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英武
-
2 # 中評中語
在一個敘利亞沒有參與的關於敘利亞和平的會議(俄、土、伊三方會談)上因為三國各自利益而決定的事,敘利亞政府怎麼會沒有怨言。況且這降級區就是伊德利卜省區域,將由土耳其負責監管,誰會相信侵佔了自己國家領土的人會心懷好意,況且土耳其覬覦伊德利卜地區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監守自盜的事情土耳其不是沒有做過。1.土耳其對敘利亞已然赤裸裸的懷有土地野心。敘利亞有苦難言。
土耳其將在伊德利卜區域建立9個觀察點,直白點,就是9個前進基地。土耳其對敘利亞北部一直垂涎若渴,土耳其之前佔據了敘北傑拉布魯斯地區後就開始了“微型殖民管理”,這次控制阿夫林地區後,已然將兩地連線在了一起。土耳其本想一鼓作氣拿下曼比季,然而美國的強硬使其膽怯,於是腿而求其次謀求伊德利卜省區域。佔據了伊德利卜省區域,則為阿夫林和傑拉布魯斯地區開闢了一條巨大的緩衝區,兩地將永遠的控制在土耳其手中。同時,在伊德利卜地區林立的反對派武裝,哪個沒有和土耳其暗通款曲,土耳其進入該地區,一旦調解,整合一盤散沙的反對派武裝,敘利亞政府將如何吃的消。土耳其在敘利亞及伊拉克的戰略訴求
2.美國近期在敘利亞的舉動促使敘政府忍氣吞聲。近期美國在敘利亞動作連連,建立大規模軍事基地,向曼比季及其他基地增兵,在地中海方向艦艇雲集蠢蠢欲動、引法國出兵敘利亞,這些都是掛在敘利亞政府頭上的靴子。最致命的是,因為最近杜馬市的化武事件,美國重新開始叫囂其動武言論,這次美國不僅動武的立場堅定,還怒數俄羅斯幾條罪狀,大有風雨欲來之勢。在此背景下,針對見縫插針的土耳其,敘利亞只能忍氣吞聲。聚集在地中海東岸附近的美國及盟友艦艇
3.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戰略訴求促使敘利亞開始實施平衡戰術。
俄羅斯絕不會讓敘政府被推翻,但俄羅斯能為敘利亞收復全境嗎?尤其在美國介入,並在代爾祖爾修建大型軍事基地的情況下。俄羅斯因為自己的安全、經濟因素及戰略的考量,不可能出兵河東,與美國正面相對。敘政府在代爾祖爾河東地區的行動中軍隊成分主要是伊朗軍人和親政府武裝,從這可以看出敘利亞也是在俄羅斯和伊朗之間玩平衡。畢竟伊朗的戰略訴求和敘政府才更為相近,伊朗可是即便在敘政府大廈將,傾樹倒猢猻散的時刻都苦力支援的鐵血盟友,其一直苦苦支援到俄羅斯的軍事介入。伊朗一直追求的“什葉派之(戰)弧(略)”,敘利亞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綜上所述,土耳其是敘利亞最不確定,也最有野心的一方。敘利亞未來的局勢,會因為土耳其的不斷深入而走產生新的變數。 -
3 # 大東北的小豆包
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無外乎是敘利亞政府、俄羅斯、土耳其的目標不完全一致。
首先敘利亞政府想要的是恢復就有政治秩序。敘利亞政府的終極目標是想徹底摧毀敘利亞反對派及其武裝勢力,結束內戰,重新迴歸到敘利亞內戰前的由阿薩德家族主導的敘利亞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為執政黨的政治秩序和權力架構之中,但是這樣的過程必然十分漫長和困難,敘利亞境內包括敘利亞的阿拉伯人反對力量和庫爾德人的反對力量,而這些力量背後無一不是有著美英等西方大國以及沙特、土耳其等地區大國的支援,肅清這些力量,花費的時間和付出的代價必然是漫長而沉重。
巴沙爾·阿薩德當然想要恢復舊有的統治秩序
其次俄羅斯是要急於從敘利亞內戰脫身。2014年因為俄羅斯介入烏克蘭內戰併吞並了克里米亞,而遭受了西方的外交和經濟多方面的制裁,而陷入外交危機和國內困難,同是由於敘利亞政府軍在敘利亞內戰的節節敗退,俄羅斯在中東唯一的盟國形勢岌岌可危,為了轉移國內外視角對於克里米亞事件對於俄羅斯的關注,也為了能夠保住俄羅斯在中東的最後的軍事存在,普京在2015年宣佈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想的是一箭雙鵰,但是顯然俄羅斯人低估了敘利亞戰場的嚴峻和難度,儘管在俄羅斯的海陸空精銳一起特種部隊的全面介入,讓敘利亞政府扭轉了頹勢,並逐漸掌握了主動,但是俄羅斯也付出了慘重代價,俄羅斯戰機被擊落、空軍基地遭襲擊,士兵犧牲,而且據報道連俄羅斯陸軍中將都陣亡在敘利亞,而且長時間的人員投入和武器裝備,對於經濟上正遭受西方制裁而並不富裕的俄羅斯來說,代價無意是沉重的,所以俄羅斯急於穩定住敘利亞局勢後,較早的撤出敘利亞,但是美英等西方國家卻想讓俄羅斯在戰爭中遭到消耗,於是支援敘利亞反對派積極頑抗,這也就是為什麼普京早在2017年12月份就發表宣告說是要撤出敘利亞,但是時至今日,在敘利亞的俄羅斯軍隊不降反增,普京在敘利亞已經成了騎虎難下之勢。
軍事基地被襲、軍機被擊落,坦克被擊毀,中將陣亡,顯然普京低估了敘利亞內戰的難度和強度
第三、土耳其妄圖左右逢源,謀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土耳其曾堅決站在美英德法等北約盟國一邊,土耳其不遺餘力的堅定支援敘利亞反對派,要求敘利亞阿薩德政府下臺,與活動在敘利亞、伊拉克境內ISIS眉來眼去。並不惜與強大的俄羅斯交惡,擊落俄羅斯的SU25戰機,曾一度與支援敘利亞政府的俄羅斯水火不容,但是2016年正當敘利亞內戰仍舊如火如荼之時,土耳其卻發生了旨在推翻總統埃爾多安現政府的未遂軍事政變,而政變的背後的發動者則隱隱指向土耳其的北約盟國美國,而且土耳其也發現了在敘利亞內戰之中他們所期望的敘利亞政府像不死的小強一樣不僅沒有被打倒而且在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援下越打越強,而一直威脅土耳其領土完整的庫爾德人卻在敘利亞內戰中成為一股重要力量,並大有和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武裝力量以及土耳其國內南部的庫爾德人合流之勢,處於對於美國支援土耳其政變的冷靜思考和憤怒以及對於國內外庫爾德人勢力膨脹的深深憂慮,土耳其人迅速改變外交和軍事策略,與俄羅斯改善關係,併購入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同時不顧美英德法等西方國家的反對開始發起“橄欖枝行動”越境敘利亞打擊日益壯大的庫爾德人武裝力量,並揚言要打擊伊拉克境內庫爾德人武裝力量,以削弱庫爾德人的整體力量。
土耳其未遂軍事政變後,埃爾多安清醒的認識到庫爾德人才是心腹大患,美國更應該提防
伊朗、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高峰會談說明三國在敘利亞問題找到契合點
-
4 # 無奈且向上
不滿是正常,如果表示滿意或預設,那說明巴薩爾連傀儡鬥不是,直接成了,俄羅斯手中的木偶。
首先,在自己的國土上劃什麼區,自己卻沒有任何的發言權,當然要表達不滿。
其次,這個衝突降級區,顯然是犧牲了敘利亞部分利益。任由土耳其軍隊,在敘領土採取軍事行動,而敘利亞只能聽之任之。
第三,普京急於從敘利亞脫身。俄羅斯的現狀不允許長期陷入敘利亞內戰。本來就岌岌可危的俄羅斯經濟,已經經不起大規模戰爭的消耗。所以普京對土耳其才一忍再忍,不斷滿足埃爾多安的條件。
這幾天化武疑雲密佈,敘利亞局勢瞬息萬變,普京壓力重重。美英法國家躍躍欲試磨刀霍霍,戰事一觸即發,這個時候普京更是小心翼翼,唯恐一步走錯,前面的所有努力付之東流。巴薩爾即使再不滿,也無能為力,只能被動接受。
-
5 # 繁哪
其實現在多認為巴沙爾過去是俄或蘇的盟友。我個人不這麼看,我個人認為巴沙爾原本是親西方的,而且還是不想掌權的官二代,因此他才會選倫敦的眼科。也正因為如此,其對西方依賴搖擺不定的態度才促成了西方敢於發動這長達近七年的內戰,現在巴沙爾又有心存僥倖,希望西方能放過他。唉,如果他繼續,敘國內就無望和平。他唯一正確並應該是堅持不動搖的就是借無領土要求的俄,徹底先將攪屎棍美趕出國門,再以土與敘的共同利益…………防庫獨立達成一致。否則,必分裂
-
6 # 戰爭史
據《今日俄羅斯》報道:當地時間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索契與到訪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敘利亞伊德利卜省局勢展開討論。在會晤後,雙方釋出的聯合公報中,普京稱,俄土兩國一直都非常關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情況,有鑑於該省圍困了大量的激進武裝分子。所以俄羅斯和土耳其達成一致,準備在伊德利卜建立“非軍事區”。並由土耳其軍隊和俄羅斯軍隊負責管控整個非軍事區。
就目前局勢來看,俄羅斯無疑在敘利亞佔據戰術優勢,由於敘利亞東部多為荒涼的沙漠地帶,所以基本不存在極端武裝,只有在西部人口稠密地帶才有成建制的反對派武裝存在。而今年以來,由於俄敘聯軍的打擊,敘利亞南部的反對派武裝基本被殲滅,目前敘反對派的主力都已經退守伊德利卜省。該省是敘利亞一個經濟發達且人口稠密的地區。而且,伊德利卜和土耳其接壤,土耳其是除美國外,敘反對派最大的幕後老闆。所以,土耳其不願意看到俄敘聯軍全力圍剿反對派武裝,這時候尋求和俄羅斯單獨劃分勢力範圍,時機的選擇確實很值得推敲。
目前俄土兩國單方面達成協議,在伊德利卜建立“非軍事區”,其實也是一種妥協。建立安全區之後,土耳其支援的敘反對派可以得到土耳其軍隊的保護,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無法消滅他們,這樣算是滿足了土耳其的基本政治訴求;同時,建立非軍事區,還可以減緩俄軍的軍事壓力,畢竟長期高強度的空襲花費巨大,俄羅斯拮据的軍費自然無法和美國相比,能省一點是一點。同時非軍事區建立起來後,非土耳其系的反對派武裝,也會直接面對俄敘聯軍的打擊,這樣也算對敘利亞有一個交代,畢竟大部分反對派被殲滅後,敘利亞國內整體局勢也會趨於平緩。
從外部看,非軍事區的建立會也會緩和北約和俄羅斯的關係,因為在戰前,北約,特別是美國曾經多次警告俄羅斯不要輕易發動對伊德利卜的打擊。美國很清楚,它扶植起來的反對派武裝大多都據守在伊德利卜,一旦俄敘聯軍完全攻佔這裡,就意味著美國失去了在敘利亞所有的“底牌”。這是美國絕對不會允許的,近日來,北約艦隊已經有美國、法國、荷蘭等多國海軍派艦隻抵達東地中海沿岸,而且3艘美軍伯克級驅逐艦和已經部署在波斯灣的“蘇利文”號巡洋艦,一共攜帶有204枚戰斧,一旦需要,隨時可以用於支援反對派作戰。美軍F-15戰鬥機甚至公開使用國際法禁止的白磷彈攻擊敘利亞政府軍,美軍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
回覆列表
敘利亞不滿意是正常的,但也是徒勞的,因為沒有議價權!
2.在自己領土上,卻要面對兩個“外來”國家開始“以土地”換“和平”,巴沙爾政權心裡絕對有苦啊,不滿意也正常。
3.就目前來看,不論是土耳其還是俄羅斯,都沒有直接解決敘利亞亂局的能力;而土耳其現在卻在美俄之間“坐地要價”,俄羅斯為了拉攏土耳其又是部署S400,又是援建核電站;可是如果敘利亞亂局一直持續下去,俄羅斯的經濟壓力就太大了!
先不說俄羅斯與土耳其行為的正當性,就目前來看敘利亞沒有議價權,確實挺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