體(歐盟前身)。戴高樂的反對不僅讓法國政府費解,也讓歐洲各國感到無法理解。以至於英國政府斥責戴高樂這種行為是不道德的,是出於個人對英國的不滿,但戴高樂多次宣告,如果英國加入歐共體只會享受待遇,而不會承擔義務,會遊離於歐共體之外。現在英國退出歐盟,真的證明了,戴高樂真是大政治家,有著穿透力的遠見。
一月三十日英國政府正式退出歐盟。歐盟議會為此高唱友誼地久天長。法國總統馬克龍感慨道:這是令人悲傷的一天,但清水哥總覺得馬克龍在幸災樂禍,你咋不早點走,滾,馬上滾,馬不停蹄地滾,英國的退出。一方面標誌著歐盟一體化的失敗,令一方面歐盟將徹底由德國與法國控制,英國在歐洲的地位將日益邊緣化。從中也說明一個問題,英國從來就不是歐洲大陸的一份子,缺乏應有的政治智慧與勇氣,脫歐才是英國,不脫就不是英國的。
你們光看到馬克龍對英國脫歐表示悲傷,這是“虛偽”之詞。關鍵是後面那句,法國政府將在未來英國與歐盟相關貿易協議談判中“不屈服於壓力”,由此也可見馬克龍對英國退出歐盟多“高興”。和今後談判的困難。由此想起了土耳其,年年申請加入歐盟而不得,埃爾多安大概會感慨同人不同命吧。真真應了那句話: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英國退出歐盟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歐盟說話沒人聽,話語權被德國法國把持,英國覺得不受重視,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實際上,德國與法國巴不得英國早點退出。
但對於英國退出又必須殺猴敬雞,以儆效尤。要讓其他三心二意的引以為戒。假設英國順利脫歐,還過的很不錯。這就不是一個好兆頭。也將開啟以一個惡劣的先列,離開你會過的更好,產生樣板效應、所以法國必須英國付出代價。打擊歐盟內部的脫歐派。所以說在今後的談判中,法國絕對會非常強硬,不會有任何心慈手軟。
英國的離開,對於法國來說也許是個好事,少了英國這個攪屎棍,歐盟一體化也許會更順利。德國和法國會主導程序,馬克龍的話更多的是高興而非悲傷。
-
10 # 靜夜史
這個問題用一句歌詞來形容就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看著在美國“偏愛”下頭也不回的英國,法國作為歐盟的大哥之一,不騷動是不可能的。畢竟失去了英國這駕馬車,歐盟的風雨飄搖是必然的;而即便是破船一般的歐盟,法國也做不到一言九鼎,因為德國一直是名副其實的大姐大。
作為西歐第一領土和軍事強國,法國一直有獨立於美蘇之外的雄心壯志,尤其是戴高樂時代,甚至以退出北約的軍事一體化機構以言其志。但現實永遠比理想骨感,特立獨行的法國非但沒有自立山頭,反而面臨著被各方孤立的尷尬結局,於是法國在2009年“重返”北約。
而從法國的“去而復返”來看,無論法國怎麼折騰,其二流國家的定位已經難以改變;而且作為歐盟的領導者,法國被德國壓制的局面更是積重難返,這使得法國的地位越來越尷尬。
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國馬克龍政府開始尋求透過靠近美國的方式增加抗衡德國的籌碼,這自然就和英國也親近了起來。
不過作為遠近馳名的“離岸平衡手,歐洲攪屎棍”,英國和法國自古以來就是水火不容的宿敵,法國和英國的所謂“走近”,除了同在美國屋簷下的基礎,其本質是引入英國力量制衡德國,至於英法關係如何尚在其次。
但英國作為美國的親生兒子,早已不屑於和法國“並肩作戰”,所以英國在經歷了三年多的脫歐長跑後,終於要在2020年1月31日衝線。
英國脫歐之所以決絕,除了自1973年加入歐共體(歐盟前身)以來,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遠大於其享受到的權利,比如不得不承擔高額的扶貧指標;還有近年來歐洲難民危機爆發,對整個歐洲都造成了巨大影響,英國更有可能因此淪陷;更重要的是,作為攪亂歐盟的釜底抽薪之作,美國意在透過支援英國脫歐達到肢解歐盟的目的。
作為冷戰時代的產物,歐盟從一開始就“特立獨行”。
因為二戰後歐洲徹底失去了國際政治中心的地位,不得不讓位於美蘇兩極格局。在這樣的情況下,歐洲各國陸續認識到,如果繼續各顧各地撕下去,註定要徹底泯然眾人矣,所以“抱團取暖”成為廣大歐洲國家的共識。
從1952年歐洲煤鋼聯營開始,伴隨著法德這對宿敵的和解,歐洲一體化程序不可避免地開始了。
因為法德兩國在歐洲內部舉足輕重的作用,歐洲一體化的發展速度和水平也不斷再創新高。
而這注定會讓美國不爽,作為超級大國,美國在資本主義陣營內部是真正站在金字塔頂的國家。而美國霸權的重要支撐,就是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資本主義陣營成員的生死相隨。
所以二戰結束後美國才推出“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經濟復興,本質是將西歐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市場;同時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保證對西歐各國的控制,所以歐洲的“自立門戶”註定為美國所不容。
但問題是美國遠在遙遠的大西洋彼岸,而蘇聯和共產主義陣營卻近在歐洲眼前。相比於歐洲同床異夢的“自家事”,蘇聯和共產主義陣營的威脅作為意識形態的根本對立始終是美國的優先矛盾,所以歐盟最終水到渠成。
因為各國始終主權至上,因此歐盟就是再一體化,也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單一主權國家,即所謂的歐洲合眾國。
但相對於非盟、東盟這樣的國家組織,歐盟的整合程度又明顯鶴立雞群。在歐洲各國尤其是法德兩國的精誠合作下,歐盟作為超國家的國際組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改寫著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其經濟實力也遠超美國,成為美國最大的經濟競爭對手。
但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一切都變了。雖然雅爾塔體系尚在,但蘇聯和共產主義陣營煙消雲散,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徹底失衡。“一超多強”的局面意味著歐盟從此無需在美蘇兩極的夾縫中求生存,翻身農奴把歌唱的幸福生活就要到來。
但問題是沒有了蘇聯這個意識形態的宿敵,美國還需要歐盟有什麼用呢?就像失去天敵的動物必將氾濫成災一樣,在歐洲如果沒有蘇聯這個龐然大物的制衡,歐盟只能越來越膨脹。
在歐洲力量對比出現根本性改變的大背景下,歐盟已經不再是美國的兄弟,而是同臺競技甚至反目成仇的宿敵。
所以美國才對英國的脫歐兩肋插刀,雖然脫歐毫無疑問是英國至少一半民眾的意願,但能夠最終和歐盟分道揚鑣,美國的作用可謂居功至偉。
作為歐歐洲的三駕馬車之一,英國的脫歐不僅讓歐盟痛失一臂,更會對其他歐盟國家產生極其強烈的示範效應。
要知道,自2004年歐盟大規模擴容以來,像波蘭、馬耳他這樣的窮國陸續成為歐盟新成員,這意味著傳統的歐盟富國需要背上更多的扶貧指標。雖然對於這些傳統的歐洲列強再說,拉窮弟兄一把無可厚非也不足掛齒,但問題是當下的歐洲深陷難民危機,日子也並不好過,在“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的情況下,這些攤派的扶貧指標就成了沉重的負擔。
而既然英國能絕塵而去,西班牙、義大利等富國有什麼理由不亦步亦趨呢?而如果沒有這些大佬的贊助,歐盟和非盟等組織還有什麼區別?
所以英國脫歐的影響極其惡劣,除了會導致愛蘇格蘭和北愛爾蘭脫英等不可逆轉的後果,更開啟了歐盟盛極而衰乃至分崩離析的慘烈後果。而這,正是美國想要看到的。
所以在當下英國脫歐板上釘釘的情況下,最尷尬的不是幸災樂禍的美國,也不是如釋重負的英國,而是強顏歡笑的法國和德國,尤其是裡外不是人的法國。
按照英法的相愛相殺上千年的尿性,英國的一去不返,法國應該高興才是,因為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英國這個歐洲攪屎棍來興風作浪了,法德兩國終於可以一統歐盟了。
但問題是沒有英國的歐盟雖然沒有一文不值,但也必然大打折扣;而且今後美國和英國的聯手也必然令歐盟疲於奔命;更要命的是,無論歐盟盛衰與否,法國都難以擺脫被德國壓制的命運。
這種感覺就像是夢見女朋友出軌,自己很傷心。但是一想自己還沒有女朋友,瞬間更傷心了。
雖然有躺贏二戰且撿到安理會五常席位的優勢,並因為及時投降保全了大部分力量,成為二戰後西歐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但因為殖民帝國的經濟基礎,註定了二戰後的法國難以和德國相提並論,聯邦德國能夠在50年代中期就重回西歐經濟一哥的輝煌成就就證明了這一點。
而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又因為歐盟起點就是經濟經濟合作組織,所以儘管法國國際地位很高,軍事實力很強,也有著歐盟創始國的身份,但在真正的領導者德國面前,法國依然是個受氣的小弟弟,這一點從默克爾和馬克龍的相處中也能看出端倪。而默克爾也敢於大膽且調侃地要求法國將安理會五常席位讓給歐盟。
一直以來,雖然馬克龍在應對國內罷工浪潮方面乏善可陳,但對外秀存在感的操作卻溜得不行,包括和美國相愛相殺,目的就是為了告訴世界,法國廉頗老矣,尚可能飯。
而讓馬克龍尷尬的是,在法國緊貼美國冷屁股之前,德國早已和俄羅斯打得火熱,作為二戰戰敗國,美國不僅在德國境內大量駐軍,對德國的控制變本加厲,且支援英國脫歐表面上是在壓制歐盟,根本上則是針對德國。因為德國不僅地處歐洲十字路口有著歐洲最強的經濟實力,更重要的是,德國在歐盟內部有著強大的號召力。某種程度上說,只要搞垮德國,就是拆散歐盟。
所以德國和俄羅斯逐漸情比金堅,一方面因為俄羅斯確實有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實力,所以德國需要俄羅斯;另一方面因為自古以來的俄羅斯都有融入或打入歐洲的野心,而德國又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所以俄羅斯也需要德國。
而這樣的關係註定要比馬克龍和老特之間逢場作戲的友誼要堅固得多,所以馬克龍註定還是無法壓制德國反敗為勝。
所以,馬克龍的“傷心”是必然的,而且從歐盟和英國其後的發展態勢來看,馬克龍傷心的,可不止英國脫歐這一天。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回覆列表
馬克龍本來認為,在英法德的聯合領導下,歐盟必定會走前世界的輝煌。但是,英國卻要離開歐盟,而且,還給歐盟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嚴重的打擊了歐盟的團結性,自信心,創造力。因此,才會有感而發。
誰又能夠知道,卡梅倫為了爭奪在歐盟中的領導權,卻是在歐盟會議上故意挑刺,在歐盟會議上故意刁難法德。並且,將歐盟中的重要資訊,秘密傳送給美國,甘心情願地充當美國的間諜。因此,在惹無可惹之下,法德與之產生了矛盾。本來,卡梅倫是想以脫歐相威脅,以換取英國在歐盟中有更高的地區。但是,公投結果卻是同意脫歐。自知惹禍上身的卡梅倫只能夠飲恨辭職。
卡梅倫留下一個爛攤子走了,特雷莎.梅卻接過了這個難攤子,自信滿滿的認為,自己的一定會帶領英國新政府,完成脫歐事誼。在經歷過無數次的努力之後,最後也是流著自己心酸的眼淚,辭去自己的的首相職務。而約翰遜的硬脫歐方案反而受到了追捧,並以壓倒性的優勢,取得了勝利。於是,英國脫歐更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現在終於塵埃落定了,說一點好聽話給英華人,給美國和全世界聽一聽,以表示出自己的的仁慈而已。其實,馬克龍對於英國的脫歐,從來就沒有流露出絲毫挽留的跡象,因此可以充分的說明,馬克龍對英國的脫歐早就胸有成竹。所以,馬克龍並不是真正的因為英國的離去而惋惜,反而是希望英國能夠早日的離去,以免繼續在歐盟內部,與法德等領導權造成傷害。但是,對於英國地區之後,可能給歐盟內部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有擔憂的。所謂的感嘆,實際上是對歐盟目前所面臨的經濟增長乏力的擔憂,同時,也是對歐盟未來發展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