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求圓4

    漢光武帝劉秀在昆陽之戰中,面對王莽40多萬軍隊的圍困,昆陽的漢軍只有八九千人,形勢岌岌可危。有些將領產生了動搖,主張放棄昆陽,在這關鍵時刻,劉秀立排眾議主張堅守昆陽。親自帶領一隻精兵突圍出城,到定陵和郾城去調救兵,當天晚上,劉秀帶著十二個勇士,趁王莽軍不備,衝出了昆陽。

    劉秀到了定陵和郾城說服了守城的官兵。帶著所有的援兵來解昆陽之圍,劉秀親率一支3000多人組成的敢死隊,率先向王莽軍的中堅部隊衝殺過去,殺死了王莽大將王尋,昆陽城裡的漢軍見援兵來了,又打了勝仗就打開了城門衝了出來,裡應外合把王莽軍打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40多萬的軍隊只剩下幾千人。

    這場戰役的勝利,說明了漢光武帝劉秀有傑出的軍事才能和過人的膽略,在大敵面前危難時刻,能夠化險為夷變劣勢為優勢,最終攻進了長安城,結束了王莽統治,劉秀成了東漢開國皇帝。

  • 2 # 潘不安講究史

    如果我說劉秀是全系大魔導師,利用掌控氣候招來暴雨大風,終極火系土系魔法招來隕石,又釋放精神魔法全體混亂,打敗了王莽的四十萬大軍,你會信?

    如果不信,讓我帶大家回顧歷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全程。

    背景介紹

    王莽,字巨君,出身於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家族,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早年的王莽被時人評價謙恭儉讓,禮賢下士,是當代的儒家“聖人”,卻一步步攫取了漢朝的江山。並在登基後進行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改革,被現在的人們稱為“穿越者”。

    但實際上王莽是一位儒家的“復古偏執狂”,嚴格依照《周禮》進行改革,一心想恢復上古三代政治。但種種“倒退式”的改革措施,只是王莽的一廂情願,不僅損害了士族權貴的利益,也讓普通百姓深受其害。

    最終,以北方赤眉和南方綠林為首的農民起義在全國範圍內爆發。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形式,日益焦慮的王莽決定調集力所能及的全部軍隊,對其認為威脅最大的赤眉軍進行圍剿。

    但很快,受到“忽視”的綠林軍在連連取勝後,勢力迅速壯大。公元23年二月初一,劉玄稱帝,建立更始政權,並公開打出恢復漢室的旗號。獲悉此事,王莽迅速改變戰略重心,不僅將圍剿赤眉的軍隊調到南方,更繼續從全國各州縣徵調軍隊,最終組成一支42萬餘人的大軍向昆陽進發(今河南平頂山市葉縣)。

    另一方面,在取得節節勝利之後,漢軍主力由劉秀之兄劉縯率領圍攻宛城(今位於河南南陽市城區白河(古稱淯水)北岸),而劉秀則和王鳳攻略昆陽、定陵、鄢城等地。發現王莽新軍動向後,王鳳、劉秀部,以及在汝南地區活動的王常部退守昆陽準備堅守。

    到了這年的五月,昆陽之戰開始拉開了序幕。

    敵我對比

    王莽新軍

    統帥:大司空王邑(王商之子,王莽從弟),司徒王尋

    軍隊組成:曾與赤眉作戰精銳十餘萬,為新軍主力;全國各地拼湊軍隊三十餘萬;徵召全國精通63家兵法者為軍吏,相當於低階軍官參謀等職;猛士武衛為“旌旗輜重,千里不絕”,相當於儀仗隊;有長人巨毋霸,長一丈(相當於現在兩米三左右),大十圍,以為壘尉;又有大量虎豹犀象等猛獸。共計四十二萬餘人。

    點評:歷史上普遍稱昆陽之戰新軍有百萬之眾,包扣《後漢書》也寫“將兵百萬,其甲士四十二萬人”,其實不完全是誇大,作戰人員應該是在四十二萬餘人,但是還需要大量的民夫雜役,所以加起來是百萬。

    在軍隊組成中,也可以看到,新軍雖然聲勢浩大,但是組成複雜,更可以說是濫竽充數,其中真正可戰軍隊只有曾與赤眉作戰的十餘萬。而更多的兵力只能作為啦啦隊以壯聲勢,甚至還會成為隱患。如後世的肥水之戰,同樣適合百萬大軍,人數卻成為了失敗的第一個原因。

    另外,以沒有作戰經驗的王邑、王尋為統帥,是失敗的第二個原因。

    更始軍

    統帥:王鳳、王常、劉秀

    軍隊組成:王鳳、劉秀部,以及原在汝南部活動的王常部,因當時兵力分散活動,未全退入昆陽,據《後漢書》記載當時城中約為八九千人;後劉秀突圍出身募集援軍,用於衝擊新軍中軍的敢死隊有三千人,因此總人數應該大於此。但參與作戰的城內外軍隊應在一萬二左右,不多於兩萬人。均為綠林軍。

    點評:更始軍人數雖少,但都是由究竟戰陣的綠林軍組成,統帥即使王鳳、王常也相比新軍統帥有更豐富的作戰經驗。更有小城昆陽作為堅守,不利大軍展開,無形間抵消了新軍人數的優勢。

    前期

    因為昆陽雖然城池堅固,但在戰略上只是無足輕重的小城,所以更有實戰經驗的納言將軍嚴尤認為新軍兵力充足,沒必要在昆陽浪費時間,應該繞過昆陽,圍殲正在攻打宛城的劉縯主力。

    但主帥王邑自信心爆棚,認為自己兵多將廣,不允許昆陽這個小瑕疵的存在,堅決要先浪一浪,血洗昆陽。於是派十萬大軍將昆陽團團圍住,其餘人等則在外圍充當啦啦隊!

    “見小利而忘命”這是曹操對袁紹的評價,同樣適用於王邑身上,一個盲目自大,只盯著一城一地而沒有大局觀的領導,對於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是致命的。

    同一時間,對於面對百萬敵軍的昆陽守軍來說,形式是絕望,所有將領都在盤算商量著如何四散而逃。這時候,劉秀開始站了出來,面對諸將說:“我們人少對方人多,大家同心協力還能依靠城池堅守,如果四散而逃,還有什麼屏障。更何況宛城沒有打下來,不可能得到主力的支援,到時候昆陽一旦被攻破,不要一天時間大家全得完蛋!”

    正在這時,斥候回報,新軍已經到了北門,大軍連綿上百里都看不到邊。聽到訊息,原先想逃的將領都絕望了,因為有剛才的分析,諸將紛紛詢問劉秀的意見。

    然後劉秀重新為大家分析局勢,並留王鳳、王常堅守,自己帶領驃騎大將軍宗佻、五威將軍李軼等十三騎衝出南門,尋找救援。但是昆陽已經被十萬大軍包圍,劉秀差點就出不去了。

    此後新軍對昆陽城展開猛攻,史書記載,新軍的雲車高達二十多米,可以俯瞰昆陽全程,其或挖掘地道,或用撞車衝擊城門,還有如雨般的箭矢,兵士們出門打水都要揹著門板。

    面對瘋狂的攻勢,王鳳等人很快向王邑投降,但狂妄無比的王邑自以為掌握了全部的優勢,不認為還有被翻盤的可能,果斷拒絕投降。這種愚蠢而盲目的行為促使王鳳等人徹底的絕望,真正的團結在一起堅守昆陽。

    《後漢書》記載,當天夜裡有流星墜落在新軍的兵營之中,而到了第二天白天,雲層如山一般墜入營中到離地一尺才消失,士兵們只能爬伏在地上(估計是大霧)。這些徵召,在古代無疑造成了新軍很大的不安,也為昆陽爭取了時間。

    與此同時,劉秀在昆陽周邊地區募集援兵,剛開始將領還打算留下部分兵力保護自己的地盤財物。劉秀勸說道:“如果這次贏了,獲得財物比現在的多千萬倍;如果輸了,腦袋都沒了,還要什麼財物。”於是各地傾巢而出追隨劉秀支援昆陽。

    這年六月初一,劉秀帶領援軍抵達昆陽地區。開始劉秀只帶步騎精銳一千人做前鋒,李軼率領主力在後。劉秀到達新軍四五里的地方就列陣出擊,面對才千人的隊伍,財大氣粗的王邑並沒有放在心上,只派了數千人前來應戰。但很快被劉秀的精銳打敗,斬首數十級。

    對王邑來說只是小敗,並未放在心上,但是對於弱勢的援軍來說,首戰告勝無疑消除了各部的膽怯,加強了信心。此後,劉秀採取相同的方法帶領建立了信心的所有援軍與新軍連續數戰,均獲勝,斬首千級。

    同時劉秀派人不斷將綁有“宛下兵到”密信的箭矢攝入昆陽城中,並讓其中部分“不小心”落入新軍手中。實際上宛城在三天前便已經攻下,但是此時包括劉秀在內所有人都還不知道。

    於是昆陽城內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堅定了守城的信心。而對於新軍將士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小小的昆陽城苦戰了一個月還沒打下來,等宛城的十萬援軍再抵達,那還怎麼打?這時王邑也終於恐慌了,但一切都晚了。

    後期

    此時,大決戰的時機終於到來,劉秀精選了三千人的敢死隊,自城西從水上衝擊新軍的中軍。但此時的王邑也只是害怕宛城方面敵軍的到來,對劉秀這三千人還不放在心上。只是命令各營堅守自保,不得擅自出戰。

    王邑、王尋則在督促各營後,自帶萬餘人迎戰劉秀。本以為數倍兵力對戰劉秀必勝無疑,但誰知劉秀的敢死隊勇猛無比,又因為從水上進攻,有進無退,人人奮勇死戰,以一當十。很快新軍的中軍被衝潰,王尋在亂軍中被殺。而其餘各部又因為之前的命令,堅守營寨,老老實實呆在營中,無一人前來救援。

    在聽聞王邑、王尋戰敗的訊息後,新軍中本來大多都是臨時徵調而來,其中有大量不滿新朝統治的貧民,大家聞訊紛紛各自逃命,軍中亂成一團,不能節制。而昆陽城中的守軍也趁機殺出,和劉秀裡應外合。

    恰逢此時,天子他老爹也來相助,頃刻間風雷大作,屋瓦皆飛,暴雨傾盆而下,滍川水暴漲,爭相渡河的兵士淹死者數以萬計。王邑、嚴尤等人與少量輕騎,踏著溺死之人渡河,才逃出生天。

    至此,昆陽之戰徹底結束,劉秀以一個“農家子”卻取得了實力如此懸殊,整個世界歷史上都少有的大勝。不久之後,其兄劉縯因功高震主被劉玄和綠林軍其他將領設計殺害。劉秀忍辱負重,韜光養晦,使得這個原先最不被看到的人,卻最終重振漢室,成為一代開明之君。

  • 3 # 簷雨階苔

    這事太玄幻了,就是42萬頭豬,也能咬死3千人了。昆陽之戰,劉秀之所以會勝利,我總結為下面3點:

    1.戰前天有異象,下了隕石雨衝擊莽軍,敵人迷信恐懼,軍心大亂。

    2.王莽新朝不得人心,政治混亂,士兵不願為王莽賣命,所以一觸即潰。

    3.劉秀足智多謀,指揮得當,率敢死隊直取莽軍主帥人頭,不與40萬大軍糾纏。打個比方,這就像一種MOBA推塔遊戲,我方只剩劉秀一人,他繞過敵方英雄和小兵,直接去偷塔,雖然實力懸殊,但推掉了主塔,也就贏了勝利,莽軍主帥就是主塔。

    詳情如下: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稱帝,為了緩解嚴重的社會矛盾和贏得民心,對社會進行了復古改革。王莽改革失敗,社會矛盾加劇,走投無路的人民與不滿王莽政權的地主貴族紛紛起義造反。

    荊州新市人王匡、王鳳聚眾起義,出沒在綠林山中,被稱為“綠林軍”。山東琅琊人樊崇聚兵起義,他讓自己部下都把眉毛塗紅,被稱為“赤眉軍”。在河北,也形成了銅馬﹑大肜﹑高湖等十幾支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軍。南陽郡的劉演、劉秀兄弟是劉邦的後代,也各自聚兵起義。

    劉演、劉秀兄弟聯合綠林軍攻佔郡縣,攻打王莽軍隊。義軍決定選一個劉姓宗室為皇帝,彰顯正統,名正言順。南陽的豪傑支援劉演當皇帝,而綠林軍多數將領貪於享樂,忌憚威嚴賢明的劉演,所以立懦弱的劉玄為帝。

    【昆陽之戰:隕石雨,雷暴雨】

    王莽聽說綠林軍立了劉漢皇帝,急忙派大司徒王尋,大司馬王邑率兵42萬前去南陽郡消滅綠林軍。當時劉演和綠林軍主力正圍攻宛城,劉秀和部分綠林軍攻破了昆陽。和劉秀在一起的綠林軍諸將懼怕莽軍強盛,退守昆陽城,打算逃亡。劉秀力勸諸將守城,而他去城外徵收散兵。

    當時昆陽城只有八九千綠林軍,而城外莽兵42萬,層層包圍。莽兵萬箭齊發,城內綠林軍首領王鳳難以抵抗,乞求投降,沒有得到王尋、王邑的應允。

    這時,夜晚有隕石雨墜落王莽軍營中,白天又有云朵像山崩一樣墜落王莽軍營中,莽兵全都嚇得趴在地上。

    劉秀在城外徵收了幾千士兵,前去挑戰莽軍,王尋、王邑也派幾千人應戰。這時,一向膽怯的劉秀一反常態,勇猛衝鋒在前,斬殺幾十顆敵首。部眾受到劉秀感染,奮勇殺敵,連贏了幾場小規模戰鬥,士氣大增。

    劉演攻破宛城,訊息還沒傳遞過來。劉秀就寫了一封信,信上說綠林軍攻已經破宛城,馬上來支援昆陽。劉秀故意將信弄丟,讓莽軍撿到。莽軍主帥看完信後憂慮不安。

    隨後,劉秀率領3千死士,衝擊莽軍主將大營。莽兵猝不及防,軍心大亂,互相踐踏逃竄,主將王邑在亂軍中被殺。昆陽城內守軍見狀,也衝了出去追擊莽兵。

    這時,恰好有狂風掀房,雷電轟鳴,暴雨如注,使江河水漲,淹死大量莽兵。

    昆陽之戰,先有隕石雨,後有雷暴雨。雷暴雨常見,而隕石雨卻十分罕見,並且正好砸中莽軍大營。難怪有人開玩笑說,這些都是大魔導師劉秀召喚出來的。劉秀也因在昆陽之戰的表現,一戰成名。

  • 4 # 蒼茫大地顧煒斌

    昆陽大戰中,昆陽城裡的漢軍八九千人,加上外來的幾千援軍,總共才一萬多人,卻打敗了王莽新軍42萬人,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一,劉秀是怎麼創造這一奇蹟的呢?且聽蒼茫大地細細道來。

    一、大戰背景

    王莽篡漢後,一廂情願地實行制度上的改變,想解決西漢末年社會上出現的種種矛盾,史稱“王莽改制”,實際上是逆歷史車輪而動的倒行逆施,加劇了社會矛盾,於是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荊州一帶的地主劉玄、劉縯、劉秀也打出復興漢室的旗號,加入農民軍,劉玄政治經驗豐富,很快取得義軍領導地位,在打敗王莽軍一次大圍剿後,稱帝,定年號為更始,史稱更始帝,從此各地義軍稱漢軍,義軍開啟昆陽(河南葉縣)、定陵、郾城,包圍宛城,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公元23年,王莽派大將王邑、王尋拼湊四十二萬大軍,包圍了昆陽,昆陽大戰爆發。

    二、黑雲壓城城欲摧。

    昆陽城內僅有八九千人,敵我雙方一比四十的比例,昆陽周圍的義軍退守昆陽城,有將領認為敵眾我寡,守不住城,主張棄城、分兵到各地各自為戰。

    三、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關鍵時刻,擔任太常偏將的劉秀力排眾議,他說:敵強我弱,我軍集中全力攻其一戰,尚有勝算,如再分散兵力,勢必為敵各個擊破。昆陽是戰略要地,昆陽一失,我軍將會被敵全面擊破。我等只有死保昆陽,才能擊敗王莽新軍。眾將決定依劉秀所言守城。

    昆陽守軍只有八九千人,義軍領袖王鳳、王常和劉秀商定,王鳳、王常守昆陽,劉秀、宗佻、李軼十三騎突圍徵集援軍。

    王莽新軍已有十萬兵臨城下,劉秀等猛士殺出重圍,分頭在郾城、定陵招到幾千義軍,由劉秀率領殺回昆陽。

    其時,新軍納言將軍王邑認為:昆陽易守難攻,叛軍老大劉玄在宛城,擒賊先擒王,先用主力把他滅了,昆陽不攻自破。但王邑力主攻昆陽,四十二萬大軍將小小昆陽圍了幾十重。王邑、王尋調來雲車、撞車、樓車攻城,還挖掘地道想進城,可王鳳、王常指揮漢軍拼著老命,死守了一個多月,六月劉秀的援軍趕到,劉秀親率精兵從新軍背後攻擊,王邑、王尋見劉秀兵少,輕敵了,只派幾千兵力去抗擊,結果被劉秀奮力一衝,新軍陣腳大亂,後退好幾裡,劉秀殲敵千餘,以後幾天,劉秀半夜捏柿子一盡挑軟的捏,又殲滅許多敵人。此時義軍已攻下宛城,劉秀不知,卻派人假扮從宛城來的使者,向昆陽城裡送信,信中說宛城漢軍大捷,馬上要揮師昆陽。劉秀叫假使者將信丟在路上,撿到書信的新軍拿去報告,王邑、王尋竟不知兵不厭詐的道理,立馬垂頭喪氣。城裡漢軍知道援軍已至,準備內外夾擊新軍。

    四、橫掃千軍如卷席

    劉秀深知知已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探知敵大本營在城西河邊,敵帥仗著兵多、有河流作屏障,大本營防禦空虛。於是劉秀率三千敢死隊直搗敵軍巢穴,當敢死隊衝到司令部前,王邑、王尋才從夢中驚醒,倉促迎戰。漢軍連勝,個個以一當百,新軍士氣低落,只想保命,漢軍全力拼殺,擒賊擒王,斬殺統帥王尋,把新軍殺得潰不成軍。

    城裡守軍由王鳳、王常統帥,趁勢殺出,內外夾擊,王邑見王尋被殺,奪路而逃,新軍潰敗,一氣奔跑百餘里,逃到滍水,正趕上狂風暴雨,河水漫出河床,士兵們為逃命爭渡,有人直接跳到河裡游泳,結果淹死數萬,屍體堵塞河道,王邑、嚴尤丟掉了軍器、輜重、戰車、搶來的珍寶,踏屍渡過滍水,逃回洛陽只有不足萬人。

    劉秀、王鳳、王常打掃戰場,光收拾繳獲的戰利品就費了一個多月。

    昆陽大戰後,劉玄派王匡攻洛陽,另派一支義軍攻長安。因為王莽主力已在昆陽被殲,義軍迅速從東北方的宜平門攻入城內,長安城內居民在朱弟、張魚領導下起義,裡應外合,攻破王莽宮殿,王莽先被殺死後被肢解,王莽篡位十五年,終於壽終正寢。

    滅王莽,劉秀昆陽是首功。

  • 5 # 斌比冰水冰

    如其說劉秀是如何在昆陽之戰中打勝的,不如說王邑是如何在昆陽之戰中打敗的。因為劉秀之勝非同尋常,只因遇到的是豬對手,稍微正常一點的人取代王邑,劉秀都不可能這麼輕易的取得如此巨大的勝利。王邑出發前,他莽哥號稱是幫他找了一堆奇人異士,啥懂63家兵法的高手,身高體壯的巨無霸,豺狼虎豹各式珍式奇兵,真是傾朝野之力,欲掃蕩天下。結果居然敗於劉秀的萬把人手裡,世間勝敗常有,而如此豬對手不常有啊。因為水平有限,就拿了本地攤上買的陳年孫子兵法來點評點評這王家哥們怎麼輸的吧。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且說嚴尤新敗,差點被莽哥砍了,這次前往昆陽本擬戴罪立功。王莽找來各式人才,本是個好機會,可惜的是由於綠林,赤眉戰事連連,國庫沒錢。出發前犒賞三軍,普通兵士連個銅板都分不到,哪有戰心。然後王邑到了之後,就把人昆陽圍的水洩不通,準備把人幹光為止。哥們,你家莽哥家底啥情況,難道心裡一點B數都沒,四十二萬號稱百萬,吃喝拉撒,加上巨無霸那哥們的豺狼虎豹犀牛大象,每天吃不要錢的啊。這麼搞下去,家裡金山銀山都被吃空,何況本來就不富裕了。所以說王莽,王邑,王尋這哥幾個數學沒學好,只知道有人就帶著跑,廟算那就不提啦。

    圍城必闕。王邑圍了昆陽後,嚴尤勸他繞道直救宛城。這哥們因為跟嚴尤有舊怨,不聽。而且對外揚言,我們要踏平昆陽,殺光幹光,踩著他們的鮮血前進,以得勝之師前往宛城。這搞得,本來昆陽裡守將王鳳本心志不堅,一心想逃跑。這路都被堵死了,能咋搞。所以劉秀出來一分析,都默默點了個贊。然後劉秀表示要出去找援兵,李軼跟著發評論跟了一波,十三人半夜溜出去,四處找援兵。十則圍之,就算邑哥這沒錯,但是把人本來嚇的沒膽的人生生給嚇的只能守城,這波操作也是超神。向來有圍城必闕之說,不管城牆厚實高低,攻城總得仰攻,無論如何都是劣勢一方,如果城裡眾志成城,絕非旦夕可下,而宛城卻勢如累卵。不過放闕不放闕不說了,人一小隊就能跑出去十三個,這防守也是篩子式的。

    號令不明,絕水必遠水。放劉秀十幾人出去忽悠來了千多人不說,坐擁四十二萬派了幾千人迎敵,居然還打敗了。三軍之中,士氣為先。當著幾十萬人派兵出去打還被人打敗,還要臉不要臉啦。怎麼就不能學學隋唐的靠山王楊林呢,楊林對敵就派一百一百的派,贏了重傷,輸了全咔擦,有進無退。楊林在隋,原諒邑哥你不知道吧。待劉秀繼續忽悠城裡援軍要到後,己方倒信了。半夜又被劉秀偷襲,放火,放出豺狼虎豹,搞得一團糟。為了將士們生活過好點,取水方便,近水而居,這下被劉秀偷襲,軍中大亂,昆陽守軍出擊,只好跳水逃生啦。據說此時還有一陣吹砂走石的大風,相助了劉秀,才有了這次大勝,不過我懷疑這陣風是劉秀成大事後別人給吹的,這叫天命有歸。四十萬人跑路,還有老虎犀牛大象,沒風都能搞得塵土飛揚啊。

    韓信說漢王只能將兵十萬,而自己是多多益善。因為兵越多,越複雜,想要如指使臂,號令如一,實在是一件極難的事。劉邦還算是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尚且只能指揮十萬,王邑王尋這種菜鳥居然領兵四十萬,想不敗都難,此一戰成就了劉秀順應圖讖之傳說,王氏兄弟可以說是立功巨偉了。

  • 6 # 歷史研習社

    提到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絕大多數人想到的應該是赤壁之戰、淝水之戰。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對比最懸殊、戰況最激烈的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莫過於公元23年爆發於河南的昆陽之戰了。這場戰爭中實力極弱的一方不過一萬多人,卻摧垮了敵人的四十二萬大軍,令後人驚歎不已。

    首先分析一下敵我形勢。優勢的一方是篡奪西漢皇位的王莽政權的大軍,弱勢的一方則是西漢劉姓皇族後裔的起義軍。王莽大軍由王莽的大司徒和大司空率領,集結了王莽全部的軍事力量,招募了大量精通兵法的高手和大批身懷異能的猛士,訓練了一支由老虎、豹子、犀牛和大象組成的野獸部隊,總規模號稱百萬,實際數量是42萬。

    劉秀像

    戰爭的另一方是南陽西漢皇室後裔的起義軍,這支漢軍主力正在攻打南陽首府宛城,只有數量極少的軍隊守在要塞昆陽。對這隻偏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守住要塞,為主力部隊爭取時間。在這萬分緊迫的形勢下,這隻偏師中湧現出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成功地將這場阻擊戰打成了以少勝多的殲滅戰,他就是未來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

    劉秀此時只是一個偏將軍,在大兵壓境的時刻保持了冷靜,這贏得了軍隊中大部分人的信任。他提出出城向另一支偏師求救。劉秀等十三人在夜色中成功地從十萬敵軍中突圍出城,前去搬救兵。在搬救兵的過程中,昆陽小城在四十二萬大軍的圍攻下堅持守城十幾天。

    劉秀搬回來幾千救兵後立刻回去營救昆陽,雖然只是杯水車薪,但劉秀作為一個統帥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敢,極大地挫傷了敵軍的銳氣。然後劉秀派人四處散播漢軍主力已經拿下宛城的假情報,這無疑打亂了敵軍的戰略部署,又一次影響了敵軍計程車氣。

    昆陽之戰示意圖

    接下來進入戰役的關鍵階段。劉秀組織了三千人的敢死隊,從昆陽城西的一條水道潛入王莽大軍內部,直接進攻四十萬大軍的大本營。敵軍統帥在巡邏時發現了敢死隊,卻因為好大喜功犯了第二個致命的錯誤:統帥居然命令其他各軍不準出擊,要親自擒殺劉秀的敢死隊。沒料到這支敢死隊戰鬥力極強,趁亂殺了敵軍統帥,令敵軍陷入了群龍無首的狀態。

    同時,守城十幾天的昆陽守軍傾巢而出,與敢死隊裡應外合,共同衝殺敵軍。原本四十萬的敵軍因為群龍無首而立刻崩潰,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史書記載,此時雷聲大作,狂風四起,暴雨如注,漢軍將四十二萬的敵軍一舉擊潰。

    王莽像

    從劉秀一方面來看,劉秀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了高超的指揮才能和非凡的英勇,還有無與倫比的幸運。而從客觀上來講,王莽軍隊充滿了問題,王莽本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王莽軍統帥鼠目寸光、戰略失誤,而王莽政權本身入不敷出,無法供養大軍。昆陽之戰不僅是軍事上的交鋒,更是政治上的交鋒,王莽政權本身已經徹底失去了政治基礎,這是戰役勝敗最根本的原因。

    參考文獻

    《後漢書》

  • 7 # 一個貝殼兒

    今天和大家說的這位男主角的名字,叫做劉秀,沒錯,就是光武帝。劉秀雖然是皇室後代,但是他在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多少權利的。他雖然很有謀略,甚至在戰場上屢立頭功,只是可惜經常遭人算計。當時他在昆陽之戰立了大功,可是更始帝怕他搶了自己的風頭,就派他去河北種地。可是這天選之人,哪會有這麼不濟,於是到河北之後,他透過聯姻的手段,迅速壯大起來,還給自己找了一個貌美如花的老婆,逆風翻盤,連坑他的更始帝都驚訝不已。

    我們先來說一下當年的昆陽之戰。昆陽之戰主要是有三個將軍之人,一個是劉秀,另外兩個是劉秀的哥哥以及更始帝。那個時候,王莽在朝中正洋洋得意,突然見自己打壓的劉氏子孫造反了,於是趕緊調兵遣將,徵集了40萬大軍前去討伐劉氏子孫。可是王莽的軍隊,在剛到宛城的時候,就被御林軍給包圍了。這個時候,王莽的軍隊其實面臨著兩難的困境,如果是攻打宛城的話,那麼很可能腹背受敵,被綠林軍直接偷襲;如果放棄宛城的話,又不知道多久才能攻下昆陽。

    當時王莽軍隊手下的幾個將領思索良久,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他們先派兵殺出去包圍了昆陽,為的就是逼迫御林軍分散兵力去保護昆陽,然後再趁機突圍。王莽一方在採取了這個策略之後,確實取得了效果,因為劉氏的綠林軍也開始陷入兩難的境地,他們究竟是要宛城還是要昆陽,確實是一個問題。

    綠林軍中的將領嚴勇表示,宛城比較小,但是比較堅固,留少部分人駐守就行了,乾脆把大部隊調往宛城,一舉消滅王莽的軍隊。但是劉秀卻覺得這個策略不太保險,他覺得就算將昆大部分的兵力都派去支援宛城也不夠,於是他就出去搬救兵。這時候,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本來去圍攻昆陽的王莽的軍隊,這個時候應該返回宛城支援的。可是,領兵的將軍就殺紅了眼,堅持要拿下昆陽,不肯回來。

    這可害苦了逗留在宛城裡面的王莽的軍隊。恰巧劉秀也搬了救兵回來,還散播訊息說昆陽的莽軍隊已經戰敗,於是宛城的莽軍,沒過多久就投降了。這才有了這段以少勝多的精彩故事。

  • 8 # 千古名將英雄夢

    昆陽之戰,莽軍主帥王邑率四十二萬人號稱百萬大軍將八千更始漢軍團團圍困在了昆陽,昆陽危在旦夕,關鍵時刻,漢軍的太常偏將軍劉秀自告奮勇,與驃騎大將軍宗佻、武威將軍李秩領十三騎突出重圍,去附近的定陵、郾城求來近萬援軍,前往昆陽,

    六月初一日,劉秀援軍迫近昆陽城下,就在這個溽暑難當、皓月橫空的夏夜,大家終於看到了他們此生最震撼的、噩夢般的場面——

    但見昆陽城下,莽軍聯營百里,營火沖天灼地,空氣悶熱欲炸,夾雜著恐怖的戰雲,壓的所有人都喘不過氣來,更別說衝過去了。

    這麼多官兵,就算站著讓我們砍,也得砍得虛脫啊,不如算了,咱們回去吧,就當此番是昆陽一日遊,咱們看看美景,看看這震撼的的軍營場面,回去給小孩吹吹牛逼,那也不錯啊……

    劉秀怒了:人可以戰死,不可以嚇死,咱們來都來了還嚇跑了,以後還怎麼在道上混?於是自請為先鋒,願率步騎千餘人,前去打頭陣。諸將聞言又是安心又是歡喜,連說那好哇劉將軍你趕緊的,我們在後面掩護你。

    於是,這扭轉乾坤的一千多人,一往無前的朝昆陽城方向奔去,並在離敵營僅四五里的地方緊急剎車,佈下陣勢,向百萬莽軍挑戰。

    百萬雄師又如何,雖億萬人,吾往矣!

    昆陽大戰,正式步入高潮。

    另外一邊,王邑正攻城攻到興起,忽聞漢軍有一支千餘人的援軍從後迫近而來,不由大怪:千餘對百萬,那是一比一千的懸殊比例,這就是傳說中的救兵?太搞笑了吧?不對,他們肯定是來試探的,那好,老夫就陪他們玩玩兒吧!

    於是王邑玩性大發,隨便派了數千人,前去調戲劉秀。

    然而王邑想錯了,劉秀天之驕子,豈是能輕易調戲之人,他見莽軍到來,二話不說,揚劍拍馬,帶著親兵隊直入莽陣,連斬數人,往來衝殺,欲尋其主將斬之,以震懾敵膽。莽將見劉秀等人如此勇武,大驚失色,心想這幫賊匪明知我軍有百萬之眾都敢主動攻擊,還意氣如此之盛,可見其後必有伏兵,引我上當,我才不上當,於是大笑道:“不過千人,此亦稱寇?不足血吾刃,兄弟們撤!”說完撥馬就逃,莽軍士卒見主將都跑了那還打個屁啊,趕緊跑,唯恐逃之不及。

    劉秀得勢不饒人,乃率精騎狂突直追,莽軍騎兵全跑完了,掉隊的步兵乃全數被屠殺,劉秀本人竟也親自斬首數十級。援軍諸將在後早已看傻了,這是他們從前所認識的田舍郎、弱書生劉秀麼?怎麼可能呢?觀此勇力,古之項羽李廣,不過如此,他何時練的此等高超武藝?原來是真人不露相麼?忙馬後炮的大拍馬屁道:“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且復居前。請助將軍!”

    其實這有啥好奇怪的,遇到小的敵人便玩命,這不過是匹夫之勇;而如劉秀韓信荊軻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養鋒隱忍,孤膽柔腸,這才是大勇若怯,這才是大智大勇。特別是劉秀經小長安慘敗之後,親友多喪,故用兵持重,最懼陰溝翻船;而如今既入汪洋,乘風破浪,又何畏之?況且,莽軍攻城日久、師老疲敝,早無戰心,又不知援兵虛實,自然一觸即潰;劉秀等人則初來乍到、銳氣正盛,以重甲飛騎,殺一群潰逃步兵,又何需什麼高超武藝?而諸將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戰心頓起,都想衝上去也斬些首級來領功,故紛紛請戰,士氣大震,劉秀見此也信心倍增,因為這說明:

    第一:漢軍的戰鬥意志總算在他的努力下高漲起來了,只要肯戰,敢戰,事情就好辦。

    冷兵器戰爭比之現代戰爭,更強調精神力量的作用。所以運動會可以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而面對戰爭,你死第一我活第二,最重要的還是比拼戰鬥意志。法國軍事家福煦元帥在《戰爭原則》中就說:勝利等於意志。戰爭就是意志力的較量。

    第二: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劉秀這個小小的太常偏將軍,已儼然成為這支漢軍的實際統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關鍵時刻敢站出來的就是老大。而有了老大,有了統一號令,又有了戰鬥意志,這場艱險至極、且變數甚多的戰爭,才有可能逆轉勝。

    於是劉秀當仁不讓,發號施令:“我自率部復進,諸部共乘之,可擊其部署未定、措手無及也!大丈夫殺敵建功,囊收王侯將相,就在此日!”

    諸將聞言,膽氣愈壯,勇力倍增,乃人人思奮,個個爭先,隨著劉秀一路殺將過去,馬踏數營,所向披靡,莽軍大亂退卻,又被斬首千餘級。漢軍連戰連勝,士氣飆達最高點。

    就這樣一直殺到晚上,漢軍越殺越起勁,劉秀卻說累了不打了,於是佔了一個莽軍外圍軍營駐紮下來,加固工事,嚴守不出,殺牛宰羊,以饗士卒。明日再來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戰。

    另外一邊莽營方面,王邑本欲誘敵深入,將這近萬漢軍引入中軍陣中圍而殲之,以揚城外莽軍之威,而震城內漢軍之膽。沒想到劉秀見好就收,竟不陪他繼續玩兒下去,他頓覺失落猶疑、頗為踟躕,想要再派兵攻營吧,又見天色已晚,貿然出擊恐怕也討不到啥便宜,更怕這近萬漢軍背後還有伏兵,不然劉秀這美鬚眉的書生咋會突然變得這麼猛,明顯就是誘我,王邑想來想去,覺得還是持重一些好,乃命令諸營自守,不得妄動,有什麼事兒明日再做理會。

    劉秀現在明白了,王邑雖坐擁百萬雄兵,財大氣粗,其實貌勇狠而內怯,大概正因為太想勝,所以怕輸不敢冒險,持重過頭了,這是個機會。

    於是劉秀心頭一轉,計上心來。這一條計,來自宛城。

    原來,王邑大軍在圍困昆陽城時,漢軍主力也在圍攻南陽郡首府宛城,且已攻了五個多月,宛城中早已斷糧,軍民餓的都快發瘋,瘋的都快要人吃人了,可援兵遲遲未至,終於,宛城守將岑彭絕望了,王邑坐擁百萬雄師,卻全跑去死磕昆陽,連一兵一卒也不肯先發來救宛,我等的命難道如此不值錢麼?這何等讓人心寒?於是,岑彭以全城百姓安危計,勸說南陽副太守嚴說放棄無謂的掙扎,舉城降漢。漢軍主帥劉縯以岑彭為忠義能吏,力勸更始帝劉玄赦其性命,收為部下。從時間上來看,漢軍入宛三天後,劉秀援軍才殺至昆陽城下。

    不過,由於古代資訊落後,昆陽方面漢莽兩邊,都對這個重要訊息一無所知。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在戰場上,無所謂真假,真就是假,假就是真,只看你肯不肯信、應不應信。

    所以,劉秀連夜偽造了一堆書信,信雲“宛下兵到”。然後把手下王霸叫了過來。

    王霸是劉秀攻略潁川時新收的小弟,字元伯,後來的“雲臺二十八將”有他一席之地,民間傳說此人有一張“雪夜梅花臉”,也就是黑臉上長滿了白色的麻子,像個燒餅。

    當然,正史中的王霸很聰明,不但不燒餅,而且精通律令、有膽有識。一次,王霸被敵軍所圍,亂箭都射進他酒杯裡了,他竟安坐無懼,指揮若定,從容擊破敵軍,很有些大將風範。

    而劉秀給王霸的任務就是,要他率領一百名弓箭手,都在箭上綁了書信,摸到昆陽城下往裡亂射,故意射的準的自然會被城中漢軍所拾,故意射不準的掉下城去,那就送給莽軍看看吧!

    王霸依命而行,很快,這些“傳單”就在敵我雙方中爆發出巨大效用,城內漢軍歡聲雷動、唱歌跳舞,城外莽軍則氣急敗壞、如喪考妣,尤其是王邑和他的副帥王尋,兩個人簡直氣飛了!身為新莽之重臣名將,持一把必勝王牌,舉全國精兵南下,旬月未破昆陽小城不說,還讓賊兵好整以暇攻破宛城大郡,抽手援救昆陽而來。這可叫他們把顏面往哪裡擱喲!

    第二天,漢軍飽餐早飯已畢,劉秀從漢軍中精選敢死士三千,親自率領,迂迴到了昆陽城西,然後強行淌過昆水,直衝臨水之王邑中軍堅陣,欲斬其首腦,癱瘓其指揮系統,然後大軍壓上,內外夾擊,一日內破它百萬雄師。

    之所以繞到城西,是因為昆水與滍川都是自西向東流,這樣漢軍從西往東攻,正可與即將爆發之洪水合成一氣,一舉沖垮莽營,而不會殃及到自己。

    而經過昨日之連番大勝,將士們的熱血已經完全沸騰,燒開冒煙兒了,他們已決意跟隨劉秀,赴湯蹈火,不懼百死,以成滔天大功,皆入水疾奔,齊聲大呼:“一人不懼死兮,十人不能當;百人不懼死兮,千人不能當;萬人不懼死兮,鬼神流涕不能當!漢軍不懼死兮,橫行天下無可當!”

    我們看到,劉秀的另一可怕之處在於,他能把先鋒帶頭作用發揮到極致,再施以言語之感染,從而將其個人英雄主義帶動起全軍集體英雄主義。所以說每個軍事家,都是優秀的心理專家;而每一個成功的領袖,也都是出色的政治宣傳家與軍事鼓動家,甚至——洗腦專家,他們能輕易影響、改變手下民眾、軍隊(甚至敵人)的心理狀態。劉秀、項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一個內斂,一個外放,但都能力敵萬夫,。

    此時,王邑的中軍營內,約有一萬餘人,都是他親自從長安選來的禁軍精銳以及副帥王尋在洛陽剿匪司令總部的百戰悍卒,遠非它營之郡縣民兵可比。區區劉秀小兒,但以商賈稼穡聞名,論打仗遠不如他哥,前次不過偶有小勝,便得意忘形,敢領三千賊寇前來挑戰,真是井中小蛙不識大海,林中小鳥敢笑鯤鵬,螳臂當車不自量力。這對於自號絕世名將的王邑來說,簡直就是不可容忍的天大笑話,於是他再申前令,命諸營按部毋得動,以免搶了他這幫長安嫡系部隊的功勞,諸營將士既受命不可插手,也樂得袖手旁觀,他們本來就是從各地被臨時調撥到王邑麾下的,平常就備受歧視多遭辱罵,如今正好看戲。

    就這麼會兒功夫,三千死士已順利淌過昆水,劉秀立馬河畔,看著王邑在對面中軍望樓上施施然的發號施令,聽著己方將士震耳欲聾的齊聲呼喊,他心中明白,關鍵的時刻到了,此次曠世大戰已濃縮於此役,三千對一萬,勝則天下姓劉,敗則亂世無休,兄弟們,上啊!

    漢軍三千死士也明白拼死的時候到了,乃奮勇爭先,一路直衝向莽軍主陣。莽軍副帥、大司徒(相當於丞相)王尋見漢軍勇猛,也知此乃決戰時刻,遂親率所部精銳前來攔截,他要親自給劉秀這黃毛小兒上一堂軍事實踐課,免費教學,無需交錢,納命即可。

    狹路相逢勇者勝,擒賊還得先擒王,劉秀乃大吼一聲揮軍猛殺,一條直線朝王尋麾蓋處衝去,王尋終於嚐到了託大的苦果,一不留神竟被漢軍騎兵衝到跟前亂刀砍死,首級送給劉秀領賞,劉秀大喜,乃將其掛在馬頭示威,大官果然頭大,掛著就是威風!

    勇敢是勇敢者的通行者,懦弱是懦弱者的墓誌銘。剛才還威風凜凜的上公、新莽帝國的第三號大人物,轉眼竟成了人家的馬頭裝飾品,這個打擊對莽軍上下的戰心無疑是致命的,就連主帥王邑,竟也被嚇了一頭冷汗,心想面子事小、小命事大,趕緊傳令,讓周圍諸營前來救援中軍。

    遲了,一切都遲了,因為就在此時,第二波致命打擊,又接踵而至,打得莽軍暈頭轉向,鼻青臉腫,亂做一鍋雜燴湯。

    原來,城內王鳳等人聽得城外喊殺連天,又見王邑中軍大亂,不由狂喜,遂率眾開城,鼓譟而出,李秩和宗佻率領的其餘援軍也開始發動總攻,中外合勢,內外夾攻,震呼之聲,驚天動地,一氣殺的莽軍各營落花流水。這些天來,王鳳他們龜縮捱打,早已憋了一肚子的悶氣惡氣,如今形勢逆轉,正好趁著此時一洩而出,這可真是神清氣爽海闊天空。

    現在王邑那個自以為絕妙無比的臨水圍城陣,終於顯露出了它脆弱而又傻逼的一面。明明百萬大軍,卻擁塞於二水一城之間的狹長地域,平日雖然無憂,可一旦遭到兩面擠壓,則進退失據,順境轉逆,再怎麼兵多將廣武器先進,那也是施展不開,只能任人魚肉。何況莽軍大多是從各州郡倉促募集來的烏合之眾,既未經訓練,又少經戰陣,對上級長官與新莽王朝也沒有什麼忠誠度,不過是當兵吃飯罷了,又何必那麼拼命?

    於是,曾經鼎盛一時、駭人無比的莽軍陣容,很快就變得如菜市場一般混亂可笑了。但見昆陽城下,成排的雲車被衝出城的漢軍推倒,上面人降落下來,摔成各種形狀的屍體,慘不忍睹,莽軍各營的各級將校們忙嘶吼著命令士卒上前抵擋,一片亂糟糟的各自為戰,根本沒有多少人聽令前往救援中軍。

    嗟夫,昆陽之戰,罄天下於一役,曠千古而一快,真好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大戲,大幕尚未拉下,舞臺已被血水淹沒。

    而就在這一片鮮血圍城之中,卻有一座鐵塔巨漢,騎在四馬大車之上,口發怪聲,揮鞭指揮著數千的虎豹豺狼、熊羆犀象,徑自朝劉秀三千漢軍反撲過去,正是莽軍的秘密武器巨毋霸。望樓上王邑見到,大喜,忙一躍而起,推開鼓士,親自擂鼓而呼道:“諸軍仍可按部勿動,且觀巨毋霸將軍揚威!”親兵們也一同大呼,聲震昆陽之野。

    巨毋霸見自己成為了戰場的焦點,越發覺得得意,手中狂舞一支長鞭,上下翻飛,將衝在最前面的十幾名漢兵打落塵埃,鮮血在沙塵中飛濺,引得猛獸們暴跳狂吼,獸性大發,見人就撲將上去,又撕又咬,搞得滿地都是殘肢斷臂、頭滾腸流。

    一時間,嚼碎骨肉的聲音、以及刺激難聞的血腥味,充斥瀰漫在戰場上,弄得人毛骨悚然、泛惡欲吐。

    漢軍們的喊殺聲凝固了,倒不是他們怕死,只是大家從來沒見過這個,一時難以接受,遂紛紛緩緩後退,不敢上前;莽軍士卒見狀,則不由又鼓起戰心,紛紛為巨毋霸喝彩。巨毋霸在喝彩聲中得意的拍打著毛茸茸的胸脯,跺腳震地,仰天長嘯,有如上古魔神蚩尤降世。

    劉秀見此嘿然一笑:“莽寇竟有此馬戲團獻醜耶?”乃拉弓成滿月,覷個仔細,然後大吼一聲“中!”利箭破空而去,正中巨毋霸左眼,巨毋霸大怒,竟硬生生連箭帶著眼球拔出眼眶,血流了滿臉猙獰兀自不顧,直駕車如飛而來,劉秀只得搖搖頭再發一箭,正中那拉車左馬之脖頸,左馬立時斃命,扯的其他三匹馬一齊翻倒,整座大車轟然傾覆,將可憐的巨毋霸死死壓住夾成了一個漢堡包,只露出一個頭來,狂吼幾聲不動了。

    漢軍見此,齊聲歡呼,皆收刀槍取弓箭,引射猛獸,射的不亦樂乎,直將戰場當成了狩獵場。而那些野獸失了馴獸員巨毋霸,又被漢軍的箭雨所傷,乃一個個掉轉頭朝莽軍衝了過去。

    這下慘了,人打了敗仗還能組織起來有序撤退,野獸敗了卻不懂這些,只會發足狂奔,最可怕是居前那群巨大的犀牛野象,獸蹄過處,如踩蟲豸,衝得莽軍陣腳大亂,一眼望去,到處是瞎跑亂轉的莽軍士卒,他們哀號,他們慘叫,他們自相踐踏,死的到處都是。王邑這才發現,帶群野獸來打仗是多蠢的事情,但事已至此,他也只得一聲長嘆,命傳令兵鳴金收兵,並令嚴尤、陳茂二將率所部精銳殿後,掩護諸部先撤離昆陽,漢軍城內加城外總共也不到兩萬人,就算再勇再牛,那也追殺不了百萬雄師,只要留得青山在,以後就還有大把燒柴的機會。

    但是很可惜,王邑他們再也沒機會了,正如劉秀戰前所預測——即使漢軍不殺他們,老天也要殺他們了。

    是的,暴風雨來了,來的又快又猛,彷彿就在一瞬間,颶風呼嘯而來,卷出烏雲,天地陡然變色,爆出道道閃電,綻出聲聲霹靂,一時雷鳴炸響,怒吼號叫,震耳欲聾,轉眼又化作傾盆暴雨,如注而下。城內外的屋瓦、帳篷、旗幟,乃至磚土、車件、殘屍、肉塊,全都飛捲起來,在風雨雷電中旋轉飄舞,舞出生命之殤,伴唱著喊殺聲、慘叫聲、跑步聲、歡呼聲、擂鼓聲、鉦鳴聲、車滾聲、馬嘶聲、狼嚎聲、獅吼聲、飛沙走石聲、樹木摧折聲,以及刀劍相擊的叮鐺聲、箭矢破空的呼嘯聲,交雜亂響,有如惡魔的靈歌,魔音摧耳,所有人心志皆狂,只不過莽軍是在瘋狂的逃命,漢軍是在瘋狂的追殺,而猛獸卻是在瘋狂的驚竄、發抖,抖的比小貓咪還要可憐。

    見此噩夢般的情景,嚴尤在一片混亂中悲憤的大喊:“打雷了,下雨快收衣服!”

    他真的瘋了。

    而正在這電閃雷鳴之中,但見劉秀一躍而起,連跑帶跳上到王邑丟棄的莽軍中軍望樓上,將手中長劍直指向蒼穹,大吼道:“去,上天助我,盡屠百萬,光復漢室,功成此役!”那一刻被電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刺裂風雨,吞吐星漢,堪稱歷史最帥背影,如今兩千載歲月已過,而其顛倒眾生之華彩,依稀可見。

    諸將見狀皆浩嘆:好一個劉秀,真太會來事兒啦!

    但更來事兒的還在後面,由於雨越下越大,水位暴漲,竟使得從前昆陽城北那淺淺的一灣滍川,漲成了一條洶湧狂暴的洪流,洪流滿溢上來,竟沒過平地數尺之高,人獸一旦接近,馬上便被吸捲進去,衝到無影無蹤。但莽軍已陷入了集體無意識的恐慌之中,他們一個個被推擠著掉入洶湧的洪水之中,隨波逐流,聽天由命。

    英國軍事理論家富勒曾說:“把已經潰敗的敵軍,投擲在尚未潰敗的敵軍頭上,這是使後者組織崩潰和士氣瓦解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勝利者要不斷攻擊前進,保持對敵人的壓力,一直把敵人壓迫到徹底崩潰。”群體心理學又告訴我們,恐慌是可以傳染的,所以潰敗也是可以傳染的,不僅可以傳染,還可放大,放到無限大,就會裹挾住每一個可憐的個體,奔向死亡不復還。

    待王邑等人也率所部輕騎逃到滍川邊,數以萬計的莽軍浮屍已將整個河道阻塞。但為了活命,他們也來不及哭吊痛悔,趕緊一路踏著自己兄弟們的屍體,狼狽往洛陽方向逃去——沒想到這條珍貴的求生通道,竟是被數不盡的戰友生命鋪就而成。

    王邑一夜之間狂奔數百里,直到精疲力竭才停下馬來,環顧四周,大軍已死散殆盡,身邊只留得殘眾長安精銳騎數千人。誰能想到,這有史以來最宏偉盛大的百萬雄師,一日之間,就被糟蹋光了!想到這裡,他再也忍不住心中悲憤,伏馬慟哭,悽嚎不止:“百萬大軍,竟潰滅於數千賊寇之手,此天亡我王氏也!邑千古罪人,遺笑後世,萬載不可復,實無顏苟活於世!今不待天子之誅,即自裁於此,以謝天下!”說完就要抹脖子,旁邊幕僚們趕緊在旁勸住,說時下正乃朝廷用人之際,你是社稷重臣,萬萬不可自棄,且昆陽之敗,乃時不我與,非戰之罪也,您已經盡力了,還是聽候天子處置吧。

    勸了好半天,王邑這才恨恨收劍,準備上表謝罪不提。

    其實昆陽之戰,也真的很難怪王邑,凡古今天下用兵者中,能指揮二十萬以上軍隊如臂指使的名將屈指可數,且不會用上腳趾頭。而王邑這支軍隊,包括後勤人員足足有近百萬,除了中軍萬餘人是長安精銳,其他都是從各郡縣中臨時徵來的民夫,其心不齊,其志各異,組織脆弱,凝聚力很差——人心散的,隊伍當然不好帶;兼又準備倉促,號令難以統一,結果關鍵時刻各自為戰,難以配合;加之劉秀在最合適的時機發動了最有利的進攻,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便宜,我看除非是白起韓信周亞夫再世,否則誰能抵擋的住這雷霆萬鈞的一擊?

    總之,王邑只是在錯誤的時間,碰上了錯誤的對手,古今很多讀史者說他蠢,其實言重了,他只是聰明的沒那麼明顯而已。

    另外一邊在昆陽,雨終於停了,戰爭結束了,陰暗的天空,暮色四起,隱隱約約中,只見方圓百里之內,死屍堆積如山,連綿起伏,隨著悶溼的空氣,散發出腐臭難聞的味道。

    劉秀站在城頭,不忍再看,閉上眼,整個世界彷彿在身邊崩塌、陷落,回覆到宇宙洪荒的最初狀態,這是人間,也是修羅地獄。

    天地不仁,蒼生何苦?

    城樓下,漢軍正忙著搬運輜重車甲,哄搶珍寶財物,這一戰他們獲得了百萬軍資,當真是發達了,發到什麼程度?據史書記載,是“不可勝算,舉之連月不盡”,有些帶不走只得在河邊燒掉(多到要燒掉,可見其誇張。滍川后又稱“燒車水”。)可以這麼說,經此一役,更始政權已掌握了幾乎全天下的軍事資源,而莽軍各郡主力則盡喪,各地豪傑乃紛紛起事,殺其牧守,割據一方,皆稱將軍,用漢年號以待詔命。

    看來,昆陽一點爆發,導致星火燎原,旬月之間,遍於天下,王莽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了。

  • 9 # 君山話史

    我把昆陽之戰的整個過程詳細道來,本文比較長,約四千字。

    1、王莽欲撲殺更始政權

    南陽地區的四支反莽武裝(舂陵兵、新市兵、平林兵、下江兵)聯合建立漢室政權,推劉玄為皇帝,稱為更始政權。

    漢室政權死灰復燃,令王莽膽戰心驚,下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將這個新生政權剷除掉。王莽派司空王邑坐鎮洛陽,召集天下州郡的軍隊。

    司空王邑奉王莽之命,抵達洛陽後,馬上向各地州牧、太守發出通知,率領本地精銳部隊,前往洛陽會合。一時間全國總動員,各地的人馬、糧秣,千里輸運,集中到了洛陽,前來報到的人馬總計有四十三萬人,還有一些偏遠地區州郡的部隊,還在半途中,尚未算入其中哩。

    就在王莽調動天下兵力之時,更始政權也積極行動,兵分兩路:一路由更始皇帝、劉縯等統領,進攻南陽郡政府所在地宛城;另一路則由王鳳、劉秀經略昆陽等地。劉秀被任命為太常偏將軍,他開始嶄露頭角,對於昆陽、定陵、郾縣三地,他以安撫為主,進行勸降,兵不血刃,奪取三座縣城。

    2、莽軍進逼昆陽

    這時,王邑大軍已經從穎川郡南出發,與嚴尤、陳茂的兵團會合,一路南下。數十萬軍隊雄赳赳氣昂昂,旌旗獵獵,這個架式,可把義軍給嚇壞了。莽軍所經之處,義軍望風而逃,紛紛湧入昆陽城中。昆陽城位於荊州與豫州的交界線附近,乃是保護南陽根據地的第一道防禦線。

    湧進昆陽城內的義軍將士,認為這個彈丸之地,肯定無法抵擋莽軍的進攻,打算攜家帶口,逃出昆陽城。危急之中,劉秀召集將士們說:“現在軍中的糧食不多,面對的敵人十分強大,如果我們全力以赴,或許還可以險中求勝,倘若分散力量,勢必要被各個擊破。如今宛城尚未攻下,我們不能得到主力部隊的救援,而昆陽一旦陷落,只要一天的功夫,其他部隊也會被消滅。如今諸位不齊心合力,共舉功名,卻想守住妻子財物,又怎麼可能呢?”

    恰巧這個時侯,探子回報說:“敵軍已經快到昆陽城北了,隊伍長達數百里,望不到其尾。”諸將一聽,大驚失色,想拖家帶口逃跑也來不及了,大家都沒主意了,最後看著劉秀,說道:“還是請劉將軍出謀劃策吧。”

    3、劉秀突圍搬救兵

    此時,昆陽城內的守軍總數僅有八九千人,與莽軍的數量有天壤之別,必須要有援軍。劉秀的計劃是由王鳳、王常率軍堅守昆陽城,而自己則與五威將軍李秩等十三名騎兵連夜出城,前往定陵、郾縣搬援軍。這個計劃風險相當大,因為此時在昆陽城外已經有莽軍十萬人,出城稍有不慎,便是送死。可是事到如今,也只能放手一搏了。

    夜幕降臨後,劉秀等十三名勇士乘著敵軍立足未穩,還比較混亂之際,在敵壘的空隙之間穿過,奇蹟般地穿越十萬人的封鎖線,馬不停蹄地直奔郾城與定陵。

    莽軍統帥王邑的四十三萬大軍把小小的昆陽城圍得水洩不通,自以為朝夕可下,等擊破了昆陽,再兵臨宛城之下,更始政權必定土崩瓦解。可是這位仁兄根本不懂軍事,用那麼多軍隊包圍昆陽城,看起來固然頗為壯觀,可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功效。頗懂軍事的嚴尤勸王邑道:“昆陽城雖小,但是很堅固,易守難攻。如今冒牌皇帝在宛城,不如我們暫時放棄昆陽,急進大軍,直抵宛城,敵軍必然望風而逃,到時昆陽將不戰而降。”

    傲慢的王邑一口回絕了嚴尤的建議,他的理由很簡單:“我率領百萬雄師,遇到城邑卻不能攻克,就不能顯示軍威。我要先屠滅此城,踏血而進,前歌後舞,豈不痛快。”看來這個渾蛋也是個殺人魔王,說到屠城踏血,眉飛鳳舞。

    小小的昆陽城,一下子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這場被王邑認為勝負全無懸念的戰役,果真沒有懸念嗎?

    4、死守昆陽城

    對於昆陽守軍來說,每一天都是度日如年。

    王邑下令攻城,鉦鼓之聲震耳欲聾,在數十里外都可聽到。莽軍的攻城手段頗多,又是挖地道,又是使用撞車撞城牆與城門,弓弩手持強弓勁弩,箭如雨一樣射入城中。城內的房屋建築上,都插滿了箭枝。大家都卸下門板,出門時擋在腦袋上面,以免被突如其來的飛箭射中。

    守軍拼死頑抗,幸好昆陽城雖小,但防禦工事非常堅固,一時之間,莽軍的衝撞車還衝不破城牆。可是誰心裡都明白,如果沒有援軍,昆陽城是守不了多久的。昆陽主帥王鳳幾乎要絕望了,便向王邑求投降。

    投降?門都沒有,老子還準備要屠城哩,要踏著你們這些反叛者的屍山血海勝利前進哩。王邑斷然拒絕王鳳等人的投降要求。

    這下也好,想投降也投不了,那就只好硬撐吧,撐一天算一天。這些綠林好漢們也豁出去了,橫豎就是個死字。所正謂哀兵必勝,置於死地而後生。豁出去後,守城的將士更加頑強,莽軍的進攻頻頻受挫。

    莽軍雖然人數眾多,可是城池就那麼點大的地方,前排的人一上,後面的人就擠不進去了。所以,雖然號稱四十三萬大軍,可是大多數人只不過是在後面看熱鬧。嚴尤又向王邑獻計道:“兵法說:圍城必闕。不如網開一面,讓他們有條路逃跑。這樣就可不戰而下了。”固執的王邑又拒絕了嚴尤的建議,要是人都跑了,找誰屠城呢?

    如今能否守得住昆陽,關鍵是看劉秀能否搬來救兵了。

    5、援兵終於出現了

    劉秀等十三名騎兵冒死夜闖封鎖線,趕到了定陵與郾縣,立即召集所有軍隊,兩地駐軍加起來一萬餘人,準備全部拉回昆陽前線。

    可是事情並非那麼順利。這些軍隊中,來自綠林軍的人數最多。這些綠林將士以前都是因走投無路而被迫與政府對抗,所以貪財戀物,最初與劉縯合作時,便因為嫌財物分配不均,險些引發內訌。現在劉秀要他們放棄定陵與郾縣,無異於斷了他們的財路。有一部分將領不幹了,提出要分兵駐守這兩城。

    劉秀知道他們捨不得既得利益,況且綠林士兵向來對劉氏兄弟不服氣,如果處理不好的話,會影響對昆陽城的救援。他對眾人說:“要是能打敗敵人,能得到的珍寶,比這裡要多一萬倍。如果被敵人打敗了,腦袋都保不住,要財物有何用呢?”這個分析,淺顯而入理,大家一聽,是這麼回事,便打消分兵的念頭,全體出動,打回昆陽。

    到了昆陽城外,敵軍連綿不斷的兵營,令人望而心畏。劉秀身先士卒,帶了一千名士兵做前鋒,開進到離莽軍營地四五里處,擺好戰鬥陣形。王邑一看,來了這麼點援兵,心裡不以為然,隨便派幾千人出來迎戰。劉秀拍馬衝上前,手起刀落,一下子砍殺了數十人。不要說敵人,就是他的部下看了無不驚駭,紛紛驚叫道:“劉將軍以前看到小股敵人時很小心謹慎,怎麼遇到大敵時如此英勇呢?真是奇哉怪也。”搞不清這個儒將從哪裡學來這麼好的身手,其驍勇可與當年的西楚霸王相媲美了。

    看到將軍勇冠三軍,其他士兵無不精神抖擻,越戰越勇,最後莽軍大敗,遺下一千多具屍體。首戰告捷後,令援軍與守城將士都士氣高漲。

    6、奇襲莽軍指揮中樞,扭轉戰局

    這時劉秀還不曉得哥哥劉縯已經攻克宛城,但為了鼓舞士氣,打擊敵人,他偽造了一封所謂的密信,內容是更始大軍已經攻克宛城,不日將增援昆陽。劉秀又故意讓此密信讓莽軍得到,莽軍聽說劉縯的十萬大軍馬上要到了,人心慌慌,軍心大亂。

    打蛇要打七寸,擊敵要擊中要害。哪裡才是敵人的要害呢?就是王邑的中軍,只要打掉莽軍的指揮系統,莽軍必然陷於混亂之中。劉秀制訂一個非常冒險的計劃。他挑選了三千名壯士為敢死隊,從城西的一條河流渡河,直搗莽軍的中樞系統:王邑的中軍。

    王邑自作聰明,他率一萬多人迎戰劉秀的三千人,同時命令其他各營都不得輕舉妄動。劉秀的敢死隊雖然在人數上居劣勢,但個個以一擋十,銳不可當,王邑的軍隊竟然被打垮了,連司徒王尋也被殺死。由於沒有王邑的命令,各營官兵看到中軍被打垮了,卻不敢擅自出戰。這個時候,在昆陽城上觀戰的王鳳等將領看到劉秀得勝,便果斷開啟城門,與劉秀的援軍夾擊莽軍。

    莽軍雖然有四十幾萬人,但此時群龍無首,而這支軍隊又都是由各州郡的軍隊拼湊而成的,州牧與郡守一看大勢不妙,便拉著自己的隊伍便走,結果最後演變成一場大潰敗。這場實力懸殊的戰鬥最後竟然奇蹟般地發生驚天大逆轉。

    漢軍總計不過兩萬多人,卻把四十幾萬的莽軍打得丟盔卸甲,追擊百餘里,伏屍遍野。而莽軍在渡河逃竄時,僅淹死在水中的,就超過一萬人以上,河流為之斷流。至於繳獲的戰利品,更加不可勝數了。除了戰死之外,莽軍中的其他官兵,走的走,散的散,誰也不想回洛陽去了,只有來自長安的幾千人還死心踏地隨王邑回到洛陽。四十幾萬的大軍,就這樣,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王莽就像一個賭徒一樣,想玩一把,結果輸了個精光。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昆陽之戰。昆陽之戰的勝利,實可稱為奇蹟,而勝利的關鍵人物,便是劉秀。劉秀在此役中一戰成名,有勇有謀,體現其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大將風範。昆陽之戰也是反莽戰爭的轉折點。為了對付南陽更始政權,王莽幾乎徵用傾國之兵,不料僅僅第一戰,便完蛋了。

  • 10 # 古今通史

    劉秀在昆陽之戰大勝,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新軍剛剛打敗,不單昆陽守軍趁勢出擊,連老天也來收便宜柴禾“大風飛瓦,暴雨如注,滍水暴漲”,地利則是基於劉秀對昆陽及其附近地形地勢的瞭解,這是關鍵,否則也不能讓他順利掏到王邑老巢,人和,最關鍵的一點,他的敵人王邑和王尋都好像是打入敵人內部的通知,帶一萬人出來還不讓其他部隊擅動,這簡直就是直接幫劉秀獲勝。

    昆陽之戰發生之時,劉秀還只是更始帝手下的太常偏將軍,為了打擊新生勢力,扼殺其於萌芽之中,新朝派遣王邑、王尋聚集兵士四十二萬人向昆陽、宛城方向進軍,面對強大的敵人,劉秀無奈之中退守昆陽,但昆陽只有九千人駐守,面對自稱百萬之師的新朝部隊,這些兵力別說對抗,守城都是必死之局,劉秀遂趁著深夜出城求援,尋得一萬七千人回援。

    “百萬之師,所過當滅,今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後舞,顧不快耶!”就是這種盲目自信和大意輕敵,讓王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也讓同僚王尋喪命沙場。

    劉秀先是隻帶千人精銳斬殺新軍千人,後趁其不備渡昆水偷襲王邑大營,由於王邑的輕敵-----只帶萬人出戰,更要命的是,他還下令各營不得擅動,此舉令王尋戰死,自己則陷入重圍,萬幸的只是他機緣巧合之下逃出生天,留得一條命在,後來又在長安與更始軍決戰長安,父子戰場捐軀,不失為一條血性漢子。

    拉回昆陽之戰,昆陽那些投降分子(想投降,人家不受降)看到新軍大亂,乘勝追擊,新軍互相踩踏,加上被淹死的兵士,令“滍水為之不流”被動打造了一堵人肉堤壩。“百萬大軍”被破,舉朝震驚,但此時的震動也無從改變什麼,直接造成王莽政權直接崩潰瓦解,後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身死,新朝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去除雙下巴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