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eaC

    劉心武的解讀,我在喜馬拉雅上聽過一次,這裡別的不說,只說關於秦可卿的部分。

    劉心武說秦可卿是廢太子胤礽的私生女、或者是他與某個身份低微的女子(比如丫鬟)所生的女兒,因為太子府遭難而寄養到曹寅家的。真不知道劉心武怎麼能這麼肯定,以至於我曾經想,是不是劉心武透過什麼特殊關係看見過比較保密的清宮資料,不然他怎麼這麼肯定呢!可是時代改變了,到了今天,21世紀,關於清宮的資料早就沒有什麼機密性可言了不是嗎?所以後來我又否定了這個可能性。

    總的來說,我感覺這個解讀不對。

    後來,不知道從哪裡看到的文字,現在已經記不清了,說曹寅家真的有過一個女子,名叫“可兒”,……言之鑿鑿,令人啞然失笑。

  • 2 # 增慕

    劉心武是個寫小說的,曾一度輝煌,後來寫不出好東西了就轉而寫紅樓夢研究文章,我始終覺得他研究紅樓夢的目的不純,主要是為了掙錢而非是嚴肅的學問,所以他為了吸引大眾的眼球推銷自己的書籍不惜製造奇聞逸事,所以他的文章基本沒有什麼學術價值。任何一個文學人物例如孫悟空穆桂英都或多或少有一個或幾個原型,但是一旦文學人物塑造成功則成了一個獨立完整的文學形象了,和任何人任何原型都不再有任何關係了,也不存在什麼所謂的謎。劉心武的秦學與其說是探索不如說是創作,也就是虛構,喜歡的就看一看,但是和紅學研究沒有一點關係。紅學會始終沒有接納劉心武為會員,他對此非常有意見,可我卻覺得紅學會做得對,因為劉心武並沒有認真的研究紅學,而是藉著紅學研究這個題目矇騙廣大的紅學愛好者從而賣書掙錢,他所指引的是一條歧路,相信他說的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3 # 屏山品紅樓

    劉心武先生開創了所謂的“秦學”,最大的貢獻是說秦可卿出身皇族,是廢太子胤扔的女兒。當然他列舉了不少的證據,其中有一條,是秦可卿死後,用了本屬於義忠親王老千歲的檣木棺材,由此證明她身份的不凡。

    屏山看,純屬無稽之談。

    首先介紹這個檣木出自的潢海鐵網山,出現在小說第十三回,這裡明明白白有一句脂硯齋批語說:

    所謂迷津易墮,塵網難逃也。

    這兩個詞也和太虛幻境、青埂峰、無稽崖等相似,就是作者借用佛道家用語的對映。考證到底是什麼木材,什麼山毫無意義。用意仍然是說秦可卿墮落入迷津,逃不出塵網的意思。

    再有這個檣木棺材本來是義忠親王老千歲預定的,薛家是商戶,不論這東西有多稀有珍貴,對薛家來說就是一樁生意,老親王來沒來得及取走就壞了事,東西肯定是取不了了。

    可是這東西就在薛家京城的鋪子裡。可見,老千歲早就付了定金,說不定都付了全款了。古人喪葬是大事,等級森嚴,這棺材估計也就是皇族才能用,一般的官宦之家用了那叫僭越,是殺頭的罪。這是個政治問題,還有就是既然是義忠親王壞了事,他的東西,凡有關係的都要儘可能低調,這是常識。

    當賈珍為秦可卿遍尋好棺材板時,對上等的杉木等統統不滿意,於是薛蟠就將義忠親王的這件東西送了賈珍了。這種於禮制不合之事,賈政還是頭腦清醒的,說這東西不是常人能用的,言外之意別惹出禍事來,可是賈珍聽不進去,立刻安排開鋸糊漆,秦可卿就躺進了親王配享的檣木棺材裡了。

    這個事在封建等級森嚴的《紅樓夢》時代是僭越的大罪,賈珍恨不能替秦可卿去死,還管什麼僭越不僭越,薛蟠是個將人命當兒戲的貨色?這兩個人碰到一起,能搞出什麼好事出來。賈珍將國法禮制拋之腦後,薛蟠助紂為孽。後來賈府獲罪被抄家,此事也算是鐵板釘釘的罪證之一了。

    作者寫檣木棺材,是說違法違慣了的一對兒混蛋,幹了一件自以為是的蠢事而已,和秦可卿的身份扯不上必然的關係。

  • 4 # 紅塵彌勒

    劉心武先生對於《紅樓夢》的探佚解讀,應該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

    首先,劉心武是一個作家,一個成名已久的大作家,自然會對小說中的人物描寫特別在行,起碼是相當敏感,稍有個風吹草動的,都會及時感知到作者的某種意圖和傾向。

    也就是說,劉心武是個善於發現的大家。

    但怪就怪在這麼一位小說大家竟然被集體哄之滅之抵制之,就有些無法自圓其說的原因了。

    就我個人來說,我對劉心武對於《紅樓夢》的閱讀體會是深有感觸的,也基本同意他對於篇中人物的精到解讀。

    但這只是個前提,並不等同於我個人認同他的一切探佚觀點。

    不難發現,每個人對於《紅樓夢》的解讀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者說一定的個人限定,是因為個人的視角和眼界以及對於文字的把握來確定的。胡適之是這樣,周汝昌也是這樣,劉心武依舊還是這樣。

    實話實說,劉心武的那個《百家講壇》探佚節目我是看了好幾遍的。但並不表明我對於劉心武的所有觀點一概贊同。比如題主提及的秦可卿的問題,遠沒有劉心武等一應人等說得那麼邪乎那麼嚇人,她更不可能是一位埋藏在民間的皇族血親,和真正的大內公主也挨不上邊,不過就是一個被收養的人。

    那些關於秦可卿的解讀,基本都圍繞她的特定皇族身份展開,其實就是一種莫須有的過度解讀,也一定程度上曲解了曹雪芹的原筆原意,不應該作為一個既成的合理解讀。

    也還有一些人,不僅將秦可卿列為皇族人物,還搬出了明清兩朝的明爭暗鬥,說賈氏一族影射的就是明皇族,還有清宮大內的帝位之爭。其實這種論調過於牽強,也沒真正理解曹雪芹“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筆觸。

    甚至有人說林黛玉就是胤禛,或者還有人說她是戚繼光,或者是皇三子胤祉。

    回到劉心武的《紅樓探佚》。

    個人感覺劉心武確實下了一番苦功,十年磨一劍,可謂是研讀到了相當的程度,給出的解讀也自有他的脈絡伏筆,但最後將這一切歸結到皇族之爭的“太子篡位”、“帳殿示警”上來,實在是難為了劉大作家,這是他在用自己的創作心態倒推曹雪芹的原筆原意,帶有很明顯的主觀色彩,並不可信,也不足採。圖片來自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口琴簡譜怎麼看啊?