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點讀書
-
2 # 優媽讀繪本
1、將房間打掃乾淨,房間煥然一新時感覺很溫馨。
2、種植綠植,佈置陽臺。
3、認認真真的收拾好自己去上班或者外出約會。
4、認真讀完一本書,做好筆記。
認真生活、熱愛生活,生活也會給予你一定的饋贈,最近一直大火的斷舍離,同樣也適用於房間的打掃,每隔一段時間打掃房間的時候進行物品的斷舍離,透過物品的清理、房間的重新規劃,看著舒適、乾淨房間散發出來的都是生活的氣息,屋內煥然一新,心情也會很好。
生活處處都有美,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忘記發現,忘記感受。
王小波曾說過的一句話: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儀式感的生活並不是需要金錢來堆砌,而是你認真生活的態度,你認真對待生活時的某一刻散發出來的情懷、開心或許幸福感。
儀式感的表現方式其實是很豐富多樣的:
我的表姐,一家知名外企的行政管理人員,每次進辦公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換上高跟鞋,塗上正紅色的唇膏。
口紅和高跟鞋就是她對於工作上的儀式感的堅持,分分鐘讓她進入明媚自信、得體幹練的“白骨精”狀態;
我們小區裡的張叔叔和李阿姨夫婦都已經年近六旬,五年前,一場高血壓導致的中風致使李阿姨的右邊手腳再也不能靈活自如地行動。
五年間,每一個清晨和傍晚,張叔叔都會帶上拄著柺杖的李阿姨去公園散步、做康復訓練。
迎著朝陽,送走晚風,他們日復一日的堅持就是他們對於生活,對於婚姻的儀式感的詮釋;
鹽城師範學院的邏輯學教師何海芹,在從教35年後即將正式退休。
在最後一堂邏輯課上,何老師的丈夫送來了鮮花為其慶祝並拍照留念。下課後,夫婦二人相伴騎著腳踏車回家。
最後一堂課上的這束鮮花,就是何老師夫婦對於愛情中的儀式感的理解,也是他們多年婚姻的美麗註腳。
提到儀式感,人們便會想起《小王子》中的這句話:“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事實上,也不盡然。生活中的儀式感是無處不在的,看似單調重複的動作背後,說不定也藏著了不起的儀式感。
某社交網站上曾經做過一個“生活需要儀式感”的打標籤活動,使用者們發了1.3萬多張圖片上來,其中有傳統的紀念日,還有很多是私人化的時刻。
《三聯生活週刊》對此總結道,儀式感不是個特定的時間點,它發生在每天的生活之中,強調的是個人化的自我滿足。
你在平凡日子裡的每一個小小的堅持,每一次對於生命溫度和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打著你個人標籤的,獨屬於你的儀式感。
生活,需要儀式感,更需要善於發現美,捕捉希望和溫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