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兩份回鍋肉

    墨索里尼夢想把義大利建成新版本的羅馬帝國,而自己變成新版本的“凱撒大帝”,並且墨索里尼搞法西斯比希特勒搞納粹要早。

    算是希特勒的前輩,兩人屬於一拍即合,還聯手干涉西班牙內戰,力挺西班牙的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結成了柏林,羅馬軸心,表示雙方互相幫助,永不相負。後來的事實證明,墨索里尼不但沒有幫上希特勒什麼忙,還老給自己哥們兒添堵。但是希特勒很“仗義”,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希特勒也到最後也是實在很懊悔,怎麼就找了這夥計搭伴兒做事。

  • 2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一戰前義大利的臨時倒戈,雖然避免了像戰敗德國一樣割地賠款被限制,但也換來了歐洲各國的一致蔑視,巴黎和會上並沒撈到什麼好處。加上國內百萬士兵復員,他們要工作、吃飯,結果義大利自己的經濟先垮了。亂世之下,墨索尼裡的斧頭幫(斧頭在古羅馬是權力的標誌,這種斧頭的直譯就是“法西斯”)橫空出世。

    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沒拿到多數選票的情況下,就被國王和議會就授予了最高權力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上臺執政,因此,義大利是第一個成功上位的法西斯政黨。

    所以,在法西斯理念上,義大利還是德國的老大哥。

    德國納粹黨在初期曾受過很多義大利法西斯的啟發和幫助。因此兩國關係不像一戰前那種純粹利益結合,而是出於所謂共同的“理想”、”信念“、“世界觀,價值觀”的合作。

    而且,義大利的戰鬥力,全球人民都看在眼裡了,德國也明白的很,但是,在當時的大環境下,真是沒得選。

    二戰前,義大利兩次進攻衣索比亞(阿比西尼亞),50萬裝備精良的義大利軍隊被非洲土著給打的懷疑人生,最後用了生化武器(瓦斯彈、芥子氣彈)向埃國河湖和田野裡傾撒毒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佔領埃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國際聲譽一落千丈。

    即便如此,與義大利結盟的確對德國更有利,拋開法西斯理念,從歷史上看,歐洲其他強國與沒有與德國結盟的傳統。

    排除俄羅斯(蘇聯)和北歐斯堪的納維亞群島諸國,歐洲大陸的傳統四大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義大利勉強排第四,畢竟其他國家要不國土面積太小,要不國力更弱;或者表面假裝中立,拒絕結盟,比如西班牙的弗朗哥政權;或者是世代死敵,有亡國之恨,比如波蘭)。

    這種情形下,從組合來看,英國和法國總是抱團打德國,那麼對於德國來說,別無選擇。英法強強聯合,德國只能選老四了,還是算是比較體面,畢竟,別的國家更差、更不靠譜。

    而且,在帝國擴張的步伐上,德意兩國都是後起之秀,出發的太晚了。

    當他們崛起的時候,世界已經被老牌列強分的差不多了,兩國想要再擴張,就只能從老牌列強手裡搶,而英法俄這些國家都已經接近擴張極限,沒有繼續擴張的動力了,它們只想維持現有的成果,不會與德國結盟。

    同時,義大利的擴張傾向打的旗號是——重現羅馬帝國完全控制地中海的輝煌,目標是東南歐-地中海—西亞北非一帶;而德國更青睞地緣戰略位置關鍵、戰略資源豐富的波羅的海、黑海和廣袤的東歐平原,這樣一來義大利的擴張方向與德國也不存在明顯衝突。

    而且,相對來說,義大利並不是非常的弱(網上流傳的段子很多是為了抬高德國的戰鬥力,故意放大了義大利的“弱”,來塑造”豬隊友“的形象,老拿人家的缺陷和別人的優勢比較)。

    最後,再多說一句,義大利在二戰中表現差,更多的是因為戰爭準備不充分,加上自身工業實力較弱,而不是真的不會打仗,或者貪生怕死(在義大利黑幫橫行的風氣下,並不都是貪生怕死之輩)。

    與謀劃多年,認真備戰的德國不同,義大利參加二戰前夕,其軍隊已經深陷非洲戰場多年,大量注意力放在了對內鎮壓工人和民主運動,宣傳沙文主義思想上面,並沒有像德國一樣下血本做參戰準備。是德國成功打敗英法聯軍才促使義大利決定支援德國,從納粹黨上臺算起,德華人為這場戰爭準備了6年,義大利人只准備了幾個月。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入侵衣索比亞,義大利遭到了國聯的制裁,無法進口戰略資源,也不能獲得英法美等國的貸款,因此直接導致了三十年代義大利工業癱瘓,經濟萎靡,直到二戰開戰都沒恢復過來。

    更讓義大利人鬱悶的是,打下衣索比亞後發現,這個國家相當的窮,短期內,不但撈不到什麼好處,反而要倒貼錢。除了龐大的軍事費用,義大利還要支出鉅額的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維持資源開採計劃和交通運輸工程。

    此時的義大利,法西斯侵略擴張也只是墨索里尼為首的一小撮人的想法。對於爭奪世界霸權,義大利人根本沒有興趣;也沒有被“血統論”、種族主義洗腦後,“為一戰復仇”的德國民眾那種狂熱的戰爭情緒。

    墨索里尼的那套理論,一旦離開了穿衣吃飯,就不能吸引義大利人了,也調動不了義大利人的積極性。所以不管是義大利民眾還是軍隊,都出現了出工不出力的情況,對打仗沒什麼激情和鬥志。

    實際上,跟德國軍隊有過交鋒的義大利游擊隊(下圖),戰鬥力還是可以的。戰鬥力如何,很大程度上是跟敵人是誰,是否有“血債”、“冤仇”有關。比如,1943年7月墨索里尼被政變趕下臺,義大利舉國上下一片歡騰。1945年4月,墨索里尼一夥被游擊隊員處死暴屍。可見,與納粹和希特勒不同,墨索里尼並沒有牢固的群眾基礎,沒有舉國上下一條心,血戰到底的精神號召力。

    下圖為墨索尼裡和情婦及其隨從被暴屍,各種羞辱。不過,最初在歷史課本看到圖片的時候,最吸引我的是佩塔奇的那雙美腿。據記載,當時佩塔奇屍體被倒掛,因為穿的是裙子,在眾人的唏噓聲中走光了好幾個小時後,一位男士上前用自己的腰帶把裙子紮在了她/它的腿上,才有了照片上的情形,否則不堪入目。

    整個戰爭中,義大利根本就沒進行全面動員,國家工業和軍事潛力沒有被充分激發出來。戰爭只是墨索里尼和他的一小撮支持者發動的一場投機活動和軍事冒險。

    個人感覺,二戰中義大利被定義成“豬隊友”的形象,最重要原因是:義大利人被洗腦不充分,在戰爭中沒有認真出力(比如,沙漠中煮通心粉、撬不開彈藥盒就投降等等,實際上,這些傳聞也可能是後人杜撰出來)。大家更欣賞的是德華人那“效忠”、“死戰”的精神意志。然而,其實這才是對國家、人民最大的傷害。

  • 3 # 馬Dame

    因為在二十世紀30年代的歐洲,除了義大利和匈牙利,再無第三個國家與希特勒的侵略目標一致了,而當時的義大利軍隊也是希特勒除日本外保持最完善的軍隊。

  • 4 # 大國之巔

    一戰中,義大利是站在奧匈帝國和德國對面的協約國,談何坑德國?也沒和德國交手,主要對付的奧匈。

    二戰前德國極右勢力上臺,和義大利是幾乎同樣的民族主義政策,且義大利就是發源地,兩國聯手屬於背靠背關係,就是天然的盟友。

    義大利在二戰的預演——西班牙內戰時期,大力支援佛朗哥集團,和德國的立場一樣,且勉強也算是列強之一,在地中海也算是小霸主,孤立無援的德國當然會和它結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灌籃高手”各對對員全名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