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下快

    關羽的長子叫關平,和關羽一起死在臨沮(關平在三國演義中是義子)。

    次子關興,字安國。深得諸葛亮器重,在蜀軍擔任重要官職,多年後去世。

    第三個兒子是三國演義虛構的,叫關索。

    後來關平取了趙雲的女兒,生了個兒子叫關樾。依照現存的關氏族譜記載,關平被殺後,關平妻趙氏帶著兒子關樾到安鄉避難,改姓為門。直到西晉滅吳後趙氏才帶兒子出來恢復關姓,成為關姓的一支後裔。

    關興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關統,死的時候無子,爵位由其弟繼承。

    另一個叫關彝,關統死後承襲其位。其後代成為一大宗派,在北魏孝文帝時期,關羽的後代關朗被孝文帝器重。

    唐朝五代時,關姓已經分佈在今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河北、江蘇等地。

  • 2 # 蘆川居士

    通常說法是沒有被滅族,通俗演義之類的故事中說關平一脈留有後代,並且發揚光大了。這也可以理解,在最為傳統的道德觀念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像關羽這樣的忠義之士,人們爭相為他塑像建廟祭祀,奉為“武聖”“關帝”,誰忍心他老人家絕後呢?另外,在故事中牽扯上前輩名人增加了故事真實性、趣味性,就更能引起讀者的興趣。

    嚴格來講,關羽一門是被滅門了的。即使像通俗演義中所講,關平有後人,但這些關氏後人並不是關羽的嫡傳,因為關平本身就只是關羽的義子而非親生。

  • 3 # 秉燭讀春秋

    題主說的關羽後人被滅族一事確有歷史記載:

    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引自——《蜀記》)

    以上寥寥數語,卻包含著大量資訊。這句話就是開頭我說的意思。具體事件是這樣的。

    (關羽關雲長影視形象)

    公元263年,司馬昭派三路大軍伐蜀,鍾會,鄧艾和諸葛緒分別帶軍隊進發。結果鄧艾搶得頭功,他帶軍隊直逼成都,迫使劉禪自縛而降,蜀滅。

    當時隨鄧艾伐蜀就有關內侯龐會,龐會趁蜀國皇帝劉禪投降,國內群龍無首亂做一鍋粥之際,帶兵悄悄摸到了關羽後人家中,見人就殺,直到把關羽後人斬盡殺絕為止。

    那麼,龐會為何要滅關羽的族呢?說起這些,還是關羽活著時候,關羽曾經水淹七軍,活捉了龐會的父親龐德,由於龐德誓死不降,被關羽殺了。

    當時龐會還小,曹操感念龐德的忠勇,加封龐德的幾個兒子為關內侯,龐會這次隨大軍伐蜀,這才滅了關羽的後人,也算是為父親報了仇。

    其實這就是龐會的不對了,關羽殺其父龐德,對龐會來說,這完全是國仇而非私仇,有道是,“為將各為其主,不得已而為之”。個人之間不存在著仇恨。龐會滅關羽族人,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都是不道德的事。

    (龐德之子龐會畫像)

    不過,上天有眼,不會讓關羽斷子絕孫,現在全國都有關羽的後人家譜,事實證明,關羽並沒有被滅族。

  • 4 # 邏輯文史游

    先說個題外話,現代有些人都有著很強烈的英雄情節,這種情節不僅僅是單純的崇拜主義,而是想方設法讓自己和名人有聯絡。這不,前段日子有兩位練家子的都聲稱自己的陳真的後代,還在網上約戰,後來不了了之。

    《三國演義》中龐德不屈而死領無數魏迷感到惋惜,而小說中倒是沒有龐會屠殺關家的記載。而在《三國志》中關羽的兩個孩子:關平(小說中關平是養子)、關興,水淹七軍後,關羽殺魏將龐德,龐德的兒子龐會立志也為父報仇。多年後,鄧艾滅蜀,龐會找準機會殺光了關家。有很多人看到這一幕覺得龐會挺不是東西,但仔細想想龐會的做法並非完全的是在洩憤,這裡面多多少少也有魏國當權者默許的意思。單看這段歷史的話,那麼理論上關羽這一脈是不存在後代的,哦當然全國不止他一個姓關的。

    當然事情還是有反轉的,清代地方誌《荊州府志》、《江陵縣誌》記載,關平有一子叫關樾,在關平死後關樾這一家就改姓“門”隱居在荊州,至今荊州還有關平的後代,由此推斷在荊州一帶還是有可能有關家子孫的。而在1990年出版的《江陵縣誌》記載,當年關羽丟荊州後東吳派大軍駐紮,關羽荊州的家眷知道大難臨頭就趁亂逃跑了。網說《江陵縣誌》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既然這樣的話,那就更能說明關二爺還是有殘留的後代的。

    無獨有偶,幾年前在河南鄧州發現《關羽族譜》,譜中記載著“關羽,字雲長,河東解州人,妣胡氏生三子:平、興、索”的字眼,當然我說的是當然,如果這部族譜不是偽作,那麼毫無因為關羽的後人應該確實存在。

    關帝廟在海內外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孔廟的數量(僅次於土地廟了),關公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精神,值得我們後人去傳承。

    桃園一拜,恩義常在(雖然歷史上沒有桃園三結義的記載)

  • 5 # 葦說歷史

    刀叔導讀:近幾年來,‘關氏族譜’出現在江湖的視野中。關羽到底有沒有後人?今天我們來簡單論述一下。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關公文化從古至今存在著,並且將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定為關帝日。民間這日都會透過收集百家米、吃百家飯、參加放生、上香來向關帝聖君祈福、慶祝關帝壽誕。關帝誕辰當天人們會如同祝盛大節日一樣紀念這一天,以表達對關帝的崇敬,並以祈福求平安。

    關公文化在海內外享有高度讚譽,作為“忠義”的化身,這是受到所有人的認可。但就關公是否有後人一說,至今各家意見並不統一。《三國志》注引《蜀記》曰:“龐德之子龐會,隨鍾會、鄧艾 伐蜀,蜀破後盡滅關氏一族。”也就是說,在蜀漢滅亡之後不久,關羽就被滅族了。這樣一代忠勇雙全的名將,最終落得斷子絕孫的下場,實在令人唏噓。

    根據部分史料的記載,關羽的兒子中,除關平外,還有蜀漢大將關興。可惜,關興早亡,留下兩個兒子關統和關彝。關統無後,關彝生子關朗,關朗生子關有,關有生子關康,關康生子關播。此時,歷史已經從三國走到了唐代,至此在史書中查不到關氏後人的流向。

    直到近二十年,關於關氏後人,才有了新的發現。

    在六年前,有一個關女士拿著一本《關氏族譜》,來到武侯祠博物館,對館內專家說:我是關羽的後裔,這本族譜可作證明,我是關索的後人。後來,一位自稱是關羽第五十九代孫的關氏後人也站出來說:關羽並沒有絕後,我也有一本《關氏族譜》可以證明。

    除了民間人士提供的證據外,部分專家在河南鄧州的關營村,也發現了一本關氏族譜。該族譜為清乾隆五十二年所修,至今已滿六十世。家譜通篇以義誠為主線,對關雲長的忠義大加推崇,以大量篇幅記載了關雲長的事蹟、歷代皇封及歷朝大臣,奉祀祭奠的臺詞和家譜繁衍序列。

    根據族譜記載,關營村村民認為他們是關索的後人。那麼問題就來了,真實歷史上是否存在關索這個人?相信這是證明如今關氏後人是否真實的有力證據!

    關索的出身見於《全像通俗三國志傳》,其中提及關索為關羽因殺人而逃難在外之時出生,後劉備佔據荊州後,關索前來荊州投奔父親;此後劉備攻下益州,關索帶兵鎮守雲南一帶。至今雲南一帶仍流傳以關索為主角的“關索戲”。

    關羽到底有沒有後人,至今各方專家還在研究之中。刀叔覺得是否有關氏後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關公的忠義精神已深入所有炎黃子孫的血液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的茶葉品牌如何做好社群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