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67334733073

    羋月傳贏駟人物分析:

    羋月的丈夫,秦孝公之子,秦昭襄王嬴稷之父。嬴駟是個典型的鐵血帝王,探諳人性,深沉內斂,他善於利用人心,也善於利用感情,他有愛,但藏得很深,深到遠不足以影響他任何政治上的判斷。

    羋月初見他時,欣賞羋月的單純和聰慧,她是個十五歲的媵侍,他是三十多歲的帝王,這是身份和年紀的雙重懸殊。在他的身邊,羋月漸漸成長,他欣賞栽培她,同時他也打壓和馴服她。

    他的年紀足以做她的父親,他於她亦是如父如兄如神的角色,在他身上羋月似乎看到自己父親楚威王的形象。

    他提拔她於卑微,令她的人生得到信心和肯定,教會她權謀和手段。她崇拜他信任他,本以為他可以庇護自己和兒子一生,卻最終發現,他只不是個無情的君王。

    他讓她登上高峰也讓她墮落懸崖,他讓她煥發神采也讓她步入陰暗。

    羋月傳贏駟人物分析/贏駟歷史原型還原: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稱秦惠王,嬴姓,趙氏,名駟,秦孝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誅殺衛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稱“王”,並改元為更元元年,成為秦國第一王。

    秦惠文王當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秦惠文王即位後的第一個對手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

    羋月傳贏駟人物分析: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秦國的法治建設已基本成功,倒是獨掌大權的商鞅的存在成了秦國改革成果的最大威脅。秦國的法治建設是靠強力完成的,也就是商鞅所說的霸術。

    在法治建設完成後,秦國有兩個人是雙重性質的,秦惠文王和商鞅。他們由於擁有巨大的權力,既是法治的最強維護者,也是法治的最大危害者,而君主制下的法的象徵只能是一個人。

    商鞅的悲劇根源就在這裡。就算秦孝公沒有暗示,秦惠文王也要除掉商鞅。象商鞅這種人,秦國不用,也必然是不會讓別國來用的。

    秦惠文王在除掉商鞅後,以商鞅造反查無實證,公子虔和公孫賈純屬陷害為由,順手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黨羽。秦孝公沒有完成的收尾工作,由秦惠文王出色地完成了。

    秦惠文王重用張儀連橫破合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點。對張儀,贏駟求之,試之,任之,信之。在秦與到列國間複雜的邦交鬥爭中,多次逆轉危勢,擊潰五國滅秦之兵。

    繼孝公用商鞅之後譜寫了又一頁君臣合璧華彩篇章。自此,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秦國用士“不唯秦人”成為不變的路線。用張儀。又不唯採張儀之策。

    當張儀與司馬錯對是否平蜀發生激烈辯論時,贏駟毅然委任司馬錯領軍平蜀,展現了贏駟審時度勢,高屋建瓴的王者風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路飛和漢庫克是在哪一集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